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到站的时候,车厢里的知青们都很激动。纷纷将目光转向窗外,想要看看阔别已久的家乡会不会在记忆里变得模糊。
胡振华提着行李,吴凤娇牵着胡闹的小手,一家三口下了火车。黄导因为有些事情急需处理,在火车站和胡闹一家三口分了手。临离开时,黄导给胡闹留下了在北京的住址,让胡闹有时间的话去他家里做客。胡振华也将自己在北京的住址和北大荒的通讯方式都留给了黄导。
火车站人流涌动,站台上贴满了各种革命的宣传口号,还不时的可以听见各地来京朝圣的革命小将们激动的高呼毛主席万岁。胡闹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有些好奇,也有些期待。
“妈,我们去天安门看看好么?”胡闹扯了扯吴凤娇的手。
吴凤娇笑着说:“先回家见爷爷奶奶,过几天我们一起去天安门看升国旗。”
胡闹笑着点头。
※※※
“过一个革命化春节”是文革时期过年的口号,在这样的口号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变得气氛压抑。户户人家大多只是简单的在门口贴上一副大红的革命化对联,上联一般是听毛主席话,下联是跟共产党走,横批是毛主席万岁。
胡闹的外公外婆都是大学教师,住在学校的家属院里,臭老九再加上教师正是这个时期的重点打击目标。院外的墙壁上被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大字报和批斗口号。
胡振华的心情显然是低落了很多,吴凤娇也紧了紧胡闹的小手。三人在家门口停了下来,胡振华有些激动的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胡闹的奶奶张桂芳,手里拿着锅铲,人长得很清瘦,气色也不太好,穿着一件老旧的中山装,腰间系着一块粗布围腰。
“妈!”胡振华和吴凤娇齐齐唤了一声。
老人的眼眶激动的染上了泪花,原本黯淡的面容也在瞬间变得神采奕奕激动异常,“华子,你怎么带凤娇回来了,也不事先跟妈说一声,你这倒霉孩子。”
胡闹听到这句倒霉孩子,忍不住扑哧一笑,原来老爸也有被这么称呼的时候。笑归笑,胡闹还是甜甜的唤了一声:“奶奶。”
这句话出口的时候,胡闹的也感觉到眼眶痒痒的,有种想流泪的冲动。为这辈子拥有亲情而感动,为上辈子渴望亲情而感怀。
“铿锵”一声,锅铲落在了地上,胡闹的奶奶张桂芳激动的老泪横流,一把抱住了胡闹,在他的小脸蛋儿上亲了又亲。
“奶奶,你别哭啊。”胡闹伸出小手给奶奶抹着眼泪。
张桂芳连连点头,吸吸鼻子笑道:“不哭不哭,奶奶不哭,奶奶是看到我的乖孙子太高兴了,一眨眼都已经六七年没见了,都长这么大个儿了,再过几年,奶奶可就抱不动你了。”
“妈,咱们进屋吧。”胡振华说。
“对,快进屋,外面冷,别把孩子给冻着了。”
房间里的摆设十分简陋,堂屋里一张大桌子,几张方凳,正中的墙壁上挂着几副革命油画。
“爸呢?”进屋以后,胡振华问道。
张桂芳抱着胡闹,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爸去学校参加运动去了。”
胡振华闻言点头,有些默然。
“奶奶,我饿了。”胡闹不喜欢这种氛围,连忙撒娇着岔开话题。
“别急别急,奶奶这就去给我的乖孙子做好吃的。”张桂芳又使劲的在胡闹的脸上亲了一口,这才捡起锅铲去了厨房。
“妈妈,去给奶奶帮忙。”胡闹扯了扯吴凤娇的手,有心让妈妈和奶奶的婆媳关系更加的和睦。
吴凤娇轻轻一笑,她自然不会知道胡闹的小心思,在他的鼻子上捏了一下,便去了厨房。胡振华便牵着胡闹的手在家里转转,虽然家居简陋,但是离开家这么久,不管看到什么都让胡振华觉得亲切。
胡闹的爷爷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多钟了,脸色很差,手里还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
“爸!”胡振华和吴凤娇都站了起来。
“爷爷。”胡闹甜甜的叫唤了一声。
胡闹的爷爷叫胡鸿儒,和胡闹的奶奶一样,都很清瘦,头发花白,脸上有着不少老年斑,气色不是很好,但是身上那股文人的气质却很明显。
胡鸿儒一怔,目光落在胡闹的身上,面上的愁云霎那间被冲淡,大笑着走上前去抱起了胡闹转了一圈儿。还拿下巴的胡须在胡闹的脸蛋上磨蹭着。
胡闹却是将目光瞄向了正好奇看着他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扎着一根麻花辫子,眼睛很大,水汪汪的。白嫩的小脸上有些污渍,穿着一身绿色的小军装,就是身子胖了些,整个人显得肥嘟嘟的,有点小胖妹的感觉。
“爷爷,她是谁啊?”胡闹指着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孩问道。
胡鸿儒看了看那小女孩儿,轻轻叹了一口气,对胡闹说:“她以后就是你的妹妹了。”
