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远志没有全力支持孙禀,也没有完全怂恿陆铮不惜一切代价对西北用兵,这背后是有他复杂考量的。
他认同孙禀的建议么?实话讲他内心是非常认同的,因为对陆铮来说,他现在几乎是无敌的存在,放眼整个天下能够和陆铮争高下的唯有宋文松一人,既然如此,陆铮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对付宋文松都是正确的。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齐远志觉得陆铮低估了宋文松。的确宋文松的天赋不如陆铮,才华也可能不如陆铮,但是此人心机深沉,坚韧不拔,他已经几次败在陆铮的手下了,可是每一次失败他都突飞猛进。
这一次宋文松回到西北,短短几个月之内便能够将西北据为己有,将手握重兵的两兄弟一个斩杀一个驱逐,这等本事放眼天下能有几人办到?
毫不夸张的说宋文松已经非昔日阿蒙了,对付这样的人不能以常理揣度,陆铮徐徐图之的政策可能没错,因为陆铮可以凭这样的策略温水煮蛙,让宋文松不断在消耗之中崩溃,等到了合适的时机,陆铮再大举出兵完成最后一击。
不得不说陆铮的这个计划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齐远志觉得宋文松绝对不会甘于失败。
就如同陆铮当年在中原的情形一样,陆铮从江南到京畿到中原,那个时候他的实力也非常的弱,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陆铮终究难逃被灭,可结果陆铮却数次死里逃生,而且每走一步都超乎寻常,最后陆铮终于拿下了辽东,并且利用辽东得天独厚的条件,建立了一支可以征战天下的铁骑,这个过程当初谁能想到?
一样的道理,宋文松也有这样的能力,在极度压力之下,在生死存亡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他一定会干出超乎寻常的行为,到那个时候恐怕就不太好控制了呢!
齐远志脑海中思绪纷飞,终究只能长叹一口气,不管怎么说他以前效忠于宋文松,虽然最后两人分道扬镳了,但是关键时候让他把昔日的主公往死里整,他内心深处终究还有些不忍。
更重要的一点则是齐远志已经把握到了陆铮的内心,陆铮的内心是不愿意大张旗鼓,不惜代价对付宋文松的,他公开议事不过是需要更多的支持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齐远志就算力挺孙禀就一定能扭转局面?答案显然是未知的!
陆铮对付西北的方针确定,柳松立刻率领三人浩浩汤汤的挺|进西北,兵锋所指直指银城和凉州。
大军临行之前陆铮亲自送行,他拉着柳松的手道:“对西北的用兵极其重要,本来我是准备亲自率兵西征的,奈何近半年以来我们的步子迈得太快,欠下的债很多,我们占领了很多地盘,现在也需要将这些地盘一一的管好,休养生息,让百姓幸福安康,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所以这一次西北用兵我便让兄弟你去,记住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不用和对方消耗,关键是要对对手形成震慑和压制。
我估计这样用兵一年半载,回头我们就恢复了元气,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大举出兵西北,西北便可以平定!”
柳松道:“王爷放心,我这一次去一定把握分寸,当然,如果银城我能拿下那也不会和宋文松客气!
西北初定,宋文杰还是有些拥趸,这一次我们打的是宋文杰的名号,西北的探子回报,银城和凉州都颇为躁动,所以王爷不要担心,我此行定然无虞!”
陆铮拍了拍柳松的肩膀,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要知道柳松当年可是个愣头青啊,那个时候的柳松何曾想到能成为今日这般可以堪大用的一方大将?
光阴荏苒,时光改变了很多人的模样,陆铮变了,柳松也变了,甚至这天下都已经变了。
陆铮最早的时候,在扬州的时候他追求的也不过是一辈子的富贵而已,谁能想到如今投笔从戎,四面征战也已经有了十年的光景?
十年戎马生涯,陆铮已经厌倦了,领兵之初金戈铁马的豪情已经渐渐的淡去,最近他看到最多的是民不聊生,饿殍千里。
以前走到哪里都一片欣欣向荣,繁荣富饶的大康朝在战乱之中已经彻底衰败。天下的纷争,群雄的崛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是最终苦的却是芸芸众生,是天下的百姓。
陆铮真的想结束这样的战争了,同时陆铮对此时依旧活在山东的歆德帝也厌恶到了极点,这天下的纷乱全都是因为这个人而引起。
此人搅乱了天下,将天下所有人都当成了玩物,当成棋子,为此无数人丧生,无数人死去,可是他却依旧能逍遥自在的活着,活在他虚无缥缈的世界之中,这就是上天的不公啊!
