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妻子替他先后生了两个儿子,依着当时乡邻百姓共同心愿,期望能得天下太平,故以“太平”二字为意,分别给两个儿子取名,长子叫冯太,次子叫冯平。
取过名后,他便重点培养,严格训练,只待二子将来长大,能被自己管教成为有用之人,活得潇洒。
冯太、冯平身为兄弟,前后相差十岁,年龄相远,性格体质更是截然相反,毫不相同。长子身强体壮,皮肉糙厚,喜好练武。次子嬴弱多病,骨软肉多,喜好习文。
所谓:“因材施教。”这个道理,冯木森深深知道,他见长子一心练武,不好弄文,多次劝说,也是无用,在差不多识全了字后,也便放任于他,不强迫他去念四书五经了,只让他跟在自己身边,专心练武。又见次子好文,不好练武,多次强迫他去练武,他却懒惰,一直推脱称病不去,无奈之下,也便干脆放过了他,不再让他舞枪弄棒,只让他一们心思放在读书上,专心习文。
如此多年下来,二人人生命运轨迹全然改变,各不相同。
长子在江湖上摸爬滚打,闯荡多年,多有结交绿林****中人,多多交好官府中人,想结交白道名门正派中人,他们却一贯自视清高,很难结交,更有甚者,径直瞧不起他们冯家庄人,看也不看上一眼,只因如此,他也索性不去结交,到得最后,心头火起,干脆经常与之作对,憎恨敌视。多年之后,冯太已然成为了冯家庄内定的后任庄主继承人,在庄内权力地位仅次于庄主冯木森,乃是庄内武功第二高之人。
次子做人和顺,人缘很好,不会武功。整天只好闭门读书,所谓:“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故而,江湖上的事鲜有过问。书本上的事却是知着颇多。多年之后,冯平已然知识渊博,才学过人,即便上京赶考不中,做个庄中军师或者帐房先生已然绰绰有余。应付自如了。
只因冯木森多才,堪称良师,又经过多年行抢劫事,积攒了无数金银珠宝,一手建造的冯府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冯平出生在书香门第,大富之家,自然便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又因冯平当年比之兄长小上十岁,懂事较晚。他又是个爱读书之人,文雅得很,他父亲深知,自古文人雅士大多知书达理,仁义道德,不好刀光剑影,打打杀杀,与妻子长子商量了,乃将他们私底下干的作孽龌龊事隐瞒住了,单单不告诉他一人知晓。生怕对他造成影响,带来伤害,而且,他们冯家庄老一辈人干的肮脏事。也确实是见不得光的事,若被朝廷官府知道了,必然触犯刑法,从而遭来杀身之祸,是以,他们一直对外隐瞒。对庄内小一辈未满十八周岁之人隐瞒,一贯只装成是寻常乡民百姓,老实淳朴,给外人小辈留有一个好印象,暗地里才干那违法的事,只图安全。
再言之,若非冯家庄中人依靠了恶人山上恶人,干下了不少坏勾当,待得赚足钱后,想要洗手不干之时,所谓:“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一时之间,竟是入了江湖,出不了江湖的话,再加上世道混乱,盗贼蜂起,他们纵然洗手不干,却是无处安身,早晚还成他人口中之肉,万不得已,故而,只得依旧做坏事,只等哪天时政变清明了,世道变太平了,再真正洗底,转为一等大好良民,如此这般,方为万全。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世道太平的一天还没有来临,他们做坏事的报应却是已然来临了。所谓:“天理伦常,报应不爽。”真正含义,全在此间。
这一切,冯平当年还小,冯家庄被屠庄那一年,他也才不过十八岁,故而,实是不大知情,后来他在江湖上历经磨难,饱受挫折,懂事成熟后,人性随之变得格外的坏,比之当年一心想做文人雅士时候的清高仁德来,自然是天差地远,天壤之别了。可能,这份坏,并非完全由于后天形成,而是早在先天之时,便由他父亲遗传下来,注入了他内心里头,所以,他骨子里头流的,压根就不是假意好人的血,而是真正恶人的血。
当下董杰和梁寻海二人听完冯藩说话,心中痛恨冯平,不住口的大声嚷嚷着,怒骂冯平的不是,直道:“卑鄙无耻,下流可恶!”如此这般,骂了半天,仍是在骂,不依不饶,心中多年累积怨愤,只要在一朝之内全然吐出,方才痛快。
冯藩为了更好地保住自身安全,推脱责任,急忙见机煽风点火、转移嫁祸,道:“冯平那狗贼还好端端好着,并没有死,所以,二位兄弟,你们想报仇,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到时候,抓住了他,下手狠点,千万别再让他跑了,不然的话,今后害的可就不止是你们二位兄弟了,那狗贼那么坏,那么狡猾,恐怕到时候,天下许多遇到他的无辜百姓、良家妇女都要遭他毒手,被他迫害了。”
梁寻海闻言,挺了挺手中兵器,嚷道:“那还用说,自然一刀咔嚓了,不留后患!”
