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迎皇帝与皇后,着实令崔家头疼,流程没问题,崔家接待过皇帝,虽然次数不多,但这种事哪怕只经历过一次,全家上下几十年也不会忘记,问题是这一次要摆出多大排场。
家主崔宏身负重负,总不能显得太喜庆,可昨天太后刚刚大张旗鼓地省亲,崔家不想显得比一群乡下人更寒酸。
就在一家人兴奋地商量来商量去的时候,皇后从宫中传信,要求一切从简,不准特意准备任何奢华之物,给全家人浇了一盆凉水,这时崔宏也能说话了,看到皇后的信之后,他十分赞同,甚至要求将府中原有的一些东西也都收起来,奴仆大都迁到府外暂住,只留少数人待命。
礼部和宫里的管事太监们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因为这能减少了自己这边的许多麻烦。
崔宏下令,全家人只能服从,唯有两人敢于公开表示不满。
一个是崔母老君,“咱家也不是第一次接待皇帝了,不说越来越好吧,怎么也不能比从前更差吧?皇后是我的亲孙女,皇帝是我的孙女婿,跟一家人一样,昨天是‘一家人’团聚,今天也是‘一家人’团聚,为什么咱家就要一切从简?瞧瞧这样子,哪像是迎接皇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府里出丧事呢。”
崔宏勉强能够开口,躺在床上起不来,听到母亲这样说话,哭笑不得,耐心解释了一会,老君总算不再胡闹,倒不是被说服了,而是心疼儿子的身体,不想让他多开口。
另一个不满的人是崔腾,但他不敢在父亲面前胡说八道,只能对母亲和家中亲戚抱怨,“父亲为朝廷平乱杀敌,我跟着陛下出生入死,皇后在宫里……这个从一而终,这些事情陛下心里都清楚得很、感激得很,绝不会为难咱们家,父亲和妹妹实在是谨慎过头了。要我说,就该趁着王家人刚到京城立足未稳的时候,好好显示一下咱们家的威风,我就不信,陛下对王家比对崔家更亲近。”
母亲劝不住他,众多的堂兄弟不敢劝他,崔腾越说越觉得有理,可是不敢违抗父命,只名叹息一声,回房休息。
崔家给他明媒正娶了一位妻子,出身名门世家,人长得也很美丽,崔腾却不感兴趣,天天留宿另一人的房里,好像他们才是新婚夫妻。
张琴言口不能言,她的琴声也无法打动崔腾,可她自有办法令这个男人对自己眷恋不舍、有求必应,她单独住在一座跨院里,身边的侍女都是她亲自挑选或者买来的,共有十余人,教她们抚琴、教她们讨好崔腾。
崔腾迷恋这个女人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在晋城为保护皇帝的确出生入死过,回京之后却没有受到重赏,仍领闲职,随侍皇帝身边,可他对此毫无怨言,因为皇帝已经给他最贵重的赏赐。
他甚至学会了读懂张琴言的手语,自己也能比划几下,常常忘了对方能听见自己说话。
皇帝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崔腾没用手势,在卧房里唠叨了许久。
张琴言是名优秀的倾听者,不管崔腾说得有多颠三倒四,她都听得很认真,偶尔示意侍女斟茶倒水,为他解渴。
说着说着,崔腾的气消大半,笑道:“还是你理解我、体谅我,不像别人,好像我抱怨一下就是对皇帝不忠不敬似的,我与陛下的关系有那么脆弱吗?陛下身边那么多人,也就我敢像朋友一样说几句真话,东海王那些人都是陛下的奴才,连臣子都算不上。”
崔腾的气又有上升之势,张琴言偎过来,指了指自己。
动作虽然简单,崔腾却立刻明白她的意思,惊讶地说:“你想见皇帝?”