胡振华和吴凤娇俩夫妇闻言有些诧异不解,想要开口询问,胡鸿儒却是摆摆手说:“先吃饭吧,吃晚饭再说。”
席间,胡振华夫妇俩将这么多年在北大荒的情况和两位老人说了说,不过都是报喜不报忧,显然是不想老人家担心。当然两位老人家最为关注的还是他们的乖孙子,当听到吴凤娇说起胡闹五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就这么过去了,吓得俩位老人连连责怪,说他们夫妇俩不会照料孩子,然后就一个劲的给胡闹夹菜。
菜算不上多丰盛,都是用平日里小心翼翼节省下来的粮票,肉票,油票,豆腐票赶着过年前几天排队买回来的。
胡闹的父母也问起了这几年北京的形式和家里的情况,说到这些胡闹的爷爷奶奶就唉声叹气。胡闹通常都不喜欢这样的话题和气氛,也不能直接告诉他们文化大革命就快要结束了,只能用各种方式岔开话题。
胡鸿儒带回来的那个小女孩儿和胡闹坐在一起,胡闹看着她的时候就不自觉的想起了妞妞,也不知道这丫头现在还是不是在生自己的气。不过这小女孩儿的性子真的和妞妞有着云泥之别,害羞内向的有些过分了。坐在胡闹的身边只是怯生生的吃菜,胡闹有心想跟她说说话,她却只是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胡闹,不言也不语。
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胡闹的爷爷就说起了这个小女孩的事情。原来这小女孩叫夏雪,家人也是学校的教师,但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一家人从文革开始以后就一直在被批斗,最后弄得支离破碎家破人亡,现在只剩下这么一棵独苗苗了。
“爸,你是打算收养她么?”吴凤娇听到这小女孩儿的身世,有些同情,不过这年代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听得多了便也成习惯了。将小女孩抱在怀里,轻轻的替她梳理着头发。
夏雪只比胡闹小了几个月,和胡闹同年,但是在懂事方面却远远不如胡闹。听到关于自己家人的事情,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怯生生的缩在吴凤娇的怀里。
胡鸿儒点点头,叹了口气说:“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上她吧,这小女孩儿一个人太可怜了。在我们这里也不太方便。”
胡振华夫妇俩都没反对,算是同意了这事。
胡振华提着行李,吴凤娇牵着胡闹的小手,一家三口下了火车。黄导因为有些事情急需处理,在火车站和胡闹一家三口分了手。临离开时,黄导给胡闹留下了在北京的住址,让胡闹有时间的话去他家里做客。胡振华也将自己在北京的住址和北大荒的通讯方式都留给了黄导。
火车站人流涌动,站台上贴满了各种革命的宣传口号,还不时的可以听见各地来京朝圣的革命小将们激动的高呼毛主席万岁。胡闹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有些好奇,也有些期待。
“妈,我们去天安门看看好么?”胡闹扯了扯吴凤娇的手。
吴凤娇笑着说:“先回家见爷爷奶奶,过几天我们一起去天安门看升国旗。”
胡闹笑着点头。
※※※
“过一个革命化春节”是文革时期过年的口号,在这样的口号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变得气氛压抑。户户人家大多只是简单的在门口贴上一副大红的革命化对联,上联一般是听毛主席话,下联是跟共产党走,横批是毛主席万岁。
胡闹的外公外婆都是大学教师,住在学校的家属院里,臭老九再加上教师正是这个时期的重点打击目标。院外的墙壁上被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大字报和批斗口号。
胡振华的心情显然是低落了很多,吴凤娇也紧了紧胡闹的小手。三人在家门口停了下来,胡振华有些激动的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胡闹的奶奶张桂芳,手里拿着锅铲,人长得很清瘦,气色也不太好,穿着一件老旧的中山装,腰间系着一块粗布围腰。
“妈!”胡振华和吴凤娇齐齐唤了一声。
老人的眼眶激动的染上了泪花,原本黯淡的面容也在瞬间变得神采奕奕激动异常,“华子,你怎么带凤娇回来了,也不事先跟妈说一声,你这倒霉孩子。”
胡闹听到这句倒霉孩子,忍不住扑哧一笑,原来老爸也有被这么称呼的时候。笑归笑,胡闹还是甜甜的唤了一声:“奶奶。”
这句话出口的时候,胡闹的也感觉到眼眶痒痒的,有种想流泪的冲动。为这辈子拥有亲情而感动,为上辈子渴望亲情而感怀。
“铿锵”一声,锅铲落在了地上,胡闹的奶奶张桂芳激动的老泪横流,一把抱住了胡闹,在他的小脸蛋儿上亲了又亲。
“奶奶,你别哭啊。”胡闹伸出小手给奶奶抹着眼泪。
