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对上张安夷的质问,恐怕阮慕阳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中间掺杂着太多的事情了。
“你是如何查到的?”她的声音更加冷了。
“好奇才查的,足足查了半年。”发现阮慕阳的警惕。尹济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张夫人放心,下官是个嘴上特别严的人。这么久都没将与张夫人相识的事情说出来过,张夫人应当放心。”
他顿了顿又道:“而且我也没什么企图,只不过是这半年在翰林院有些无聊才试着查一查的。”
之前那半年,太子与永安王、洛阶与徐厚两派斗得厉害,没人有心思去注意他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他除了做一些轻松的编修之外,其余时间便在翰林院无所事事。
“真的?”阮慕阳怀疑地问。
尹济点了点头:“真的。”
“况且下官知道这件事张夫人是瞒着张大人的。更不会说出去了。”他的眼神温和了下来,没有一点攻击性,轻佻的语气还如同当年在扬州城外的寺庙里第一次见她的时候一样。
凭借张安夷的关系,要在翰林院的资料里查一个人轻而易举,阮慕阳没有找他帮忙,而是找了自己,所以显然张安夷并不知道她私下里做的这些事情。
或许他们夫妻间的关系并不如他想的那么好。
想到这里,他勾了勾唇。
阮慕阳因为尹济的话心跳如雷。没想到他的心思这样缜密。
假以时日,他必然是个十分可怕的存在。
尹济好奇地问:“下官想知道为什么张夫人会查沈大人。”
察觉到他的试探。阮慕阳警惕地说道:“无可奉告。”
她态度强硬,依旧是高高在上不可亵渎的样子。
尹济摸了摸下巴有些无奈。明明现在是自己要挟着她,可她那态度哪里像是被要挟的?难道就笃定他不会将秘密说出去吗?
不过确实他不会说出去。
而且他也就是喜欢她对自己这个态度。
当真是贱的不行。
阮慕阳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心中莫名地相信他对自己没什么坏心。宫里人多,始终怕被人看见,她道:“时候不早了,尹大人,告辞。”
“张夫人慢走。”
看着阮慕阳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夜色之中,尹济才收回了目光。正准备回东宫的时候,他察觉到了有脚步声。
“谁。”他的眸色瞬间变冷。
“尹大人,是本宫。”只见小太子谢深从墙角走了出来,看向阮慕阳消失的方向说,“出来寻尹大人,却远远看见尹大人与一位夫人在说话,不知那位夫人是谁?”
谢深年纪还小,语气天真。
尹济勾了勾唇,目光中有温柔一闪而过,说道:“她啊……是臣的一位故人。太子殿下千万不要将这件事说出去,不然下官的官位恐怕不保。”
谢深点了点头说:“自然。若是有人要为难尹大人,本宫定饶不了他。”
阮慕阳回到了马车上,回想起尹济的话,心有余悸。
没过多久,张安夷便上了马车。
“夫人在皇后娘娘那里可遇上什么事?”他问。
阮慕阳摇了摇头笑着说:“拖二爷的福,皇后娘娘对我礼遇有加,十分关照。”
随后,她又问:“二爷哪里呢?”
“终于见到圣上了。”张安夷虽然回答得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并不怎么好。
随着车轮滚过宫门口石板路的声音,马车缓缓离开了皇宫。
马车驶入张家后,阮慕阳先从车上下来,当看见正好遇到的两个人的时候,她愣了愣。
是张安玉和胡云喜。
他们二人显然也没想到这么晚还有人回来,一下子愣住了。
“四弟,四弟妹。”阮慕阳尴尬地叫了一声。
随后,张安夷从马车上下来。
张安玉和胡云喜的脸一下子红了。
因为此刻,张安玉正背着胡云喜,两人显得有些亲密。
“二哥,二嫂。”张安玉的声音里有些不自然,“云喜她----的脚扭了。”
头一回见张安玉这副害羞的模样,阮慕阳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第五十一章 行刺失败
见张安玉没有把她放下来的意思,胡云喜的脸更红了。
张安玉的目光与张安夷对上,前者不自然地移开了,后者看得坦然。
见胡云喜脸皮薄,再加上自己看得也不好意思,阮慕阳便拉着张安夷,对他们说道:“时候不早了,四弟四弟妹早些休息,我们先走了。”
见他们终于离开了,胡云喜松了口气,低声说道:“你----把我放下来自己走吧,一会儿又让人看见了。”
张安玉又恢复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不以为然地说:“你的脚都这样了怎么走?怕什么?谁要是敢瞎看爷就抠了他的眼珠子。”
要知道,他张四确实在张府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对上他二哥的时候会心虚,对上他二嫂的时候不自在。
另一边,阮慕阳与张安夷一同走回穿云院。回想起刚才张安玉的表情,她忍不住笑道:“原来觉得四弟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原来也是知道疼人的。”
她觉得张安玉成亲之后确实成熟了不少,至少再也不会盯着她,要找她“红杏出墙”的证据了。
听她提起张安玉的时候,张安夷眸光微动,又听到她说张安玉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他眼中一丝笑意,揶揄道:“夫人这是羡慕了?”
