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学院。
秦歌刚到教室,屁股都还没坐热,便被许老师叫走,之后被带到另外一间教室。
这间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秦歌和许老师二人。
许老师将一张试卷发给秦歌。
“秦歌同学,老师希望你能好好表现,考出一个好成绩。”许老师对秦歌点点头,随后便转身走到讲台上坐下。
其实对于秦歌,许老师是不抱有什么希望,因为秦歌三天两头翘课,甚至还跟药不然和战安凉那种坏学生厮混在一起,这样的学生能考出什么好成绩?
只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许老师才向院方申请让秦歌补考。或许他不是什么好老师,但他一定是个敬业负责的老师。
果然,在讲台上监考的许老师看到,此时已拿到试卷的秦歌脸上泛起难色,迟迟没有动笔,很显然他是不会做题,这典型就是学渣才会有的表现,要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此刻早已搦管挥毫,心中敞亮,灵感无尽,满腹书香自散发,一如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哪里还会犯难?
“唉。”许老师轻轻摇头,心中感慨:“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烂泥扶不上墙也。”
“要是我的孩子也像他这样……”
此际秦歌确实是犯了难,因为要将总分一百的题控制在八十九分,这是门技术活。
选择题、填空题共有二十道,每道题一分,秦歌可以得满分。
算术题五道,每道三分,秦歌觉得自己也可以得满分,他前世的数学成绩虽是差的一批,但好歹也是个大二的学生,而且还是杀手这种职业,可谓涉猎广泛,诸如《算经十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五曹算经》、《缀术》等等之类的书籍皆有涉猎,虽说不上是精通,但应付这种考试也是游刃有余,毫无压力。
修道理论题有五道,每道三分,这对秦歌来说就如家常便饭,在鬼剑山上的那十六年,他基本上什么都有学过,区区修道理论题自不待言,不然还敢说自己是鬼剑传人?
诗词题只有一道,共二十分,这对秦歌而言更是小儿科,毕竟他前世从小学都在背的唐诗宋词可不是白背的,那姓李的、姓杜的、姓苏的等等大佬们可是给后世留下不少文学瑰宝。这年头,要是不会几首唐诗宋词或者文言文什么的,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从地球穿越过来的。
最后就是论文题,这就相当于是作文题,共有三十分,其题目大抵是针对现今修道界的繁荣,以及未来修道界的发展方向写一篇不低于八百字的论文,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文辞优美。
阅卷阅到这里,秦歌不禁就笑了,心想前世那些思想政治讲坛都是白看的?固然这个世界不适合他前世那些前卫的思想,但只要稍微改一下,那也是棒棒哒,得满分绝逼没问题。
至于字迹工整,文辞优美什么的,那就更不是问题,秦歌写的字,就跟印刷出来的一样好看。
一个剑客,玩剑玩的好,写的字自然也就好看。
所以古人常说,武与文,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
“三十分的论文题肯定要做,二十分的诗词题也要做,修道理论题和算术题共三十分,这也要做,那么就只能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面下手,可如果连这些简单的选择题都选错,那未免也假得太没水平……唉,看来最后还是只能在算术题上面下手。”
别人考试,纠结的是要如何写出正确答案,巴不得分数越高越好,但秦歌偏偏是个奇葩,可谓是天下皆白,唯他独黑,因为他纠结的是要怎么故意答错,而且还是那种不能让老师看出来的有水平的错误答案,生怕考到高分……
其实这都是布菊花害的。
时过良久。
秦歌放下笔,“老师,我做完了。”
正在讲台上打瞌睡的许老师被惊醒,尴尬的对秦歌点点头,“好,秦歌同学你先离场,老师来批阅试卷。”
待秦歌离去后,许老师端着砚台走到秦歌刚刚考试的那张课桌前坐下。
砚台里的墨红得似血,因为那是朱砂。
只见许老师一手拢起大袖,一手提着小毫,轻轻地在砚台里蘸些朱砂,开始批阅试卷。
选择题和填空题全对,许老师满意的点点头,本来他是睡意绵绵,对批阅秦歌这种差生的试卷是毫无兴趣,不过此刻他却是睡意全无,暗叹秦歌这孩子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随后在看到几道算术题出错之后,许老师皱起眉,觉得秦歌错的很是不应该,非常遗憾,只差那么一点点就对,真叫人饮恨。
修道理论题全对,没有一点出错,放眼整个书香学院,秦歌还是第一个将修道理论题全部做对的学生。
“这孩子,有点儿东西。”许老师满脸欣慰,伸手捋着胡须,连大袖拖进砚台里也浑然不觉。
“咦?”忽然,许老师目光一凝,顿时精神抖擞,赶紧调整一下坐姿,盯着试卷上面秦歌写的那几首诗词。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许老师两眼发亮,赞道:“好!好!好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许老师捋着胡须,缓缓闭上双眼,似是沉浸在诗句的意境当中,“啊……好!好一个‘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许云深纵横文坛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好诗!”
