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的守将是牛辅,此人是董卓的女婿之一,当然也是董卓的绝对亲信。
牛辅勇冠三军,是一员悍将,他手下有一个亲信大将,力大无比,名叫胡赤儿,武功也是极高,深得牛辅的器重。
前文交代过,胡赤儿和胡车儿是兄弟二人,跟曹聚收的胡仙儿和胡杏儿是兄妹四人,也是月氏人。
胡仙儿和胡杏儿被月氏首领送入大汉,胡车儿和胡赤儿学艺之后得知此事之后,便一起结伴来到大汉,想要将两个妹妹救回去。
但是,他们连胡仙儿和胡杏儿被送到哪里了都不知道,只能逢人就打探两个妹妹的下落。
第一站就是西凉,并且跟西凉兵发生了冲突,恰好被张济和牛辅路过,发现胡车儿和胡赤儿的力气极大,又善于奔跑,且武功高强。
张济和牛辅生了爱才之心,一番商议之下,就各自收了一人,张济收了胡车儿,牛辅收了胡赤儿,二人答应帮他们寻找胡仙儿和胡杏儿。
在曹聚攻克了函谷关之后,胡仙儿和胡杏儿觉得离家近了,就对曹聚提起了她们的两个哥哥胡车儿和胡杏儿。
别人不知胡车儿和胡赤儿是谁,但曹聚知道啊,自然是大喜之极,尤其是,潼关守将就是牛辅,胡赤儿肯定就在潼关之中。
于是,曹聚就让胡仙儿和胡杏儿书信一封,用的就是月氏文字。
当然,曹聚不能将攻破潼关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胡仙儿和胡杏儿的这封书信上,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奇计。
却说孙副将带着五百函谷关士兵来到潼关,牛辅派人查验一番,果然是自己的士兵,又只是五百人,便将他们放入关内。
孙副将的理由是曹聚等人早就想好的,只有两个字:催粮。
催粮的理由呢,也很简单,那就是关东诸侯引兵打败董卓的大军,围困洛阳。河东白波军趁机作乱,司隶地区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年轻力壮的,全都被抓去当了兵,年老的和妇孺只能背井离乡,往西而去,来到了函谷关。
函谷关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难民,刘洪要么不管不问他们,让他们饿死,要么就得向他们提供粮食。如此以来,函谷关的军粮自然就不够了。
牛辅闻言大惊,心中暗想,难怪好多天都没有收到从洛阳的消息了,原来是这种情况。
但是,牛辅是个小心的人,并不完全相信这个消息,而是派出斥候,前往洛阳打探消息。
函谷关依然还是董字大旗,斥候继续往东,果然遇到了白波军的大营,就在洛阳西门之外。
而且,白波军将所有的东进之路全都封死,斥候不得继续往东,只能回潼关复命。
牛辅再也没有任何怀疑,心中震惊之极,一边派人将消息送往长安董璜处,一边将潼关的军粮拨出一部分,送往函谷关。
孙副将呢,当然也跟胡赤儿取得了联系,将胡仙儿和胡杏儿的书信给了他。
两个妹妹的字迹,胡赤儿自然认得,不禁惊喜交加,苦寻几年终于有了音信。
只不过,胡仙儿和胡杏儿却在曹聚的阵营,更是劝他背叛董卓,投奔曹聚,让胡赤儿有些纠结了。
牛辅对他不薄,胡赤儿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若是让他杀了牛辅,献出潼关,投降曹聚,这种事情胡赤儿是做不出来的。
但是,胡赤儿和兄长胡车儿东进的目的,就是寻找胡仙儿和胡杏儿,眼下她们两个有了着落,他们当然不会跟胡仙儿和胡杏儿认定的主人作对。
一番恒权之下,胡赤儿做出了决定,那便是配合曹聚,里应外合,拿下潼关,但曹聚必须答应他两个条件,第一是让他亲眼见到胡仙儿和胡杏儿,第二就是不得伤害牛辅的性命。
胡赤儿的这个决定,在戏忠的意料之中,孙副将几乎不需要再向曹聚复命,直接就替曹聚答应下来。
