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赵和如何忽悠莲玉生,又如何威压勿离,此次贵山城发生的事情造成的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扩散起来。
确实是冲击。
江充的死其实并不重要,毕竟此人长期躲在幕后,此次不过是由假死变成真死,没准因为他的死,还有不少人暗自松了口气。但是,金策单于的死却是极为重大的事情,无论是对犬戎,还是对西域和葱岭诸国来说,其造成的震荡,几乎不亚于一颗流星砸在了地面之上。
这十余年来,犬戎大单于一直在经营西方——这其实是被烈武帝时的兵锋所迫,犬戎人很清楚,当大秦聚集起力量来对付他们时,他们会面临什么问题:大秦输上七场八场也只是伤点元气,而犬戎大败一次就意味着亡族灭种,因此他们不得不转而向西,反正西方有的是虽然不如大秦富庶可比犬戎要强的国家与部族,而且这些国家和部族的实力还孱弱得紧。
因此,替犬戎经营东方诸国和部族的,就是金策单于。对内,他要压制好银签与铜章这两个不省心的,统合好犬戎诸部的力量,好为大单于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和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对外,他要压制西域和葱岭诸国,从他们身上搜刮以补充犬戎的不足,同时还要掌控对大秦的攻势,既要能够劫掠大秦边郡以自肥,又不能过分刺激大秦使得大秦再次全力以赴对付犬戎。在这种内外平衡之中,金策积累了巨大的威望,所以哪怕赵和生生从金策的口中将北州保了下来,葱岭周边诸国与部族心里,还是仍然赵和不如金策,内心中更畏惧犬戎一些。
也正是因此,他们在外交上,几乎大多数都站在犬戎一方,向犬戎缴纳财物,甚至出兵为犬戎壮声势。
但是,这一次金策却被赵和杀死,偏向于犬戎的诸国、部族顿时愣住了。
这些诸胡虽然是小国、小势力,但小有小的生存方式,于是乎,一队又一队的使者纷纷被派了出来。有得到确切消息的,使者就赶往大宛贵山城,有消息不怎么灵通的,就将使者派往北州或者于阗。甚至还有心底害怕到极致的,干脆在往这三个方向都派使者之外,又另派使者向咸阳行去。
毕竟在他们心目之中,赵和代表的是大秦,大秦的中枢在咸阳,无论赵和在西域这一块做出了多大的事情,终究还是要听从大秦中枢的指挥的。
但这些使者派出不过数日之后,新的一批使者便又急匆匆而出。
这次不是向东,而是向西。
因为意思之中犬戎人的混乱并没有发生。
本来在诸国的掌控者看来,犬戎失去了金策这根擎天之柱、架海之梁,原本被约束在龙城的银签、铜章必然蠢蠢欲动,按照犬戎人的规矩,先要内斗一番决出胜者,这胜者还或许会挑战一下大单于。但是这一次犬戎人却没有乱,没乱的原因在于,一直经营西方的犬戎大单于回来了。
不仅大单于本人经到达河中一带,据从那边过来的粟特商人所言,大单于将这些年发往泰西的犬戎人全部带了回来,同时还有数不胜数的仆从国军队。
“百万人,甚至两百万、三百万人!他们驱赶的牛羊,前后就绵延千里!”
“战马,甲兵,草原之上从来没有这么多过!”
“无数的工匠、奴仆,听说大单于在泰西灭了十九个国家,将这十九个国家的青壮与匠人全部带了过来,将他们积累了千百年的财富全部带了过来。那是堆积如山的粮食和黄金,还有能够将草原都铺满的布帛!”
在这些先期而来的粟特商人口中,犬戎大单于是在远征西方获利决定性胜利之后班师东归的,他的回来,让连番吃了败仗甚至损失了金策这样军政大家的犬戎瞬间恢复鼎盛,甚至更胜于以往了。
于是本来决定倒向大秦的诸国、诸部,又疯狂地派出使者赶往河中,且不说是否能够拍上大单于的马屁,至少要去瞧瞧,大单于是不是真如传闻那般强势而回。
毕竟这将决定各国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他们派出的使者还没有赶到河中,从波斯那边又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波斯人聚集全国兵力,号称五十万,在一个被称为高加米拉的地方与东征的骊轩人举行一场会战,会战以波斯人溃败、其王被杀告终,波斯人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力量和意志,骊轩兵锋前驱已经越过波斯高原,直指天竺诸国。
据说骊轩皇帝与犬戎大单于杀了八头牛与七匹马,以此盟誓,双方结成同盟。在与波斯人的会战之中,犬戎的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回报犬戎的帮助,骊轩皇帝将暂时不向天竺进军,而是扫清一条北上之路,与犬戎夹击大秦于西域的势力。
首当其冲者,便是刚刚投靠大秦的贵山大宛。
也就是说,贵山大宛即将面临犬人从北而骊轩人从南的夹击之境!
