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退为进
休整了四五日,燕王赐了姬丹符节国书,委以全权,令姬丹南下与赵议和。
姬丹和宾客们早已料定,就算司马洪和李嘉快马将李牧奏章送到了邯郸,这等大事的决策运作也多需时日,定不会如自己这边快捷,因此一路缓缓而行,六日后到了南部边境城邑大梁,姬丹一行停了下来,就在此等候消息。
司马洪和李嘉那边,果然不是很顺利。
两人穿越飞狐径,过恒山太行,由中山而下邯郸,虽然是轻车简从,一路也足足走了十来日,两人到了邯郸,径直去找阳高君公子嘉。
公子嘉是赵王长公子,为人聪明仁厚,颇有才智,甚得赵国士大夫好评。
只是赵王前些年曾纳有一姬,此姬颇有狐媚之术,受宠十多年不衰,故而赵王不顾群臣反对,立了宠姬所生幼子迁为太子。
太子赵迁虽为人轻佻浮滑,但也有一样好处,与兄弟情分颇为看重,和公子嘉关系甚是不错。赵王因废长立幼,对长子也是有些愧疚,也知道长子才智还在太子之上,故而早早就封了公子嘉为阳高君。并让公子嘉参与国政。
阳高之地在代郡,故而李牧和公子嘉关系颇善。
连燕一事,李牧虽是大力支持,但仔细想想,这国政大事,自己一个边将掺和多了恐怕没啥好处,况且其中又涉及儿女亲事,故而将此事托付给公子嘉。
公子嘉见了司马洪和李嘉,很是诧异,待问明白来意,公子嘉却是大喜:“秦狼子野心,我亦深知。如能连燕抗秦,减却我大赵后顾之忧,自是上上之策。”
“只是不知燕丹诚意如何?”
司马洪禀道:“君侯,臣曾与燕丹相宴,以臣观之,此子豁达大度,才学过人,对天下大势颇为明白,其有意连赵乃是出自本心。”
公子嘉沉吟良久,道:“燕赵这些年,颇有些冲突,说起来,燕国可是在我赵国手下吃了亏的,不知燕丹这次可曾趁机提出什么条件?”
李嘉笑道:“燕丹为人,甚是爽快,并无纠缠旧事之意。”说着,将两国划地、赎虏之事说了一遍,公子嘉听了,不由大笑,道:“这算什么条件?俱是对我大赵有益之事!”
李嘉听了,也是点头,只是司马洪在座,脸显迟疑之色。公子嘉看在眼里,问道:“卿有事就说,何必迟疑,既然李将军让汝等找我,难道汝还信不过我。”
李嘉忙拦在前面,笑道:“司马大兄那里是信不过君侯!那只是小事一桩,不足以污君侯之耳!”
司马洪也跟着点头。公子嘉见两人在自己面前,竟然还有所隐瞒,却有些不高兴了,脸色一沉,道:“什么小事大事,汝且说来听听!”
公子嘉如此说,李嘉不好再拦阻,司马洪遂将燕丹向赵国求亲,并属意李瑛一事说了出来。
公子嘉听了,问李嘉道:“令妹冰雪聪明,才气不下于须眉,姬丹属意令妹,倒也算有些眼光,不知令尊意下如何?”
李嘉忙回禀道:“家父不同意!”
说起来,李牧倒是有很多理由:
这里面关键还是燕太子丹的身份太敏感,如果李瑛嫁给燕太子丹,那么李牧自己也就成了燕国的国戚。
但燕赵关系实在是太纠葛了。别看赵国对付秦国很吃力,败就惨败,胜则惨胜,但要是收拾燕国还是很轻松的。就这十年来,也占了燕国的不少便宜。
这也让很多赵人把燕国视为一块肥。
如今赵国刚胜了一仗,赵国形势有所缓解,如果秦国此时求和,很多赵人看不清楚天下大势,看不透秦国的求和居心,包括赵王身边的大将重臣,肯定又会想去继续收拾燕国。扩大赵国的地盘和实力。
可这样明显是正好中了秦国的下怀。所以自己肯定反对。
但身份不同,反对的效果就不一样。
如果自己和燕国没关系,那么自己的观点别人看来只能是为了赵国,只是对不对的问题。没有动机和立场的问题。
可如果是牵扯了自家女儿的亲事,那么别人就会怀疑李牧到底是为了赵国还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可能李牧的主张本就不会有任何的效果。还可能使自己失去赵王的信任,误了国家大计。
这是其一。
李牧身为守边将军,出兵作战,为了胜利,难保没有退、败、保、让的时候,如果自己宗族皆在赵,赵在家存,赵亡家败。那么别人也没别的话说,可若是女儿为燕太子夫人,那一些不明事理的宠臣或者为敌收买的奸臣就可能攻击自己留有后路,不尽全力。这样,恐怕就不是丢位失权的问题,身死灭族都有可能。而一旦女儿知道,必然要为自己报仇。如此反亲为仇,反倒是害了赵国。
这是其二。
如今各国,合纵连横,并无定数,万一将来燕赵失和,必然还会让燕国太子对女儿产生厌弃,更是害了女儿的终生幸福。李瑛为自己的爱女,自己决不能将女儿至于如此尴尬之地。
这是其三。
况且,燕太子丹已经在秦国纳了夫人,虽然燕丹现在答应册立女儿为嫡夫人,但毕竟秦女乃是秦国宗室,现在燕要连赵,自家女儿真要嫁过去,地位或许还可位居其上,但万一将来秦燕复好,就算燕丹不厌弃李瑛,可秦国势大,秦女必然为妃为后,自家女儿如此出众,却屈居人下为侧室,李牧是万万不肯的。
这是其四。
总而言之一句话,嫁女儿给姬丹,对李家,对有害而无利。燕丹再坚持也没用,自己定要在赵好好为女儿选一才俊之士为婿!
