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混在三国当谋士_分节阅读_77
尽管粮食的积蓄上,在战乱连绵,瘟疫频发,灾害横行的东汉末年,永远是扼住胜利咽喉的关键,可对现状态的吕布势而言,只要豫扬二州在秋收时无人赶来滋扰,那即使打仗打个一年半载的,都不可能叫兵士们忍饥挨饿。
粮已足,就差兵精了。
吕布轻轻颔首:“可。”
这时受召的武将已陆陆续续到来了,燕清便抓紧时间,将该过的事情跟最近几天一直逮不住人的吕布飞快地过一遍,后者虽全部都点头同意,也偶有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竟非信口开河,或是不解问询,而是颇有见地。
这要是宣扬出去,那成语怕就不是吴下阿蒙,而是汉下阿布了吧。
燕清起初还既惊又喜,到后来就见多不怪了,不禁加快了速度,吕布却也跟得上。
等来得最迟的赵云踏入门槛,他们已是极效率地将这批需吕布亲自作出裁决的要事处理完了。
诸将齐聚,依序落座,下一刻,却是包括主公吕布在内,都习惯性地将目光给齐刷刷地投向了燕清,皆是洗耳恭听的架势。
初次在这种场合列席的郭嘉见此景象,不禁扬了扬眉,也配合着收了坐没坐相的闲散姿态,规矩地正襟危坐,一双狡黠灵动,末角微翘的凤眼则饶有兴致地看向了燕清。
重光在军中威信竟是如此之高?
燕清对此也是习以为常了,淡定地自座上起身,扫在座之人一眼,开门见山地笑道:“今夏乃起兵之时,诸君可准备好了?”
武将闻言面面相觑了一阵,很快就由职位最高的高顺做了代表。
高顺向来言简意赅,这时的问题也极其爽快,直截了当地问道:“打哪儿?”
燕清见他们如此理所当然地就接受了才溃俘黄巾贼众不久,就要再度带兵出征一事,不得不赞吕布治军有道,严整听命至极。
倒是谋士之间分歧大一些,所以燕清才选择先与徐庶郭嘉二人商量,待统一了战略方针,再找武将来做最后的明确和任务分配。
至于领着别驾的俸禄,却焦头烂额地操着刺史心,又远在豫州许县的贾诩,无法赶来此处参与商议,就只能得到最终结果的通知了。
燕清将飞鸽传书的内容读了一遍,慢慢分析道:“贼患心野目异,不可不平,然要将其根除,却急进无用,只可徐徐图之。不妨先从扬州边境一带活跃的贼众着手清扫。”
袁术在占下扬州后,派孙策四处征战,足足折腾了几年才大致荡平,更别提孙权接位后跟山越民族的对抗,那是直到吴国末代皇帝孙皓登基都没完的。
凭吴国整国之力,且轻易奈何不得,需派重兵应对,而此时此刻的吕布不过占了两州之地,倘若小觑了它,不消多久就得被活活拖垮了。
哪怕粮草充足,兵力强盛,也得想想强龙不压地头蛇一说,深思慎行。
吕布目不转睛地看着燕清,见需要自己表态了,便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掀了眼帘,视线落在孙策徐晃身上:“公明、伯符可愿担此先锋?”
两将铿然领命。
燕清却道:“清斗胆,恳请主公同意,您与清一同前去。”
一是为了更好地执行障眼法,叫外人认为陶曹恩怨与吕布毫无干系,二是这样一来,才能保证身边跟着孙策这个极能牵制周瑜的重要筹码。
吕布一听燕清也陪着他去,而不是准备一个人瞎跑,一颗悬了一会儿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爽快答应了:“便依重光所言。”
燕清点了点头,走到舆图了跟前,指着处于徐州与扬州交界处的彭泽湖道:“我等便于此地剿匪,半月之后,子龙再领兵来此会合,镇守寿春之事,万万不得有失,便交给伏义了。”
高顺毫不犹豫地抱拳应诺。
赵云愣了愣,试着道:“我军莫非意在徐州?”
