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已过,离着春节仅剩一个月了,可光刻机的事还是没影,丁驰不禁心急。焦甄讲的清楚,假如设备不能按时到位,那就要影响整个芯片攻坚进程,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人心凝聚,这才是最麻烦的。
这么办?那么办?实在不行……
就在丁驰无计可施,打算铤而走险再试“绝招”时,手机响了。
看到来电显示,丁驰微微一楞,随即闪过一抹笑容,按下接听键:“您好!哪位?”
“我是姜新燕,有时间吗?见一面。”
在得到丁驰肯定回复后,对方直接报了时间、地点,便结束了通话。
姜新燕找我见面,干什么?谈租赁?带着期许与疑惑,丁驰谋划起了相关细节。
次日一早,丁驰坐上了开往首都的列车,中午时分便到了首都,住在了首都饭店。
晚上七点多,丁驰和姜新燕见面了,见面地点是缘来茶社,离着首都饭店不远。
双方落座之后,姜新燕上来便问:“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
丁驰摇摇头:“不知道。”
姜新燕“嗤笑”一声:“小伙子,不要故做深沉了,你会真的不知道?”
“你肯定遇到麻烦了,那些人找了你,正在对你步步紧逼,对不对?”丁驰答非所问。
姜新燕双眼紧紧盯着对方道:“你老实说,到底是怎么知道的?是他们哪个人给你透露的信息?”
“我不认识你说的‘他们’,也根本没人和我透露,是我推测出来的,这应该不难吧?”丁驰以退为进。
盯了又盯,看了又看,姜新燕收回目光,久久不语。
丁驰清楚,对方心里极其矛盾,既着急,也纠结,还担心。
确实被丁驰猜中了,姜新燕着急于那些人的孤注一掷,一旦他们把事情捅出去,不明真相的股东势必上门发难,工信厅也可能兴师问罪。而自己唯一依仗的就是那份签名文件,但现在却不翼而飞,势必也肯定找不到了,那么自己就会百口莫辩,只能自食苦果。
公司有工信厅股份,这就牵扯到了国有资产范畴,都怪当初公司改制不彻底,可现在图说无益,面对现实才是根本。国有资产积压这是把柄,出租资产就可行吗,会不会同样犯忌?可如果任由设备放着贬值,责任应该会更大吧。姜新燕焉能不纠结?
姜新燕现在既担心那四人使坏,也担心丁驰有猫腻。这小子拒不承认有人通风报信,可又知道细情,这该如何解释?难道真的只是分析推测的结果,会不会是双簧,会不会是新挖的坑?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姜新燕抬起头来,再次看着对方:“我就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丁驰先是一楞,随即回道:“我的公司要生产芯片,需要光刻机,租赁要比购买合适。”
姜新燕“哦”了一声:“真的吗?”
“你肯定也知道,光刻机投资巨大,在整个研发成本中占比非常高,省下这部分成本可以更多的投入到实际研发中。而且受制于国际巨头垄断,我们拿到的往往都是中低端产品,大幅贬值是必然趋势,所以……”丁驰说到此处,声音戛然而止。
是呀,大幅贬值,这何尝不是讲给我听呢?姜新燕又陷入了沉思,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难呀,可是再难也不能干等着。姜新燕打断思绪,提出问题:“你想怎么租赁?”
“根据设备配置,按月支付租金。”丁驰给出答案。
“这是设备配置清单,你看看。”姜新燕说着,取出一沓纸张,递了过去。
200纳米,看到这个数据,丁驰心中一震,激动不已。在后世看来,这个真不算什么,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绝对代表着领先科技,当时最高性能的光刻机才是193纳米。
丁驰故意压着时间,装模作样的看着资料,一会眉头紧锁,一会儿“吧咂”几声,一会儿又摇头嘘气
让他这么一弄,姜新燕不禁狐疑:什么情况?相不中,还是东西不行?”
终于,丁驰放下了纸张,缓缓的问道:“有没有先进一点的,比如70纳米的机子?”