双方合起来的兵力可能超过数百万之众!
对于葱岭周围的小国来说,他们根本无法判断这数百万之众的数量是真是假,他们只知道,他们国家所有的人甚至加上牲畜,也凑不齐这么庞大的数量。
于是诸国一个个噤若寒蝉,又纷纷派出两批使者:一批向东,将此前派来与大秦接触的使者召回,一批向西,带着更多的礼物前去迎接他们的新主人。
便是贵山大宛城中的勿离,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陷入狂乱之中,连砸了数件来自大秦的瓷器之后,慌忙来寻赵和。
贵山大宛最多能凑出万余兵力,这么点人,如何能够抵挡犬戎与骊轩的夹击,所以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还是求助于赵和。
他是下定决心,今日就算是抱着赵和的腿跪下痛哭,也要让赵和答应派来大秦援军,至少要让赵和同意,在必要之时,允许他退入西域甚至大秦境内。
若保不住自己国家,至少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只不过他到赵和住处时,才知道赵和不在。
“赵都护不在?他去了哪儿?”勿离愣了一下,心头顿时生出一个不安的念头。
他接到了消息,赵和自然也接到了消息,难道说……赵和畏惧犬戎与骊轩势大,因此逃了?
“呃,都护听闻城外湖中有鱼,鱼质甚是鲜美,故此去钓鱼了。”
回应勿离的是前日才赶到的赵和亲卫——在勿离彻底倒向大秦之后,便有一支由三百骑组成的小部队进入了贵山城中,他们将负责保护赵和的安全,避免遭遇象金策那样的事情。
勿离心中一动:“赵都护可曾知道犬戎大单于与骊轩皇帝的事情?”
那亲卫满不在乎地道:“知道了。”
勿离心里的不安松了些,毕竟赵和知道了这消息,却还能悠哉悠哉地前去钓鱼,这本身就说明了,赵和并不将此事放在眼里。
但旋即勿离心里又浮起一个念头:赵和是不是假借钓鱼之名,实际上已经离开了?
勿离能被江充培养,自然是个聪明人,可是聪明人就多疑,疑心一起,不亲眼见证,别人想要说服他极不容易。
故此勿离当即也出了贵山城,来到城外湖畔,寻找正在钓鱼的赵和。
此时贵山这边天气正暖,勿离沿湖前行,不一会儿,到了一处坡地较,见到了赵和。
只见赵和坐于一块岩石之上,头上戴着斗笠,手中持着钓竿,垂线于湖面之上。风过湖面,波光粼粼,鱼线也轻轻摇动,在湖面之上激起轻微的涟漪。此情此景,说不出的逍遥处在。
原本心中惴惴的勿离,见此情形,也不禁放松了心情。
他望着赵和,犹豫了一会儿,并没有接近。
因为是背对着他,赵和似乎并不知晓他到来,过了会儿,赵和猛然提线,从湖中钓起一条足有两尺长的大鱼。
听到赵和的笑声,勿离这才上前道:“都护当真是好兴致。”
赵和回过头来看到是他,面上笑容未减:“原来是大王,殿下来得正好,今日与我共享全鱼宴。”
勿离苦笑道:“都护镇定自若,小王却做不到……大敌当前,小王朝不保夕,哪里有心情去享受什么全鱼宴!都护,能不能给我说说,骊轩与犬戎,我们将如何应对,也让小王我可以安安心。”
赵和看了看饵钩之后,甩竿将饵钩又放了下去:“骊轩不必在意,我的使者已经前去拜访骊轩之主,他不过是虚张声势,不会真的来大宛。”
他说得极是肯定,勿离愣了一会儿,回想起赵和行事,虽然有冒险之举,但是却还算是可靠,当下将信将疑地道:“好,骊轩不足为惧,那犬戎呢?”
