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背负着原罪,再加上上帝的诅咒,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吃饱肚子,因此怨恨与恶念日增。撕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遍布大地,直达上天。
上帝后悔了,决定毁灭人类,只有挪亚这个义人可以逃过劫难。上帝让挪亚带上妻子儿子媳妇以及有公有母的生物到早造好的大船上去。
在挪亚六百岁那年的二月十七,天如同裂开的口子,开了窗户,倾盆大雨足足下了四十昼夜。水势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一切生灵都死了。
一百五十天后,神叫风吹地,天上的窗户都关上了,雨停了,水渐消。在七月十七那天,方舟停在了亚拉腊山顶。
十月初一,山顶出现了。
又四十天,挪亚打开方舟窗户,放出了一只乌鸦,乌鸦没有带来什么好消息。
他又放出一只鸽子,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地,就回到了方舟。
又过了七天,挪亚再把鸽子放出去,晚上鸽子飞回来了,嘴里叼着橄榄叶子。从此,鸽子橄榄树就成为和平的象征。
再等了七天,放出鸽子,鸽子就不再回来。
第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地干了,人和生物都出了方舟。
神最终没有毁灭人类,他对人的罪恶既愤怒又忧伤,他留下了挪亚一家,想通过挪亚重新建立一个理想的完美世界。为了实现神的梦想,神与挪亚立约,神许诺洪水不会出现第二次。挪亚后代生养众多,昌盛繁茂。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寒暑冬夏昼夜永不停息。
口说无凭,以虹为记号。上帝真的很浪漫,所以我们看见雨后的彩虹,不能仅欣赏它的美丽,要知道那是上帝与人立约的记号,要行善,做一个像挪亚那样的义人。
关于洪水,古代许多民族都有类似的传说,如印度希腊中国等。方舟在文学中也成为避难所的象征。当洪水消退,方舟停靠的地方在两河流域下游的河谷地带,此地留下了方舟停靠的遗迹,这是有现实考古根据的。
下面几则关于洪水神话的故事很有趣:
太平洋西北岸印第安人:大神对塔克荷马山上的人和动物勾心斗角很恼怒,他叫一个好人往云端射了一箭,然后再向这箭的箭杆底部射第二箭,就这样一箭一箭地连成一条箭绳。大神叫好人与他的妻儿带着好动物爬上箭绳,登上云端。当他看到许多坏动物也爬在箭绳上时,就取下离他最近的箭,使坏动物跌到地下。大神开始不断下雨,洪水上涨一直淹到塔克荷马山最高的雪线,所有坏人和坏动物都淹死了。大神于是将好人和他的家人及好动物重新放回地面。
穆里亚人创世故事:上古时候,蚯吲把大地吃掉了,世界只剩下水。所有人都淹死了,只有两个孩子幸存,神将他们藏在一个葫芦里,葫芦的蔓藤从水中长出一直伸到天上。蚯蚓排出泥土后,摩诃普卢勃摘下葫芦,发现了里面的孩子。他派乌鸦去找大地,看到林果与他的弟兄们正在海上推犁耙,犁过的地方都变成了陆地,这两个孩子于是被送到陆地生活。摩诃普卢勃要两个孩子结婚,但他们说自己是兄妹,拒绝了。天花女神又将二人分开,让他们得天花脸上布满疤痕,彼此不相识,这才结婚。但二人又不懂性事,后来神给二人吃了性药,他们才开始交媾,并在第二天早上就生出了孩子。由于女人吃药多,所以性欲比男人更强。
澳大利亚:伊奈提纳在海边用鱼叉刺伤了一个蛤蜊人,蛤蜊人与他争吵,他一气之下用一大块珊瑚将蛤蜊人砸得粉碎。蛤蜊人的血不断喷出,将海水染红,变为雾状,漫向陆地,淹死了所有的人与动物。只有两兄妹活了下来,神要他们结婚,以免整个部落灭绝。于是他们结为夫妻,成为强大的尤德瓦德部落的祖先。
佛洛伊德就不相信远古曾有洪水淹没地球,他指出洪水的神话不过是与我们要小便时做的梦有关,它是人类的一种意识存在的表现,一种心理效果而已。
洪水过后,诺亚成为一个标准的农夫。
有一天,挪亚贪酒,在葡萄园喝醉了,醉后,赤条条横卧在地。
挪亚有三个儿子,含、闪、雅弗。儿子含看见了,没有立即为父亲盖上衣服,而是偷看父亲的丑态,并笑着告诉了另两个兄弟。
闪、雅弗就虔诚得多,倒退进去,背着脸,拿衣服给挪亚盖上。这样就看不见父亲的赤身。