“70纳米?有这样的机子吗?”姜新燕反问。
丁驰暗暗一笑,很肯定的点点头:“有了,早就有了。”
姜新燕“哦”了一声:“我们没有70纳米的,只这一台还弄不清楚呢。”
不够专业呀,那就好办了。想至此,丁驰打开了话匣子:“前年秋天,老荷国推出了一款机子,就是70纳米的,这款机子……”
其实丁驰这是偷换了概念,平常说的设备纳米数是指光源长度,而他这里提到的70纳米其实是光刻分辨率,但他故意混淆了,谁让她是外行呢。
听着对方一通滔滔不绝,对比70与200的差别,姜新燕的心理预期值不自觉的降了下来。之所以分不清混淆概念,一是因为姜新燕确实不在行,二是也由于要保密而没能提前详细请教。
收住长篇大论,丁驰一副勉为其难语气:“确实差的多,已经属于淘汰产品,不过既然说到这了,你开个价吧。”
姜新燕尽管心里没底,但还是说出了之前期望值:“一百万。”
丁驰冷笑一声:“一百万?姜董,有点儿诚意好不好?哪怕丁点儿诚意也好呀。”
姜新燕反问道:“我那可是三千多万的设备,月租一百万多吗?那你开个价。”
丁驰吧咂着嘴:“要我开价呀,十,十五万吧。”
“什么?这不是抢……”姜新燕很是起急,但还是没有说出那个“劫”字。
“您要这么说的话,那就不好谈了。”丁驰说到这里,站起身来,作势欲走。
当然丁驰并非真走,也没走成,两人又继续讨价还价,最终丁驰给出一个价格——月租三十万,并声言这是“良心价”。
姜新燕并未接受这个价格,依然绷着“四十五万”,不过却回复“由双方专业人员现场看机子”。
接到丁驰电话后,诸葛默然和焦甄第一时间赶到首都。
当听丁驰简要说明情况后,焦甄张大了嘴巴:“丁老板,三十万,这不是明着捡便宜吗?”
“是吗?”丁驰反问一句,马上又说,“对方还没同意,还在绷着四十五万。”
“那也不多,也是捡便宜。”焦甄嘟囔道。
这么办?那么办?实在不行……
就在丁驰无计可施,打算铤而走险再试“绝招”时,手机响了。
看到来电显示,丁驰微微一楞,随即闪过一抹笑容,按下接听键:“您好!哪位?”
“我是姜新燕,有时间吗?见一面。”
在得到丁驰肯定回复后,对方直接报了时间、地点,便结束了通话。
姜新燕找我见面,干什么?谈租赁?带着期许与疑惑,丁驰谋划起了相关细节。
次日一早,丁驰坐上了开往首都的列车,中午时分便到了首都,住在了首都饭店。
晚上七点多,丁驰和姜新燕见面了,见面地点是缘来茶社,离着首都饭店不远。
双方落座之后,姜新燕上来便问:“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
丁驰摇摇头:“不知道。”
姜新燕“嗤笑”一声:“小伙子,不要故做深沉了,你会真的不知道?”
“你肯定遇到麻烦了,那些人找了你,正在对你步步紧逼,对不对?”丁驰答非所问。
姜新燕双眼紧紧盯着对方道:“你老实说,到底是怎么知道的?是他们哪个人给你透露的信息?”
“我不认识你说的‘他们’,也根本没人和我透露,是我推测出来的,这应该不难吧?”丁驰以退为进。
盯了又盯,看了又看,姜新燕收回目光,久久不语。
丁驰清楚,对方心里极其矛盾,既着急,也纠结,还担心。
确实被丁驰猜中了,姜新燕着急于那些人的孤注一掷,一旦他们把事情捅出去,不明真相的股东势必上门发难,工信厅也可能兴师问罪。而自己唯一依仗的就是那份签名文件,但现在却不翼而飞,势必也肯定找不到了,那么自己就会百口莫辩,只能自食苦果。
公司有工信厅股份,这就牵扯到了国有资产范畴,都怪当初公司改制不彻底,可现在图说无益,面对现实才是根本。国有资产积压这是把柄,出租资产就可行吗,会不会同样犯忌?可如果任由设备放着贬值,责任应该会更大吧。姜新燕焉能不纠结?
