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中人命贱如草芥,出了城去一个不经意就能在田间地头碰到人骨头,尤其是两年前契丹人在中原烧杀抢掠,开封到洛阳之间几乎化为一片白地,尸横遍野任野兽啃食,犹如人间地狱。
这样的惨剧即便在国都汴梁也难幸免,每天饿毙于市的乞丐流民不在少数,不过今天不会,因为今天是五月十五。
满城的乞丐流民等了半个月就巴望着这一天呢,一个个的起了大早,拿起破碗欢欢喜喜的赶往大相国寺。
都说和尚乱世关门避祸盛世开山迎客,秃驴们定要齐齐的大喊一声冤枉,至少这五代的和尚就不是这样,不少的寺院都大开山门收纳流民布施贫苦。
汴梁城中的大相国寺自然也是一样,毕竟是名寺古刹不这么做会被戳脊梁骨的,听说他们在城外的僧田已是收纳了近千精壮流民。
不仅如此,大相国寺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在寺门前开设粥棚,向城中贫苦施舍粥饭,那可是白米粥,即便是殷实百姓也不是顿顿都吃的到。
故而今天一大早城中乞丐流民穷苦百姓蜂拥而来,山门前队伍早就排成了长龙,有精明的先去前头盛粥的大锅里面瞧瞧,再到队伍的后面见缝插针的排队,不为旁的就是为了能吃锅底的那碗稠的。
小蚕没想到哥哥会带她这里,往常她叫哥哥来排队领粥他却是不肯,看来他当真是转了性子,她懊悔的一拍脑袋大叫道:“我忘记带碗了,这就回家去拿!”
徐羡一把拉住她,“咱们又不是来这里讨饭的,回头哥哥带你到酒楼里吃好吃的。”
“这……可是……”
“你们两个要想领粥就去边上排队,莫要在这里挡香客的道。”一个拿着齐眉棍的和尚黑着脸出现在两人的面前。
徐羡呵呵的笑道:“大师怕是误会了,难道是我穿的太寒酸了吗?”
和尚立刻换了一副面孔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请施主恕小僧眼拙,得罪了。施主若要进香请这边走。”
徐羡笑道:“嘿嘿,不好意思,我也不是来进香的。”
“哦?那施主来敝寺有何贵干?”
徐羡一字一句的答道:“我是来借钱的。”
徐羡没跑错地方,他就是到寺庙来借钱的。这个时代能借到钱的地方不少,一是附寄铺,其性质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典当行;二是衙门,自南北朝始官府便从事放贷经营,唐朝时更是制度化。
以上两种属于小众,放贷的最大主体还是在民间,主要有富商、地主、豪吏,另外便是和尚、道士了。
其中寺庙以其较好的信用、较低的利率,较好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脱颖而出,成为信贷业务的佼佼者。
你可能会问乱世之中寻常百姓都吃不上饭,一群出家人又能有多少钱。
实则相反,乱世之中百姓人遭难受苦,即便是皇帝也是朝不保夕,富贵之家只能把希望福祉寄托于虚无缥缈的鬼神,寺庙道观不仅没有没落反而越发的壮大。
佛教在之所以能够能在魏晋南北朝迅速的发展,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更加混乱的五代中原政权治下就不下三万座寺庙,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不过是个小小的零头。
而这群号称六根清净无欲无求的出家人,无论古今都从未与金钱脱离过关系,黄白之物一直都是其所极力追求的,更甚者游走于达官显贵身边试图掌握权力,这样的一群人怎么会没有钱。
徐羡跟着知客僧在寺庙之中七扭八拐到了一处偏厅,这里已是坐了满满当当,看来业务还挺繁忙。知客僧安排徐羡坐下,就有小沙弥端上茶碗,又用小勺从瓷罐里剜了墨绿色的膏体放进茶碗,开水一冲便溢出淡淡的茶香。
这个时候人饮茶,虽然不似唐初时那般放了葱姜蒜加上羊油煮咸汤,可也没有学会泡茶叶。稍微讲究一些的,自己动手把好好的茶饼碾碎煎煮,普遍些的便是冲泡这种已经制好了的茶膏,可本质上都是喝茶叶沫子。