赵嘉前面听着,倒也还同意,毕竟这各国联姻,都是以王室宗室为主,聘大臣之女联姻的,有,但不多。李牧的顾虑很是有些道理。
可听到后来,公子嘉却实在有点无语了:李牧呀李牧,这是国事好不好,亏你是国家大将,你的心里咋就只有自家女儿,丝毫不考虑国事了呢?要是燕丹非你女儿不娶,难道这燕赵之和你就宁肯黄了不成?
公子嘉的脸色有点不好看,道:“原来如此,我心里有数了,汝等不必心,且下去安歇吧!”
司马洪和李嘉话也说完了,见公子嘉如此吩咐,当即唯唯退了出去。自有僮仆领去安置。
第二日,公子嘉进见赵王,将燕丹谋和欲盟之事详细说了,赵王听了沉思良久也未置可否,只是令殿中谒者去请大将军庞煖。
大将军庞煖今年已经八十二岁了,不过年纪虽高却是眼不花,耳不聋,满头银发之下红光满面,神看起来甚好。
老爷子到赵国这几年,一败燕国剧辛,二攻秦至函谷关后,三夺齐地两城,四胜秦军于都山,复上党阏与、燎阳诸城,并收魏国邺城等地,可谓是战功赫赫。
在老爷子看来,秦国自从蒙骜败死,再无名将可于己争锋!
不是么?秦国在赵国这里吃了亏,两年多来却再也不敢正视赵国,只是向着弱小的魏韩两国撒气。如今杨端和不就是在魏国横冲直撞么,先攻取了垣、蒲、衍,继而向东攻取仁、平丘、小黄、济阳、甄城,接着又攻到濮水、历山以北,从而狠狠了扩大东郡。使秦的东郡东北与齐接境,北面包着赵国,南面隔断了韩、魏两国。
当然,老爷子也不完全糊涂,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危机,秦国的疆域东达富齐,已经达到了“断齐、赵之腰,绝楚、魏之脊”的战略态势。使得东方六国南北隔断,再想发动合纵攻秦只怕是难得狠了!
秦今日不攻赵,可不说明明日还不攻赵,秦人之心,已经是人人皆知,非吞并天下诸侯不可,如今秦疆域日广,国力日强,赵如不能奋起,一旦秦军优势积累到一定地步,自然要对赵国动手。
韩魏衰落至极,齐一向附秦,楚国远隔数百里,就算是赵国想先发制人,只怕也找不到助力,只能是惹火烧身而已。
为今之计,只有趁着秦国还没对赵动手,想法扩充自家实力才是正途。
不过,这西南两面,乃是强秦,暂时惹不得,东面富齐,虽然也曾败在自己手里,但那是小仗,拿下两座城池,给齐国一个教训可以,真要狠命的去占便宜,只怕也难以讨了好来。要想动手,只有北面的弱燕了。
这燕国么,自从自己为将,斩杀燕军两万,收拾了剧辛那老匹夫,燕国这几年倒是很老实,虽然和秦国关系甚好,却也没敢给帮着秦国给赵国找事。
只是天下之事,可不是讲理不讲理的问题,谁让你弱呢,国弱就是罪,不欺负你欺负谁?
听说是大王宣诏,庞煖当即赶了过来,进了大殿,看到公子嘉在侧,庞煖分别给大王和公子嘉见了礼,笑呵呵的问道:“不知大王宣召老臣,有何要事?”
赵王见了庞煖,心中甚喜,笑道:“是嘉儿前来禀报,说是燕国有意和盟我大赵,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
庞煖先是一愣,继而大喜,笑道:“燕国求盟,甚好甚好!”
