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糯米饭散热到一定的程度,就把糯米饭倒在洗好干燥的水缸里,撒上酒曲粉末搅拌均匀,摁结实一些,然后在中间弄一个圆坑,不用很大拳头稍大就成,简简单单。
可是就是这样简单的东西,往往却更加的难做,不然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按部就班,但是出来的甜酒味道却参差不齐,有的还直接就发霉、发酸了,这都是细节问题。
米饭放好了,先在水缸上放一个笸箩,然后用破棉袄直接包裹,确认不会漏风,做好了这些,王奶奶和明玉合力把这水缸放到厨房的角落,因为现在气温还是蛮热的,本身就不是做米酒最合适的时间,所以就不用放在火塘那里取温了。
“行了,这酒发酵的快,后天我过来看看。”拍了拍手,王奶奶送松了一口气,当下就要跟明玉告辞,她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家里没有闲钱,要是不努力,祖孙两个就要喝西北风了。
不过随后王奶奶又想了想,转头对明玉说道:“你要是还有些银钱,就把院墙先给补一补,就请村里的人,要不了几个钱。”
一听王奶奶说起这个,明玉就明白过来,她这是知道了之前张达和木桑两个人经常光顾她家的事情了,于是点点头,“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正准备去问问徐婶有没有人介绍给我呢!”
之前就这个想法,原本是觉得自己的银钱不够,等在积累一些资金的,但是后面得知了这边的物价之后,她就改变了主意。
以后家里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东西,要是那两个人时不时就来一趟,她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对于明玉说的,王奶奶很满意,“就不用再去麻烦了,这泥墙简单,也不是重新弄一个新的,半个下午就能弄好,我一会儿还要去你于奶奶那里,正好你几个李叔过来帮忙,你给每人五个铜钱就好了,顺带让他们给你修一修屋顶和桌椅板凳什么的。”
王奶奶说着看了看明玉的茅草屋子,怎么看怎么安全,然后又想到东方家最初的院子和后头在内村建的瓦房,这看着明玉的眼神就恨铁不成钢,仅凭东方家留下的房子和银子,就足够明玉一个人用三辈子了,可是现在呢?
不要说吃饱穿暖睡得舒服,每天一日三餐都不齐备,其他的?听说这孩子之前的那些好衣裳都给当了。但是事情已经这样了,说再多还有什么用?
明玉被王奶奶看的一脸汗,自然也能够想到王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她也是想到了东方家之前的生活,但是能怎么办,她接收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现在能凭借她自己的努力,有一口饭吃就不错了。
王奶奶带着一脸遗憾的王勇离开了,明玉收拾收拾针线给史诗送去,想到一会儿家里会来人,就没在史诗那里也没有多呆。
果然,王奶奶离开没有多久,李家于奶奶的三个儿子就挑着簸箕过来了。
“明玉丫头,听说你要修院墙?”李家大郎李贝走过来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又看了看明玉的院子,似乎要研究一下该怎么修补。
“李叔你们来了,快进来喝口水。”
明玉没想到来的那么快,忙要请三位大叔进屋,李家三位大叔却摆了摆手,“不用、不用,咱们也不耽搁了,你这院墙可够危险的,是该好好修补,要是山上的畜生下来了,这可是要人命的。”
接着李大叔的话,李二叔也点头说道:“你这屋子也不成,咱这地方,一到冬天就刮大风,就你这房子,一不小心就要被掀顶咯!”
话中没有一丝取笑的意味,而是严肃的看着明玉现在的房子,一脸的担忧。
“是,李二叔说的是,我也是这样想的。”
明玉只点头,有些无措的站在一边,不知道该怎么和三个大叔说话,之前就算是到了于奶奶那儿,却也是跟这三位大叔不熟的,见了面也只是打个招呼,现在三位大叔看着都那么热情,她实在是招架不住,不熟啊!
