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到长江中游的荆襄地区,大道有三条。西边经鲁山关,北边是洛阳郡,南边是南阳郡。这条大道的要隘是三鸦口,数十里穿行于山中,山路崎岖。洛阳做国都的年代,这条道路特别重要。中间一条经过方城垭口,北边是叶县,南边是方城,经邓州到襄州。方城垭口宽阔平坦,周围都是低山丘陵,这是南北大道。叶县向西经汝州过龙门,可以到洛阳城,向北经襄城到许州,有大道通汴梁,向东经郾城可到陈州,道路四通八达。东边一条经信阳军到鄂州和汉阳军,也就是后世的武汉地区。
这三条大道,受南北两端在全国地位的变迁,各时期的繁华程度不一。最早洛阳和荆州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鲁山关道路特别重要。随着北方洛阳地位下降,重心转移到开封府,南方的荆州地位慢慢被襄州取代,中线的方城垭口成了南北交通的主干道。到了后世,云梦泽消失,鄂州和汉阳地位上升,再加上国都进一步东移,信阳到武汉的道路地位上升,成了沟通南北的大道。
这个时候,荆湖地区沼泽广布,生活着大量蛮族,开发程度不足,南北大道以中线最重要。叶县正处这条大道的关键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在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杜中宵和苏颂到了叶县,把青台镇的事务交给崔主簿。
知县李秉和主簿柳涚迎了二人进城,到了衙门里分宾主落座。
问了劳苦,杜中宵道:“朝廷已有旨意以叶县之地为铁监,只是诸事未备,耽搁下来。此次我和苏主事前来,就是查看铁监准备得如何,不可久拖不决。”
李秉道:“运判来的正好。此地有铁矿,朝廷要设铁监的消息传出去,这几个月不少事端。我等位卑官低,县里人手又少,处置不便——”
杜中宵道:“这几个月营田务到这里的人不多,跟地方上争端多吗?”
李秉忙道:“回运判,营田务与地方倒没有什么争端。不过地方大户听说矿冶利厚,不少都迁到有矿的地方,纷纷占地。那里都是山区,没有什么人家,多少年户籍不修,田契散失,难辨真假。在那里选址建冶铁的地方,争端不断。县里不敢决断,是以耽误下来。”
杜中宵听了,微微一笑:“山林草泽,天子所有。他们敢占,倒是胆子不小。”
李秉叹口气道:“话虽是如此说,可那一带都是土山,并不是不能耕田。那些大户到山进而去指认地方,说是祖上在哪里曾经耕田,在哪里曾经放蚕,有的甚至还假冒故居,指认古坟,哪里说得清。”
单独设监,摆明了这一带的铁矿不小,又有内库拨下来的五十万贯本钱,好大一块肥肉,地方上争抢是想得到的事。要开矿冶铁就要占地,占地就要拆迁,看来很多大户把铁监当肥羊了。
此时征用民地,一样是要给补偿的,就连皇宫扩建,也有因为补偿太高,最后被搅黄了的事,就不要说建铁监了。不过乡野地方,敢这么名目张胆讹田,胆子太大了些。
听了李秉大略说了铁矿那一带的情形,杜中宵又问:“铁矿开起来不易,那么煤矿呢?”