柳松率领大军出征,陆铮则是移师河南,对他来说稳定两河,对京畿形成压迫,最后拿下京畿则是他接下来要考量的战略了。
……
京城,龙灵秀看到了来自并州的战报,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宋文松在关键时候表现的拖沓,让他失去了最好的战机!此战结束,西北又陷入到了极度被动的阶段了!”
花公公道:“陆铮从并州退了,人在河南,如今两河已经完全在他手中,如此一来我们便没有回旋空间了!
京城的日子难熬,现在我们必须要打通江南的漕运,要不然……”
龙灵秀眉头轻轻一挑,道:“二哥不傻,他很清楚如果让陆铮一统了中原,他江南的日子绝对不好过,在这种情况下,漕运必通!
但是这件事的要点关键不在这里,老东西,你明白吗?”
花公公道:“老奴知道,现在是有人要下旨意,以陛下之名发号施令,而这一点恰是江南不能容忍的!江南的二爷已经称帝了,他岂能尊我京畿的大爷为帝呢?公主殿下,这是个绝好的机会,静观其变,而后待机而动,如此方是掌控局面的万全之策!”
龙灵秀哼了一声,道:“说一千,道一万,都是陆铮那个杀千刀的干的好事!陆铮此獠,口口声声把自己说成是大康的忠臣,倘若他真是忠臣,龙兆炎会回到京城?
所以,他陆铮也是个口腹蜜剑之徒,这个人绝对不能相信啊!”
花公公道:“陆铮要去了苏芷的命,如此来坏公主殿下的名声。随即又把龙兆炎送回到了京城,一次来削弱公主的影响力。
不得不说他这么做都是煞费苦心,但是他不会想到在关键时候,生死存亡之时候,公主殿下的决心和意志。
殿下,谭磊这么些年的经营,如今我们已经渗透进去了,很多年轻一带的军人都知道,京畿要想有所前途,那必然是要清除障碍,绝对要杜绝窝里斗,祸起萧墙那是取死之道!”
龙灵秀微微皱眉,道:“谭成怎么想的?你知道吗?”
花公公嘿嘿一笑,道:“谭成的态度鲜明而坦诚,他明确说了,只要时机成熟,我一定支持公主整肃京城,让京城不再乌烟瘴气,而是朗朗乾坤!”
龙灵秀豁然站起身来道:“好,他谭成有这个志向,我龙灵秀就成全他,传我将令,将我公主府的卫兵全部调往漕运码头,密切监视漕运码头的一举一动!”
龙灵秀传了命令出去,这个时候谭磊的府上却也是如同走马灯一般热闹,皇帝陛下龙兆炎被送回京之后,一时竟然没有回皇宫,赫然在谭磊的将军府暂住。
说到原因也确实哭笑不得,那便是入籍你的京城九门防卫,包括紫禁城的防卫赫然都被龙灵秀给掌控住了。
龙灵秀将自己的亲卫军改编成一股为大内禁军,一股为城防营,如今这两飙人马控制了紫禁城的整个核心区域,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龙兆炎倘若住皇宫,那岂不是自投罗网么?
关键还有点是要点,那就是站在谭磊的立场上,龙兆炎于他来说也不过是个工具而已,他要和龙灵秀博弈,他要挑战龙灵秀的权威,龙兆炎便是他可以拿出来的筹码和工具。
他打心眼里希望龙兆炎一直都依附于他,因为如此,他便可以奉天子令诸侯,所以,在如今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龙兆炎住皇宫的事情反而不是他重点考虑的事儿了。
如今京畿外部,陆铮紧锣密鼓的压迫,而京城内部的争斗却已经到了白热化,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一山不能容二虎,京城必须要有个决断,如若不然,事情解决不了呢!
“王爷,我们五六万军队,必须要有粮草支撑才能度过难关!如今我们漕运一日不开通,我们一日就惶恐,这个时候将军您需要果决果断啊!”手下谋士秦选建议道。
谭磊嘿嘿冷笑,道:“先生还是要我放弃陛下?先生可知道我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不管什么时候,我绝对不放弃陛下!