“犬戎大单于回军原本是你我意料之中的事情,金策既死,他不回军,谁还能服众?”赵和笑了起来:“无非是他回得稍早了些,故此你有所担忧罢了。不过,在我看来,他来得早也有早的好处,他首先得统合本部之后,才谈得上来大宛,反倒能够制止原本金策部下的冲动之举。”
赵和说得轻描淡写,勿离却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
“都护,我就实说了吧,若是大宛不可守,还请都护念在我心向大秦的份上,许我举国内迁!”他心中念头转来转去,脸上也忽阴忽晴,其中不乏有出卖赵和的想法。但他终究是聪明人,知道金策之死、犬戎东来,无论如何自己都是逃不脱的,因此打消了那些纷杂的念头,向赵和哀求道。
“还未战,何言迁?”赵和淡淡地道。
确实是冲击。
江充的死其实并不重要,毕竟此人长期躲在幕后,此次不过是由假死变成真死,没准因为他的死,还有不少人暗自松了口气。但是,金策单于的死却是极为重大的事情,无论是对犬戎,还是对西域和葱岭诸国来说,其造成的震荡,几乎不亚于一颗流星砸在了地面之上。
这十余年来,犬戎大单于一直在经营西方——这其实是被烈武帝时的兵锋所迫,犬戎人很清楚,当大秦聚集起力量来对付他们时,他们会面临什么问题:大秦输上七场八场也只是伤点元气,而犬戎大败一次就意味着亡族灭种,因此他们不得不转而向西,反正西方有的是虽然不如大秦富庶可比犬戎要强的国家与部族,而且这些国家和部族的实力还孱弱得紧。
因此,替犬戎经营东方诸国和部族的,就是金策单于。对内,他要压制好银签与铜章这两个不省心的,统合好犬戎诸部的力量,好为大单于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和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对外,他要压制西域和葱岭诸国,从他们身上搜刮以补充犬戎的不足,同时还要掌控对大秦的攻势,既要能够劫掠大秦边郡以自肥,又不能过分刺激大秦使得大秦再次全力以赴对付犬戎。在这种内外平衡之中,金策积累了巨大的威望,所以哪怕赵和生生从金策的口中将北州保了下来,葱岭周边诸国与部族心里,还是仍然赵和不如金策,内心中更畏惧犬戎一些。
也正是因此,他们在外交上,几乎大多数都站在犬戎一方,向犬戎缴纳财物,甚至出兵为犬戎壮声势。
但是,这一次金策却被赵和杀死,偏向于犬戎的诸国、部族顿时愣住了。
这些诸胡虽然是小国、小势力,但小有小的生存方式,于是乎,一队又一队的使者纷纷被派了出来。有得到确切消息的,使者就赶往大宛贵山城,有消息不怎么灵通的,就将使者派往北州或者于阗。甚至还有心底害怕到极致的,干脆在往这三个方向都派使者之外,又另派使者向咸阳行去。
毕竟在他们心目之中,赵和代表的是大秦,大秦的中枢在咸阳,无论赵和在西域这一块做出了多大的事情,终究还是要听从大秦中枢的指挥的。
但这些使者派出不过数日之后,新的一批使者便又急匆匆而出。
这次不是向东,而是向西。
因为意思之中犬戎人的混乱并没有发生。
本来在诸国的掌控者看来,犬戎失去了金策这根擎天之柱、架海之梁,原本被约束在龙城的银签、铜章必然蠢蠢欲动,按照犬戎人的规矩,先要内斗一番决出胜者,这胜者还或许会挑战一下大单于。但是这一次犬戎人却没有乱,没乱的原因在于,一直经营西方的犬戎大单于回来了。
不仅大单于本人经到达河中一带,据从那边过来的粟特商人所言,大单于将这些年发往泰西的犬戎人全部带了回来,同时还有数不胜数的仆从国军队。
“百万人,甚至两百万、三百万人!他们驱赶的牛羊,前后就绵延千里!”
“战马,甲兵,草原之上从来没有这么多过!”
“无数的工匠、奴仆,听说大单于在泰西灭了十九个国家,将这十九个国家的青壮与匠人全部带了过来,将他们积累了千百年的财富全部带了过来。那是堆积如山的粮食和黄金,还有能够将草原都铺满的布帛!”
在这些先期而来的粟特商人口中,犬戎大单于是在远征西方获利决定性胜利之后班师东归的,他的回来,让连番吃了败仗甚至损失了金策这样军政大家的犬戎瞬间恢复鼎盛,甚至更胜于以往了。
于是本来决定倒向大秦的诸国、诸部,又疯狂地派出使者赶往河中,且不说是否能够拍上大单于的马屁,至少要去瞧瞧,大单于是不是真如传闻那般强势而回。
毕竟这将决定各国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他们派出的使者还没有赶到河中,从波斯那边又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波斯人聚集全国兵力,号称五十万,在一个被称为高加米拉的地方与东征的骊轩人举行一场会战,会战以波斯人溃败、其王被杀告终,波斯人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力量和意志,骊轩兵锋前驱已经越过波斯高原,直指天竺诸国。
据说骊轩皇帝与犬戎大单于杀了八头牛与七匹马,以此盟誓,双方结成同盟。在与波斯人的会战之中,犬戎的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回报犬戎的帮助,骊轩皇帝将暂时不向天竺进军,而是扫清一条北上之路,与犬戎夹击大秦于西域的势力。
首当其冲者,便是刚刚投靠大秦的贵山大宛。
也就是说,贵山大宛即将面临犬人从北而骊轩人从南的夹击之境!