送粮的任务,胡赤儿主动承担下来,牛辅不疑有他,便答应下来,给胡赤儿调拨了三千兵马,护送粮草前往函谷关。
结果很简单,三千兵马没到函谷关,就被曹聚的大军给截下了,胡赤儿也如愿以偿地见到了两个妹妹。
听了胡仙儿和胡杏儿的诉说,她们是如何被送往大汉皇宫,大汉皇帝如何在没见过她们两个的情况下将她们送给了曹嵩,曹嵩又如何将她们送给了曹聚,曹聚又如何对她们以礼相待的,全都讲了。
胡赤儿知道两个妹妹在曹聚这里过得很幸福,而且已经成为了曹聚的侍妾,不可能再离开曹聚了,背叛董卓之心更加坚定。
其实,胡赤儿不知道,就在胡仙儿和胡杏儿写了那封书信之后,曹聚为了以防万一,当晚便宠幸了胡仙儿和胡杏儿姐妹二人。
月氏国的女人,对第一个男人有着无比的忠诚,这么一来,胡仙儿和胡杏儿对曹聚就是死心塌地了,戏忠的计策也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胡赤儿马上就认了曹聚为主公,因为他不是傻子,知道曹聚是什么人。
试想一下,他的两个妹妹都是曹聚的侍妾,他就是曹聚的大舅哥了,必然会被曹聚引为亲信,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而跟着牛辅呢,牛辅再怎么牛逼,却也只是董卓的女婿,地位如何比得上曹聚大舅哥的身份。
于是,胡赤儿的归顺,使得戏忠的第二步计划得以实施,而曹聚的计划却是完全用不到了,他可以再隐瞒一段时间,日后的效用自然就更大了。
送完粮食,胡赤儿返回潼关了,但是,随行的三千军马却不再是之前运粮的那三千人马,而是全部换成了曹聚的军队。而且,三千人马之中,曹聚的大将,几乎全都在其中,其余三万军马则是悄悄跟随,此举就是要一战而定潼关。
胡赤儿返回潼关的时间,也是定好的,早上寅时末刻,也是快要天名的时候,更有利于三万大军不被发现,只要千军的三千人马杀进潼关,坚持片刻,曹聚亲率三万人马杀到,潼关自然就要易主了。
(本章完)
牛辅勇冠三军,是一员悍将,他手下有一个亲信大将,力大无比,名叫胡赤儿,武功也是极高,深得牛辅的器重。
前文交代过,胡赤儿和胡车儿是兄弟二人,跟曹聚收的胡仙儿和胡杏儿是兄妹四人,也是月氏人。
胡仙儿和胡杏儿被月氏首领送入大汉,胡车儿和胡赤儿学艺之后得知此事之后,便一起结伴来到大汉,想要将两个妹妹救回去。
但是,他们连胡仙儿和胡杏儿被送到哪里了都不知道,只能逢人就打探两个妹妹的下落。
第一站就是西凉,并且跟西凉兵发生了冲突,恰好被张济和牛辅路过,发现胡车儿和胡赤儿的力气极大,又善于奔跑,且武功高强。
张济和牛辅生了爱才之心,一番商议之下,就各自收了一人,张济收了胡车儿,牛辅收了胡赤儿,二人答应帮他们寻找胡仙儿和胡杏儿。
在曹聚攻克了函谷关之后,胡仙儿和胡杏儿觉得离家近了,就对曹聚提起了她们的两个哥哥胡车儿和胡杏儿。
别人不知胡车儿和胡赤儿是谁,但曹聚知道啊,自然是大喜之极,尤其是,潼关守将就是牛辅,胡赤儿肯定就在潼关之中。
于是,曹聚就让胡仙儿和胡杏儿书信一封,用的就是月氏文字。
当然,曹聚不能将攻破潼关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胡仙儿和胡杏儿的这封书信上,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奇计。
却说孙副将带着五百函谷关士兵来到潼关,牛辅派人查验一番,果然是自己的士兵,又只是五百人,便将他们放入关内。
孙副将的理由是曹聚等人早就想好的,只有两个字:催粮。
催粮的理由呢,也很简单,那就是关东诸侯引兵打败董卓的大军,围困洛阳。河东白波军趁机作乱,司隶地区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年轻力壮的,全都被抓去当了兵,年老的和妇孺只能背井离乡,往西而去,来到了函谷关。
