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月票!
李记营造,当今建筑行业的新标竿。
许多人对于水泥还完全无知的时候,他们就最早开始试用水泥这种新建筑材料,并从李超那里得到了许多新材料、新建筑方式了。李记营造,最早就是李超以前修炕改灶的张家班。
几年时间,这支队伍已经很庞大很强了,他们早就不再做修炕改灶这样的小活了。他们现在接的,都是修筑庄园别墅甚至是直接修城筑池,另外修筑铺桥建码头,各种各样的大活,他们都接。
这支队伍的模式,跟后世的那些大建筑公司很像。
有自己专门的设计师,专门的工匠,有专门的机械工具等,连下面的工程队,都有着自己的骨干。他们四处接活,可以同时开工多个工程。
活多的时候,多招一些小工就行了,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足够。人少的时候,给小工、临时工们结工钱,让他们回家。甚至因为队伍大,工程多,还可以各个工程之间调动人手。
来鱼梁洲修房子,对他们来说半点技术含量都没有,除了要建的房子多点,工期紧点,真是一点挑战性都没。
李记营造处处充满着李超的特色,分工明确,一个个团队,各司其职。设计的规划的,施工的质检的,还有负责材料采购、运输、调配的,另有后勤保障的。
每个人按上面的任务,干好自己的这块就行了。
工匠们都带着自己的徒弟,大工匠就是一个工程队,大工匠、工匠、半熟练工、工匠学徒,还有小工、临时工,等级分明。
没一会功夫,第一批水泥搅拌好了。
拿榔头敲开栓子,搅好的水泥泄出,有专门的小工负责把水泥接进桶里,又有专门的小工把水泥挑到砌砖的工匠手里。
还有人负责把砖挑到墙基边上。
工匠立好准绳,钉好。然后带着自己的徒弟开始砌墙,不需要先立版,也不需要挑大量的土,一把泥刀,就足够了。
拿泥刀从桶里挑点拌好的水泥,往砖上抹一点,然后把砖沿着准绳放在挖好的墙基里,一块又一块,就这样重复又重复的砌着,一排砌完,接着再砌一层,层层拔高。
在旁人看来,这些工匠们砌墙真的简单无比。
林长史等官员们看的目瞪口呆的。
“这样砌墙能行?好像也太容易了点吧,能坚固结实吗?”
“当然坚固。”
水泥虽然这次算是大规模使用,但其实在水泥厂建成之前,李记营造就开始建过一个小厂子,试用过水泥。又不是去建水库大坝什么的,砌个砖墙,现在的水泥完全足够了。
若不是水泥现在的生产成本还挺高,李超都打算直接打制水泥空心砖,又轻便又大块,建房子更快。
建一层的房子,水泥砖其实完全足够了。坚固性和保暖性等都没有问题,唯一的缺点就是不防震。
不过以这个时代来说,水泥砖砌的房子好歹是砖房啊,比起什么泥糊的泥砖的夯土的这些,并不差什么。真遇地震,茅草房夯土房的防震性也高不到哪去。
林长史看着那么多匠人,同时开砌多座房屋,上百座房子的墙基在迅速的砌起,肃然起敬。
按这速度,七天还真能盖起一座房子。
一行人慢慢的逛着。
林长史发现,这栋规划给宫人居住的房屋,砌砖的方法与刚才看到给皇帝的不同,有的砖是竖着砌。
“这是为何?”
“省砖!”李超毫不犹豫的直言道。
砌砖墙,其实也有好多种砌法,有实砖,也有斗砖。斗砖,就是有的顺,有的立,这样就能更省砖,这种方式称为空斗墙,有一眠一斗,一眠三斗,双丁砖无眠空斗等多种方式。
“这样结实吗?”
“我们这只是一层的房子,而且房子不是很大,空斗墙并不影响坚固。”
一边的工匠过来,向他们解释,“砌砖墙,也有好多种方法。我们这些砌墙的砖,其实都是有专门的标准的,每块砖制好进窖烧出来都是一样大小的,长宽厚比为四比二比一,我们砌墙,连灰缝的大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按照我砌墙砖块的排列,我们的墙的厚度也分为好几种。”
“一般我们墙的砌筑厚度,都是按半砖的倍数来确定的,如一般我们叫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两砖墙等,相应的尺寸是三寸半、七寸、一尺、一尺半等,因此我们也叫三寸半墙,七寸墙,一尺墙和一尺半墙。”
“一般七寸墙,只是一竖砖。一尺墙,则是一竖一横再加标准的砖缝,一尺半墙则是二层七寸再加宽一点砖缝。”
......
