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冯。赫斯曼上尉乘着出租马车从措森小镇上的陆军总医院分院,往柏林柯尼希广场的大总参谋部而去;柏林二月份阴冷潮湿的天气,和他此时的心境十分相像。他是一个多月前在那所该死的破烂医院里面苏醒过来的,作为一名在一战东线战场上负伤德意志军国主义分子但是他分明记得,自己昏迷之前的身份是在德国洪堡大学第一自然学院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鲁晓华

    “该死的德国佬该死的施老头该死的脑电波实验”靠在马车的椅背上,赫斯曼上尉骂骂咧咧的说着标准的中国普通话。作为一名曾经的“德粉”,鲁晓华同学对“德字号”的东西或人是相当迷信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大老远跑德国来留学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如果他不来德国,他就不会遇到施利芬教授那个科学怪人,更不会被这个不靠谱的德国老头忽悠去做什么毫无危险的脑电波控制实验,这样他纯洁的灵魂就不会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一百年前的大德意志帝官体内了。

    虽然“穿越”这种事情,鲁晓华在没有遇上之前也是挺喜欢的。可是真的落在自己头上,那可真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这可不是什么叶公好龙,而是在一个肮脏破旧的军队医院中醒来,脑袋上裹着纱布,浑身上下都传来要散架的感觉,奄奄一息,还要和自己以往所热爱的一切父母、兄弟、学业,还有好不容易泡上的女朋友道声永别,然后去面对一个很可能是悲剧的新人生

    是的,很有可能是悲剧

    因为鲁晓华获得新生的时代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的时代现在是97年3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打到,无数的生命被战火吞噬,整个欧洲几乎化为废墟。而对他现在所处的阵营德国来说,离最后的战败还有一年多。

    以鲁晓华这个已经不相信德国人的德粉所掌握的历史和军事知识,他实在想不出一个德意志陆军上尉有什么可能去拯救将要灭亡的第二帝国

    哪怕是鲁晓华,不,应该是路德维希。冯。赫斯曼上尉收到了要他去柯尼希广场的大总参谋部报到的通知一个上尉哪怕到了大总参谋部又能起什么作用

    最多是端茶送水跑个腿。根据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格罗斯利希费尔德军官学校的赫斯曼上尉留给鲁晓华的记忆。在大总参谋部端茶送水跑腿,是大部分德军精英上升的必经之途。

    按照德意志陆军里面各种拼爹和拼学历的游戏规则,姓名里面有个“冯”,而且学历也不错的赫斯曼是个容克小贵族上尉属于比较有培养前途的陆军军官。会在大总参谋部、驻外使馆、陆军部队之间来回晃荡n多年,积累各种经验,逐步获得提升。到四五十岁的时候,运气好的话就能升到将级。当个军长或是在大总参谋部中混个什么总监如果想要再进一步,就得看德意志帝国皇帝陛下是不是看得上这个能说五国语言,个子不高,长得有些微胖,面孔上还有不少雀斑,笑起来非常讨人喜欢的德国陆军精英了。

    当然,以上这条德国陆军升官路对现在的赫斯曼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他知道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二德国的国祚只剩下一年多了。

    由于鲁晓华穿成了个德军上尉而不是上将,所以没有人能挽救这个陷入战争泥潭无法自拔的帝国了。而战败后的德国将被凡尔赛条约阉割捆绑,国防军陆军的规模只剩下区区十万人。赫斯曼能够留在这支小小的陆军里不下岗失业已经很走运了,升官发财的事情恐怕得等到元首上台

    对了,元首现在在哪儿在医院养伤,还是在西线蹲坑是不是要早点去他那儿混个脸熟等纳粹上了台,咱也弄个元帅什么的当当可是希特勒那个疯子这次能打赢世界大战吗万一再打败了,自己一个第三帝国元帅说不定得跟着上绞架了

    想到绞刑,赫斯曼就感到脖子发紧,呼吸困难。他伸手推开车窗,寒冷潮湿的空气吹进了车厢,将胸闷气短的感觉从赫斯曼身上驱走。他的目光转向车窗之外的街道,马车已经进入了柏林市区,正行进在选帝侯大道上,马路上非常冷清,虽然已经是中午,但是看不到什么行人大部分能拿起步枪的男子都应征入伍了,所有的地方都变得萧条,柏林这样的大城市还好些,要是到了乡村,那可就更萧条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因为没有劳动力耕种而抛荒。

