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
鲁肃暗中见过孙权之后,次日韩浩便召集了廷议,商议对抗孙策之策。
这一次的廷议,鲁肃几乎一句话都没有说,他只是在厅内寻了一个角落,静静的待在里面一声不吭。
韩浩自以为是揍服了鲁肃,威严大涨,自信心空前的强大,他环视了一圈周围的众人,道:“诸位,孙策目下就在城外不远处安营扎寨,针对此事,诸位有何破敌之法?”
金陵的诸位将官窃窃私语了一会之后,便挨个向韩浩谏言。
但是他们的谏言都不是很有用,实际作用都不大。
可用的建议一个没有。
有实质性的退兵之策没有,韩浩很是无奈,他最终又只能将目光看向鲁肃。
但鲁肃只是低着头,压根不看他。
但就在这个时候,大将徐盛站出来发言了。
“韩府君,以末将之见,庐江虽然是江淮富庶之地,且地域广大,但若要以之对抗整个江南,尚不足够看,若不是丞相北上征调了大部分的南军,咱们早就战败孙策、回攻庐江了!”
韩浩咧咧嘴,叹气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商议如何对付他们!”
徐盛忙道:“眼下我军虽然兵力不够,但听闻丞相已经收兵回了彭城国,若是不出意外,援兵一月之后就会到达。而我们只需要迁延时日,等待时机便可。”
韩浩皱起了眉头:“你说迁延时日容易,但该如何迁延?”
徐盛拱手道:“末将倒是有一计,或可一用。”
韩浩忙道:“什么计策?”
徐盛道:“咱们的城内,不是有一个孙权吗?此人乃是孙策的二弟,一直被丞相扣押于此为人质,若是用他作为谈判的筹码,或许可拖延一时。”
这番话一说完,韩浩顿时恍然大悟,他抬手拍了拍额头道:“正是如此,对!可以利用这孙权去跟孙策谈谈。”
……
廷议结束之后,潘璋奉鲁肃之命,悄悄的前往孙策营中,将廷议中议论的事尽数相告。
孙策当时就诧异了。
“莫非,这就是鲁子敬前番对我所说的见面之礼?”
潘璋点头道:“鲁参军言下之意,此番他与韩府君之间产生了间隙,不方便谏言献策,便在廷议之前,寻到了徐盛,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徐盛对录参军之言深以为然,于是便向韩浩谏言,请韩浩利用孙权,来和孙将军谈判。”
一听这话,孙策的双眸顿时一亮。
他站起身,在帐篷内来回度着步子,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激动之色。
毕竟兄弟情深,孙权失陷在陶商手中,这件事对于孙策来说一直是一块心病。
想不到鲁肃居然会在这件事上替自己做文章,孙策兴奋的几乎不能自已。
少时,却见孙策停住了脚步,对着潘璋拱手道:“劳烦将军回去替我转告鲁参军,这件事孙某牢记他的恩德,日后必有所报。”
潘璋道:“不敢,不敢,孙将军抓住机会,好自为之,鲁参军日后当还有厚报。”
……
与此同时,韩浩悄悄的拜见了鲁肃:“子敬兄,身上的伤怎么样了?我对不住你啊。”
鲁肃笑着摆了摆手:“韩府君这话怎地说来?都是为了朝廷的大事,受些伤算什么?”
韩浩看着鲁肃身边桌盘上的那些刚刚换下来的带血纱布。
韩浩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了懊悔的表情。
“唉,早知会让子敬你遭这么大的罪,我说什么也不能施这苦肉计!”