泡完了茶小沙弥就塞给徐羡一个木牌,“施主慢用,这号牌您拿好了,回头会有人叫木牌上的数字,您跟着去就好了。”
还有叫号?这服务没什么好说的,难怪旁人干不过你们呢。徐羡看了看手中的木牌上写着“八”,扫了一眼厅里的众人,人人手里都攥了这么个小木牌,一下子也明白为什么要弄这套。
厅里虽然有八个人却无人攀谈,不是低头喝茶就是把脑袋扭到别处,还有干脆就戴了斗笠遮住面容的。
无论古今借钱这事儿都不露脸,即便是经常借贷的商贾也不想让旁人知道自己周转不灵光,不然谁还跟自己做买卖。
那个头带斗笠身材壮硕汉子手里握着一根棍状物,虽然用麻布厚厚的缠了,但是看长短形状大约也猜得到是兵刃,士卒行事可不会这么低调。
坐在阴暗角落的里猥琐家伙,隔得老远都能闻见他身上浓重的土腥味,至于他怀中紧紧抱着的包裹多半就是明器了。
这些秃驴还真是什么买卖都敢做,用号牌不仅是保护客人隐私,同样是在保护自己。若是出了篓子大可一问三不知受人蒙蔽云云,如此胆大心细想不发财都难。
这厅里虽然龙蛇混杂,倒是没出什么幺蛾子,等了快一个时辰,终于有轮到徐羡,知客僧唤了徐羡带他到厢房。
房间中的布置像极了旧社会的当铺,一个僧人坐在高高的柜台后面一脸的冷漠,见了徐羡二话不说便伸出手来。
他当然是要抵押,这个时候不会有马云那样的人,因为你的芝麻分足够高就借给你钱的。
徐羡从袖子里面取出房契和地契递了过去,僧人接过来仔细看了皱着眉问道:“你是军眷?”
徐羡如实回答,“不是,我家先在那里建了房子,接着就迁来了军眷便住到一起了。”
僧人神色轻松了不少,“宅子是好宅子,可是那边住着军眷,平日少不得军卒出入,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有哪个敢去住,这宅子卖不出去的。”
他说着又把房契和地契递了回来,徐羡不接拱手道:“大师说的没错,没几分胆色确实不敢住我的宅子。可是我那边离汴河不远,就算不好住人也可以做货仓。再说这宅子是祖产,我定是要赎回来的,不劳贵寺发卖。”
僧人收回了地契房契笑呵呵的道:“施主真是能说会道,听你这般讲这宅子反倒是值了大钱了,嗯,房间不少着实是个做货仓的好地方。”
唐末以来战乱不断,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商税重要性便突显出来,无论朝廷还是藩镇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活动进行保护,商人的地位也比唐朝时略有提高。
徐家的那个宅子若是做货仓的话,不必担心会被军卒哄抢,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当然若是碰上打仗,抢红眼的兵大爷可不管你是什么来路。
“不知道施主准备借多少铜钱,又准备借多久呢?”
“小可准备借铜钱千贯,嗯……就借十年吧。”
柜台里面的僧人刚喝了一口茶,听了徐羡的话就喷了出来,“咳咳……看施主的年轻怕是没做过什么营生,实话与你说,本寺至多能借你五十贯半年之久。”
“那还是算了吧,小可只要借三个月便足以,劳烦大师给写个字据。”
“这话听着才牢靠。”僧人当下就写了字据,徐羡接过来仔细的看了,不由得嘀咕,“八分的月息还是驴打滚的,可真是黑心啊。”
僧人也不气恼,“世道艰难,本寺扶危济困没有钱财可不行,放贷出去自是要将本求利的,比起旁人本寺的利息已经算是低的了。”
僧人说的倒是不假,这年头要两三成利息的也不是没有,寺院的利息确实算是低的了。徐羡只要了一贯铜钱,剩下全部都要了银子,实在是因为铜钱太重,一贯就要十斤,五十贯铜钱钱他可背不动。
接过僧人递来的银子,徐羡顺手就扔在了地上,听声音疲软这才放心。
“没看出来的施主还是个行家,您尽管放心,咱们寺院是不会学道观拿药银来骗人的。”
徐羡收了银钱,冲着僧人拱拱手便出厢房,知客僧带着他原路返回。出门时他不由得回望一眼气象庄严瑰丽壮观的寺中建筑心道:“贪婪无度藏污纳垢,明明有亿万钱财僧田无数,却只肯拿一碗薄粥邀买善名,继续的作吧,反正你们的好日子也没几年了!”