函谷关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难民,刘洪要么不管不问他们,让他们饿死,要么就得向他们提供粮食。如此以来,函谷关的军粮自然就不够了。
牛辅闻言大惊,心中暗想,难怪好多天都没有收到从洛阳的消息了,原来是这种情况。
但是,牛辅是个小心的人,并不完全相信这个消息,而是派出斥候,前往洛阳打探消息。
函谷关依然还是董字大旗,斥候继续往东,果然遇到了白波军的大营,就在洛阳西门之外。
而且,白波军将所有的东进之路全都封死,斥候不得继续往东,只能回潼关复命。
牛辅再也没有任何怀疑,心中震惊之极,一边派人将消息送往长安董璜处,一边将潼关的军粮拨出一部分,送往函谷关。
孙副将呢,当然也跟胡赤儿取得了联系,将胡仙儿和胡杏儿的书信给了他。
两个妹妹的字迹,胡赤儿自然认得,不禁惊喜交加,苦寻几年终于有了音信。
只不过,胡仙儿和胡杏儿却在曹聚的阵营,更是劝他背叛董卓,投奔曹聚,让胡赤儿有些纠结了。
牛辅对他不薄,胡赤儿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若是让他杀了牛辅,献出潼关,投降曹聚,这种事情胡赤儿是做不出来的。
但是,胡赤儿和兄长胡车儿东进的目的,就是寻找胡仙儿和胡杏儿,眼下她们两个有了着落,他们当然不会跟胡仙儿和胡杏儿认定的主人作对。
一番恒权之下,胡赤儿做出了决定,那便是配合曹聚,里应外合,拿下潼关,但曹聚必须答应他两个条件,第一是让他亲眼见到胡仙儿和胡杏儿,第二就是不得伤害牛辅的性命。
胡赤儿的这个决定,在戏忠的意料之中,孙副将几乎不需要再向曹聚复命,直接就替曹聚答应下来。
送粮的任务,胡赤儿主动承担下来,牛辅不疑有他,便答应下来,给胡赤儿调拨了三千兵马,护送粮草前往函谷关。
结果很简单,三千兵马没到函谷关,就被曹聚的大军给截下了,胡赤儿也如愿以偿地见到了两个妹妹。
听了胡仙儿和胡杏儿的诉说,她们是如何被送往大汉皇宫,大汉皇帝如何在没见过她们两个的情况下将她们送给了曹嵩,曹嵩又如何将她们送给了曹聚,曹聚又如何对她们以礼相待的,全都讲了。
胡赤儿知道两个妹妹在曹聚这里过得很幸福,而且已经成为了曹聚的侍妾,不可能再离开曹聚了,背叛董卓之心更加坚定。
其实,胡赤儿不知道,就在胡仙儿和胡杏儿写了那封书信之后,曹聚为了以防万一,当晚便宠幸了胡仙儿和胡杏儿姐妹二人。
月氏国的女人,对第一个男人有着无比的忠诚,这么一来,胡仙儿和胡杏儿对曹聚就是死心塌地了,戏忠的计策也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胡赤儿马上就认了曹聚为主公,因为他不是傻子,知道曹聚是什么人。
试想一下,他的两个妹妹都是曹聚的侍妾,他就是曹聚的大舅哥了,必然会被曹聚引为亲信,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而跟着牛辅呢,牛辅再怎么牛逼,却也只是董卓的女婿,地位如何比得上曹聚大舅哥的身份。
于是,胡赤儿的归顺,使得戏忠的第二步计划得以实施,而曹聚的计划却是完全用不到了,他可以再隐瞒一段时间,日后的效用自然就更大了。
送完粮食,胡赤儿返回潼关了,但是,随行的三千军马却不再是之前运粮的那三千人马,而是全部换成了曹聚的军队。而且,三千人马之中,曹聚的大将,几乎全都在其中,其余三万军马则是悄悄跟随,此举就是要一战而定潼关。
胡赤儿返回潼关的时间,也是定好的,早上寅时末刻,也是快要天名的时候,更有利于三万大军不被发现,只要千军的三千人马杀进潼关,坚持片刻,曹聚亲率三万人马杀到,潼关自然就要易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