交手 作者:可大可小
散席时,张晓儒故意放慢脚步,与徐国臣走在最后。
张晓儒轻声说:“徐队副,刚才我可是把消息放出去了,盛贤勇是你的人,交给你没问题吧?”
徐国臣淡淡地说:“好。”
自己监视盛贤勇,总比张晓儒派人监视要强。
张晓儒最喜欢做的,就是无中生有、胡乱扣帽子,徐国臣很担心,照张晓儒这样胡搞下去,特务队非被他搞垮不可。
可田中新太郎和上杉英勇,都很信任张晓儒,他一心替日本人卖命,却换来靠边站的下场。
他暗暗决定,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跟常建有说,把自己调回县城。
在三塘镇,他再想有所作为,恐怕很难。
张晓儒微笑着说:“有徐队副出马,一定能让盛贤勇现出原形。”
徐国臣打断张晓儒的话:“盛贤勇是不是双棠别动队的探子还两说呢。”
张晓儒笃定地说:“刚才你没看到他听到我说两日后,长治要送大烟种子时他的眼神吗?我敢断定,他就是双棠别动队的人。”
张晓儒回去的路上,特意绕到上杉英勇的住处。
上杉英勇是他的顾问,有什么事情,要先向上杉英勇汇报。
不管有没有事情,多汇报请示,总是不会有错的。
张晓儒向上杉英勇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后,担忧地说:“上杉君,我怎么觉得,徐国臣答应得很勉强呢?”
上杉英勇说:“盛贤勇是徐国臣的人,你怀疑盛贤勇是双棠别动队的人,他当然不高兴了。”
张晓儒笃定地说:“盛贤勇本来就有嫌疑,还有徐国臣,也未必可靠!”
上杉英勇意味深长地说:“有证据,我肯定支持你。”
换句话说,没证据,张晓儒就不能胡乱猜忌。
张晓儒说:“证据要慢慢找嘛,上杉君,我想再派个人盯着盛贤勇。”
上杉英勇沉吟道:“可以。”
张晓儒怀疑只要是抗日分子,他都支持,只要能拿得出证据,不胡乱安帽子就行。
但如果因为抓抗日分子,搞得人心惶惶,那就不好了。
张晓儒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孟民生,他和盛贤勇都在特务队,监视起来很方便。
“孟班长,我怀疑盛贤勇是双棠别动队的人,你在队里给我盯死他。”
孟民生坚定地说:“没问题,我早看盛贤勇不顺眼了。”
张晓儒与徐国臣的矛盾,他清楚得很。
徐国臣当队长时,他可能还有所犹豫,但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
先不说张晓儒救过他的命、每个月给他五元的补贴,就以张晓儒深得田中新太郎信任,而徐国臣几乎成了靠边站,他就得紧抱张晓儒的大腿。
张晓儒微笑着说:“如果盛贤勇真是双棠别动队的人,你可就立大功了。别的不敢说,一二百个大洋的奖励,肯定是有的。”
孟民生笑着说:“大洋不大洋的无所谓,能给张队长把事情办好就行了。”
上杉英勇在张晓儒走后,也去了田中新太郎的住处,张晓儒把他们安排靠近红部的院子,走路过去几分钟就到了。
上杉英勇担忧地说:“田中君,张晓儒断定盛贤勇是双棠别动队的探子,看他的样子,就算没证据,也要拿下盛贤勇。”
田中新太郎缓缓地说:“相互猜忌可以,但不能公报私仇。放心,双棠别动队的神秘面纱保持不了多久,如果真有探子隐藏在我们中间,绝不轻饶。”
他信任张晓儒不假,但也是因为张晓儒对皇军忠心。
为此,他可以容忍张晓儒的小动作,只要张晓儒不过线。
上杉英勇问:“帝国是不是有特工在第8师?”
田中新太郎嗔恼地说:“知道就行,何必多问?”
张晓儒回家后,把李国新和陈国录叫来商量。
陈国录问:“连长,是不是有新任务了?”