燕清含笑点头:“正是。”
赵云凝眉,婉言劝道:“徐州伯并无功过,又未有朝廷旨意,无端声讨,会否……”
燕清摇头道:“到时要大肆入侵徐州的,可不是我们,而是父亲遇害的兖州曹孟德。”
他毫不贪功,将这功劳立即还给了郭嘉,也是为了以后要是有了必要,也好叫人知道,运筹帷幄,间接取了曹嵩性命的究竟是谁:“亏得奉孝献策提醒,陶谦治下不严,曹嵩却家财万贯,便如稚子抱足金行于闹市,保得住一时,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一世的。”
众将便将目光投向燕清口中所指的那人,郭嘉丝毫不知燕清的险恶用心,眉宇间的惫懒神色有说不出的风流味道,展扇道:“此乃嘉分内之事,重光盛赞了。”
待事议毕,众人散去,燕清亦欲回府一趟,备上几坛好酒,再找郭嘉从他嘴里问出那一直没说的计策来,就被吕布给一把攥住了手。
吕布习武之人,手劲极大,接触最多的又都是大老粗的彪形军汉,这会儿抓燕清的腕子时也很是没轻没重,燕清即使痛感极低,也觉得就跟被老虎钳钳住了似的半点动弹不得,赶紧站住了:“主公是有何事?”
燕清明明没继续走了,吕布不知为何依然没有放手,只好声好气道:“布尚有惑,需先生——”
话未说完,就有一传令兵在外叩首求见,道有一姓许名邵的文人求见,曾为汝南郡功曹,盼在此避难,望能得庇护。
许劭许子将?
燕清对这名字还真不陌生,不就是给了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为评语的著名人物点评家,还弄了个影响深远的叫月旦评的活动出来的,极有声誉的那个名士吗?
史上的确有提起他避祸扬州,但那不是对陶谦的表里不一感到不安,匆忙间从徐州逃走,为投靠当时的扬州刺史刘繇才去的吗?
燕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隐约有游离世外之感,一腔热血全奉先给了吕布,一心一意为他谋划前程的燕清丝毫不晓得,在文人名士眼里,先以奇策立下除董贼大功,又淡泊名利劝得猛虎离京,既叫曹孟德念念不忘、求而不得,又是桃李满天下、德高望重的蔡中郎的忘年好友,大兴学馆书院,造良纸,供印刷,重视有教无类,内政清减,轻徭降税……
这一系列燕清自知不过是在拾前人牙慧、从不引以为傲的举动,早叫他不知不觉地跻身屈指可数的名士行列,不但叫天下寒门士子极为推崇,一些叫离经叛道的高族士人也对他青眼有加,能让许劭慕名前来投靠,是半点也不稀奇的。
燕清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脸色阴沉的吕布,忽觉得这纯粹是个送上门来的、给自家主公提高身价和洗刷洗刷名誉的大好机会。
第87章 子将点评
“许劭又是个什么玩意儿?闻所未闻。”
吕布见自家先生先是面露惑色,旋即眼睛一亮,瞬间就将他撇在了一边,温文尔雅地笑着让下人将人领进此处时,刚刚还稍微好了一点的心情就急转直下了。
燕清莞尔,温声纠正道:“许子将可是汝南名士,不是玩意儿。主公此话难免有轻乎怠慢之嫌,在清跟前说说倒也罢了,绝对别叫旁人听去。”
吕布煞有其事地哦了一声,有意无意地追问道:“他与重光是旧识?”