李秉道:“煤矿那里还好,紫云山一带矿苗极多,这里占了,乡民到别的地方采就是。”
杜中宵点了点头:“这样就好。现在天气炎热,离着纤夫到来还有些日子。我和苏主事在这里,先采煤建几处砖瓦场,准备砖瓦,建造房屋。等到纤夫来了,有地方住。那些大户总不能处处占住,连建房舍的地方都没有。至于他们占住的铁矿,这几个月从容处置。”
李秉道:“此事不难。那些大户不知从哪里知道的消息,都是进山占有矿的地方,山下澧水南岸多闲地,倒是没有人冒占。那一带离着铁矿不远,又有水源,是建矿冶的好地方。”
澧水和堵水同源而异流,堵水过青台镇入唐白河,属于汉水水系,澧水则向东入淮河。这一带山区雨水多,有不少这样的河流,源头离着很近,却分属不同的水系,正是分水岭的典型特点。
杜中宵道:“好,这几日知县派些人手,到那一带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烧砖瓦的地方。对了,除了砖瓦,还要有石灰,一样把地方选好,准备烧造。”
李秉道:“倒不必特意寻找,本县向来产的好石灰,山里自有采石的地方。黄泥则随处可见,烧得好砖瓦。只是方城山下不产煤,要从紫云山下运来。”
杜中宵道:“无妨,营田务有大车,尽可以运煤过来。对了,滍水和澧水相距不远,能不能修建运河连通?若是有河相通,运煤便就方便许多。”
李秉道:“此事只怕不可行。滍水上游多暴雨,来水不定,而且水中多泥沙,若挖运河,很快便就淤积,年年疏浚,地方不能负担。”
杜中宵道:“既如此,那就算了,就用大车运就好了。”
煤矿离着铁矿大约二三十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如果真用大车运输,大量产铁,实际无法供应。不能用水运,就要想别的办法了,比如轨道运输。
火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就是在矿山发展起来的。成本再高,短途运输大量矿石也划得来。杜中宵原本就有意在这一带试验轨道运输,发展成熟了,再推到其地方去,也不差这一点了。
冶铁的地方在方城山下,矿石则产在山中,本就应该建造轨道运输矿石,哪怕是用人推,也是划算的。装满矿石从山上下来,利用高差,本就不需要什么动力。空车上山,也很容易。
杜中宵只记得轨道的大致样子,到底应该怎么做,还是要一点一点去试。
回到住处,杜中宵换了便服,唤了陶十七过来,对他道:“适才李知县说,你们前些日子探出铁矿的地方,好大多户在那里占地,要挟朝廷,可有此事?”
陶十七道:“唉呀,哪里只是要挟朝廷的事!我回青台镇之前,到那里跟几个大户谈过,试着多给他们钱,让他们不要擅起事端。官人猜怎么着?给多少钱,他们都不让!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他们存什么心思。这些人啊,想的跟本不是多要些钱,而是要自己开炉冶铁。我们探出来的矿,不知怎么就会被这些大户知道了所在,各显神通,把地方占住。”
杜中宵皱起眉头:“他们想自己冶铁?心倒是大得很!”
陶十七道:“官人不知道,最近那一带都流传着,莱芜监铁矿是民户冶铁,官收铁课。民间大的冶户僮仆无数,家财万贯,人人都想做那样的大财主呢!”
这三条大道,受南北两端在全国地位的变迁,各时期的繁华程度不一。最早洛阳和荆州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鲁山关道路特别重要。随着北方洛阳地位下降,重心转移到开封府,南方的荆州地位慢慢被襄州取代,中线的方城垭口成了南北交通的主干道。到了后世,云梦泽消失,鄂州和汉阳地位上升,再加上国都进一步东移,信阳到武汉的道路地位上升,成了沟通南北的大道。
这个时候,荆湖地区沼泽广布,生活着大量蛮族,开发程度不足,南北大道以中线最重要。叶县正处这条大道的关键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在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杜中宵和苏颂到了叶县,把青台镇的事务交给崔主簿。
知县李秉和主簿柳涚迎了二人进城,到了衙门里分宾主落座。
问了劳苦,杜中宵道:“朝廷已有旨意以叶县之地为铁监,只是诸事未备,耽搁下来。此次我和苏主事前来,就是查看铁监准备得如何,不可久拖不决。”
李秉道:“运判来的正好。此地有铁矿,朝廷要设铁监的消息传出去,这几个月不少事端。我等位卑官低,县里人手又少,处置不便——”
杜中宵道:“这几个月营田务到这里的人不多,跟地方上争端多吗?”