姜新燕现在既担心那四人使坏,也担心丁驰有猫腻。这小子拒不承认有人通风报信,可又知道细情,这该如何解释?难道真的只是分析推测的结果,会不会是双簧,会不会是新挖的坑?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姜新燕抬起头来,再次看着对方:“我就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丁驰先是一楞,随即回道:“我的公司要生产芯片,需要光刻机,租赁要比购买合适。”
姜新燕“哦”了一声:“真的吗?”
“你肯定也知道,光刻机投资巨大,在整个研发成本中占比非常高,省下这部分成本可以更多的投入到实际研发中。而且受制于国际巨头垄断,我们拿到的往往都是中低端产品,大幅贬值是必然趋势,所以……”丁驰说到此处,声音戛然而止。
是呀,大幅贬值,这何尝不是讲给我听呢?姜新燕又陷入了沉思,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难呀,可是再难也不能干等着。姜新燕打断思绪,提出问题:“你想怎么租赁?”
“根据设备配置,按月支付租金。”丁驰给出答案。
“这是设备配置清单,你看看。”姜新燕说着,取出一沓纸张,递了过去。
200纳米,看到这个数据,丁驰心中一震,激动不已。在后世看来,这个真不算什么,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绝对代表着领先科技,当时最高性能的光刻机才是193纳米。
丁驰故意压着时间,装模作样的看着资料,一会眉头紧锁,一会儿“吧咂”几声,一会儿又摇头嘘气
让他这么一弄,姜新燕不禁狐疑:什么情况?相不中,还是东西不行?”
终于,丁驰放下了纸张,缓缓的问道:“有没有先进一点的,比如70纳米的机子?”
“70纳米?有这样的机子吗?”姜新燕反问。
丁驰暗暗一笑,很肯定的点点头:“有了,早就有了。”
姜新燕“哦”了一声:“我们没有70纳米的,只这一台还弄不清楚呢。”
不够专业呀,那就好办了。想至此,丁驰打开了话匣子:“前年秋天,老荷国推出了一款机子,就是70纳米的,这款机子……”
其实丁驰这是偷换了概念,平常说的设备纳米数是指光源长度,而他这里提到的70纳米其实是光刻分辨率,但他故意混淆了,谁让她是外行呢。
听着对方一通滔滔不绝,对比70与200的差别,姜新燕的心理预期值不自觉的降了下来。之所以分不清混淆概念,一是因为姜新燕确实不在行,二是也由于要保密而没能提前详细请教。
收住长篇大论,丁驰一副勉为其难语气:“确实差的多,已经属于淘汰产品,不过既然说到这了,你开个价吧。”
姜新燕尽管心里没底,但还是说出了之前期望值:“一百万。”
丁驰冷笑一声:“一百万?姜董,有点儿诚意好不好?哪怕丁点儿诚意也好呀。”
姜新燕反问道:“我那可是三千多万的设备,月租一百万多吗?那你开个价。”
丁驰吧咂着嘴:“要我开价呀,十,十五万吧。”
“什么?这不是抢……”姜新燕很是起急,但还是没有说出那个“劫”字。
“您要这么说的话,那就不好谈了。”丁驰说到这里,站起身来,作势欲走。
当然丁驰并非真走,也没走成,两人又继续讨价还价,最终丁驰给出一个价格——月租三十万,并声言这是“良心价”。
姜新燕并未接受这个价格,依然绷着“四十五万”,不过却回复“由双方专业人员现场看机子”。
接到丁驰电话后,诸葛默然和焦甄第一时间赶到首都。
当听丁驰简要说明情况后,焦甄张大了嘴巴:“丁老板,三十万,这不是明着捡便宜吗?”
“是吗?”丁驰反问一句,马上又说,“对方还没同意,还在绷着四十五万。”
“那也不多,也是捡便宜。”焦甄嘟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