燕清将眉一扬:“怎会?清与许子将素未谋面。只是这等被天下周知,有知人之名,为众折服之名人异士,愿千里迢迢来投,于情于理,都实在是桩求之不得的美事。我等当盛情迎之,许以庇护,做出表率,才好叫天下士人知主公名望志向,已今非昔比。”
对急求个安全靠谱的政治避难地的许劭而言,也称得上各取所需。
出身宦官家庭的曹操,年少轻狂时,也过了段声色犬马的日子,能最终跻身于士人阶层,除他自身的天资与努力外,跟恩师蔡邕等儒学名士的教诲和名誉也是脱不开干系的。
他后来通过威逼利诱,也要从彼时名盛一时的许劭口中得到个评价,多是为了获得一个受到士林承认的标志,最看重的是其中的象征意义,而不在于这毁誉参半的奸雄批语本身,也叫年满二十被举孝廉显得顺理成章了起来。
燕清虽不知一向敏锐谨慎的许劭为何会觉得,往常凶名赫赫、近来才称得上改邪归正的吕布会比看着和善的陶谦要安全,人既然都来了,他就绝对要对方留下,还要帮着将月旦评重新弄起来。
这跟那些神神叨叨,模棱两可的神棍不同,哪怕评语难逃偏颇,许劭身为曾经的士人领袖之一,又是品学专家里的佼佼者,识人鉴人的本事非同凡响。
相识不久,就能精准狠辣地看穿曹操的枭雄本质,又看透对他以礼相待,热情好名的陶谦的潜藏杀意。
让许劭重开月旦评,继续公开相人,既可叫他自己扬名天下,而对品评趋之若鹜者中不乏有才之士,也当蜂拥而来,在展现吕布海纳百川、明贤迎士的胸襟之余,也承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
最重要的是,吕布也急需洗涮掉“莽夫”和“三姓家奴”的污名,许劭的到来就显得是场及时雨了。
从当初无论是出身还是个性,都百般被瞧不起的曹操对他‘卑辞厚礼’,都不如捏着把柄后威胁一句来的好使的旧闻来看,许劭固然顽固,骨头却不称得上有多硬,而是颇识时务的。
这样一来,燕清多的是办法让他同意给吕布一个至少不难听的评语。
见燕清眼角眉梢都含着笑,愈发衬得晶莹如玉的面庞雅致绝伦,吕布的心神也情不自禁地微微一荡,也配合着收了不以为然的表情,正儿八经地点头道:“那的确值得一见。”
燕清果然就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欣慰又欢喜道:“主公如此深明大义,清慰极。”
吕布得意洋洋地挑眉,嘴上却还假惺惺地谦虚一下:“布若始终没点长进,岂不得事事劳重光费心,怎堪为人主?”
燕清忍俊不禁:“那清需请主公配合一下。”
粮已足,就差兵精了。
吕布轻轻颔首:“可。”
这时受召的武将已陆陆续续到来了,燕清便抓紧时间,将该过的事情跟最近几天一直逮不住人的吕布飞快地过一遍,后者虽全部都点头同意,也偶有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竟非信口开河,或是不解问询,而是颇有见地。
这要是宣扬出去,那成语怕就不是吴下阿蒙,而是汉下阿布了吧。
燕清起初还既惊又喜,到后来就见多不怪了,不禁加快了速度,吕布却也跟得上。
等来得最迟的赵云踏入门槛,他们已是极效率地将这批需吕布亲自作出裁决的要事处理完了。
诸将齐聚,依序落座,下一刻,却是包括主公吕布在内,都习惯性地将目光给齐刷刷地投向了燕清,皆是洗耳恭听的架势。
初次在这种场合列席的郭嘉见此景象,不禁扬了扬眉,也配合着收了坐没坐相的闲散姿态,规矩地正襟危坐,一双狡黠灵动,末角微翘的凤眼则饶有兴致地看向了燕清。
重光在军中威信竟是如此之高?
燕清对此也是习以为常了,淡定地自座上起身,扫在座之人一眼,开门见山地笑道:“今夏乃起兵之时,诸君可准备好了?”
武将闻言面面相觑了一阵,很快就由职位最高的高顺做了代表。
高顺向来言简意赅,这时的问题也极其爽快,直截了当地问道:“打哪儿?”