鲁肃摇了摇头,道:“都是小事,何足挂齿?再说行刑的士兵手底下还是有轻重的,虽然是把我打的血肉模糊,但都是皮外伤,不曾伤筋动骨……对了,咱们还是赶紧说正事要紧。”
韩浩见鲁肃如此轻描淡写的略过自己的伤,心中很是佩服。
“我已经选了一名使者,将他派往孙营,以孙权与孙策谈判。”
鲁肃点了点头,道:“告诉使者,孙权虽然一定要还给孙策,但最好不要答应的那么快,多提些条件,与孙策都磨磨嘴皮子,既然是要装,那咱们便装的像一些。”
韩浩点头道:“放心吧,此事我自有安排,子敬只管暗中筹谋,韩某对阁下之言无所不从。”
……
次日,韩浩派遣金陵使者团,前往孙策的大寨进行商谈。
使者团前往谈判的议题,主要是孙策身为陶商的附庸,当年全靠陶商的帮衬,才能坐镇庐江,成为江淮霸主,如今反倒是乘虚而入,背信弃义,若是其父孙文台在天有灵,知道孙策如此行事,也断然不会原谅他云云……
而孙策的反驳理由也很明确,自己侍奉陶商多年,陶商却扣下他的二弟,软禁孙权,此等举措当真令人心寒,自己此番起兵,不为其他,只为救出二弟孙权云云……
双方你来我往,争执不下,孙策要求金陵方面无条件释放孙权,并交付钱财,粮米,战马作为赔偿。
而金陵方面则是要求他无条件退兵等等。
双方就这么来回掰扯了好几天,最终孙策终于忍耐不住,扬言不必再谈,自己一定要火烧金陵周围百里之地,直到金陵方面肯送回孙权为止。
最终韩浩一方让步,要求孙策退兵,他们便送回孙权。
孙策则是要求他们先把人送回来,他才退兵。
又是磨蹭了几番之后,最后金陵方面把孙权送了回来。
兄弟二人见面,孙权不由的抱着孙策的大腿痛哭。
看着孙权哭的可怜兮兮的模样,孙策也是心中感慨万分。
二弟受苦了。
他扶起了孙权,向他驱寒温暖,询问这段时间孙权如何。
孙权大致跟孙策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并把自己在金陵城的所见所闻与孙策谈。
最后,孙权问孙策道:“兄长,您知不知道一个叫鲁肃的人?”
孙策一听这个名字,顿时精神一震,他急忙道:“二弟你见过此人了?”
孙权点了点头,道:“临来之时,曾跟此人见了一面,此人曾与我谈论过咱们孙氏的未来……兄长,鲁肃此人,诚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人啊!依弟看来,却是不再周公瑾之下!”
听孙权如此夸赞鲁肃,孙策对这个人越来越好奇:“此人说了些什么,居然让二弟如此推崇?”
孙权低声道:“此人向弟弟说了孙氏若想在天下立足,需得西联三刘,北据陶商,划江而治,三分天下!”
“三分天下?”孙策一听顿时来了劲头:“二弟你说仔细点。”
当下,便听孙权将鲁肃当初用来忽悠他的话,完完整整的给孙策学了一遍。
这一复述之下,孙策听的两眼放光,面色潮红,浑身激动的直哆嗦。
鲁肃的话,经由孙权一复述,差点没给孙策听高潮了。
这人,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鲁肃暗中见过孙权之后,次日韩浩便召集了廷议,商议对抗孙策之策。
这一次的廷议,鲁肃几乎一句话都没有说,他只是在厅内寻了一个角落,静静的待在里面一声不吭。
韩浩自以为是揍服了鲁肃,威严大涨,自信心空前的强大,他环视了一圈周围的众人,道:“诸位,孙策目下就在城外不远处安营扎寨,针对此事,诸位有何破敌之法?”
金陵的诸位将官窃窃私语了一会之后,便挨个向韩浩谏言。
但是他们的谏言都不是很有用,实际作用都不大。
可用的建议一个没有。
有实质性的退兵之策没有,韩浩很是无奈,他最终又只能将目光看向鲁肃。
但鲁肃只是低着头,压根不看他。
但就在这个时候,大将徐盛站出来发言了。
“韩府君,以末将之见,庐江虽然是江淮富庶之地,且地域广大,但若要以之对抗整个江南,尚不足够看,若不是丞相北上征调了大部分的南军,咱们早就战败孙策、回攻庐江了!”
韩浩咧咧嘴,叹气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商议如何对付他们!”
徐盛忙道:“眼下我军虽然兵力不够,但听闻丞相已经收兵回了彭城国,若是不出意外,援兵一月之后就会到达。而我们只需要迁延时日,等待时机便可。”
韩浩皱起了眉头:“你说迁延时日容易,但该如何迁延?”
徐盛拱手道:“末将倒是有一计,或可一用。”
韩浩忙道:“什么计策?”
徐盛道:“咱们的城内,不是有一个孙权吗?此人乃是孙策的二弟,一直被丞相扣押于此为人质,若是用他作为谈判的筹码,或许可拖延一时。”
这番话一说完,韩浩顿时恍然大悟,他抬手拍了拍额头道:“正是如此,对!可以利用这孙权去跟孙策谈谈。”
……
廷议结束之后,潘璋奉鲁肃之命,悄悄的前往孙策营中,将廷议中议论的事尽数相告。
孙策当时就诧异了。
“莫非,这就是鲁子敬前番对我所说的见面之礼?”