董杰舞了舞手中宝刀,点头应和道:“兄弟说得是!”
隋承志见邀请二人真心入伙的大好机会只在眼前,立即微笑着说道:“二位兄弟,你们的血海深仇是一定要报的,冯平那狗贼也是一定要杀的,只是在报仇之前,你们是不是起码得先将身子养好,然后再去动手报仇呢?”说着,瞧望了二人一眼,接着笑道:“本帮中有二位兄弟需要的解毒灵药‘臭味粉’,还有能解百毒的水妖眼珠,二位如果不嫌弃,那便干脆先在本帮中干着,待得他日身子将养好了之后,再去找那冯平狗贼报仇也是不迟!”顿了一顿,又道:“再说了,我们兄弟也与冯平那狗贼有很深的过节,等时机到了,也是非要去杀他不可的,俗话说得好:‘多来一人,多一份力。’二位何不留下,与我五兄弟共商此一报仇大计?”(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取过名后,他便重点培养,严格训练,只待二子将来长大,能被自己管教成为有用之人,活得潇洒。
冯太、冯平身为兄弟,前后相差十岁,年龄相远,性格体质更是截然相反,毫不相同。长子身强体壮,皮肉糙厚,喜好练武。次子嬴弱多病,骨软肉多,喜好习文。
所谓:“因材施教。”这个道理,冯木森深深知道,他见长子一心练武,不好弄文,多次劝说,也是无用,在差不多识全了字后,也便放任于他,不强迫他去念四书五经了,只让他跟在自己身边,专心练武。又见次子好文,不好练武,多次强迫他去练武,他却懒惰,一直推脱称病不去,无奈之下,也便干脆放过了他,不再让他舞枪弄棒,只让他一们心思放在读书上,专心习文。
如此多年下来,二人人生命运轨迹全然改变,各不相同。
长子在江湖上摸爬滚打,闯荡多年,多有结交绿林****中人,多多交好官府中人,想结交白道名门正派中人,他们却一贯自视清高,很难结交,更有甚者,径直瞧不起他们冯家庄人,看也不看上一眼,只因如此,他也索性不去结交,到得最后,心头火起,干脆经常与之作对,憎恨敌视。多年之后,冯太已然成为了冯家庄内定的后任庄主继承人,在庄内权力地位仅次于庄主冯木森,乃是庄内武功第二高之人。
次子做人和顺,人缘很好,不会武功。整天只好闭门读书,所谓:“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故而,江湖上的事鲜有过问。书本上的事却是知着颇多。多年之后,冯平已然知识渊博,才学过人,即便上京赶考不中,做个庄中军师或者帐房先生已然绰绰有余。应付自如了。
只因冯木森多才,堪称良师,又经过多年行抢劫事,积攒了无数金银珠宝,一手建造的冯府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冯平出生在书香门第,大富之家,自然便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又因冯平当年比之兄长小上十岁,懂事较晚。他又是个爱读书之人,文雅得很,他父亲深知,自古文人雅士大多知书达理,仁义道德,不好刀光剑影,打打杀杀,与妻子长子商量了,乃将他们私底下干的作孽龌龊事隐瞒住了,单单不告诉他一人知晓。生怕对他造成影响,带来伤害,而且,他们冯家庄老一辈人干的肮脏事。也确实是见不得光的事,若被朝廷官府知道了,必然触犯刑法,从而遭来杀身之祸,是以,他们一直对外隐瞒。对庄内小一辈未满十八周岁之人隐瞒,一贯只装成是寻常乡民百姓,老实淳朴,给外人小辈留有一个好印象,暗地里才干那违法的事,只图安全。