接着他又看向下一首,轻声念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妙!妙啊!妙不可言呐!如此诗意,实难相信是出自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之笔,哈哈哈哈……”许老师仰头大笑,赞叹不已,他教书授课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像秦歌这样的好学生。
随后,许老师迫不及待的看向下一首,那是一首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许老师安静下去,又缓缓闭上双眼,轻轻呢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时间,许老师心中满满的感慨,不由想起年少时,在高粱地边看到的那个美丽姑娘,她有着明亮的大眼睛,乌黑的长头发,当他干完农活想要回高粱地去寻找那个姑娘时,那姑娘已消失在茫茫人海……
批阅秦歌的试卷仅仅是批阅到这里,许老师便不想再继续下去,因为他怕,他怕后面的内容会更加精彩,让他想起更多的往事。
但他还是要继续批阅下去。
他看向最后一首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许老师再次闭上眼睛,心头不胜感慨,长长叹道:“却道天凉好个秋,好个秋啊……”
下意识端起砚台,在到嘴边时却猛然惊醒,才发现这不是酒,差点就干了这杯朱砂。
要是现在有酒,那该多好。
好诗配好酒,妙哉。
……(未完待续。)
秦歌刚到教室,屁股都还没坐热,便被许老师叫走,之后被带到另外一间教室。
这间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秦歌和许老师二人。
许老师将一张试卷发给秦歌。
“秦歌同学,老师希望你能好好表现,考出一个好成绩。”许老师对秦歌点点头,随后便转身走到讲台上坐下。
其实对于秦歌,许老师是不抱有什么希望,因为秦歌三天两头翘课,甚至还跟药不然和战安凉那种坏学生厮混在一起,这样的学生能考出什么好成绩?
只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许老师才向院方申请让秦歌补考。或许他不是什么好老师,但他一定是个敬业负责的老师。
果然,在讲台上监考的许老师看到,此时已拿到试卷的秦歌脸上泛起难色,迟迟没有动笔,很显然他是不会做题,这典型就是学渣才会有的表现,要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此刻早已搦管挥毫,心中敞亮,灵感无尽,满腹书香自散发,一如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哪里还会犯难?
“唉。”许老师轻轻摇头,心中感慨:“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烂泥扶不上墙也。”
“要是我的孩子也像他这样……”
此际秦歌确实是犯了难,因为要将总分一百的题控制在八十九分,这是门技术活。
选择题、填空题共有二十道,每道题一分,秦歌可以得满分。
算术题五道,每道三分,秦歌觉得自己也可以得满分,他前世的数学成绩虽是差的一批,但好歹也是个大二的学生,而且还是杀手这种职业,可谓涉猎广泛,诸如《算经十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五曹算经》、《缀术》等等之类的书籍皆有涉猎,虽说不上是精通,但应付这种考试也是游刃有余,毫无压力。
修道理论题有五道,每道三分,这对秦歌来说就如家常便饭,在鬼剑山上的那十六年,他基本上什么都有学过,区区修道理论题自不待言,不然还敢说自己是鬼剑传人?