潘璋点头道:“鲁参军言下之意,此番他与韩府君之间产生了间隙,不方便谏言献策,便在廷议之前,寻到了徐盛,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徐盛对录参军之言深以为然,于是便向韩浩谏言,请韩浩利用孙权,来和孙将军谈判。”
一听这话,孙策的双眸顿时一亮。
他站起身,在帐篷内来回度着步子,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激动之色。
毕竟兄弟情深,孙权失陷在陶商手中,这件事对于孙策来说一直是一块心病。
想不到鲁肃居然会在这件事上替自己做文章,孙策兴奋的几乎不能自已。
少时,却见孙策停住了脚步,对着潘璋拱手道:“劳烦将军回去替我转告鲁参军,这件事孙某牢记他的恩德,日后必有所报。”
潘璋道:“不敢,不敢,孙将军抓住机会,好自为之,鲁参军日后当还有厚报。”
……
与此同时,韩浩悄悄的拜见了鲁肃:“子敬兄,身上的伤怎么样了?我对不住你啊。”
鲁肃笑着摆了摆手:“韩府君这话怎地说来?都是为了朝廷的大事,受些伤算什么?”
韩浩看着鲁肃身边桌盘上的那些刚刚换下来的带血纱布。
韩浩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了懊悔的表情。
“唉,早知会让子敬你遭这么大的罪,我说什么也不能施这苦肉计!”
鲁肃摇了摇头,道:“都是小事,何足挂齿?再说行刑的士兵手底下还是有轻重的,虽然是把我打的血肉模糊,但都是皮外伤,不曾伤筋动骨……对了,咱们还是赶紧说正事要紧。”
韩浩见鲁肃如此轻描淡写的略过自己的伤,心中很是佩服。
“我已经选了一名使者,将他派往孙营,以孙权与孙策谈判。”
鲁肃点了点头,道:“告诉使者,孙权虽然一定要还给孙策,但最好不要答应的那么快,多提些条件,与孙策都磨磨嘴皮子,既然是要装,那咱们便装的像一些。”
韩浩点头道:“放心吧,此事我自有安排,子敬只管暗中筹谋,韩某对阁下之言无所不从。”
……
次日,韩浩派遣金陵使者团,前往孙策的大寨进行商谈。
使者团前往谈判的议题,主要是孙策身为陶商的附庸,当年全靠陶商的帮衬,才能坐镇庐江,成为江淮霸主,如今反倒是乘虚而入,背信弃义,若是其父孙文台在天有灵,知道孙策如此行事,也断然不会原谅他云云……
而孙策的反驳理由也很明确,自己侍奉陶商多年,陶商却扣下他的二弟,软禁孙权,此等举措当真令人心寒,自己此番起兵,不为其他,只为救出二弟孙权云云……
双方你来我往,争执不下,孙策要求金陵方面无条件释放孙权,并交付钱财,粮米,战马作为赔偿。
而金陵方面则是要求他无条件退兵等等。
双方就这么来回掰扯了好几天,最终孙策终于忍耐不住,扬言不必再谈,自己一定要火烧金陵周围百里之地,直到金陵方面肯送回孙权为止。
最终韩浩一方让步,要求孙策退兵,他们便送回孙权。
孙策则是要求他们先把人送回来,他才退兵。
又是磨蹭了几番之后,最后金陵方面把孙权送了回来。
兄弟二人见面,孙权不由的抱着孙策的大腿痛哭。
看着孙权哭的可怜兮兮的模样,孙策也是心中感慨万分。
二弟受苦了。
他扶起了孙权,向他驱寒温暖,询问这段时间孙权如何。
孙权大致跟孙策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并把自己在金陵城的所见所闻与孙策谈。
最后,孙权问孙策道:“兄长,您知不知道一个叫鲁肃的人?”
孙策一听这个名字,顿时精神一震,他急忙道:“二弟你见过此人了?”
孙权点了点头,道:“临来之时,曾跟此人见了一面,此人曾与我谈论过咱们孙氏的未来……兄长,鲁肃此人,诚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人啊!依弟看来,却是不再周公瑾之下!”
听孙权如此夸赞鲁肃,孙策对这个人越来越好奇:“此人说了些什么,居然让二弟如此推崇?”
孙权低声道:“此人向弟弟说了孙氏若想在天下立足,需得西联三刘,北据陶商,划江而治,三分天下!”
“三分天下?”孙策一听顿时来了劲头:“二弟你说仔细点。”
当下,便听孙权将鲁肃当初用来忽悠他的话,完完整整的给孙策学了一遍。
这一复述之下,孙策听的两眼放光,面色潮红,浑身激动的直哆嗦。
鲁肃的话,经由孙权一复述,差点没给孙策听高潮了。
这人,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