有票没?投一张吧!收藏别忘了呀!!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退为进在线阅读
姬丹和宾客们早已料定,就算司马洪和李嘉快马将李牧奏章送到了邯郸,这等大事的决策运作也多需时日,定不会如自己这边快捷,因此一路缓缓而行,六日后到了南部边境城邑大梁,姬丹一行停了下来,就在此等候消息。
司马洪和李嘉那边,果然不是很顺利。
两人穿越飞狐径,过恒山太行,由中山而下邯郸,虽然是轻车简从,一路也足足走了十来日,两人到了邯郸,径直去找阳高君公子嘉。
公子嘉是赵王长公子,为人聪明仁厚,颇有才智,甚得赵国士大夫好评。
只是赵王前些年曾纳有一姬,此姬颇有狐媚之术,受宠十多年不衰,故而赵王不顾群臣反对,立了宠姬所生幼子迁为太子。
太子赵迁虽为人轻佻浮滑,但也有一样好处,与兄弟情分颇为看重,和公子嘉关系甚是不错。赵王因废长立幼,对长子也是有些愧疚,也知道长子才智还在太子之上,故而早早就封了公子嘉为阳高君。并让公子嘉参与国政。
阳高之地在代郡,故而李牧和公子嘉关系颇善。
连燕一事,李牧虽是大力支持,但仔细想想,这国政大事,自己一个边将掺和多了恐怕没啥好处,况且其中又涉及儿女亲事,故而将此事托付给公子嘉。
公子嘉见了司马洪和李嘉,很是诧异,待问明白来意,公子嘉却是大喜:“秦狼子野心,我亦深知。如能连燕抗秦,减却我大赵后顾之忧,自是上上之策。”
“只是不知燕丹诚意如何?”
司马洪禀道:“君侯,臣曾与燕丹相宴,以臣观之,此子豁达大度,才学过人,对天下大势颇为明白,其有意连赵乃是出自本心。”
公子嘉沉吟良久,道:“燕赵这些年,颇有些冲突,说起来,燕国可是在我赵国手下吃了亏的,不知燕丹这次可曾趁机提出什么条件?”
李嘉笑道:“燕丹为人,甚是爽快,并无纠缠旧事之意。”说着,将两国划地、赎虏之事说了一遍,公子嘉听了,不由大笑,道:“这算什么条件?俱是对我大赵有益之事!”
李嘉听了,也是点头,只是司马洪在座,脸显迟疑之色。公子嘉看在眼里,问道:“卿有事就说,何必迟疑,既然李将军让汝等找我,难道汝还信不过我。”
李嘉忙拦在前面,笑道:“司马大兄那里是信不过君侯!那只是小事一桩,不足以污君侯之耳!”
司马洪也跟着点头。公子嘉见两人在自己面前,竟然还有所隐瞒,却有些不高兴了,脸色一沉,道:“什么小事大事,汝且说来听听!”
公子嘉如此说,李嘉不好再拦阻,司马洪遂将燕丹向赵国求亲,并属意李瑛一事说了出来。
公子嘉听了,问李嘉道:“令妹冰雪聪明,才气不下于须眉,姬丹属意令妹,倒也算有些眼光,不知令尊意下如何?”
李嘉忙回禀道:“家父不同意!”
说起来,李牧倒是有很多理由:
这里面关键还是燕太子丹的身份太敏感,如果李瑛嫁给燕太子丹,那么李牧自己也就成了燕国的国戚。
但燕赵关系实在是太纠葛了。别看赵国对付秦国很吃力,败就惨败,胜则惨胜,但要是收拾燕国还是很轻松的。就这十年来,也占了燕国的不少便宜。
这也让很多赵人把燕国视为一块肥。
如今赵国刚胜了一仗,赵国形势有所缓解,如果秦国此时求和,很多赵人看不清楚天下大势,看不透秦国的求和居心,包括赵王身边的大将重臣,肯定又会想去继续收拾燕国。扩大赵国的地盘和实力。
可这样明显是正好中了秦国的下怀。所以自己肯定反对。
但身份不同,反对的效果就不一样。
如果自己和燕国没关系,那么自己的观点别人看来只能是为了赵国,只是对不对的问题。没有动机和立场的问题。
可如果是牵扯了自家女儿的亲事,那么别人就会怀疑李牧到底是为了赵国还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可能李牧的主张本就不会有任何的效果。还可能使自己失去赵王的信任,误了国家大计。
这是其一。
李牧身为守边将军,出兵作战,为了胜利,难保没有退、败、保、让的时候,如果自己宗族皆在赵,赵在家存,赵亡家败。那么别人也没别的话说,可若是女儿为燕太子夫人,那一些不明事理的宠臣或者为敌收买的奸臣就可能攻击自己留有后路,不尽全力。这样,恐怕就不是丢位失权的问题,身死灭族都有可能。而一旦女儿知道,必然要为自己报仇。如此反亲为仇,反倒是害了赵国。
这是其二。
如今各国,合纵连横,并无定数,万一将来燕赵失和,必然还会让燕国太子对女儿产生厌弃,更是害了女儿的终生幸福。李瑛为自己的爱女,自己决不能将女儿至于如此尴尬之地。
这是其三。
况且,燕太子丹已经在秦国纳了夫人,虽然燕丹现在答应册立女儿为嫡夫人,但毕竟秦女乃是秦国宗室,现在燕要连赵,自家女儿真要嫁过去,地位或许还可位居其上,但万一将来秦燕复好,就算燕丹不厌弃李瑛,可秦国势大,秦女必然为妃为后,自家女儿如此出众,却屈居人下为侧室,李牧是万万不肯的。
这是其四。
总而言之一句话,嫁女儿给姬丹,对李家,对有害而无利。燕丹再坚持也没用,自己定要在赵好好为女儿选一才俊之士为婿!