张琴言摇摇头,又做出几个手势。
“你想让陛下来见你?”崔腾再狂妄,再觉得自己与皇帝关系良好,这时也吃了一惊。
张琴言浅笑,有些话用手势实在难以表达,她要来笔纸,写了四个字:私宴为亲。
崔腾恍然,“对啊,最能显示崔家受陛下宠幸的事情不是御驾登门,而是陛下肯与我私下见面、喝酒,王家人再怎么样,也是在礼部的监督之下拜见皇帝,表面上热闹而已。可是……有点难啊,陛下明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满,想做点改变实在太难了,需要礼部和宫里的同意。”
张琴言微微一笑,崔腾脸色微红,好像吹牛被抓个现行,“反正我会将陛下带来,别的事情你不用管,拿出你的看家本事讨陛下欢喜就是。”
张琴言点头,又向崔腾偎来,崔腾却将她推开,警惕地说:“我说的看家本事是指抚琴,不是别的。”
张琴言目光一闪,随即低垂,崔腾毫无抵抗地沦陷,“你真正的看家本事只能留给我,就算陛下拿整个天下来换,我也不同意。”
次日一早,整个崔府就开始为接驾做最后的准备,肃清街道,敞开正门,宫里的侍卫与太监进进出出,也在做最后的检查。
龙凤辇入院而停,除了崔宏,崔家人都跪在庭院中,十几位族人从前天就住在府内,只为今天这一跪。
因为皇后驾临,许多女眷也出来跪迎,平恩侯夫人最得意,她昨天参加了太后省亲,今天又回娘家接驾,左右逢源,让她觉得自己多年来的辛苦奔波都很值得。
张琴言不在其中,她还算不上崔家正式的女眷,没资格露面。
规矩总得遵守,韩孺子与崔小君接受跪拜,中司监刘介传旨平身,这时后院的崔府大管家跑来,表示大将军要起床来接驾,皇帝先是让崔腾回去劝阻,次是刘介,最后是张有才,连续三次传达圣意,才让大将军躺在床上,崔宏则以“惶恐不安垂泪感恩”回报。
短短的一段路上,皇帝与大将军酬答往来多次,混在人群中的史官奋笔疾书,一字不差地全记下来。
房间里满是香气,用以驱逐之前的药味,孟娥以宫女的身份提前来检查过,确认这里没有用毒迹象。
崔宏脸色苍白,显得更瘦,一看到皇帝和皇后,立刻就要挣扎起身,崔腾和张有才急忙将他按住,皇帝也请大将军不要拘礼。
床前只有一张椅子,皇帝坐下,皇后崔小君站在旁边,含泪看向父亲,只是简单慰问,暂时不能多说什么。
皇帝探望大臣也有一套规矩,但是不归礼官管辖,皇帝要自行领悟。
韩孺子没向任何人询问,全凭史书上记载的一些片断,弄清了自己该说什么。
首先说到刺杀事件,刺客被抓、大将军伤势渐愈,皇帝既要斥责逆贼的胆大妄为,同时也要赞扬并感谢大将军为国家立下的种种功劳,正是这些功劳导致他的遇刺。
崔宏自然要感谢皇恩,一时凝噎说不下去的时候就由儿子崔腾代劳。
一旦开头,接下来的交谈就简单多了,崔家有义务引导话题,于是说到伤势、说到天气、说到崔氏一族的现状,皇帝又要赏赐,崔宏再度婉拒,一来二去,各退一步,崔家接受一些金银布帛,转送族内亲友,自家只留一点,至于官爵,绝不再要。
规矩还是有好处的,起码身为皇帝的韩孺子不会觉得尴尬,几乎要忘记了与崔宏曾经的敌对关系。
作为尊重,韩孺子还要问一件事:“大将军病重,楚军无将,或有万一,谁人可代?”
崔宏这个大将军不怎么管事,他真正掌管的仍是南军,一直没有放弃南军大司马之职,听到皇帝的询问,一本正经地推荐了三个人,两位老将加上一个柴悦。
韩孺子又说到云梦泽和东海剿匪之战,崔宏也都提出一些建议,认为皇帝迄今为止的安排全无瑕疵,不输古今名将,唯有一点,需要小心贼人的垂死挣扎。
韩孺子心里生出一股冲动,很想提起南军,问问谁有资格接任大司马,可他忍住了,皇后就站在身边,实在没必要破坏这里精心营造出来的亲切气氛。
最后一次劝慰大将军安心养伤之后,皇帝的职责算是尽过了,他起身离开,留下皇后与父亲说话,那是真正的父女交谈,不受宫里、朝中的规矩束缚。
走出香气浓郁的房间,韩孺子暗自松了口气,有点纳闷,自己已经不是傀儡了,为什么还有那种熟悉的感觉:皇帝就是一块会走、会说话的牌位,哪一天等这块牌位变得安静了,可以直接送到太庙里摆放。
崔腾陪在皇帝身边,引领一行人去厅里休息,待会要在崔府进午膳,然后皇帝要再次探望大将军,整个过程才算正式结束。
这已经是精简的结果,皇帝、皇后若是在这里过夜,来往的礼节将更加繁复。
皇帝身边人不多,崔腾趁机上前道:“离开宴还有一会,陛下闲着也是无聊,要不要听个曲儿什么的?”
韩孺子摇头,他对听曲儿不感兴趣,只是偶尔听一听张煮鹤弹琴。
“那也不用在这里干坐着啊,崔府虽小,也有几处景致,陛下要不要看看?”
韩孺子来过几次崔府,从来没仔细逛过,其实也不感兴趣,看崔腾一脸殷切,点头应道:“好吧,现在是冬天,你家里还有景致?”