燕清见他们如此理所当然地就接受了才溃俘黄巾贼众不久,就要再度带兵出征一事,不得不赞吕布治军有道,严整听命至极。
倒是谋士之间分歧大一些,所以燕清才选择先与徐庶郭嘉二人商量,待统一了战略方针,再找武将来做最后的明确和任务分配。
至于领着别驾的俸禄,却焦头烂额地操着刺史心,又远在豫州许县的贾诩,无法赶来此处参与商议,就只能得到最终结果的通知了。
燕清将飞鸽传书的内容读了一遍,慢慢分析道:“贼患心野目异,不可不平,然要将其根除,却急进无用,只可徐徐图之。不妨先从扬州边境一带活跃的贼众着手清扫。”
袁术在占下扬州后,派孙策四处征战,足足折腾了几年才大致荡平,更别提孙权接位后跟山越民族的对抗,那是直到吴国末代皇帝孙皓登基都没完的。
凭吴国整国之力,且轻易奈何不得,需派重兵应对,而此时此刻的吕布不过占了两州之地,倘若小觑了它,不消多久就得被活活拖垮了。
哪怕粮草充足,兵力强盛,也得想想强龙不压地头蛇一说,深思慎行。
吕布目不转睛地看着燕清,见需要自己表态了,便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掀了眼帘,视线落在孙策徐晃身上:“公明、伯符可愿担此先锋?”
两将铿然领命。
燕清却道:“清斗胆,恳请主公同意,您与清一同前去。”
一是为了更好地执行障眼法,叫外人认为陶曹恩怨与吕布毫无干系,二是这样一来,才能保证身边跟着孙策这个极能牵制周瑜的重要筹码。
吕布一听燕清也陪着他去,而不是准备一个人瞎跑,一颗悬了一会儿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爽快答应了:“便依重光所言。”
燕清点了点头,走到舆图了跟前,指着处于徐州与扬州交界处的彭泽湖道:“我等便于此地剿匪,半月之后,子龙再领兵来此会合,镇守寿春之事,万万不得有失,便交给伏义了。”
高顺毫不犹豫地抱拳应诺。
赵云愣了愣,试着道:“我军莫非意在徐州?”
燕清含笑点头:“正是。”
赵云凝眉,婉言劝道:“徐州伯并无功过,又未有朝廷旨意,无端声讨,会否……”
燕清摇头道:“到时要大肆入侵徐州的,可不是我们,而是父亲遇害的兖州曹孟德。”
他毫不贪功,将这功劳立即还给了郭嘉,也是为了以后要是有了必要,也好叫人知道,运筹帷幄,间接取了曹嵩性命的究竟是谁:“亏得奉孝献策提醒,陶谦治下不严,曹嵩却家财万贯,便如稚子抱足金行于闹市,保得住一时,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一世的。”
众将便将目光投向燕清口中所指的那人,郭嘉丝毫不知燕清的险恶用心,眉宇间的惫懒神色有说不出的风流味道,展扇道:“此乃嘉分内之事,重光盛赞了。”
待事议毕,众人散去,燕清亦欲回府一趟,备上几坛好酒,再找郭嘉从他嘴里问出那一直没说的计策来,就被吕布给一把攥住了手。
吕布习武之人,手劲极大,接触最多的又都是大老粗的彪形军汉,这会儿抓燕清的腕子时也很是没轻没重,燕清即使痛感极低,也觉得就跟被老虎钳钳住了似的半点动弹不得,赶紧站住了:“主公是有何事?”
燕清明明没继续走了,吕布不知为何依然没有放手,只好声好气道:“布尚有惑,需先生——”
话未说完,就有一传令兵在外叩首求见,道有一姓许名邵的文人求见,曾为汝南郡功曹,盼在此避难,望能得庇护。
许劭许子将?
燕清对这名字还真不陌生,不就是给了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为评语的著名人物点评家,还弄了个影响深远的叫月旦评的活动出来的,极有声誉的那个名士吗?
史上的确有提起他避祸扬州,但那不是对陶谦的表里不一感到不安,匆忙间从徐州逃走,为投靠当时的扬州刺史刘繇才去的吗?