这样的惨剧即便在国都汴梁也难幸免,每天饿毙于市的乞丐流民不在少数,不过今天不会,因为今天是五月十五。
满城的乞丐流民等了半个月就巴望着这一天呢,一个个的起了大早,拿起破碗欢欢喜喜的赶往大相国寺。
都说和尚乱世关门避祸盛世开山迎客,秃驴们定要齐齐的大喊一声冤枉,至少这五代的和尚就不是这样,不少的寺院都大开山门收纳流民布施贫苦。
汴梁城中的大相国寺自然也是一样,毕竟是名寺古刹不这么做会被戳脊梁骨的,听说他们在城外的僧田已是收纳了近千精壮流民。
不仅如此,大相国寺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在寺门前开设粥棚,向城中贫苦施舍粥饭,那可是白米粥,即便是殷实百姓也不是顿顿都吃的到。
故而今天一大早城中乞丐流民穷苦百姓蜂拥而来,山门前队伍早就排成了长龙,有精明的先去前头盛粥的大锅里面瞧瞧,再到队伍的后面见缝插针的排队,不为旁的就是为了能吃锅底的那碗稠的。
小蚕没想到哥哥会带她这里,往常她叫哥哥来排队领粥他却是不肯,看来他当真是转了性子,她懊悔的一拍脑袋大叫道:“我忘记带碗了,这就回家去拿!”
徐羡一把拉住她,“咱们又不是来这里讨饭的,回头哥哥带你到酒楼里吃好吃的。”
“这……可是……”
“你们两个要想领粥就去边上排队,莫要在这里挡香客的道。”一个拿着齐眉棍的和尚黑着脸出现在两人的面前。
徐羡呵呵的笑道:“大师怕是误会了,难道是我穿的太寒酸了吗?”
和尚立刻换了一副面孔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请施主恕小僧眼拙,得罪了。施主若要进香请这边走。”
徐羡笑道:“嘿嘿,不好意思,我也不是来进香的。”
“哦?那施主来敝寺有何贵干?”
徐羡一字一句的答道:“我是来借钱的。”
徐羡没跑错地方,他就是到寺庙来借钱的。这个时代能借到钱的地方不少,一是附寄铺,其性质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典当行;二是衙门,自南北朝始官府便从事放贷经营,唐朝时更是制度化。
以上两种属于小众,放贷的最大主体还是在民间,主要有富商、地主、豪吏,另外便是和尚、道士了。
其中寺庙以其较好的信用、较低的利率,较好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脱颖而出,成为信贷业务的佼佼者。
你可能会问乱世之中寻常百姓都吃不上饭,一群出家人又能有多少钱。
实则相反,乱世之中百姓人遭难受苦,即便是皇帝也是朝不保夕,富贵之家只能把希望福祉寄托于虚无缥缈的鬼神,寺庙道观不仅没有没落反而越发的壮大。
佛教在之所以能够能在魏晋南北朝迅速的发展,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更加混乱的五代中原政权治下就不下三万座寺庙,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不过是个小小的零头。
而这群号称六根清净无欲无求的出家人,无论古今都从未与金钱脱离过关系,黄白之物一直都是其所极力追求的,更甚者游走于达官显贵身边试图掌握权力,这样的一群人怎么会没有钱。
徐羡跟着知客僧在寺庙之中七扭八拐到了一处偏厅,这里已是坐了满满当当,看来业务还挺繁忙。知客僧安排徐羡坐下,就有小沙弥端上茶碗,又用小勺从瓷罐里剜了墨绿色的膏体放进茶碗,开水一冲便溢出淡淡的茶香。
这个时候人饮茶,虽然不似唐初时那般放了葱姜蒜加上羊油煮咸汤,可也没有学会泡茶叶。稍微讲究一些的,自己动手把好好的茶饼碾碎煎煮,普遍些的便是冲泡这种已经制好了的茶膏,可本质上都是喝茶叶沫子。
泡完了茶小沙弥就塞给徐羡一个木牌,“施主慢用,这号牌您拿好了,回头会有人叫木牌上的数字,您跟着去就好了。”
