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已经泛黄,有的地方还有修补过的痕迹。
    小柴随手翻了翻,灰尘扬起,他被呛得咳嗽两声,阿大连忙过来要把那本书拿走,小柴伸手挡住了他,嫌弃地说道:“听说这些劳什么子的破书很贵,本少爷倒要看看贵在何处。”
    天呐,六少爷要看书!
    阿大掸尘,阿小挑灯,阿大掸完尘,又提着灯笼到院子里转了一圈儿,把趁着天黑出来闲逛的鸟儿猫儿全都轰开,然后又去了厨房。
    “我家少爷挑灯夜读,宵夜要鸡汤馄饨,馄饨馅里放点香菇,少放肉,别放香油,太腻,洒几粒葱花就行了。”
    白家是卖牛肉的,虽然有钱可是并不精致,全家老少没有吃宵夜的习惯,无论男女,半夜饿了就到厨房里切块腊牛肉嚼着吃,别的没有,腊牛肉要多少有多少,牛肉好吃还能饱腹,宵夜是什么?有牛肉顶饿吗?
    于是可想而知,柴少爷挑灯夜读,要吃宵夜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白家上上下下。
    白老爷还没睡,正在院子里打拳,白老太太过来告诉他这件事,他用衣袖抹了把头上的汗,连皮斗篷也没穿,就去敲隔壁文老爷家的大门,于是一炷香的功夫后,文家也知道了。
    “老文,你的字写得好,你给国公爷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白老爷兴奋地说道。
    文老爷用眼角子睨了他一眼,不冷不热地说道:“你也太沉不住气了,这才哪到哪,万一明天他就把那些书再扔到一旁,你该怎么向国公爷说?”
    白老爷怔了怔,摸摸自己的胡子,嘿嘿干笑:“可万一他读上瘾了呢?那些书里讲得都是行军打仗的事儿,多好玩啊。”
    文老爷又睨了他一眼,继续不冷不热:“你觉得好玩,你为何不读?”
    “我......我读了也用不上啊。”白老爷为难地说道。
    “你觉得六少爷就能用得上?你觉得六少爷像是能带兵打仗的人吗?”文老爷的声音阴恻恻的,犹如一盆冷水泼到白老爷的头上。
    白老爷笔直的背脊瞬间佝偻下来,他讪讪地说道:“那岂非我找的这些书不对?”
    “也对也不对,这些书总比四书五经要好看一些,说不定六少爷能感兴趣呢。”文老爷在心里叹了口气,六少爷到底是不是国公爷亲生的啊,是不是啊,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一碗鸡汤馄饨下肚,柴韫打着饱嗝儿,重又打起了书。
    “阿大,明天你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卖水晶镜的,这字太小了。”早知道他离京时,就从老头子的书房里顺个水晶镜出来了。
    “那玩艺儿是西洋货,贵着呢。”阿大为难地说道,如今主仆三人虽然不愁吃住,可是日常花用都靠六少爷的工钱,而且还要还债。
    “哦,也是,那就算了吧。”柴韫没有再说,继续看书。
    ......
    次日,西安城里最大的一家专卖西洋货的铺子里,唯二的两柄水晶镜,就卖出去了一柄。
    但是这柄水晶镜却是放在白老爷的案头,和一堆帐本放在一起。
    水晶镜是买来了,可是要怎么送到六少爷面前呢?
    白老爷觉得吧,自从国公爷把这差事交给他以后,他的白头发白胡子滋滋地往外冒。
    养别人家的孩子比养自家孩子累多了。
    ......
    榆林城里,随着樊帼英的归来,城中日渐稳定,出了正月,号称榆林首富的陈家搬了回来。
    陈家回来的那天,大半个榆林的人都去街上看了,和走时一样,前面的马车进了陈家大宅,后面的马车还没有进城,几十辆大车浩浩荡荡,拉回了陈家的老老少少,也拉回了陈家的万贯家财。
    没有人看到陈家大老爷掉了满口白牙的嘴。也没有人注意到陈家的几位大管事都换了人。
    陈家,是萧韧用真刀真枪逼回来的。
    陈家和范县樊家是老交情,谈不上世交,但是私下里往来频繁,陈家也是靠着樊老将军才在榆林要风得要风,要雨得雨。
    几个月前,樊三太爷身边的清客羽白先生悄悄来到榆林。陈大老爷虽然背靠樊家这棵大树,可他是生意人,早就把樊家人分成三六九等,樊三太爷自是入不了他的眼,因此他原本是不想见羽白先生的。
    可是羽白先生却对前来接待的管事说道:“请转告陈大老爷,大厦将倾,岂有完卵,请陈大老爷早做打算。”
    这几句话若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陈大老爷不会在意,但是羽白先生毕竟是樊三太爷的清客,樊三太爷毕竟是樊老将军的亲弟弟,陈大老爷心中一动,还是见了羽白先生。
    羽白先生告诉陈大老爷,不出三个月,樊家将有大祸,望陈大老爷早做打算。
    接下来发生的事可想而知,这也就有了陈家搬离榆林,引发榆林民众不安的后续。
    陈大老爷是在半路上遇到萧韧的,他原以为会有一番说辞,没想到萧韧的人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顿暴揍,陈家虽然请了两家镖局子,又带了几十人护卫,可是这些人遇到官兵,哪里还敢还击,眼睁睁瞅着陈大老爷被揍成猪头。
    最终陈家土头灰脸回到榆林,还要硬撑出花团锦簇,喜气洋洋,暗地里只能打碎牙齿混血吞。
    陈家回到榆林的第二天,樊帼英就来拜访,走的时候带走了五万两粮草银子。
    秦王收到樊帼英的来信后,哈哈大笑,对萧韧道:“小七做得好,告诉樊少将军,即日起,由她暂代榆林卫指挥使,本王已上奏朝廷为她请封,陈家给的那五万两银子,就用来安抚边关和榆林的百姓吧。”
    秦王想了想,让人研墨,亲自为陈家题了个“后德载福”的牌匾,牌匾送到榆林,陈家老少出城相迎,在榆林做生意的商贾们纷纷效仿,一箱箱的银子,一车车的粮草送到西秦军大营,一时成为佳话。
    这两个月来榆林发生的事如同长了翅膀传遍了大齐,也传进了京城。
    来自榆林知府和秦王府的奏折摆在了老护国公杨锋的案头。

章节目录

大红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姚颖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姚颖怡并收藏大红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