匠头跟林长史等官员们讲着李记营造所烧的砖的标准尺寸,还有砌墙的一般规模厚度,还有砌墙的各种方式。
什么实砖、斗砖、什么三寸半厚、七尺厚,又是什么标准砖缝,什么一顺一丁式砌墙法,十字式、多顺一丁式,一眠一斗等等,听的人都糊涂了。
但听着这么专业的术语,林长史等人倒也觉得这些人不是在偷工减料了。
小半天的功夫,墙已经砌到差不多一人高,得扎架子了。
早有人把毛竹拉来,这些是专门的脚手架工人。现在墙还不高,架子也不需要扎的很复杂,拿几条大的凳子,然后把扎成排的毛竹往上面一架,再绑紧固定一下,泥水匠就能站在上面继续砌墙了。
只是搬砖的小工们辛苦了点,他们得把砖打到架上去。
几个小工爬上架子,然后下面的人拿着砖头一块块的往上扔,上面的人熟练无比的空手接下一块块砖,码放到一边,工匠们熟练的拿起砖继续一边抹水泥一边砌墙。
“直接这样抛砖,好厉害!”李承乾赞叹道。
“这算什么,等房子建到一丈多高的时候,他们在下面一样是这样直接往上抛,上面的人站在架子上,还能熟练的接砖。”李超笑道,“其实初看你会觉得很神奇,但实际上不过是熟练了而已。熟能生巧,只要足够熟练,许多看似很难的东西,都不复杂!”
外人觉得,拿绳子把一筐筐砖吊上去更方便,如果加个滑轮更省力。可实际上,小工们却喜欢直接一人站下面抛,一人站上面接。
只要是熟练的砖工,他们这样抛接的速度,其实比直接吊砖还快。李记营造里,也基本上都是用这种看似落后的手段。
“打砖的其实也都是小工,不过算是小工里面能多拿点工钱的。”
“感觉比看杂耍还有趣!”
林长史看着一面面墙,蹭蹭的往上长着,现在是真的相信李超说的七天能建好行宫里。
确实能,只是这行宫有点寒酸而已,但这速度,真是无人能及,让人佩服!(未完待续。)
李记营造,当今建筑行业的新标竿。
许多人对于水泥还完全无知的时候,他们就最早开始试用水泥这种新建筑材料,并从李超那里得到了许多新材料、新建筑方式了。李记营造,最早就是李超以前修炕改灶的张家班。
几年时间,这支队伍已经很庞大很强了,他们早就不再做修炕改灶这样的小活了。他们现在接的,都是修筑庄园别墅甚至是直接修城筑池,另外修筑铺桥建码头,各种各样的大活,他们都接。
这支队伍的模式,跟后世的那些大建筑公司很像。
有自己专门的设计师,专门的工匠,有专门的机械工具等,连下面的工程队,都有着自己的骨干。他们四处接活,可以同时开工多个工程。
活多的时候,多招一些小工就行了,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足够。人少的时候,给小工、临时工们结工钱,让他们回家。甚至因为队伍大,工程多,还可以各个工程之间调动人手。
来鱼梁洲修房子,对他们来说半点技术含量都没有,除了要建的房子多点,工期紧点,真是一点挑战性都没。
李记营造处处充满着李超的特色,分工明确,一个个团队,各司其职。设计的规划的,施工的质检的,还有负责材料采购、运输、调配的,另有后勤保障的。
每个人按上面的任务,干好自己的这块就行了。
工匠们都带着自己的徒弟,大工匠就是一个工程队,大工匠、工匠、半熟练工、工匠学徒,还有小工、临时工,等级分明。
没一会功夫,第一批水泥搅拌好了。
拿榔头敲开栓子,搅好的水泥泄出,有专门的小工负责把水泥接进桶里,又有专门的小工把水泥挑到砌砖的工匠手里。
还有人负责把砖挑到墙基边上。
工匠立好准绳,钉好。然后带着自己的徒弟开始砌墙,不需要先立版,也不需要挑大量的土,一把泥刀,就足够了。
拿泥刀从桶里挑点拌好的水泥,往砖上抹一点,然后把砖沿着准绳放在挖好的墙基里,一块又一块,就这样重复又重复的砌着,一排砌完,接着再砌一层,层层拔高。
在旁人看来,这些工匠们砌墙真的简单无比。
林长史等官员们看的目瞪口呆的。
“这样砌墙能行?好像也太容易了点吧,能坚固结实吗?”