还有叫号?这服务没什么好说的,难怪旁人干不过你们呢。徐羡看了看手中的木牌上写着“八”,扫了一眼厅里的众人,人人手里都攥了这么个小木牌,一下子也明白为什么要弄这套。
厅里虽然有八个人却无人攀谈,不是低头喝茶就是把脑袋扭到别处,还有干脆就戴了斗笠遮住面容的。
无论古今借钱这事儿都不露脸,即便是经常借贷的商贾也不想让旁人知道自己周转不灵光,不然谁还跟自己做买卖。
那个头带斗笠身材壮硕汉子手里握着一根棍状物,虽然用麻布厚厚的缠了,但是看长短形状大约也猜得到是兵刃,士卒行事可不会这么低调。
坐在阴暗角落的里猥琐家伙,隔得老远都能闻见他身上浓重的土腥味,至于他怀中紧紧抱着的包裹多半就是明器了。
这些秃驴还真是什么买卖都敢做,用号牌不仅是保护客人隐私,同样是在保护自己。若是出了篓子大可一问三不知受人蒙蔽云云,如此胆大心细想不发财都难。
这厅里虽然龙蛇混杂,倒是没出什么幺蛾子,等了快一个时辰,终于有轮到徐羡,知客僧唤了徐羡带他到厢房。
房间中的布置像极了旧社会的当铺,一个僧人坐在高高的柜台后面一脸的冷漠,见了徐羡二话不说便伸出手来。
他当然是要抵押,这个时候不会有马云那样的人,因为你的芝麻分足够高就借给你钱的。
徐羡从袖子里面取出房契和地契递了过去,僧人接过来仔细看了皱着眉问道:“你是军眷?”
徐羡如实回答,“不是,我家先在那里建了房子,接着就迁来了军眷便住到一起了。”
僧人神色轻松了不少,“宅子是好宅子,可是那边住着军眷,平日少不得军卒出入,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有哪个敢去住,这宅子卖不出去的。”
他说着又把房契和地契递了回来,徐羡不接拱手道:“大师说的没错,没几分胆色确实不敢住我的宅子。可是我那边离汴河不远,就算不好住人也可以做货仓。再说这宅子是祖产,我定是要赎回来的,不劳贵寺发卖。”
僧人收回了地契房契笑呵呵的道:“施主真是能说会道,听你这般讲这宅子反倒是值了大钱了,嗯,房间不少着实是个做货仓的好地方。”
唐末以来战乱不断,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商税重要性便突显出来,无论朝廷还是藩镇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活动进行保护,商人的地位也比唐朝时略有提高。
徐家的那个宅子若是做货仓的话,不必担心会被军卒哄抢,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当然若是碰上打仗,抢红眼的兵大爷可不管你是什么来路。
“不知道施主准备借多少铜钱,又准备借多久呢?”
“小可准备借铜钱千贯,嗯……就借十年吧。”
柜台里面的僧人刚喝了一口茶,听了徐羡的话就喷了出来,“咳咳……看施主的年轻怕是没做过什么营生,实话与你说,本寺至多能借你五十贯半年之久。”
“那还是算了吧,小可只要借三个月便足以,劳烦大师给写个字据。”
“这话听着才牢靠。”僧人当下就写了字据,徐羡接过来仔细的看了,不由得嘀咕,“八分的月息还是驴打滚的,可真是黑心啊。”
僧人也不气恼,“世道艰难,本寺扶危济困没有钱财可不行,放贷出去自是要将本求利的,比起旁人本寺的利息已经算是低的了。”
僧人说的倒是不假,这年头要两三成利息的也不是没有,寺院的利息确实算是低的了。徐羡只要了一贯铜钱,剩下全部都要了银子,实在是因为铜钱太重,一贯就要十斤,五十贯铜钱钱他可背不动。
接过僧人递来的银子,徐羡顺手就扔在了地上,听声音疲软这才放心。
“没看出来的施主还是个行家,您尽管放心,咱们寺院是不会学道观拿药银来骗人的。”
徐羡收了银钱,冲着僧人拱拱手便出厢房,知客僧带着他原路返回。出门时他不由得回望一眼气象庄严瑰丽壮观的寺中建筑心道:“贪婪无度藏污纳垢,明明有亿万钱财僧田无数,却只肯拿一碗薄粥邀买善名,继续的作吧,反正你们的好日子也没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