张桂芳连连点头,吸吸鼻子笑道:“不哭不哭,奶奶不哭,奶奶是看到我的乖孙子太高兴了,一眨眼都已经六七年没见了,都长这么大个儿了,再过几年,奶奶可就抱不动你了。”
“妈,咱们进屋吧。”胡振华说。
“对,快进屋,外面冷,别把孩子给冻着了。”
房间里的摆设十分简陋,堂屋里一张大桌子,几张方凳,正中的墙壁上挂着几副革命油画。
“爸呢?”进屋以后,胡振华问道。
张桂芳抱着胡闹,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爸去学校参加运动去了。”
胡振华闻言点头,有些默然。
“奶奶,我饿了。”胡闹不喜欢这种氛围,连忙撒娇着岔开话题。
“别急别急,奶奶这就去给我的乖孙子做好吃的。”张桂芳又使劲的在胡闹的脸上亲了一口,这才捡起锅铲去了厨房。
“妈妈,去给奶奶帮忙。”胡闹扯了扯吴凤娇的手,有心让妈妈和奶奶的婆媳关系更加的和睦。
吴凤娇轻轻一笑,她自然不会知道胡闹的小心思,在他的鼻子上捏了一下,便去了厨房。胡振华便牵着胡闹的手在家里转转,虽然家居简陋,但是离开家这么久,不管看到什么都让胡振华觉得亲切。
胡闹的爷爷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多钟了,脸色很差,手里还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
“爸!”胡振华和吴凤娇都站了起来。
“爷爷。”胡闹甜甜的叫唤了一声。
胡闹的爷爷叫胡鸿儒,和胡闹的奶奶一样,都很清瘦,头发花白,脸上有着不少老年斑,气色不是很好,但是身上那股文人的气质却很明显。
胡鸿儒一怔,目光落在胡闹的身上,面上的愁云霎那间被冲淡,大笑着走上前去抱起了胡闹转了一圈儿。还拿下巴的胡须在胡闹的脸蛋上磨蹭着。
胡闹却是将目光瞄向了正好奇看着他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扎着一根麻花辫子,眼睛很大,水汪汪的。白嫩的小脸上有些污渍,穿着一身绿色的小军装,就是身子胖了些,整个人显得肥嘟嘟的,有点小胖妹的感觉。
“爷爷,她是谁啊?”胡闹指着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孩问道。
胡鸿儒看了看那小女孩儿,轻轻叹了一口气,对胡闹说:“她以后就是你的妹妹了。”
胡振华和吴凤娇俩夫妇闻言有些诧异不解,想要开口询问,胡鸿儒却是摆摆手说:“先吃饭吧,吃晚饭再说。”
席间,胡振华夫妇俩将这么多年在北大荒的情况和两位老人说了说,不过都是报喜不报忧,显然是不想老人家担心。当然两位老人家最为关注的还是他们的乖孙子,当听到吴凤娇说起胡闹五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就这么过去了,吓得俩位老人连连责怪,说他们夫妇俩不会照料孩子,然后就一个劲的给胡闹夹菜。
菜算不上多丰盛,都是用平日里小心翼翼节省下来的粮票,肉票,油票,豆腐票赶着过年前几天排队买回来的。
胡闹的父母也问起了这几年北京的形式和家里的情况,说到这些胡闹的爷爷奶奶就唉声叹气。胡闹通常都不喜欢这样的话题和气氛,也不能直接告诉他们文化大革命就快要结束了,只能用各种方式岔开话题。
胡鸿儒带回来的那个小女孩儿和胡闹坐在一起,胡闹看着她的时候就不自觉的想起了妞妞,也不知道这丫头现在还是不是在生自己的气。不过这小女孩儿的性子真的和妞妞有着云泥之别,害羞内向的有些过分了。坐在胡闹的身边只是怯生生的吃菜,胡闹有心想跟她说说话,她却只是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胡闹,不言也不语。
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胡闹的爷爷就说起了这个小女孩的事情。原来这小女孩叫夏雪,家人也是学校的教师,但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一家人从文革开始以后就一直在被批斗,最后弄得支离破碎家破人亡,现在只剩下这么一棵独苗苗了。
“爸,你是打算收养她么?”吴凤娇听到这小女孩儿的身世,有些同情,不过这年代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听得多了便也成习惯了。将小女孩抱在怀里,轻轻的替她梳理着头发。
夏雪只比胡闹小了几个月,和胡闹同年,但是在懂事方面却远远不如胡闹。听到关于自己家人的事情,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怯生生的缩在吴凤娇的怀里。
胡鸿儒点点头,叹了口气说:“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上她吧,这小女孩儿一个人太可怜了。在我们这里也不太方便。”
胡振华夫妇俩都没反对,算是同意了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