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戏说xx”而已。
楚铭尴尬脸。
他怕写文的时候被其他人影响,所以在写文之前,一般不看同类型的小说。而且长时间趴在电脑旁码字实在是让他有点难受。所以他都是买回来一大堆纸质书,趴在猫窝里慢慢翻。
人坐久了会得颈椎病腰椎病,但是猫不会啊,想怎么趴就怎么趴。
对猫而言,窝在猫爬架上看书显然比蹲在电脑旁看小说来得更轻松。
所以楚铭对网络小说的见解还是从穿越前带过来的。那时候文学类小说和网络小说还是有一定分界线的。这种类型的小说一般都是直接出版。
写了这么多年的文,楚铭也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网络小说有误会。不过虽然他已经很努力的接受现在的环境,总还是有不合时宜,让他看起来像只土猫子的地方。
哦,他本来就是土猫。
不过既然读者觉得感觉还不错,楚铭的心就放下来大半,写文也更顺畅一些了。
其实只要习惯了这种风格,后面写起来也并不是特别卡。
毕竟楚铭已经梳理了人物和大纲,只要挨着剧情写就成。只是对文笔的要求很大,楚铭在写小说之余,要不断的充电。
这充电不是看别人的小说,而是啃古文。
虽然历史不同,但是古文的发展是一样的,历史的规律性也差不多。楚铭天天看古文看诗词,渐渐的自己的文笔也有了很大提高。
不知这样,楚铭补了很多这个世界的典故和知识之后,在写文的时候,就更“通俗”一些。能用这个世界的典故和成语去解释他那个世界的典故。
楚铭之前之所以写得那么卡,就是因为古代小说中,需要有许多典故。而那个世界的典故,在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比如楚铭用一个从历史典故中出现的成语,但这个世界这段历史并不存在,那读者肯定就一头雾水。
写现代小说中楚铭只要不去用成语用典就成了,但这本小说,就算楚铭不想写,文人也会说。
也还好这段历史和这个世界的历史分岔时间并不长,不至于让楚铭太为难。
但之后历史的小说,就会出现很多这种问题了。
因此楚铭要继续写历史小说,只能按照时间,从古至今的写。
不然那些人张口来一句杯弓蛇影,读者们脑袋上一堆问号,这文就没法看了。
大三的时候,楚铭的同学们都在考虑自己是考研还是工作,基本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就开始忙碌了。
楚铭则在忙碌的沉浸在古文的海洋中,给自己充电。
人都有惰性。以前没碍着自己的事,就不会主动去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探寻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世界不同的地方。
所以楚铭一直有格格不入之感也理所当然。
当他开始看这个世界的历史,看这个世界强大的华国的过往,楚铭逐渐从中找到了民族认同感。
即使历史不同,即使现状不同,但华国还是那个华国,华夏民族还是那个华夏民族。
和他楚铭,同根同源。
许多让他曾经觉得怪异的地方,在知道历史之后,他从“怎么还能这样”,变成了“原来是这样。”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根。有历史,才有底气。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知道了——就像是楚铭之前那样,那么他永远是个旁观者,永远是个外来者,永远找不到安定感。
就算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也会从别人口中、从讲书人的口中、是从上一辈的人口中,得知“历史”。
那“历史”可能只是村子的历史,甚至只是自己祖上的历史,但这些历史,也是历史,是华国大历史的一部分。
他们都会说,自古以来,他们都会说,在xx朝的时候。
他们可能不知道朝代顺序,但是他们知道,汉朝时咱们,唐朝也是咱们,明朝清朝都是咱们。
这都是咱们华国。
楚铭知道了历史,也终于有了这种感受。
这都是咱们华国。
他不会在听到别人说某某事件的时候,心中立刻起了抵触心理,“历史不是这样的”,“和我认知的不一样”。