    大街上商店和餐厅都门可罗雀,有一半干脆关门歇业了实际上这些商店和餐厅也没有足够的货品可以出售。只有供应配给物资的店铺前面排着长队对德国而言,这场世界大战进行得太漫长了,规模也太大了。战前的储备物资早就消耗一空,而太多的劳动力变成了扛枪的士兵,也让德国的生产遭遇了重创。而且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德国也无法从海外购入急需的物资。

    各种因素叠加,让德国的供应变得越来越困难,不仅普通民众很难得到足够果腹的食品,就连赫斯曼住的那所陆军医院的病号饭都变得有些糟糕了看来这一次战败是不可避免了。

    那么下一次世界大战呢那可关系到自己会不会不上绞架,一定得好好琢磨

    赫斯曼上尉的眉头渐渐凝成了一团,脑海当中浮出的都是后世带来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还有后世军事论坛上各种对二战德国的深入分析。

    如果丢开民主啊,自由啊,反法西斯啊这面高大上的旗帜不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都是后发强国挑战那些早就把世界瓜分完毕的老牌帝国主要就是英美两家,如果摊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地图看看就知道,世界上那些未开发和不发达的地盘,有一多半是英美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其中英国的地盘最大,号称日不落,殖民地遍天下还拥有印度和南非出产黄金这两块富得流油的土地。而且大英帝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是大洋的主人

    而后世那个民主灯塔美利坚的殖民地倒不算多,但是势力范围却不小人家可是号称美洲是美洲人的,除了加拿大和几块不大的由欧洲人控制的殖民地,整个美洲都可以算是美利坚的势力范围

    另外,美国在太平洋上还有夏威夷和菲律宾两块重要的殖民地,他们的本土又富庶辽阔。足够支撑起世界上最庞大的经济体,前途必然无量。

    另外,美利坚在文化、思想、制度和资本等方面,和大英帝国是相当接近的

    按照后世一些非主流经济学者们的说法,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帝国,都是被大资本、大财团所操纵的国家。而资本在英美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因此世界的统治权从英国转向美国,对这些躲在幕后的财团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可以很方便的将资本从英国转移到美国,利用美国这个壳,继续统治世界

    但是世界的统治权如果转移至奉行国家主义的德意志帝国之手,那对英美财团而言无疑是世界末日德国虽然也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大财团,但是统治德国的始终是奉行国家主义的陆军,而不是财阀。

    如果说在英美是财团拥有国家,那么在德意志就是军队拥有国家。财团必须要为军队和国家服务,而不是相反。

    正是基于这一点,统治美国的大财团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英国在世界大战中被美国以外的国家搞得一败涂地更不愿意看到一个被德意志国家主义者统治的欧洲大陆的出现

    根据这套理论,两次世界大战的本质就是国际资本主义和后发强国的国家主义之间的斗争。

    而两次斗争的结果都是后发国家的国家主义完败在后世的某些键盘政治家看来,这是存在一定必然性的因为国际资本主义一方在世界大战中是团结的,被大资本和大财团支配的英美之间虽然存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但是矛盾终究没有转化成对抗。相反,被国家主义支配的欧洲后起强国之间却展开殊死搏杀。

    同样被国际资本主义压制的后发强国,譬如德国和俄国包括奉行一国社会主义的苏联,在世界大战中非但不能联合,反而相互厮杀,流干了鲜血,成了美利坚这个国际资本主义的“天选之国”登上霸主宝座的垫脚石。

    “真是一个悲剧啊”赫斯曼痛苦地哀叹了一声,仿佛已经看到绞刑索套上了自己的脖子。

    “不行不能让万恶的美帝国主义把我吊死一定得想个什么办法”

    他嘟嘟囔囔说着中国话的时候,马车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就是上了年纪的车夫在叫喊:“上尉先生,柯尼希广场到了。”

    ;

    ...

    ...

章节目录

崛起之第三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罗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罗罗并收藏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