再言之,若非冯家庄中人依靠了恶人山上恶人,干下了不少坏勾当,待得赚足钱后,想要洗手不干之时,所谓:“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一时之间,竟是入了江湖,出不了江湖的话,再加上世道混乱,盗贼蜂起,他们纵然洗手不干,却是无处安身,早晚还成他人口中之肉,万不得已,故而,只得依旧做坏事,只等哪天时政变清明了,世道变太平了,再真正洗底,转为一等大好良民,如此这般,方为万全。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世道太平的一天还没有来临,他们做坏事的报应却是已然来临了。所谓:“天理伦常,报应不爽。”真正含义,全在此间。
这一切,冯平当年还小,冯家庄被屠庄那一年,他也才不过十八岁,故而,实是不大知情,后来他在江湖上历经磨难,饱受挫折,懂事成熟后,人性随之变得格外的坏,比之当年一心想做文人雅士时候的清高仁德来,自然是天差地远,天壤之别了。可能,这份坏,并非完全由于后天形成,而是早在先天之时,便由他父亲遗传下来,注入了他内心里头,所以,他骨子里头流的,压根就不是假意好人的血,而是真正恶人的血。
当下董杰和梁寻海二人听完冯藩说话,心中痛恨冯平,不住口的大声嚷嚷着,怒骂冯平的不是,直道:“卑鄙无耻,下流可恶!”如此这般,骂了半天,仍是在骂,不依不饶,心中多年累积怨愤,只要在一朝之内全然吐出,方才痛快。
冯藩为了更好地保住自身安全,推脱责任,急忙见机煽风点火、转移嫁祸,道:“冯平那狗贼还好端端好着,并没有死,所以,二位兄弟,你们想报仇,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到时候,抓住了他,下手狠点,千万别再让他跑了,不然的话,今后害的可就不止是你们二位兄弟了,那狗贼那么坏,那么狡猾,恐怕到时候,天下许多遇到他的无辜百姓、良家妇女都要遭他毒手,被他迫害了。”
梁寻海闻言,挺了挺手中兵器,嚷道:“那还用说,自然一刀咔嚓了,不留后患!”
董杰舞了舞手中宝刀,点头应和道:“兄弟说得是!”
隋承志见邀请二人真心入伙的大好机会只在眼前,立即微笑着说道:“二位兄弟,你们的血海深仇是一定要报的,冯平那狗贼也是一定要杀的,只是在报仇之前,你们是不是起码得先将身子养好,然后再去动手报仇呢?”说着,瞧望了二人一眼,接着笑道:“本帮中有二位兄弟需要的解毒灵药‘臭味粉’,还有能解百毒的水妖眼珠,二位如果不嫌弃,那便干脆先在本帮中干着,待得他日身子将养好了之后,再去找那冯平狗贼报仇也是不迟!”顿了一顿,又道:“再说了,我们兄弟也与冯平那狗贼有很深的过节,等时机到了,也是非要去杀他不可的,俗话说得好:‘多来一人,多一份力。’二位何不留下,与我五兄弟共商此一报仇大计?”(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