李秉忙道:“回运判,营田务与地方倒没有什么争端。不过地方大户听说矿冶利厚,不少都迁到有矿的地方,纷纷占地。那里都是山区,没有什么人家,多少年户籍不修,田契散失,难辨真假。在那里选址建冶铁的地方,争端不断。县里不敢决断,是以耽误下来。”
杜中宵听了,微微一笑:“山林草泽,天子所有。他们敢占,倒是胆子不小。”
李秉叹口气道:“话虽是如此说,可那一带都是土山,并不是不能耕田。那些大户到山进而去指认地方,说是祖上在哪里曾经耕田,在哪里曾经放蚕,有的甚至还假冒故居,指认古坟,哪里说得清。”
单独设监,摆明了这一带的铁矿不小,又有内库拨下来的五十万贯本钱,好大一块肥肉,地方上争抢是想得到的事。要开矿冶铁就要占地,占地就要拆迁,看来很多大户把铁监当肥羊了。
此时征用民地,一样是要给补偿的,就连皇宫扩建,也有因为补偿太高,最后被搅黄了的事,就不要说建铁监了。不过乡野地方,敢这么名目张胆讹田,胆子太大了些。
听了李秉大略说了铁矿那一带的情形,杜中宵又问:“铁矿开起来不易,那么煤矿呢?”
李秉道:“煤矿那里还好,紫云山一带矿苗极多,这里占了,乡民到别的地方采就是。”
杜中宵点了点头:“这样就好。现在天气炎热,离着纤夫到来还有些日子。我和苏主事在这里,先采煤建几处砖瓦场,准备砖瓦,建造房屋。等到纤夫来了,有地方住。那些大户总不能处处占住,连建房舍的地方都没有。至于他们占住的铁矿,这几个月从容处置。”
李秉道:“此事不难。那些大户不知从哪里知道的消息,都是进山占有矿的地方,山下澧水南岸多闲地,倒是没有人冒占。那一带离着铁矿不远,又有水源,是建矿冶的好地方。”
澧水和堵水同源而异流,堵水过青台镇入唐白河,属于汉水水系,澧水则向东入淮河。这一带山区雨水多,有不少这样的河流,源头离着很近,却分属不同的水系,正是分水岭的典型特点。
杜中宵道:“好,这几日知县派些人手,到那一带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烧砖瓦的地方。对了,除了砖瓦,还要有石灰,一样把地方选好,准备烧造。”
李秉道:“倒不必特意寻找,本县向来产的好石灰,山里自有采石的地方。黄泥则随处可见,烧得好砖瓦。只是方城山下不产煤,要从紫云山下运来。”
杜中宵道:“无妨,营田务有大车,尽可以运煤过来。对了,滍水和澧水相距不远,能不能修建运河连通?若是有河相通,运煤便就方便许多。”
李秉道:“此事只怕不可行。滍水上游多暴雨,来水不定,而且水中多泥沙,若挖运河,很快便就淤积,年年疏浚,地方不能负担。”
杜中宵道:“既如此,那就算了,就用大车运就好了。”
煤矿离着铁矿大约二三十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如果真用大车运输,大量产铁,实际无法供应。不能用水运,就要想别的办法了,比如轨道运输。
火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就是在矿山发展起来的。成本再高,短途运输大量矿石也划得来。杜中宵原本就有意在这一带试验轨道运输,发展成熟了,再推到其地方去,也不差这一点了。
冶铁的地方在方城山下,矿石则产在山中,本就应该建造轨道运输矿石,哪怕是用人推,也是划算的。装满矿石从山上下来,利用高差,本就不需要什么动力。空车上山,也很容易。
杜中宵只记得轨道的大致样子,到底应该怎么做,还是要一点一点去试。
回到住处,杜中宵换了便服,唤了陶十七过来,对他道:“适才李知县说,你们前些日子探出铁矿的地方,好大多户在那里占地,要挟朝廷,可有此事?”
陶十七道:“唉呀,哪里只是要挟朝廷的事!我回青台镇之前,到那里跟几个大户谈过,试着多给他们钱,让他们不要擅起事端。官人猜怎么着?给多少钱,他们都不让!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他们存什么心思。这些人啊,想的跟本不是多要些钱,而是要自己开炉冶铁。我们探出来的矿,不知怎么就会被这些大户知道了所在,各显神通,把地方占住。”
杜中宵皱起眉头:“他们想自己冶铁?心倒是大得很!”
陶十七道:“官人不知道,最近那一带都流传着,莱芜监铁矿是民户冶铁,官收铁课。民间大的冶户僮仆无数,家财万贯,人人都想做那样的大财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