燕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隐约有游离世外之感,一腔热血全奉先给了吕布,一心一意为他谋划前程的燕清丝毫不晓得,在文人名士眼里,先以奇策立下除董贼大功,又淡泊名利劝得猛虎离京,既叫曹孟德念念不忘、求而不得,又是桃李满天下、德高望重的蔡中郎的忘年好友,大兴学馆书院,造良纸,供印刷,重视有教无类,内政清减,轻徭降税……
这一系列燕清自知不过是在拾前人牙慧、从不引以为傲的举动,早叫他不知不觉地跻身屈指可数的名士行列,不但叫天下寒门士子极为推崇,一些叫离经叛道的高族士人也对他青眼有加,能让许劭慕名前来投靠,是半点也不稀奇的。
燕清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脸色阴沉的吕布,忽觉得这纯粹是个送上门来的、给自家主公提高身价和洗刷洗刷名誉的大好机会。
第87章 子将点评
“许劭又是个什么玩意儿?闻所未闻。”
吕布见自家先生先是面露惑色,旋即眼睛一亮,瞬间就将他撇在了一边,温文尔雅地笑着让下人将人领进此处时,刚刚还稍微好了一点的心情就急转直下了。
燕清莞尔,温声纠正道:“许子将可是汝南名士,不是玩意儿。主公此话难免有轻乎怠慢之嫌,在清跟前说说倒也罢了,绝对别叫旁人听去。”
吕布煞有其事地哦了一声,有意无意地追问道:“他与重光是旧识?”
燕清将眉一扬:“怎会?清与许子将素未谋面。只是这等被天下周知,有知人之名,为众折服之名人异士,愿千里迢迢来投,于情于理,都实在是桩求之不得的美事。我等当盛情迎之,许以庇护,做出表率,才好叫天下士人知主公名望志向,已今非昔比。”
对急求个安全靠谱的政治避难地的许劭而言,也称得上各取所需。
出身宦官家庭的曹操,年少轻狂时,也过了段声色犬马的日子,能最终跻身于士人阶层,除他自身的天资与努力外,跟恩师蔡邕等儒学名士的教诲和名誉也是脱不开干系的。
他后来通过威逼利诱,也要从彼时名盛一时的许劭口中得到个评价,多是为了获得一个受到士林承认的标志,最看重的是其中的象征意义,而不在于这毁誉参半的奸雄批语本身,也叫年满二十被举孝廉显得顺理成章了起来。
燕清虽不知一向敏锐谨慎的许劭为何会觉得,往常凶名赫赫、近来才称得上改邪归正的吕布会比看着和善的陶谦要安全,人既然都来了,他就绝对要对方留下,还要帮着将月旦评重新弄起来。
这跟那些神神叨叨,模棱两可的神棍不同,哪怕评语难逃偏颇,许劭身为曾经的士人领袖之一,又是品学专家里的佼佼者,识人鉴人的本事非同凡响。
相识不久,就能精准狠辣地看穿曹操的枭雄本质,又看透对他以礼相待,热情好名的陶谦的潜藏杀意。
让许劭重开月旦评,继续公开相人,既可叫他自己扬名天下,而对品评趋之若鹜者中不乏有才之士,也当蜂拥而来,在展现吕布海纳百川、明贤迎士的胸襟之余,也承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
最重要的是,吕布也急需洗涮掉“莽夫”和“三姓家奴”的污名,许劭的到来就显得是场及时雨了。
从当初无论是出身还是个性,都百般被瞧不起的曹操对他‘卑辞厚礼’,都不如捏着把柄后威胁一句来的好使的旧闻来看,许劭固然顽固,骨头却不称得上有多硬,而是颇识时务的。
这样一来,燕清多的是办法让他同意给吕布一个至少不难听的评语。
见燕清眼角眉梢都含着笑,愈发衬得晶莹如玉的面庞雅致绝伦,吕布的心神也情不自禁地微微一荡,也配合着收了不以为然的表情,正儿八经地点头道:“那的确值得一见。”
燕清果然就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欣慰又欢喜道:“主公如此深明大义,清慰极。”
吕布得意洋洋地挑眉,嘴上却还假惺惺地谦虚一下:“布若始终没点长进,岂不得事事劳重光费心,怎堪为人主?”
燕清忍俊不禁:“那清需请主公配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