龙灵秀耍手段,那大家就熬着,熬一天是一天,我看熬到了陆铮大举进攻京城的时候,究竟谁有好果子吃!”
他认同孙禀的建议么?实话讲他内心是非常认同的,因为对陆铮来说,他现在几乎是无敌的存在,放眼整个天下能够和陆铮争高下的唯有宋文松一人,既然如此,陆铮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对付宋文松都是正确的。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齐远志觉得陆铮低估了宋文松。的确宋文松的天赋不如陆铮,才华也可能不如陆铮,但是此人心机深沉,坚韧不拔,他已经几次败在陆铮的手下了,可是每一次失败他都突飞猛进。
这一次宋文松回到西北,短短几个月之内便能够将西北据为己有,将手握重兵的两兄弟一个斩杀一个驱逐,这等本事放眼天下能有几人办到?
毫不夸张的说宋文松已经非昔日阿蒙了,对付这样的人不能以常理揣度,陆铮徐徐图之的政策可能没错,因为陆铮可以凭这样的策略温水煮蛙,让宋文松不断在消耗之中崩溃,等到了合适的时机,陆铮再大举出兵完成最后一击。
不得不说陆铮的这个计划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齐远志觉得宋文松绝对不会甘于失败。
就如同陆铮当年在中原的情形一样,陆铮从江南到京畿到中原,那个时候他的实力也非常的弱,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陆铮终究难逃被灭,可结果陆铮却数次死里逃生,而且每走一步都超乎寻常,最后陆铮终于拿下了辽东,并且利用辽东得天独厚的条件,建立了一支可以征战天下的铁骑,这个过程当初谁能想到?
一样的道理,宋文松也有这样的能力,在极度压力之下,在生死存亡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他一定会干出超乎寻常的行为,到那个时候恐怕就不太好控制了呢!
齐远志脑海中思绪纷飞,终究只能长叹一口气,不管怎么说他以前效忠于宋文松,虽然最后两人分道扬镳了,但是关键时候让他把昔日的主公往死里整,他内心深处终究还有些不忍。
更重要的一点则是齐远志已经把握到了陆铮的内心,陆铮的内心是不愿意大张旗鼓,不惜代价对付宋文松的,他公开议事不过是需要更多的支持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齐远志就算力挺孙禀就一定能扭转局面?答案显然是未知的!
陆铮对付西北的方针确定,柳松立刻率领三人浩浩汤汤的挺|进西北,兵锋所指直指银城和凉州。
大军临行之前陆铮亲自送行,他拉着柳松的手道:“对西北的用兵极其重要,本来我是准备亲自率兵西征的,奈何近半年以来我们的步子迈得太快,欠下的债很多,我们占领了很多地盘,现在也需要将这些地盘一一的管好,休养生息,让百姓幸福安康,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所以这一次西北用兵我便让兄弟你去,记住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不用和对方消耗,关键是要对对手形成震慑和压制。
我估计这样用兵一年半载,回头我们就恢复了元气,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大举出兵西北,西北便可以平定!”
柳松道:“王爷放心,我这一次去一定把握分寸,当然,如果银城我能拿下那也不会和宋文松客气!
西北初定,宋文杰还是有些拥趸,这一次我们打的是宋文杰的名号,西北的探子回报,银城和凉州都颇为躁动,所以王爷不要担心,我此行定然无虞!”
陆铮拍了拍柳松的肩膀,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要知道柳松当年可是个愣头青啊,那个时候的柳松何曾想到能成为今日这般可以堪大用的一方大将?
光阴荏苒,时光改变了很多人的模样,陆铮变了,柳松也变了,甚至这天下都已经变了。
陆铮最早的时候,在扬州的时候他追求的也不过是一辈子的富贵而已,谁能想到如今投笔从戎,四面征战也已经有了十年的光景?
十年戎马生涯,陆铮已经厌倦了,领兵之初金戈铁马的豪情已经渐渐的淡去,最近他看到最多的是民不聊生,饿殍千里。
以前走到哪里都一片欣欣向荣,繁荣富饶的大康朝在战乱之中已经彻底衰败。天下的纷争,群雄的崛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是最终苦的却是芸芸众生,是天下的百姓。
陆铮真的想结束这样的战争了,同时陆铮对此时依旧活在山东的歆德帝也厌恶到了极点,这天下的纷乱全都是因为这个人而引起。
此人搅乱了天下,将天下所有人都当成了玩物,当成棋子,为此无数人丧生,无数人死去,可是他却依旧能逍遥自在的活着,活在他虚无缥缈的世界之中,这就是上天的不公啊!