双方合起来的兵力可能超过数百万之众!
对于葱岭周围的小国来说,他们根本无法判断这数百万之众的数量是真是假,他们只知道,他们国家所有的人甚至加上牲畜,也凑不齐这么庞大的数量。
于是诸国一个个噤若寒蝉,又纷纷派出两批使者:一批向东,将此前派来与大秦接触的使者召回,一批向西,带着更多的礼物前去迎接他们的新主人。
便是贵山大宛城中的勿离,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陷入狂乱之中,连砸了数件来自大秦的瓷器之后,慌忙来寻赵和。
贵山大宛最多能凑出万余兵力,这么点人,如何能够抵挡犬戎与骊轩的夹击,所以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还是求助于赵和。
他是下定决心,今日就算是抱着赵和的腿跪下痛哭,也要让赵和答应派来大秦援军,至少要让赵和同意,在必要之时,允许他退入西域甚至大秦境内。
若保不住自己国家,至少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只不过他到赵和住处时,才知道赵和不在。
“赵都护不在?他去了哪儿?”勿离愣了一下,心头顿时生出一个不安的念头。
他接到了消息,赵和自然也接到了消息,难道说……赵和畏惧犬戎与骊轩势大,因此逃了?
“呃,都护听闻城外湖中有鱼,鱼质甚是鲜美,故此去钓鱼了。”
回应勿离的是前日才赶到的赵和亲卫——在勿离彻底倒向大秦之后,便有一支由三百骑组成的小部队进入了贵山城中,他们将负责保护赵和的安全,避免遭遇象金策那样的事情。
勿离心中一动:“赵都护可曾知道犬戎大单于与骊轩皇帝的事情?”
那亲卫满不在乎地道:“知道了。”
勿离心里的不安松了些,毕竟赵和知道了这消息,却还能悠哉悠哉地前去钓鱼,这本身就说明了,赵和并不将此事放在眼里。
但旋即勿离心里又浮起一个念头:赵和是不是假借钓鱼之名,实际上已经离开了?
勿离能被江充培养,自然是个聪明人,可是聪明人就多疑,疑心一起,不亲眼见证,别人想要说服他极不容易。
故此勿离当即也出了贵山城,来到城外湖畔,寻找正在钓鱼的赵和。
此时贵山这边天气正暖,勿离沿湖前行,不一会儿,到了一处坡地较,见到了赵和。
只见赵和坐于一块岩石之上,头上戴着斗笠,手中持着钓竿,垂线于湖面之上。风过湖面,波光粼粼,鱼线也轻轻摇动,在湖面之上激起轻微的涟漪。此情此景,说不出的逍遥处在。
原本心中惴惴的勿离,见此情形,也不禁放松了心情。
他望着赵和,犹豫了一会儿,并没有接近。
因为是背对着他,赵和似乎并不知晓他到来,过了会儿,赵和猛然提线,从湖中钓起一条足有两尺长的大鱼。
听到赵和的笑声,勿离这才上前道:“都护当真是好兴致。”
赵和回过头来看到是他,面上笑容未减:“原来是大王,殿下来得正好,今日与我共享全鱼宴。”
勿离苦笑道:“都护镇定自若,小王却做不到……大敌当前,小王朝不保夕,哪里有心情去享受什么全鱼宴!都护,能不能给我说说,骊轩与犬戎,我们将如何应对,也让小王我可以安安心。”
赵和看了看饵钩之后,甩竿将饵钩又放了下去:“骊轩不必在意,我的使者已经前去拜访骊轩之主,他不过是虚张声势,不会真的来大宛。”
他说得极是肯定,勿离愣了一会儿,回想起赵和行事,虽然有冒险之举,但是却还算是可靠,当下将信将疑地道:“好,骊轩不足为惧,那犬戎呢?”
“犬戎大单于回军原本是你我意料之中的事情,金策既死,他不回军,谁还能服众?”赵和笑了起来:“无非是他回得稍早了些,故此你有所担忧罢了。不过,在我看来,他来得早也有早的好处,他首先得统合本部之后,才谈得上来大宛,反倒能够制止原本金策部下的冲动之举。”
赵和说得轻描淡写,勿离却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
“都护,我就实说了吧,若是大宛不可守,还请都护念在我心向大秦的份上,许我举国内迁!”他心中念头转来转去,脸上也忽阴忽晴,其中不乏有出卖赵和的想法。但他终究是聪明人,知道金策之死、犬戎东来,无论如何自己都是逃不脱的,因此打消了那些纷杂的念头,向赵和哀求道。
“还未战,何言迁?”赵和淡淡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