上次割电话线和伏击佐藤茂夫的行动,魏雨田给他请了功,虽然军衔没提,但奖了六千元,上次魏雨田过来,已经把钱带来。
加上之前的五千元活动经费,他已经为组织贡献了一万一千元。
如果再加上别动队的军饷,今年估计从魏雨田那里拿到两万元以上的经费。
张晓儒点了点头:“不错,日本人已经知道双棠别动队的事。看来第8师的保密工作,做得不怎么样啊。你一定要告诉魏雨田,对双棠别动队的人员、编制保密。只要是双棠别动队的情况,一律列为机密。”
李国新叹息着说:“国军的保密工作,一向做得不怎么样。七零五,我担心第8师上层有可能泄密性。”
张晓儒马上说:“那就用代号、化名,或者……”
李国新好奇地问:“或者什么?”
张晓儒嘿嘿一笑,他是突然有了个好主意:“或者用其他人的名字,比如说,在第8师的档案中,双棠别动队的队长为蒋洪泉,盛贤勇为副队长。”
陈国录马上说道:“这主意好,如果泄密,就让他们背锅。”
张晓儒嘱咐道:“一定要叮嘱魏雨田,档案要做得像模像样,可不能弄巧成拙。”
李国新笑着说:“魏雨田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双棠别动队吃着国军的军饷,却是共产党领导的总队。”
张晓儒说:“盛贤勇是抗日游击总队的叛徒,又出卖过宋启舟和魏雨田。魏雨田一定很想除掉他,这次借着找双棠别动队的探子,正好满足他的心愿。”
陈国录微笑着说:“这么说来,我又要再立新功了。”
张晓儒笑着说:“你立功,组织上得利,何乐而不为?”
陈国录回家后,找到魏雨田商量。
“刚才张晓儒找我谈了事,让我们全力以赴调查双棠别动队在三塘镇的探子。魏先生,双棠别动队的情报,为何鬼子知道了?”
魏雨田犹豫着说:“这个……,可能是为你们请功,让日本特工探知了消息。”
陈国录严肃地说:“这可不行啊,我们好不容易潜伏在三塘镇,如果让日本人知道,都不用动手,就能一锅端了。”
散席时,张晓儒故意放慢脚步,与徐国臣走在最后。
张晓儒轻声说:“徐队副,刚才我可是把消息放出去了,盛贤勇是你的人,交给你没问题吧?”
徐国臣淡淡地说:“好。”
自己监视盛贤勇,总比张晓儒派人监视要强。
张晓儒最喜欢做的,就是无中生有、胡乱扣帽子,徐国臣很担心,照张晓儒这样胡搞下去,特务队非被他搞垮不可。
可田中新太郎和上杉英勇,都很信任张晓儒,他一心替日本人卖命,却换来靠边站的下场。
他暗暗决定,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跟常建有说,把自己调回县城。
在三塘镇,他再想有所作为,恐怕很难。
张晓儒微笑着说:“有徐队副出马,一定能让盛贤勇现出原形。”
徐国臣打断张晓儒的话:“盛贤勇是不是双棠别动队的探子还两说呢。”
张晓儒笃定地说:“刚才你没看到他听到我说两日后,长治要送大烟种子时他的眼神吗?我敢断定,他就是双棠别动队的人。”
张晓儒回去的路上,特意绕到上杉英勇的住处。
上杉英勇是他的顾问,有什么事情,要先向上杉英勇汇报。
不管有没有事情,多汇报请示,总是不会有错的。
张晓儒向上杉英勇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后,担忧地说:“上杉君,我怎么觉得,徐国臣答应得很勉强呢?”
上杉英勇说:“盛贤勇是徐国臣的人,你怀疑盛贤勇是双棠别动队的人,他当然不高兴了。”
张晓儒笃定地说:“盛贤勇本来就有嫌疑,还有徐国臣,也未必可靠!”
