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田进王府的时候,是忐忑不安的,瑾娘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曾见过他了,丽娘倒是常常能进王府,就是两个孩子,与瑾娘相处的也不错,只有他和他娘两个,成为了被王府排斥在外的人。
    乍听到瑾娘让自己去河州这消息的时候,李大田吓了一跳,第一感觉就是瑾娘厌弃了自己,不打算继续收留自己了。
    如果只是孑然一身,他倒是也觉得无所谓,回去就回去,哪怕是种地下苦力,总能活下去,可是现在,妻子儿女都在兴城,只自己一个人回去,只要想到这一点,李大田就只觉得透体冰凉。
    他忙就跪在瑾娘的面前磕头。
    以前,李大田因与瑾娘是相识于微末之时,并不是很惧怕,便是说话的时候,也十分随意。但是,现在他是真的怕了,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段时间以来,瑾娘一直都冷着他和他娘。
    别说是瑾娘冷着,就是以前与他娘好的和两姐妹似的杨大娘,也对他娘不像以前一样了。
    他知道,这都是因为当初他娘坚持让他纳妾的缘故。
    最开始,他也没有觉得自己错了,毕竟有钱了,纳妾什么的,好像也是应该的。可后来,他因为黄花的事,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了,他想回头,可是夫妻之间的裂痕已经存在了,便是想弥补,哪里又有那样容易?
    人常说破镜重圆,但即便是重圆的镜子,那裂痕却依然是存在的。
    他想照顾丽娘,可是却悲哀的发现,丽娘已经不需要他照顾了,丽娘自己就能将自己照顾的很好,甚至将两个孩子也照顾的很好。
    再加上丽娘有瑾娘做后盾,在兴城的发展可比他好的多,现在已经是兴城人人羡慕的女掌柜了,兴城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丽娘掌柜是王妃的干姐姐。
    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想着能与丽娘攀上关系,而他从当初的李掌柜逐渐没落到每天只能在家闲着的人。
    这一系列的事让他终于认识清楚,不是他能干,所以才能赚钱过上好日子,而是因为瑾娘的扶持,才能让他过上好日子,而他尚且没有富贵,就已经忘本,也难怪瑾娘对他失望,丽娘因他伤心了。
    瑾娘可不知道李大田想了这么多,对于李大田忽然跪在自己面前,还真是吓了一跳。
    “大田哥,你这是怎么了?莫不是不愿意回去?”
    李大田虽然曾经做错事,但到底不是个拈轻怕重怕吃苦的,现在回一趟河州,肯定不容易,但她不会觉得李大田怕受苦就不敢去。
    “王妃,我不想回去,我的妻子儿女都在兴城,求您,让我留在兴城!”李大田忙就磕头。
    一家子人都在兴城,只有他自己回去,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他不想后半辈子都碌碌无为的做一个孤家寡人,哪怕是像现在这样,他也愿意,最起码,还能每天看到丽娘,看到儿子和女儿。
    瑾娘一愣,很是没有明白李大田的心思,不过很快,她就想到了,是自己说话的时候没说全,让李大田误会了。
    “我只是有些事让你回河州去做,并不是让你从今以后留在河州。”瑾娘失笑。
    李大田这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
    “大田哥,你起来吧,这段时间,你的表现我也看到了,丽娘姐姐也看到了,你放心吧,丽娘姐姐他们都还在兴城,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回河州去的。”
    听到瑾娘这样的保证,李大田才算放心了一些,忙就对瑾娘磕头。
    “大田哥,你这是做什么?”瑾娘忙就起身搀扶李大田。
    她做王妃这些时间,已经习惯了别人对她恭恭敬敬的磕头请安,可是到底不适应这些患难与共的人对她这样。
    “这原是应该的,如果没有王妃对我的扶持和栽培,哪里能有我李大田过上好日子的一天。便是连我做饭的手艺,也是王妃教的。”
    “等你这次从河州回来,我投资让你经营一个面馆,我们五五分账,到时候只要你做的好,肯定能赚钱。”瑾娘笑着给了李大田一个承诺。
    男人,总该有自己的事业,一个没有事业的男人,便也没有了灵魂。
    有了这个承诺,也是让李大田放心的意思,她冷着李大田已经有半年时间了,这半年时间,她也一直都观察李大田,如果李大田有抱怨之心,甚至有埋怨的言语,她都不可能再原谅李大田。
    但李大田做的很好,虽然她不用他,他却也能找些自己可以帮忙的地方尽心尽力的做事。
    想来,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以后李大田也不会自大的膨胀,就是李大娘,也应该会吸取教训了。
    “多谢王妃,多谢王妃。”李大田哽咽着。
    “大田哥,只要你以后好好的,我总不会委屈了你。这一次,就辛苦你了,务必要将万盛和的牌匾带回兴城。”瑾娘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的将牌匾带回来。”李大田虽然不知道瑾娘为什么要执着于一块牌匾,但既然是瑾娘安排的,她必定会不折不扣的做到。
    清楚的领会了瑾娘的意思,李大田对于回到河州,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反而想着,回去一趟也好,不光能帮着王妃做事,还能祭拜一下父亲和祖先。
    当下,李大田就应了下来,并且将瑾娘的嘱托牢牢记在心里。
    李大娘听到儿子要去河州给瑾娘办事的消息的时候,也是惊讶的不得了,儿子在瑾娘哪里不的脸也是有些时候了,不想还有差事让自己儿子去办。
    瞧见母亲惊讶又欣喜的面容,李大田生怕母亲又做出什么惹得瑾娘不高兴的事,忙就说道:“娘,我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能做点事,您可千万不能再犯糊涂了。”
    李大娘老脸一红,忙就说道:“我也不是真糊涂的,这么长时间,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以前也是我糊涂了,要不然,你和丽娘还好好的过日子哩。”
    她也是真的后悔了,儿子好好的生活,被她这样给作没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丽娘现在与李大田说是一家子生活,可是那生分劲儿,看着就让人觉得难受。
    如果能重来,她肯定不会这样做,绝对不能生生毁了儿子的日子。