“早知道就早点看这些了。”本来并非历史专业,甚至并非文科生的楚铭当然不会在穿越了之后专门去翻这个世界的历史书。
他就算变成人,也只是熟悉现在这个社会的常识而已。
早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居然能在知道这个世界的历史,并且产生认同之后,就改变许多。楚铭早早的就去看了。
不过……
“就算你那时候想看,也没时间看吧。”肖晟道。
他可是还记得,那时候楚铭刚开始写文,每天挣扎于存稿和废弃存稿之间,艰难的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而且他还是一只猫,一只用猫爪子摁键盘的猫,甚至那时候还没有专门为他定制的九宫格猫咪专用键盘,他还是用人类的键盘码字。
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没有时间看“工作”之外的书。甚至连网都很少上了。
现在楚铭也养成了这个习惯。
除了必要的时候,楚铭都不看电脑了。他宁愿守着电视。因为电视屏幕大,他可以一边看一边滚。
这大概……和猫咪共有的多动症有关系吧。
让一只猫窝在电脑旁边那么久不动,实在是太为难猫了。
……
楚铭这篇文的剧情缓缓展开,读者们渐渐欲罢不能,天天为了里面的角色和里面角色所做的事吵翻天。
比如刘邦吃霸王餐到底好不好,吕公究竟是爱女儿还是坑女儿,项羽这不学那不学是恃才自傲还是就是这么自信……他们在为文中角色的行为争吵的时候,就表明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个世界,甚至“弄混”了现实。
楚铭很高兴,现在他们就吵起来了,那以后还不吵翻天?
真正的历史,奇葩的事情特别多。
一言不合杀人全家什么的,那是再常见不过。
还有些为了大意牺牲自己全家什么的,以及为了自己“品行端正”去帮助敌人坑了自家人之类。
比如现在还没写到的,鸿门宴中帮助刘邦的项伯。
有诗道:霸上孤军势莫支,鸿门一剑事尤危。射阳不与留侯旧,楚汉兴亡未可知。
项伯因为曾受过张良的恩惠,私自泄露鸿门宴上项羽要杀刘邦的机密,并且相信了刘邦所谓忠诚之心,还帮助刘邦离开了咸阳。
楚铭尴尬脸。
他怕写文的时候被其他人影响,所以在写文之前,一般不看同类型的小说。而且长时间趴在电脑旁码字实在是让他有点难受。所以他都是买回来一大堆纸质书,趴在猫窝里慢慢翻。
人坐久了会得颈椎病腰椎病,但是猫不会啊,想怎么趴就怎么趴。
对猫而言,窝在猫爬架上看书显然比蹲在电脑旁看小说来得更轻松。
所以楚铭对网络小说的见解还是从穿越前带过来的。那时候文学类小说和网络小说还是有一定分界线的。这种类型的小说一般都是直接出版。
写了这么多年的文,楚铭也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网络小说有误会。不过虽然他已经很努力的接受现在的环境,总还是有不合时宜,让他看起来像只土猫子的地方。
哦,他本来就是土猫。
不过既然读者觉得感觉还不错,楚铭的心就放下来大半,写文也更顺畅一些了。
其实只要习惯了这种风格,后面写起来也并不是特别卡。
毕竟楚铭已经梳理了人物和大纲,只要挨着剧情写就成。只是对文笔的要求很大,楚铭在写小说之余,要不断的充电。
这充电不是看别人的小说,而是啃古文。
虽然历史不同,但是古文的发展是一样的,历史的规律性也差不多。楚铭天天看古文看诗词,渐渐的自己的文笔也有了很大提高。
不知这样,楚铭补了很多这个世界的典故和知识之后,在写文的时候,就更“通俗”一些。能用这个世界的典故和成语去解释他那个世界的典故。
楚铭之前之所以写得那么卡,就是因为古代小说中,需要有许多典故。而那个世界的典故,在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比如楚铭用一个从历史典故中出现的成语,但这个世界这段历史并不存在,那读者肯定就一头雾水。
写现代小说中楚铭只要不去用成语用典就成了,但这本小说,就算楚铭不想写,文人也会说。
也还好这段历史和这个世界的历史分岔时间并不长,不至于让楚铭太为难。
但之后历史的小说,就会出现很多这种问题了。
因此楚铭要继续写历史小说,只能按照时间,从古至今的写。
不然那些人张口来一句杯弓蛇影,读者们脑袋上一堆问号,这文就没法看了。