赵嘉前面听着,倒也还同意,毕竟这各国联姻,都是以王室宗室为主,聘大臣之女联姻的,有,但不多。李牧的顾虑很是有些道理。
可听到后来,公子嘉却实在有点无语了:李牧呀李牧,这是国事好不好,亏你是国家大将,你的心里咋就只有自家女儿,丝毫不考虑国事了呢?要是燕丹非你女儿不娶,难道这燕赵之和你就宁肯黄了不成?
公子嘉的脸色有点不好看,道:“原来如此,我心里有数了,汝等不必心,且下去安歇吧!”
司马洪和李嘉话也说完了,见公子嘉如此吩咐,当即唯唯退了出去。自有僮仆领去安置。
第二日,公子嘉进见赵王,将燕丹谋和欲盟之事详细说了,赵王听了沉思良久也未置可否,只是令殿中谒者去请大将军庞煖。
大将军庞煖今年已经八十二岁了,不过年纪虽高却是眼不花,耳不聋,满头银发之下红光满面,神看起来甚好。
老爷子到赵国这几年,一败燕国剧辛,二攻秦至函谷关后,三夺齐地两城,四胜秦军于都山,复上党阏与、燎阳诸城,并收魏国邺城等地,可谓是战功赫赫。
在老爷子看来,秦国自从蒙骜败死,再无名将可于己争锋!
不是么?秦国在赵国这里吃了亏,两年多来却再也不敢正视赵国,只是向着弱小的魏韩两国撒气。如今杨端和不就是在魏国横冲直撞么,先攻取了垣、蒲、衍,继而向东攻取仁、平丘、小黄、济阳、甄城,接着又攻到濮水、历山以北,从而狠狠了扩大东郡。使秦的东郡东北与齐接境,北面包着赵国,南面隔断了韩、魏两国。
当然,老爷子也不完全糊涂,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危机,秦国的疆域东达富齐,已经达到了“断齐、赵之腰,绝楚、魏之脊”的战略态势。使得东方六国南北隔断,再想发动合纵攻秦只怕是难得狠了!
秦今日不攻赵,可不说明明日还不攻赵,秦人之心,已经是人人皆知,非吞并天下诸侯不可,如今秦疆域日广,国力日强,赵如不能奋起,一旦秦军优势积累到一定地步,自然要对赵国动手。
韩魏衰落至极,齐一向附秦,楚国远隔数百里,就算是赵国想先发制人,只怕也找不到助力,只能是惹火烧身而已。
为今之计,只有趁着秦国还没对赵动手,想法扩充自家实力才是正途。
不过,这西南两面,乃是强秦,暂时惹不得,东面富齐,虽然也曾败在自己手里,但那是小仗,拿下两座城池,给齐国一个教训可以,真要狠命的去占便宜,只怕也难以讨了好来。要想动手,只有北面的弱燕了。
这燕国么,自从自己为将,斩杀燕军两万,收拾了剧辛那老匹夫,燕国这几年倒是很老实,虽然和秦国关系甚好,却也没敢给帮着秦国给赵国找事。
只是天下之事,可不是讲理不讲理的问题,谁让你弱呢,国弱就是罪,不欺负你欺负谁?
听说是大王宣诏,庞煖当即赶了过来,进了大殿,看到公子嘉在侧,庞煖分别给大王和公子嘉见了礼,笑呵呵的问道:“不知大王宣召老臣,有何要事?”
赵王见了庞煖,心中甚喜,笑道:“是嘉儿前来禀报,说是燕国有意和盟我大赵,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
庞煖先是一愣,继而大喜,笑道:“燕国求盟,甚好甚好!”
有票没?投一张吧!收藏别忘了呀!!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退为进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