挪亚醒了,知道了含的行为,大发脾气,诅咒含的儿子迦南,说迦南将成为闪和雅弗的奴隶。
含犯了错,为什么要诅咒孙子呢?有可能挪亚虽然醒了,但醉意还在,一时糊涂。
含很疼爱自己的儿子迦南,诅咒迦南比直接诅咒含更让含痛苦。就像许多人吵架,骂对方没有杀伤力,转而骂对方的儿女,因为让无辜者受罚是更大的惩罚。
也有解经家认为这是挪亚仁慈的一面,他只是诅咒了含后代迦南一支。
挪亚这样一个义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普通人更要警醒。这也说明了上帝建立一个没有恶的世界是一种幻想,人类会不断犯错和做错事。后来上帝也逐渐承认了人并不完美,不再奢望一劳永逸的消灭恶。而是一点点的去扬善惩恶,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圣经》是一部人类善恶斗争史。
有一本很畅销的书叫《巴别塔之犬》,“一个关于回忆、语言、悲伤和赎罪的故事,一次令人心碎的探寻。”还有一部很著名的电影《babei》,翻译为《通天塔》,该片获得2006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剧情奖,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提名。该片以四段分别发生在摩洛哥、日本、墨西哥和美国的剧情交织而成,每个事件独立成章,揭露的主题就是由于语言不通,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造成的悲剧。
书和电影寓意显然来自《圣经》巴别塔的故事,那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洪水过后,挪亚又活了三百多年,挪亚在九百五十那年去世。经过几百年的生育繁殖,挪亚的后代遍布各地。他们说一样的语言,操同样的口音。
他们往东迁移时,在示拿(古巴比伦)这个地方遇见一片平原,就在那里住下。
他们安居乐业,渐渐富有,于是他们决定建一座城,建一座塔,塔顶通天,传扬他们的名,避免他们分散在各地。这很好理解,就像华西村富裕起来后,建了三百二十八米,七十多层的“世界第一村级高楼。”但华西富了,坚持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上级领导。而示拿的这些人只想着扬自己的名,显示自己的力量,偏偏把他们的领导上帝忘了。所以这决定了他们的塔不能像华西村的楼一样有封顶的日子。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大家语言相通,齐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耸云霄。
轰轰烈烈的造塔运动惊动了他们的领导上帝,领导来到人间一看,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他们语言都一样,如果真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那他们不就达到了我的高度了吗?想都别想!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变乱了人们的语言。造塔的人各自操起不同的语言,无法沟通,对一件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至常常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这样意见不能统一,哪能办成事呢。
通天塔因语言纷争而无法建下去了,终于半途而废。人们彼此不和,四分五裂,按照不同的语言形成许多部族,又分散到世界各地。
巴别塔象征人类的狂妄自大,也可以理解为不满现状,向权威挑战。甚至还可理解为没跟领导搞好关系。
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的意思,于是这座塔就称作“巴别塔”。也有人将“变乱”一词解释为“巴比伦”,称那座城叫“巴比伦城”,称那座塔叫“巴比伦塔”。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曾到过巴比伦,的确有座伟大的巴比伦城,里面有座通天巨塔,七层,高90米。当然,希罗多德所看到的塔与《圣经》记载的巴别塔到底有没有关系,无人知晓。