似乎也看出了明玉的尴尬,李大叔摆手,“成了,你去忙你的,叔现在就给你补墙。”说着就直接招呼李二叔、李三叔去屋后挑泥去了。
看着三个汉子离开的背影,明玉想了想,还是进厨房去准备开水,好让干活的大叔们喝。之前因为喝不惯凉白开,所以在河边弄了一些甘草,正好给干活的三个大叔弄一些,也解渴。
其实相对来说,明玉她更想要买一本野菜或者药材图谱,这样她就能够认识一些可吃的野菜,或者采一些草药拿去卖了,同时也能够认识一些字,不至于当一个文盲,最不济生病的时候还能有个准备,不用特意的店铺花钱看病。
可惜现实是骨感的,再连饭都要吃不饱的现实之下,在这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这书本可真不是谁都买得起的。
她之前就偷偷去过一次书店,不要说书本,就那最次的纸张,一张就要一百文,那可是一斗米的价钱了,而一斗米十升,足够她一个成年女子顿顿吃纯米饭,吃撑二十天,还是在她最能吃的状态。
难怪穷人一辈子都是穷人,完全读不起书,没有出头之日,被骗了都替别人数钱。
明玉看着外面已经忙得热火朝天的三位大叔,把煮好的甘草茶盛放在碗里,等着凉一些的时候就给他们送去,那边都是体力活,她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而且大叔虽然是大叔,到底是男子,她还是要注意一些的,最近村里又在疯传木桑那个女人,跟村里的一个瘸腿男人怎么怎么样,那名声可不怎么好,她可不要被人揪住把柄,特别是被木桑和张达倒打一耙的话,可有的她受的。
转身进了屋里头,熟了十五个铜钱,这是跟王奶奶商量好的工钱,交情算交情,该给的还是得给。
你说只单单看十五个铜板就请来三个汉子劳工,听起来是多么的便宜廉价,但是细究起这边的物价,却也是一点都不便宜的,她要洗十五件衣服呢!
不过换一个角度,不按照她这穷买家来看,也能够说这得多么廉价的劳动力,听王勇说,一个成年劳动力出外头做死劳力,一天最多也才五十个铜钱,还不包饭,这得多坑?
唉,一句话总结起来,那都是穷惹的祸。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可是就是这样简单的东西,往往却更加的难做,不然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按部就班,但是出来的甜酒味道却参差不齐,有的还直接就发霉、发酸了,这都是细节问题。
米饭放好了,先在水缸上放一个笸箩,然后用破棉袄直接包裹,确认不会漏风,做好了这些,王奶奶和明玉合力把这水缸放到厨房的角落,因为现在气温还是蛮热的,本身就不是做米酒最合适的时间,所以就不用放在火塘那里取温了。
“行了,这酒发酵的快,后天我过来看看。”拍了拍手,王奶奶送松了一口气,当下就要跟明玉告辞,她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家里没有闲钱,要是不努力,祖孙两个就要喝西北风了。
不过随后王奶奶又想了想,转头对明玉说道:“你要是还有些银钱,就把院墙先给补一补,就请村里的人,要不了几个钱。”
一听王奶奶说起这个,明玉就明白过来,她这是知道了之前张达和木桑两个人经常光顾她家的事情了,于是点点头,“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正准备去问问徐婶有没有人介绍给我呢!”
之前就这个想法,原本是觉得自己的银钱不够,等在积累一些资金的,但是后面得知了这边的物价之后,她就改变了主意。
以后家里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东西,要是那两个人时不时就来一趟,她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对于明玉说的,王奶奶很满意,“就不用再去麻烦了,这泥墙简单,也不是重新弄一个新的,半个下午就能弄好,我一会儿还要去你于奶奶那里,正好你几个李叔过来帮忙,你给每人五个铜钱就好了,顺带让他们给你修一修屋顶和桌椅板凳什么的。”
王奶奶说着看了看明玉的茅草屋子,怎么看怎么安全,然后又想到东方家最初的院子和后头在内村建的瓦房,这看着明玉的眼神就恨铁不成钢,仅凭东方家留下的房子和银子,就足够明玉一个人用三辈子了,可是现在呢?
