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皇城,杜中宵有些郁闷。自己在贝州没表现出什么军事才能啊,怎么一回来,人人都想让自己换武职。按刚才陈执中的说法,就连皇帝也是这个意思,事情有些难办了。

    宫苑使带遥郡,换回文职就是前行郎中,陈执中说的不错,升迁力度空前的大。如果自己接受,接下来立点功劳,随便升迁一下,就成了中高级官员了。要是有陕西对党项作战那样的机会,仗打完了换回文资,自己三十岁说不定就做到侍从,四十岁也能摸着宰执的边了。

    可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从皇帝到宰执的意思,是要自己在武职序列干一辈子,这怎么行?不说武将地位低这些虚的,升迁速度也比不上文官,未来有前途更加不如。

    看着天上的太阳,杜中宵摇头叹了口气。自己明明在文官的职位上也有大好前途,年前才刚刚考试带了馆职,怎么就到了这种局面?

    如果朝廷真这么定了,杜中宵也只能接受。哪怕是这个年代,官员无组织无纪律,也是不行的。倒退几十年更加厉害,不接受朝廷安排,太宗时期可是有杀头的。这会虽不会砍头了,但对抗朝廷,被打入另册也稀松平常,什么前途都毁了。

    越想越是郁闷,杜中宵换了便服,到客栈附近寻了一家小酒馆,走了进去,一醉解千愁。

    选了一副座头坐下,看着里面的柜台,旁边的巨大的酒坛,旁边站着一个卖酒的中年妇人,这熟悉的场景让杜中宵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曾经韩月娘家里也是这样卖酒的,自己挎着个小篮子,到他家里卖羊蹄。现在想起来从前,突然并不觉得苦,反而觉得一种温暖。

    小厮过来,笑盈盈地道:“客官要来多少?用什么菜?”

    杜中宵道:“烈酒来半角,温了送过来。有什么熟肉,切一盘端过来。”

    小厮喊一声好,回到柜台边,不多时端了酒肉过来。杜中宵自斟自饮,饮了三杯,坐在那里百无聊赖。突然他有些后悔,年前一心想着军功,到贝州去干吗。

    正在这时,三个大汉从外面进来。此时严寒未去,这三人却穿着单衣,看样子一点不觉得寒冷。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还卷起袖子,露出一身花绣。

    以前看小说看电视,特别是《水浒传》,印象里宋朝的人喜欢刺青。什么九纹龙史进,浪子燕青之类的好汉,都一身花绣,还煞是好看。实际真来这个时代,平常人刺青的并不多。除了罪犯涅面,军人刺军号,平常百姓很少折腾自己。当然还有一种例外,就是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家人走散了,为了方便以后寻找,会在身上刺字,一般是在背部。后世著名的如岳飞背上“尽忠报国”四个字,还有一个近的,就是贝州的王则,他母亲在他背上刺了个“福”字,被传成灵异。

    像花绣这种,往往是一种人的标志,就是城里的闲汉。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社会人。便如大金链子小金表,光头大花臂表明一种身份一样,一身花绣,鬓边插朵红花也是这个时代社会人的标志。

    三人选了一副座头坐下,一个大汉拍着桌子高声道:“主人家,酒肉尽管上来!”

    小厮叫一声好,不多时,端了一盘肉,一壶热酒放在他们桌上。

    三人倒了酒,一起饮了,也不用筷子,抓起盘里的肉只管吃。

    吃了一气,露出花绣的年轻人道:“真是晦气,今日等在韩府门前一天,又不见那厮出来。”

    旁边的大汉道:“那位韩推官歇了假,这些日子都在家里享福。知道我们等在外面,怎肯出来。”

    杜中宵一听,就猜到这些人很可能是汴河上的纤夫,今天又去堵韩绛了。拉纤是个力气活,身形瘦弱的勉强也能拉,不过除非特殊关系,同伴却容忍不了。拿着一样的工钱,你不出力,别人就要多出力。

    汴河水流平缓,为官船拉纤的又是厢军,跟山间溪流的纤夫不一样。朝廷还要脸面,对这些人的压榨并不厉害,他们吃的过得去,多是大汉。不像很多地方的纤夫,都像乞丐一样,衣衫褴褛,身上没有三两肉。而且汴河上的纤夫有些外快,让他们拉纤的船只,为了行进得快一些,会给些赏赐。不给钱,他们就慢慢地拉,能把船上的人急死。

    三个大汉喝了几杯酒,说起将要开河的事,一起叹气。

    一个道:“我们日日去堵韩推官,也只是泄一泄心是怨气,又有什么用?此事朝廷已经定了,必然不会改变。我们这些人,十之八九以后没了这营生。”

    花绣年轻人道:“若是断了我们生路,一样不让这些狗官好过!没有事做,朝廷定然会跟我们歇冬一样,只发些禄米,勉强饿不死,俸钱铁定没有了。过这种日子,不如闹一个大的!”

    其余两人听了这话,急忙道:“兄弟噤声!现在贝州的王则就押在大理寺的死牢里,你说出这种话来,若是让人听去,不是害死我们!”

    说完,看了看四周,几个客人都是附近百姓,没人理会他们说什么。只有一个杜中宵,虽然身上穿着便服,却有些当官的样子,不由多看了几眼。

    杜中宵只当作没听见,喝自己的酒。这几个人,连造反的话都说出来了,还是不要招惹他们。

    看杜中宵没有动静,三人才回过头去,继续说话。

    一个道:“现在说别的是假的,只盼朝廷不要太过不像话,给我们重新找些衣食。我可是听说,不只是我们汴河上的拉纤厢军,就连三门白波那里的拉纤厢军,也一起裁了。”

    另一个听了吃了一惊:“人门之险,就是用厢军拉纤,每年还有许多船毁人亡的。我听说,船从那里走,十艘就有三艘过不去。没了拉纤厢军,怎么向陕西路运送货物?”

    “哼,你以为抢我们饭碗的,只有车船么?前几年在河东路有一个官,叫杜学士,制了一种大车出来,又便宜,又好用。而且只要用平常的马拉车,就可以拉五百斤。朝廷在人门边上开了一条路,三门白波发运使备了一千辆大车,货物改走陆路了!有了大车,纤夫可不就没用了,”

    花绣年轻人听了这话,猛地一拍桌子:“这些狗官,拿着朝廷俸禄,不想着为百姓做事,就专一出这种坏冒坏水的点子,夺人饭碗!若是这种狗官在我面前,我——”

    其余两人急忙拉住年轻人,一起道:“兄弟,你就少说两句,不要真惹什么祸事出来!”

章节目录

风雨大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安化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化军并收藏风雨大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