上帝后悔了,决定毁灭人类,只有挪亚这个义人可以逃过劫难。上帝让挪亚带上妻子儿子媳妇以及有公有母的生物到早造好的大船上去。
在挪亚六百岁那年的二月十七,天如同裂开的口子,开了窗户,倾盆大雨足足下了四十昼夜。水势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一切生灵都死了。
一百五十天后,神叫风吹地,天上的窗户都关上了,雨停了,水渐消。在七月十七那天,方舟停在了亚拉腊山顶。
十月初一,山顶出现了。
又四十天,挪亚打开方舟窗户,放出了一只乌鸦,乌鸦没有带来什么好消息。
他又放出一只鸽子,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地,就回到了方舟。
又过了七天,挪亚再把鸽子放出去,晚上鸽子飞回来了,嘴里叼着橄榄叶子。从此,鸽子橄榄树就成为和平的象征。
再等了七天,放出鸽子,鸽子就不再回来。
第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地干了,人和生物都出了方舟。
神最终没有毁灭人类,他对人的罪恶既愤怒又忧伤,他留下了挪亚一家,想通过挪亚重新建立一个理想的完美世界。为了实现神的梦想,神与挪亚立约,神许诺洪水不会出现第二次。挪亚后代生养众多,昌盛繁茂。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寒暑冬夏昼夜永不停息。
口说无凭,以虹为记号。上帝真的很浪漫,所以我们看见雨后的彩虹,不能仅欣赏它的美丽,要知道那是上帝与人立约的记号,要行善,做一个像挪亚那样的义人。
关于洪水,古代许多民族都有类似的传说,如印度希腊中国等。方舟在文学中也成为避难所的象征。当洪水消退,方舟停靠的地方在两河流域下游的河谷地带,此地留下了方舟停靠的遗迹,这是有现实考古根据的。
下面几则关于洪水神话的故事很有趣:
太平洋西北岸印第安人:大神对塔克荷马山上的人和动物勾心斗角很恼怒,他叫一个好人往云端射了一箭,然后再向这箭的箭杆底部射第二箭,就这样一箭一箭地连成一条箭绳。大神叫好人与他的妻儿带着好动物爬上箭绳,登上云端。当他看到许多坏动物也爬在箭绳上时,就取下离他最近的箭,使坏动物跌到地下。大神开始不断下雨,洪水上涨一直淹到塔克荷马山最高的雪线,所有坏人和坏动物都淹死了。大神于是将好人和他的家人及好动物重新放回地面。
穆里亚人创世故事:上古时候,蚯吲把大地吃掉了,世界只剩下水。所有人都淹死了,只有两个孩子幸存,神将他们藏在一个葫芦里,葫芦的蔓藤从水中长出一直伸到天上。蚯蚓排出泥土后,摩诃普卢勃摘下葫芦,发现了里面的孩子。他派乌鸦去找大地,看到林果与他的弟兄们正在海上推犁耙,犁过的地方都变成了陆地,这两个孩子于是被送到陆地生活。摩诃普卢勃要两个孩子结婚,但他们说自己是兄妹,拒绝了。天花女神又将二人分开,让他们得天花脸上布满疤痕,彼此不相识,这才结婚。但二人又不懂性事,后来神给二人吃了性药,他们才开始交媾,并在第二天早上就生出了孩子。由于女人吃药多,所以性欲比男人更强。
澳大利亚:伊奈提纳在海边用鱼叉刺伤了一个蛤蜊人,蛤蜊人与他争吵,他一气之下用一大块珊瑚将蛤蜊人砸得粉碎。蛤蜊人的血不断喷出,将海水染红,变为雾状,漫向陆地,淹死了所有的人与动物。只有两兄妹活了下来,神要他们结婚,以免整个部落灭绝。于是他们结为夫妻,成为强大的尤德瓦德部落的祖先。
佛洛伊德就不相信远古曾有洪水淹没地球,他指出洪水的神话不过是与我们要小便时做的梦有关,它是人类的一种意识存在的表现,一种心理效果而已。
洪水过后,诺亚成为一个标准的农夫。
有一天,挪亚贪酒,在葡萄园喝醉了,醉后,赤条条横卧在地。
挪亚有三个儿子,含、闪、雅弗。儿子含看见了,没有立即为父亲盖上衣服,而是偷看父亲的丑态,并笑着告诉了另两个兄弟。
闪、雅弗就虔诚得多,倒退进去,背着脸,拿衣服给挪亚盖上。这样就看不见父亲的赤身。
挪亚醒了,知道了含的行为,大发脾气,诅咒含的儿子迦南,说迦南将成为闪和雅弗的奴隶。
含犯了错,为什么要诅咒孙子呢?有可能挪亚虽然醒了,但醉意还在,一时糊涂。
含很疼爱自己的儿子迦南,诅咒迦南比直接诅咒含更让含痛苦。就像许多人吵架,骂对方没有杀伤力,转而骂对方的儿女,因为让无辜者受罚是更大的惩罚。