不要说吃饱穿暖睡得舒服,每天一日三餐都不齐备,其他的?听说这孩子之前的那些好衣裳都给当了。但是事情已经这样了,说再多还有什么用?
明玉被王奶奶看的一脸汗,自然也能够想到王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她也是想到了东方家之前的生活,但是能怎么办,她接收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现在能凭借她自己的努力,有一口饭吃就不错了。
王奶奶带着一脸遗憾的王勇离开了,明玉收拾收拾针线给史诗送去,想到一会儿家里会来人,就没在史诗那里也没有多呆。
果然,王奶奶离开没有多久,李家于奶奶的三个儿子就挑着簸箕过来了。
“明玉丫头,听说你要修院墙?”李家大郎李贝走过来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又看了看明玉的院子,似乎要研究一下该怎么修补。
“李叔你们来了,快进来喝口水。”
明玉没想到来的那么快,忙要请三位大叔进屋,李家三位大叔却摆了摆手,“不用、不用,咱们也不耽搁了,你这院墙可够危险的,是该好好修补,要是山上的畜生下来了,这可是要人命的。”
接着李大叔的话,李二叔也点头说道:“你这屋子也不成,咱这地方,一到冬天就刮大风,就你这房子,一不小心就要被掀顶咯!”
话中没有一丝取笑的意味,而是严肃的看着明玉现在的房子,一脸的担忧。
“是,李二叔说的是,我也是这样想的。”
明玉只点头,有些无措的站在一边,不知道该怎么和三个大叔说话,之前就算是到了于奶奶那儿,却也是跟这三位大叔不熟的,见了面也只是打个招呼,现在三位大叔看着都那么热情,她实在是招架不住,不熟啊!
似乎也看出了明玉的尴尬,李大叔摆手,“成了,你去忙你的,叔现在就给你补墙。”说着就直接招呼李二叔、李三叔去屋后挑泥去了。
看着三个汉子离开的背影,明玉想了想,还是进厨房去准备开水,好让干活的大叔们喝。之前因为喝不惯凉白开,所以在河边弄了一些甘草,正好给干活的三个大叔弄一些,也解渴。
其实相对来说,明玉她更想要买一本野菜或者药材图谱,这样她就能够认识一些可吃的野菜,或者采一些草药拿去卖了,同时也能够认识一些字,不至于当一个文盲,最不济生病的时候还能有个准备,不用特意的店铺花钱看病。
可惜现实是骨感的,再连饭都要吃不饱的现实之下,在这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这书本可真不是谁都买得起的。
她之前就偷偷去过一次书店,不要说书本,就那最次的纸张,一张就要一百文,那可是一斗米的价钱了,而一斗米十升,足够她一个成年女子顿顿吃纯米饭,吃撑二十天,还是在她最能吃的状态。
难怪穷人一辈子都是穷人,完全读不起书,没有出头之日,被骗了都替别人数钱。
明玉看着外面已经忙得热火朝天的三位大叔,把煮好的甘草茶盛放在碗里,等着凉一些的时候就给他们送去,那边都是体力活,她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而且大叔虽然是大叔,到底是男子,她还是要注意一些的,最近村里又在疯传木桑那个女人,跟村里的一个瘸腿男人怎么怎么样,那名声可不怎么好,她可不要被人揪住把柄,特别是被木桑和张达倒打一耙的话,可有的她受的。
转身进了屋里头,熟了十五个铜钱,这是跟王奶奶商量好的工钱,交情算交情,该给的还是得给。
你说只单单看十五个铜板就请来三个汉子劳工,听起来是多么的便宜廉价,但是细究起这边的物价,却也是一点都不便宜的,她要洗十五件衣服呢!
不过换一个角度,不按照她这穷买家来看,也能够说这得多么廉价的劳动力,听王勇说,一个成年劳动力出外头做死劳力,一天最多也才五十个铜钱,还不包饭,这得多坑?
唉,一句话总结起来,那都是穷惹的祸。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