诗词题只有一道,共二十分,这对秦歌而言更是小儿科,毕竟他前世从小学都在背的唐诗宋词可不是白背的,那姓李的、姓杜的、姓苏的等等大佬们可是给后世留下不少文学瑰宝。这年头,要是不会几首唐诗宋词或者文言文什么的,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从地球穿越过来的。
最后就是论文题,这就相当于是作文题,共有三十分,其题目大抵是针对现今修道界的繁荣,以及未来修道界的发展方向写一篇不低于八百字的论文,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文辞优美。
阅卷阅到这里,秦歌不禁就笑了,心想前世那些思想政治讲坛都是白看的?固然这个世界不适合他前世那些前卫的思想,但只要稍微改一下,那也是棒棒哒,得满分绝逼没问题。
至于字迹工整,文辞优美什么的,那就更不是问题,秦歌写的字,就跟印刷出来的一样好看。
一个剑客,玩剑玩的好,写的字自然也就好看。
所以古人常说,武与文,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
“三十分的论文题肯定要做,二十分的诗词题也要做,修道理论题和算术题共三十分,这也要做,那么就只能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面下手,可如果连这些简单的选择题都选错,那未免也假得太没水平……唉,看来最后还是只能在算术题上面下手。”
别人考试,纠结的是要如何写出正确答案,巴不得分数越高越好,但秦歌偏偏是个奇葩,可谓是天下皆白,唯他独黑,因为他纠结的是要怎么故意答错,而且还是那种不能让老师看出来的有水平的错误答案,生怕考到高分……
其实这都是布菊花害的。
时过良久。
秦歌放下笔,“老师,我做完了。”
正在讲台上打瞌睡的许老师被惊醒,尴尬的对秦歌点点头,“好,秦歌同学你先离场,老师来批阅试卷。”
待秦歌离去后,许老师端着砚台走到秦歌刚刚考试的那张课桌前坐下。
砚台里的墨红得似血,因为那是朱砂。
只见许老师一手拢起大袖,一手提着小毫,轻轻地在砚台里蘸些朱砂,开始批阅试卷。
选择题和填空题全对,许老师满意的点点头,本来他是睡意绵绵,对批阅秦歌这种差生的试卷是毫无兴趣,不过此刻他却是睡意全无,暗叹秦歌这孩子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随后在看到几道算术题出错之后,许老师皱起眉,觉得秦歌错的很是不应该,非常遗憾,只差那么一点点就对,真叫人饮恨。
修道理论题全对,没有一点出错,放眼整个书香学院,秦歌还是第一个将修道理论题全部做对的学生。
“这孩子,有点儿东西。”许老师满脸欣慰,伸手捋着胡须,连大袖拖进砚台里也浑然不觉。
“咦?”忽然,许老师目光一凝,顿时精神抖擞,赶紧调整一下坐姿,盯着试卷上面秦歌写的那几首诗词。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许老师两眼发亮,赞道:“好!好!好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许老师捋着胡须,缓缓闭上双眼,似是沉浸在诗句的意境当中,“啊……好!好一个‘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许云深纵横文坛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好诗!”
接着他又看向下一首,轻声念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妙!妙啊!妙不可言呐!如此诗意,实难相信是出自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之笔,哈哈哈哈……”许老师仰头大笑,赞叹不已,他教书授课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像秦歌这样的好学生。
随后,许老师迫不及待的看向下一首,那是一首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许老师安静下去,又缓缓闭上双眼,轻轻呢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时间,许老师心中满满的感慨,不由想起年少时,在高粱地边看到的那个美丽姑娘,她有着明亮的大眼睛,乌黑的长头发,当他干完农活想要回高粱地去寻找那个姑娘时,那姑娘已消失在茫茫人海……
批阅秦歌的试卷仅仅是批阅到这里,许老师便不想再继续下去,因为他怕,他怕后面的内容会更加精彩,让他想起更多的往事。
但他还是要继续批阅下去。
他看向最后一首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许老师再次闭上眼睛,心头不胜感慨,长长叹道:“却道天凉好个秋,好个秋啊……”
下意识端起砚台,在到嘴边时却猛然惊醒,才发现这不是酒,差点就干了这杯朱砂。
要是现在有酒,那该多好。
好诗配好酒,妙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