柳松率领大军出征,陆铮则是移师河南,对他来说稳定两河,对京畿形成压迫,最后拿下京畿则是他接下来要考量的战略了。
……
京城,龙灵秀看到了来自并州的战报,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宋文松在关键时候表现的拖沓,让他失去了最好的战机!此战结束,西北又陷入到了极度被动的阶段了!”
花公公道:“陆铮从并州退了,人在河南,如今两河已经完全在他手中,如此一来我们便没有回旋空间了!
京城的日子难熬,现在我们必须要打通江南的漕运,要不然……”
龙灵秀眉头轻轻一挑,道:“二哥不傻,他很清楚如果让陆铮一统了中原,他江南的日子绝对不好过,在这种情况下,漕运必通!
但是这件事的要点关键不在这里,老东西,你明白吗?”
花公公道:“老奴知道,现在是有人要下旨意,以陛下之名发号施令,而这一点恰是江南不能容忍的!江南的二爷已经称帝了,他岂能尊我京畿的大爷为帝呢?公主殿下,这是个绝好的机会,静观其变,而后待机而动,如此方是掌控局面的万全之策!”
龙灵秀哼了一声,道:“说一千,道一万,都是陆铮那个杀千刀的干的好事!陆铮此獠,口口声声把自己说成是大康的忠臣,倘若他真是忠臣,龙兆炎会回到京城?
所以,他陆铮也是个口腹蜜剑之徒,这个人绝对不能相信啊!”
花公公道:“陆铮要去了苏芷的命,如此来坏公主殿下的名声。随即又把龙兆炎送回到了京城,一次来削弱公主的影响力。
不得不说他这么做都是煞费苦心,但是他不会想到在关键时候,生死存亡之时候,公主殿下的决心和意志。
殿下,谭磊这么些年的经营,如今我们已经渗透进去了,很多年轻一带的军人都知道,京畿要想有所前途,那必然是要清除障碍,绝对要杜绝窝里斗,祸起萧墙那是取死之道!”
龙灵秀微微皱眉,道:“谭成怎么想的?你知道吗?”
花公公嘿嘿一笑,道:“谭成的态度鲜明而坦诚,他明确说了,只要时机成熟,我一定支持公主整肃京城,让京城不再乌烟瘴气,而是朗朗乾坤!”
龙灵秀豁然站起身来道:“好,他谭成有这个志向,我龙灵秀就成全他,传我将令,将我公主府的卫兵全部调往漕运码头,密切监视漕运码头的一举一动!”
龙灵秀传了命令出去,这个时候谭磊的府上却也是如同走马灯一般热闹,皇帝陛下龙兆炎被送回京之后,一时竟然没有回皇宫,赫然在谭磊的将军府暂住。
说到原因也确实哭笑不得,那便是入籍你的京城九门防卫,包括紫禁城的防卫赫然都被龙灵秀给掌控住了。
龙灵秀将自己的亲卫军改编成一股为大内禁军,一股为城防营,如今这两飙人马控制了紫禁城的整个核心区域,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龙兆炎倘若住皇宫,那岂不是自投罗网么?
关键还有点是要点,那就是站在谭磊的立场上,龙兆炎于他来说也不过是个工具而已,他要和龙灵秀博弈,他要挑战龙灵秀的权威,龙兆炎便是他可以拿出来的筹码和工具。
他打心眼里希望龙兆炎一直都依附于他,因为如此,他便可以奉天子令诸侯,所以,在如今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龙兆炎住皇宫的事情反而不是他重点考虑的事儿了。
如今京畿外部,陆铮紧锣密鼓的压迫,而京城内部的争斗却已经到了白热化,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一山不能容二虎,京城必须要有个决断,如若不然,事情解决不了呢!
“王爷,我们五六万军队,必须要有粮草支撑才能度过难关!如今我们漕运一日不开通,我们一日就惶恐,这个时候将军您需要果决果断啊!”手下谋士秦选建议道。
谭磊嘿嘿冷笑,道:“先生还是要我放弃陛下?先生可知道我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不管什么时候,我绝对不放弃陛下!
龙灵秀耍手段,那大家就熬着,熬一天是一天,我看熬到了陆铮大举进攻京城的时候,究竟谁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