阮慕阳瞪了他一眼。她什么时候说羡慕了?先帝驾崩那一晚,他将她送毓秀宫接回来,将她从马车上抱回了穿云院,已经够让她没脸见人的了。
她这副面上含羞,眼中风情无限的样子让张安夷的凝了凝眸。今夜正好是轮圆月,银色的月辉洒在她身上,让她纤细玲珑的身姿照得清晰,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一样,再配上她举止中的端庄,风姿动人。
张安夷忽然伸手将她搂进了怀里,抬起她的下巴就在她的唇上落下了一个吻。
“你做什么!”阮慕阳低声惊呼。
她看了看四下,好在没有下人在。
“你是如何查到的?”她的声音更加冷了。
“好奇才查的,足足查了半年。”发现阮慕阳的警惕。尹济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张夫人放心,下官是个嘴上特别严的人。这么久都没将与张夫人相识的事情说出来过,张夫人应当放心。”
他顿了顿又道:“而且我也没什么企图,只不过是这半年在翰林院有些无聊才试着查一查的。”
之前那半年,太子与永安王、洛阶与徐厚两派斗得厉害,没人有心思去注意他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他除了做一些轻松的编修之外,其余时间便在翰林院无所事事。
“真的?”阮慕阳怀疑地问。
尹济点了点头:“真的。”
“况且下官知道这件事张夫人是瞒着张大人的。更不会说出去了。”他的眼神温和了下来,没有一点攻击性,轻佻的语气还如同当年在扬州城外的寺庙里第一次见她的时候一样。
凭借张安夷的关系,要在翰林院的资料里查一个人轻而易举,阮慕阳没有找他帮忙,而是找了自己,所以显然张安夷并不知道她私下里做的这些事情。
或许他们夫妻间的关系并不如他想的那么好。
想到这里,他勾了勾唇。
阮慕阳因为尹济的话心跳如雷。没想到他的心思这样缜密。
假以时日,他必然是个十分可怕的存在。
尹济好奇地问:“下官想知道为什么张夫人会查沈大人。”
察觉到他的试探。阮慕阳警惕地说道:“无可奉告。”
她态度强硬,依旧是高高在上不可亵渎的样子。
尹济摸了摸下巴有些无奈。明明现在是自己要挟着她,可她那态度哪里像是被要挟的?难道就笃定他不会将秘密说出去吗?
不过确实他不会说出去。
而且他也就是喜欢她对自己这个态度。
当真是贱的不行。
阮慕阳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心中莫名地相信他对自己没什么坏心。宫里人多,始终怕被人看见,她道:“时候不早了,尹大人,告辞。”
“张夫人慢走。”
看着阮慕阳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夜色之中,尹济才收回了目光。正准备回东宫的时候,他察觉到了有脚步声。
“谁。”他的眸色瞬间变冷。
“尹大人,是本宫。”只见小太子谢深从墙角走了出来,看向阮慕阳消失的方向说,“出来寻尹大人,却远远看见尹大人与一位夫人在说话,不知那位夫人是谁?”
谢深年纪还小,语气天真。
尹济勾了勾唇,目光中有温柔一闪而过,说道:“她啊……是臣的一位故人。太子殿下千万不要将这件事说出去,不然下官的官位恐怕不保。”
谢深点了点头说:“自然。若是有人要为难尹大人,本宫定饶不了他。”
阮慕阳回到了马车上,回想起尹济的话,心有余悸。
没过多久,张安夷便上了马车。
“夫人在皇后娘娘那里可遇上什么事?”他问。
阮慕阳摇了摇头笑着说:“拖二爷的福,皇后娘娘对我礼遇有加,十分关照。”
随后,她又问:“二爷哪里呢?”
“终于见到圣上了。”张安夷虽然回答得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并不怎么好。
随着车轮滚过宫门口石板路的声音,马车缓缓离开了皇宫。
马车驶入张家后,阮慕阳先从车上下来,当看见正好遇到的两个人的时候,她愣了愣。
是张安玉和胡云喜。
他们二人显然也没想到这么晚还有人回来,一下子愣住了。
“四弟,四弟妹。”阮慕阳尴尬地叫了一声。
随后,张安夷从马车上下来。
张安玉和胡云喜的脸一下子红了。
因为此刻,张安玉正背着胡云喜,两人显得有些亲密。
“二哥,二嫂。”张安玉的声音里有些不自然,“云喜她----的脚扭了。”
头一回见张安玉这副害羞的模样,阮慕阳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第五十一章 行刺失败
见张安玉没有把她放下来的意思,胡云喜的脸更红了。
张安玉的目光与张安夷对上,前者不自然地移开了,后者看得坦然。
见胡云喜脸皮薄,再加上自己看得也不好意思,阮慕阳便拉着张安夷,对他们说道:“时候不早了,四弟四弟妹早些休息,我们先走了。”
见他们终于离开了,胡云喜松了口气,低声说道:“你----把我放下来自己走吧,一会儿又让人看见了。”
张安玉又恢复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不以为然地说:“你的脚都这样了怎么走?怕什么?谁要是敢瞎看爷就抠了他的眼珠子。”
要知道,他张四确实在张府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对上他二哥的时候会心虚,对上他二嫂的时候不自在。
另一边,阮慕阳与张安夷一同走回穿云院。回想起刚才张安玉的表情,她忍不住笑道:“原来觉得四弟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原来也是知道疼人的。”
她觉得张安玉成亲之后确实成熟了不少,至少再也不会盯着她,要找她“红杏出墙”的证据了。
听她提起张安玉的时候,张安夷眸光微动,又听到她说张安玉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他眼中一丝笑意,揶揄道:“夫人这是羡慕了?”
阮慕阳瞪了他一眼。她什么时候说羡慕了?先帝驾崩那一晚,他将她送毓秀宫接回来,将她从马车上抱回了穿云院,已经够让她没脸见人的了。
她这副面上含羞,眼中风情无限的样子让张安夷的凝了凝眸。今夜正好是轮圆月,银色的月辉洒在她身上,让她纤细玲珑的身姿照得清晰,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一样,再配上她举止中的端庄,风姿动人。
张安夷忽然伸手将她搂进了怀里,抬起她的下巴就在她的唇上落下了一个吻。
“你做什么!”阮慕阳低声惊呼。
她看了看四下,好在没有下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