    可是,这世上的事,哪里有能重来的,她现在就只盼着日子久了,丽娘能原谅他们母子。
    听了母亲的保证,李大田这才安心了许多,又腆着脸去找了丽娘,将自己要去河州的话对丽娘说了。
    丽娘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但到底还是心软,给李大田细心的准备了行囊,送李大田离开了兴城去了河州。
    李大田依依不舍的别了妻子儿女和老母亲去了河州。
    兴城,因为连家的到来,却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本在兴城最大的便是知府,也不过堪堪是五品官罢了,如今却来了三品官的家眷,对于兴城的人来说,这也算是了不得的一件事,尤其是女眷们,可还没见过三品官的家眷呢。
    当然了,有些人羡慕想要奉承,但也有些人觉得,不过是落水狗罢了,并不用放在心上。
    但不管怎么说,连家的女眷在兴城的女眷圈子里,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动静,让她们更加惊讶的是,连家的女眷来了兴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与到新办女学堂的事情中去。
    之前虽然因为女学堂的倡导者是王妃和郡主,已经吸引了一部分兴城有头脸的家族女眷,可是大部分都是商户人家。
    她们这么做,并不是觉得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攀上王妃和郡主罢了。
    兴城本地的一些书香门第的太太和奶奶们大都没有参与其中,至于不曾参与其中的理由也很好理解,因为自诩书香门第,所以家教森严,其实这也就是说的好听一些,说的不好听,那就是古板。
    这样的人家,大都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天下,还没听说过要办女学堂的,这根本就是王妃牝鸡司晨不安于室的表现。
    因着这样的想法,他们怎么可能让自己家的女眷们参与到其中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连大人的家眷参与到其中去了,这就是一个信号。
    这位连大人可也是正经从了科举出身,一路摸爬滚打才到三品官的,他们家里的太太和奶奶们都参与进去了,可见,这件事也未必就不好。
    实际上,连家太太哪里能想到这么多,她之所以参与进来,是因为连大人的安排。
    她自己,其实也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她因着连大人做官做的高了,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她在外面走动也有脸面了,对丈夫便也日渐尊重,只要是丈夫安排的她倒是都会去做。
    而连家大奶奶,则是因为觉得她本身就是读书识字的,想法也自然与其他不曾读书的女子有些不同。她觉得,女子虽然不一定像男子一样,靠着读书科考走出未来的路,但读书懂礼总是好的。
    但因为这天下的女子大部分都是不被重视的,家里条件好的都未必愿意让女儿花钱读书,何况是家境不好的,如果能有个让女子读书识字的地方也确实挺好。
    如今难得王妃有这样的想法,郡主又为此尽心尽力,连大奶奶倒是十分愿意参与其中。
    故此,婆媳二人便积极主动的找到了王府,主动要求一起新办女学堂。
    消息很快传遍了兴城,
    不光是兴城有些脸面的人家都听说了这件事,便是兴城的寻常百姓家也都听说了这件事。
    原本对女学堂迟疑的这些人家现在的想法也都有了变化。
    连太太的丈夫可是三品官员,那是他们这些小地方的人一辈子都不能触碰的高度,这样的人家都觉得新办女学堂是好事,她们有什么理由觉得不好?
    现在连太太都凑到了郡主跟前主动帮忙去了,他们那里还能稳坐钓鱼台?
    那些之前就已经拿了钱投入的,觉得要是不主动上前做点儿什么也不好,因此主动要求可以给女学生们教导诗书、教导礼仪、教导女红。
    而那些原本还因为礼教关系觉得王妃和郡主是哗众取宠的人,这时候也觉得,是他们短视了,居然看不长远,真是不应该的很。
    一时之间,兴城里有些脸面的太太奶奶们有七成都投身到了女学堂的事业上来。
    至于剩下的三成,这时候也坐不住了,即便不能宴饮,但平日里的小圈子聚会还是有的,这些太太奶奶们忽然发现,他们见了别家的太太和奶奶们,好像也说不上什么话,没有共同语言了。
    人家在那边热络的说女学堂的事,她们就好像傻子一样坐在旁边。这样可不行,长此以往,肯定是要被其他的人排除在小圈子之外了。
    要是其他地方,因为人多,大户人家更多,被个别小圈子排除也没关系,总还有能加入的小圈子,但这里就不一样了,就这么些人,被大部分的女眷们排除在外的人是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社交的。
    尤其是现在的兴城风声鹤唳,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争一般,让她们心里没底。
    她们需要帮家里打听更多更准确的消息。
    她们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家中丈夫或者是公公强烈反对,才没有参与到这件事之中去的。
    因为家中固有的思维,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觉得让女子读书本就是不该,王妃参与政事,更是牝鸡司晨,要不得。如果不是王爷一力支持王妃,他们家这些老古董估计都要上书表示斥责了。
    但现在的局面出现了变化,许多人都已经参与进来,他们也不知道是不是该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
    女眷被排除在外,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女眷的社交渠道没有了,紧接着就是男人们的消息闭塞进而被小团体排除在外。
    除非他们以后就真的不想做点儿什么了,否则,怎么也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既然不能扛着,那唯一的选择就是与之一起。

章节目录

素手调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沐清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沐清浅并收藏素手调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