“当然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致不同,崔府倒是一季没落。”崔腾很开心,以为这是讨好皇帝的天赐良机。(未完待续。)
家主崔宏身负重负,总不能显得太喜庆,可昨天太后刚刚大张旗鼓地省亲,崔家不想显得比一群乡下人更寒酸。
就在一家人兴奋地商量来商量去的时候,皇后从宫中传信,要求一切从简,不准特意准备任何奢华之物,给全家人浇了一盆凉水,这时崔宏也能说话了,看到皇后的信之后,他十分赞同,甚至要求将府中原有的一些东西也都收起来,奴仆大都迁到府外暂住,只留少数人待命。
礼部和宫里的管事太监们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因为这能减少了自己这边的许多麻烦。
崔宏下令,全家人只能服从,唯有两人敢于公开表示不满。
一个是崔母老君,“咱家也不是第一次接待皇帝了,不说越来越好吧,怎么也不能比从前更差吧?皇后是我的亲孙女,皇帝是我的孙女婿,跟一家人一样,昨天是‘一家人’团聚,今天也是‘一家人’团聚,为什么咱家就要一切从简?瞧瞧这样子,哪像是迎接皇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府里出丧事呢。”
崔宏勉强能够开口,躺在床上起不来,听到母亲这样说话,哭笑不得,耐心解释了一会,老君总算不再胡闹,倒不是被说服了,而是心疼儿子的身体,不想让他多开口。
另一个不满的人是崔腾,但他不敢在父亲面前胡说八道,只能对母亲和家中亲戚抱怨,“父亲为朝廷平乱杀敌,我跟着陛下出生入死,皇后在宫里……这个从一而终,这些事情陛下心里都清楚得很、感激得很,绝不会为难咱们家,父亲和妹妹实在是谨慎过头了。要我说,就该趁着王家人刚到京城立足未稳的时候,好好显示一下咱们家的威风,我就不信,陛下对王家比对崔家更亲近。”
母亲劝不住他,众多的堂兄弟不敢劝他,崔腾越说越觉得有理,可是不敢违抗父命,只名叹息一声,回房休息。
崔家给他明媒正娶了一位妻子,出身名门世家,人长得也很美丽,崔腾却不感兴趣,天天留宿另一人的房里,好像他们才是新婚夫妻。
张琴言口不能言,她的琴声也无法打动崔腾,可她自有办法令这个男人对自己眷恋不舍、有求必应,她单独住在一座跨院里,身边的侍女都是她亲自挑选或者买来的,共有十余人,教她们抚琴、教她们讨好崔腾。
崔腾迷恋这个女人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在晋城为保护皇帝的确出生入死过,回京之后却没有受到重赏,仍领闲职,随侍皇帝身边,可他对此毫无怨言,因为皇帝已经给他最贵重的赏赐。
他甚至学会了读懂张琴言的手语,自己也能比划几下,常常忘了对方能听见自己说话。
皇帝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崔腾没用手势,在卧房里唠叨了许久。
张琴言是名优秀的倾听者,不管崔腾说得有多颠三倒四,她都听得很认真,偶尔示意侍女斟茶倒水,为他解渴。
说着说着,崔腾的气消大半,笑道:“还是你理解我、体谅我,不像别人,好像我抱怨一下就是对皇帝不忠不敬似的,我与陛下的关系有那么脆弱吗?陛下身边那么多人,也就我敢像朋友一样说几句真话,东海王那些人都是陛下的奴才,连臣子都算不上。”
崔腾的气又有上升之势,张琴言偎过来,指了指自己。
动作虽然简单,崔腾却立刻明白她的意思,惊讶地说:“你想见皇帝?”