大三的时候,楚铭的同学们都在考虑自己是考研还是工作,基本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就开始忙碌了。
楚铭则在忙碌的沉浸在古文的海洋中,给自己充电。
人都有惰性。以前没碍着自己的事,就不会主动去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探寻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世界不同的地方。
所以楚铭一直有格格不入之感也理所当然。
当他开始看这个世界的历史,看这个世界强大的华国的过往,楚铭逐渐从中找到了民族认同感。
即使历史不同,即使现状不同,但华国还是那个华国,华夏民族还是那个华夏民族。
和他楚铭,同根同源。
许多让他曾经觉得怪异的地方,在知道历史之后,他从“怎么还能这样”,变成了“原来是这样。”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根。有历史,才有底气。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知道了——就像是楚铭之前那样,那么他永远是个旁观者,永远是个外来者,永远找不到安定感。
就算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也会从别人口中、从讲书人的口中、是从上一辈的人口中,得知“历史”。
那“历史”可能只是村子的历史,甚至只是自己祖上的历史,但这些历史,也是历史,是华国大历史的一部分。
他们都会说,自古以来,他们都会说,在xx朝的时候。
他们可能不知道朝代顺序,但是他们知道,汉朝时咱们,唐朝也是咱们,明朝清朝都是咱们。
这都是咱们华国。
楚铭知道了历史,也终于有了这种感受。
这都是咱们华国。
他不会在听到别人说某某事件的时候,心中立刻起了抵触心理,“历史不是这样的”,“和我认知的不一样”。
“早知道就早点看这些了。”本来并非历史专业,甚至并非文科生的楚铭当然不会在穿越了之后专门去翻这个世界的历史书。
他就算变成人,也只是熟悉现在这个社会的常识而已。
早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居然能在知道这个世界的历史,并且产生认同之后,就改变许多。楚铭早早的就去看了。
不过……
“就算你那时候想看,也没时间看吧。”肖晟道。
他可是还记得,那时候楚铭刚开始写文,每天挣扎于存稿和废弃存稿之间,艰难的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而且他还是一只猫,一只用猫爪子摁键盘的猫,甚至那时候还没有专门为他定制的九宫格猫咪专用键盘,他还是用人类的键盘码字。
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没有时间看“工作”之外的书。甚至连网都很少上了。
现在楚铭也养成了这个习惯。
除了必要的时候,楚铭都不看电脑了。他宁愿守着电视。因为电视屏幕大,他可以一边看一边滚。
这大概……和猫咪共有的多动症有关系吧。
让一只猫窝在电脑旁边那么久不动,实在是太为难猫了。
……
楚铭这篇文的剧情缓缓展开,读者们渐渐欲罢不能,天天为了里面的角色和里面角色所做的事吵翻天。
比如刘邦吃霸王餐到底好不好,吕公究竟是爱女儿还是坑女儿,项羽这不学那不学是恃才自傲还是就是这么自信……他们在为文中角色的行为争吵的时候,就表明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个世界,甚至“弄混”了现实。
楚铭很高兴,现在他们就吵起来了,那以后还不吵翻天?
真正的历史,奇葩的事情特别多。
一言不合杀人全家什么的,那是再常见不过。
还有些为了大意牺牲自己全家什么的,以及为了自己“品行端正”去帮助敌人坑了自家人之类。
比如现在还没写到的,鸿门宴中帮助刘邦的项伯。
有诗道:霸上孤军势莫支,鸿门一剑事尤危。射阳不与留侯旧,楚汉兴亡未可知。
项伯因为曾受过张良的恩惠,私自泄露鸿门宴上项羽要杀刘邦的机密,并且相信了刘邦所谓忠诚之心,还帮助刘邦离开了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