上杉英勇意味深长地说:“有证据,我肯定支持你。”
换句话说,没证据,张晓儒就不能胡乱猜忌。
张晓儒说:“证据要慢慢找嘛,上杉君,我想再派个人盯着盛贤勇。”
上杉英勇沉吟道:“可以。”
张晓儒怀疑只要是抗日分子,他都支持,只要能拿得出证据,不胡乱安帽子就行。
但如果因为抓抗日分子,搞得人心惶惶,那就不好了。
张晓儒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孟民生,他和盛贤勇都在特务队,监视起来很方便。
“孟班长,我怀疑盛贤勇是双棠别动队的人,你在队里给我盯死他。”
孟民生坚定地说:“没问题,我早看盛贤勇不顺眼了。”
张晓儒与徐国臣的矛盾,他清楚得很。
徐国臣当队长时,他可能还有所犹豫,但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
先不说张晓儒救过他的命、每个月给他五元的补贴,就以张晓儒深得田中新太郎信任,而徐国臣几乎成了靠边站,他就得紧抱张晓儒的大腿。
张晓儒微笑着说:“如果盛贤勇真是双棠别动队的人,你可就立大功了。别的不敢说,一二百个大洋的奖励,肯定是有的。”
孟民生笑着说:“大洋不大洋的无所谓,能给张队长把事情办好就行了。”
上杉英勇在张晓儒走后,也去了田中新太郎的住处,张晓儒把他们安排靠近红部的院子,走路过去几分钟就到了。
上杉英勇担忧地说:“田中君,张晓儒断定盛贤勇是双棠别动队的探子,看他的样子,就算没证据,也要拿下盛贤勇。”
田中新太郎缓缓地说:“相互猜忌可以,但不能公报私仇。放心,双棠别动队的神秘面纱保持不了多久,如果真有探子隐藏在我们中间,绝不轻饶。”
他信任张晓儒不假,但也是因为张晓儒对皇军忠心。
为此,他可以容忍张晓儒的小动作,只要张晓儒不过线。
上杉英勇问:“帝国是不是有特工在第8师?”
田中新太郎嗔恼地说:“知道就行,何必多问?”
张晓儒回家后,把李国新和陈国录叫来商量。
陈国录问:“连长,是不是有新任务了?”
上次割电话线和伏击佐藤茂夫的行动,魏雨田给他请了功,虽然军衔没提,但奖了六千元,上次魏雨田过来,已经把钱带来。
加上之前的五千元活动经费,他已经为组织贡献了一万一千元。
如果再加上别动队的军饷,今年估计从魏雨田那里拿到两万元以上的经费。
张晓儒点了点头:“不错,日本人已经知道双棠别动队的事。看来第8师的保密工作,做得不怎么样啊。你一定要告诉魏雨田,对双棠别动队的人员、编制保密。只要是双棠别动队的情况,一律列为机密。”
李国新叹息着说:“国军的保密工作,一向做得不怎么样。七零五,我担心第8师上层有可能泄密性。”
张晓儒马上说:“那就用代号、化名,或者……”
李国新好奇地问:“或者什么?”
张晓儒嘿嘿一笑,他是突然有了个好主意:“或者用其他人的名字,比如说,在第8师的档案中,双棠别动队的队长为蒋洪泉,盛贤勇为副队长。”
陈国录马上说道:“这主意好,如果泄密,就让他们背锅。”
张晓儒嘱咐道:“一定要叮嘱魏雨田,档案要做得像模像样,可不能弄巧成拙。”
李国新笑着说:“魏雨田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双棠别动队吃着国军的军饷,却是共产党领导的总队。”
张晓儒说:“盛贤勇是抗日游击总队的叛徒,又出卖过宋启舟和魏雨田。魏雨田一定很想除掉他,这次借着找双棠别动队的探子,正好满足他的心愿。”
陈国录微笑着说:“这么说来,我又要再立新功了。”
张晓儒笑着说:“你立功,组织上得利,何乐而不为?”
陈国录回家后,找到魏雨田商量。
“刚才张晓儒找我谈了事,让我们全力以赴调查双棠别动队在三塘镇的探子。魏先生,双棠别动队的情报,为何鬼子知道了?”
魏雨田犹豫着说:“这个……,可能是为你们请功,让日本特工探知了消息。”
陈国录严肃地说:“这可不行啊,我们好不容易潜伏在三塘镇,如果让日本人知道,都不用动手,就能一锅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