张琴言摇摇头,又做出几个手势。
“你想让陛下来见你?”崔腾再狂妄,再觉得自己与皇帝关系良好,这时也吃了一惊。
张琴言浅笑,有些话用手势实在难以表达,她要来笔纸,写了四个字:私宴为亲。
崔腾恍然,“对啊,最能显示崔家受陛下宠幸的事情不是御驾登门,而是陛下肯与我私下见面、喝酒,王家人再怎么样,也是在礼部的监督之下拜见皇帝,表面上热闹而已。可是……有点难啊,陛下明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满,想做点改变实在太难了,需要礼部和宫里的同意。”
张琴言微微一笑,崔腾脸色微红,好像吹牛被抓个现行,“反正我会将陛下带来,别的事情你不用管,拿出你的看家本事讨陛下欢喜就是。”
张琴言点头,又向崔腾偎来,崔腾却将她推开,警惕地说:“我说的看家本事是指抚琴,不是别的。”
张琴言目光一闪,随即低垂,崔腾毫无抵抗地沦陷,“你真正的看家本事只能留给我,就算陛下拿整个天下来换,我也不同意。”
次日一早,整个崔府就开始为接驾做最后的准备,肃清街道,敞开正门,宫里的侍卫与太监进进出出,也在做最后的检查。
龙凤辇入院而停,除了崔宏,崔家人都跪在庭院中,十几位族人从前天就住在府内,只为今天这一跪。
因为皇后驾临,许多女眷也出来跪迎,平恩侯夫人最得意,她昨天参加了太后省亲,今天又回娘家接驾,左右逢源,让她觉得自己多年来的辛苦奔波都很值得。
张琴言不在其中,她还算不上崔家正式的女眷,没资格露面。
规矩总得遵守,韩孺子与崔小君接受跪拜,中司监刘介传旨平身,这时后院的崔府大管家跑来,表示大将军要起床来接驾,皇帝先是让崔腾回去劝阻,次是刘介,最后是张有才,连续三次传达圣意,才让大将军躺在床上,崔宏则以“惶恐不安垂泪感恩”回报。
短短的一段路上,皇帝与大将军酬答往来多次,混在人群中的史官奋笔疾书,一字不差地全记下来。
房间里满是香气,用以驱逐之前的药味,孟娥以宫女的身份提前来检查过,确认这里没有用毒迹象。
崔宏脸色苍白,显得更瘦,一看到皇帝和皇后,立刻就要挣扎起身,崔腾和张有才急忙将他按住,皇帝也请大将军不要拘礼。
床前只有一张椅子,皇帝坐下,皇后崔小君站在旁边,含泪看向父亲,只是简单慰问,暂时不能多说什么。
皇帝探望大臣也有一套规矩,但是不归礼官管辖,皇帝要自行领悟。
韩孺子没向任何人询问,全凭史书上记载的一些片断,弄清了自己该说什么。
首先说到刺杀事件,刺客被抓、大将军伤势渐愈,皇帝既要斥责逆贼的胆大妄为,同时也要赞扬并感谢大将军为国家立下的种种功劳,正是这些功劳导致他的遇刺。
崔宏自然要感谢皇恩,一时凝噎说不下去的时候就由儿子崔腾代劳。
一旦开头,接下来的交谈就简单多了,崔家有义务引导话题,于是说到伤势、说到天气、说到崔氏一族的现状,皇帝又要赏赐,崔宏再度婉拒,一来二去,各退一步,崔家接受一些金银布帛,转送族内亲友,自家只留一点,至于官爵,绝不再要。
规矩还是有好处的,起码身为皇帝的韩孺子不会觉得尴尬,几乎要忘记了与崔宏曾经的敌对关系。
作为尊重,韩孺子还要问一件事:“大将军病重,楚军无将,或有万一,谁人可代?”
崔宏这个大将军不怎么管事,他真正掌管的仍是南军,一直没有放弃南军大司马之职,听到皇帝的询问,一本正经地推荐了三个人,两位老将加上一个柴悦。
韩孺子又说到云梦泽和东海剿匪之战,崔宏也都提出一些建议,认为皇帝迄今为止的安排全无瑕疵,不输古今名将,唯有一点,需要小心贼人的垂死挣扎。
韩孺子心里生出一股冲动,很想提起南军,问问谁有资格接任大司马,可他忍住了,皇后就站在身边,实在没必要破坏这里精心营造出来的亲切气氛。
最后一次劝慰大将军安心养伤之后,皇帝的职责算是尽过了,他起身离开,留下皇后与父亲说话,那是真正的父女交谈,不受宫里、朝中的规矩束缚。
走出香气浓郁的房间,韩孺子暗自松了口气,有点纳闷,自己已经不是傀儡了,为什么还有那种熟悉的感觉:皇帝就是一块会走、会说话的牌位,哪一天等这块牌位变得安静了,可以直接送到太庙里摆放。
崔腾陪在皇帝身边,引领一行人去厅里休息,待会要在崔府进午膳,然后皇帝要再次探望大将军,整个过程才算正式结束。
这已经是精简的结果,皇帝、皇后若是在这里过夜,来往的礼节将更加繁复。
皇帝身边人不多,崔腾趁机上前道:“离开宴还有一会,陛下闲着也是无聊,要不要听个曲儿什么的?”
韩孺子摇头,他对听曲儿不感兴趣,只是偶尔听一听张煮鹤弹琴。
“那也不用在这里干坐着啊,崔府虽小,也有几处景致,陛下要不要看看?”
韩孺子来过几次崔府,从来没仔细逛过,其实也不感兴趣,看崔腾一脸殷切,点头应道:“好吧,现在是冬天,你家里还有景致?”
“当然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致不同,崔府倒是一季没落。”崔腾很开心,以为这是讨好皇帝的天赐良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