“当然坚固。”
水泥虽然这次算是大规模使用,但其实在水泥厂建成之前,李记营造就开始建过一个小厂子,试用过水泥。又不是去建水库大坝什么的,砌个砖墙,现在的水泥完全足够了。
若不是水泥现在的生产成本还挺高,李超都打算直接打制水泥空心砖,又轻便又大块,建房子更快。
建一层的房子,水泥砖其实完全足够了。坚固性和保暖性等都没有问题,唯一的缺点就是不防震。
不过以这个时代来说,水泥砖砌的房子好歹是砖房啊,比起什么泥糊的泥砖的夯土的这些,并不差什么。真遇地震,茅草房夯土房的防震性也高不到哪去。
林长史看着那么多匠人,同时开砌多座房屋,上百座房子的墙基在迅速的砌起,肃然起敬。
按这速度,七天还真能盖起一座房子。
一行人慢慢的逛着。
林长史发现,这栋规划给宫人居住的房屋,砌砖的方法与刚才看到给皇帝的不同,有的砖是竖着砌。
“这是为何?”
“省砖!”李超毫不犹豫的直言道。
砌砖墙,其实也有好多种砌法,有实砖,也有斗砖。斗砖,就是有的顺,有的立,这样就能更省砖,这种方式称为空斗墙,有一眠一斗,一眠三斗,双丁砖无眠空斗等多种方式。
“这样结实吗?”
“我们这只是一层的房子,而且房子不是很大,空斗墙并不影响坚固。”
一边的工匠过来,向他们解释,“砌砖墙,也有好多种方法。我们这些砌墙的砖,其实都是有专门的标准的,每块砖制好进窖烧出来都是一样大小的,长宽厚比为四比二比一,我们砌墙,连灰缝的大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按照我砌墙砖块的排列,我们的墙的厚度也分为好几种。”
“一般我们墙的砌筑厚度,都是按半砖的倍数来确定的,如一般我们叫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两砖墙等,相应的尺寸是三寸半、七寸、一尺、一尺半等,因此我们也叫三寸半墙,七寸墙,一尺墙和一尺半墙。”
“一般七寸墙,只是一竖砖。一尺墙,则是一竖一横再加标准的砖缝,一尺半墙则是二层七寸再加宽一点砖缝。”
......
匠头跟林长史等官员们讲着李记营造所烧的砖的标准尺寸,还有砌墙的一般规模厚度,还有砌墙的各种方式。
什么实砖、斗砖、什么三寸半厚、七尺厚,又是什么标准砖缝,什么一顺一丁式砌墙法,十字式、多顺一丁式,一眠一斗等等,听的人都糊涂了。
但听着这么专业的术语,林长史等人倒也觉得这些人不是在偷工减料了。
小半天的功夫,墙已经砌到差不多一人高,得扎架子了。
早有人把毛竹拉来,这些是专门的脚手架工人。现在墙还不高,架子也不需要扎的很复杂,拿几条大的凳子,然后把扎成排的毛竹往上面一架,再绑紧固定一下,泥水匠就能站在上面继续砌墙了。
只是搬砖的小工们辛苦了点,他们得把砖打到架上去。
几个小工爬上架子,然后下面的人拿着砖头一块块的往上扔,上面的人熟练无比的空手接下一块块砖,码放到一边,工匠们熟练的拿起砖继续一边抹水泥一边砌墙。
“直接这样抛砖,好厉害!”李承乾赞叹道。
“这算什么,等房子建到一丈多高的时候,他们在下面一样是这样直接往上抛,上面的人站在架子上,还能熟练的接砖。”李超笑道,“其实初看你会觉得很神奇,但实际上不过是熟练了而已。熟能生巧,只要足够熟练,许多看似很难的东西,都不复杂!”
外人觉得,拿绳子把一筐筐砖吊上去更方便,如果加个滑轮更省力。可实际上,小工们却喜欢直接一人站下面抛,一人站上面接。
只要是熟练的砖工,他们这样抛接的速度,其实比直接吊砖还快。李记营造里,也基本上都是用这种看似落后的手段。
“打砖的其实也都是小工,不过算是小工里面能多拿点工钱的。”
“感觉比看杂耍还有趣!”
林长史看着一面面墙,蹭蹭的往上长着,现在是真的相信李超说的七天能建好行宫里。
确实能,只是这行宫有点寒酸而已,但这速度,真是无人能及,让人佩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