也有解经家认为这是挪亚仁慈的一面,他只是诅咒了含后代迦南一支。
挪亚这样一个义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普通人更要警醒。这也说明了上帝建立一个没有恶的世界是一种幻想,人类会不断犯错和做错事。后来上帝也逐渐承认了人并不完美,不再奢望一劳永逸的消灭恶。而是一点点的去扬善惩恶,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圣经》是一部人类善恶斗争史。
有一本很畅销的书叫《巴别塔之犬》,“一个关于回忆、语言、悲伤和赎罪的故事,一次令人心碎的探寻。”还有一部很著名的电影《babei》,翻译为《通天塔》,该片获得2006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剧情奖,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提名。该片以四段分别发生在摩洛哥、日本、墨西哥和美国的剧情交织而成,每个事件独立成章,揭露的主题就是由于语言不通,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造成的悲剧。
书和电影寓意显然来自《圣经》巴别塔的故事,那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洪水过后,挪亚又活了三百多年,挪亚在九百五十那年去世。经过几百年的生育繁殖,挪亚的后代遍布各地。他们说一样的语言,操同样的口音。
他们往东迁移时,在示拿(古巴比伦)这个地方遇见一片平原,就在那里住下。
他们安居乐业,渐渐富有,于是他们决定建一座城,建一座塔,塔顶通天,传扬他们的名,避免他们分散在各地。这很好理解,就像华西村富裕起来后,建了三百二十八米,七十多层的“世界第一村级高楼。”但华西富了,坚持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上级领导。而示拿的这些人只想着扬自己的名,显示自己的力量,偏偏把他们的领导上帝忘了。所以这决定了他们的塔不能像华西村的楼一样有封顶的日子。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大家语言相通,齐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耸云霄。
轰轰烈烈的造塔运动惊动了他们的领导上帝,领导来到人间一看,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他们语言都一样,如果真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那他们不就达到了我的高度了吗?想都别想!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变乱了人们的语言。造塔的人各自操起不同的语言,无法沟通,对一件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至常常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这样意见不能统一,哪能办成事呢。
通天塔因语言纷争而无法建下去了,终于半途而废。人们彼此不和,四分五裂,按照不同的语言形成许多部族,又分散到世界各地。
巴别塔象征人类的狂妄自大,也可以理解为不满现状,向权威挑战。甚至还可理解为没跟领导搞好关系。
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的意思,于是这座塔就称作“巴别塔”。也有人将“变乱”一词解释为“巴比伦”,称那座城叫“巴比伦城”,称那座塔叫“巴比伦塔”。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曾到过巴比伦,的确有座伟大的巴比伦城,里面有座通天巨塔,七层,高90米。当然,希罗多德所看到的塔与《圣经》记载的巴别塔到底有没有关系,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