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兵临波斯湾
波斯湾作为世界石油宝库,如果占据这一块地方,那么将会获得源源不断的石油资源。
17世纪没有人知道石油能够有什么大作用,关于石油的记载往往是某种可燃物而已。所以没有人在意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
掠夺没有人重视的石油资源,在这个时候再简单不过了。
相反,如果所有国家都知道石油有多么重要,到时候再寻找和开采石油就没有那么简单。
一支船队突袭了波斯帝国的阿巴斯港,四艘冒着黑烟的蒸汽船在出现在海面上,大口径的前装线膛炮轰击集结在滩头的波斯军队。
蒸汽船上的火炮手专门装填了空心的爆破弹,里面装有大量的黑火药,在波斯军队中爆炸,黑烟滚滚,3000名波斯步兵、骑兵和辅兵组成的波斯军队人仰马翻。
在梅、兰、竹、菊四艘蒸汽船的旁边还有十几艘大帆船,它们同样在往海滩平射实心弹或者空心弹。
这些木制帆船使用的火炮炮弹偏轻,但胜在火炮数量众多,加剧了岸边波斯军队的溃败。
阿巴斯港的炮台装列有青铜炮,这还是当初英格兰人卖给他们的火炮。
炮台的火炮向突袭港口的大船进行反击,炮声却零零散散,很快就被来自大海上更加密集的炮火覆盖。
20条小型桨帆船战舰和用于运输部队的10艘小船开始抢滩登陆,头上包裹着头巾的印度土邦士兵再次被命令去打头阵,他们的任务是攻克阿巴斯港的海防炮台。
这些桨帆船和运兵船是在印度的孟买和果阿由葡萄牙人制造的。
东印度公司占领了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据点,孟买和果阿落在华夏手中。
当时东印度公司仍然允许愿意继续在孟买、果阿生活的葡萄牙人居住在上述地方,用他们来稀释当地土著的比例。
这些葡萄牙人拥有制造适合用来在浅水区航行的桨帆船和运兵船的技术,他们曾经占领过霍尔木兹海峡,对这片海域比较熟悉。
葡萄牙人和土邦士兵一样被雇佣来参与这次远征,他们提供的是船只和技术,虽然同样是仆从军,比起土邦士兵的地位却要高一点。
波斯守军面对密集的火炮,他们落荒而逃。
为了从败走的波斯士兵身上抢到战利品,土邦士兵一马当先,他们的小船搁浅之后便,土邦士兵手里握着落后的前膛装火枪,一边射击一边装填火药和弹丸。
海滩上集结的波斯士兵缺乏有效的反击手段,他们马上退到舰炮射程之外,准备迎击登陆部队的再次进攻。
“波斯人驻守阿巴斯港的兵力约为数千,配有大量的火枪、弓箭与传统的刀剑长矛。这些火枪估计还是你们当初英格兰人卖给他们的,为我们添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东印度公司武装商船船队的指挥官陈邦彦向一个东印度公司的英格兰雇员说道。
以前英格兰人为了取代葡萄牙人在波斯的贸易地位,帮助波斯皇帝阿巴斯一世驱逐了霍尔木兹海峡的葡萄牙人,波斯皇帝还建立了一支波斯新军,与土耳其新军抗衡。
现在英格兰人帮助波斯皇帝建立起来的部队却成为了一种阻碍。
“波斯的新军主力在北边和西边防御土耳其人,霍尔木兹海峡因为葡萄牙人二十多年前被赶走,他们已经疏于防备了。”英格兰雇员说道。
对阿巴斯港的袭击仍然在继续,印度土邦士兵攻陷了炮台,波斯守军舍弃了炮台里面的重炮,进攻的土邦士兵用铁钉钉入火炮装引信的小孔,使波斯守军的重炮丧失作用。
停泊在阿巴斯港里面的波斯商船和桨帆船或者被火炮摧毁,或者被跳上甲板的水手占领。
此时远征波斯的成员十分混杂,有华夏人、英格兰人、葡萄牙人、印度人、马来人、爪哇人、暹罗人,阿巴斯港也一片混乱。
10000名远征军陆上部队登上了波斯的土地,他们人数众多,各自找到自己的部队,花费了相当一段时间才整顿完毕。
而远处的3000名波斯士兵则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首先他们不知道敌人来自哪里,又是为何而来,对方以可怕的船只和火炮的数量让他们肝胆俱裂。
“敌人的炮弹就跟大雨一样密集,船只如同天上的乌云,请求皇帝陛下将北边的主力调到南方,敌人太过强大,我方恐怕难以坚守。”波斯将领第一时间向皇城伊斯法罕求援。
阿巴斯港根本就没有想到会被袭击,这里的3000名装备并不精良的波斯士兵形同虚设。
波斯骑兵信使带着守将的求援信飞奔伊斯法罕,而剩下的人躲在了一座西式的棱堡里面,棱堡布置有两门重炮,打算凭此固守。
波斯帝国的色拉子城总督立即率领一支援军与阿巴斯港的守军汇合,号称20000名大军,打算在波斯帝国北边的大军南下支援之前挡住远征军。
“对方号称20000名大军,估计其能够作战的数量不超过6000人,我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我们可以在夜间突袭他们的棱堡要塞,将堡垒摧毁。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在这里耽搁,必须要速战速决。另外舰队需要在保护阿巴斯港安全之余,沿着波斯湾进行扫荡,摧毁波斯湾中对我们有威胁的波斯军舰。”
黄得功率领士兵上岸之后,按照礼部使节弄到的波斯地图制定行军作战的计划。
礼部使节可不只是在伊斯法罕花天酒地那么简单,在他们出使波斯的过程中还设法弄清楚了从阿巴斯港前往伊斯法罕的道路和弄到波斯的地图。
“摧毁了这里的棱堡之后,我们直接向伊斯法罕进军,要求他们签订条约。中途我们可能会遭遇无数波斯军队的攻击,但是我们将会战无不胜。”黄得功对第十二兵团充满了信心。
他们这次可是深入伊朗高原,直捣黄龙。
可能他们觉得为了报复使波斯帝国就要攻拔波斯人的首都有点小题大做,只有很少人知道条约中要求获得石油开采权在将来有多么重要。
17世纪没有人知道石油能够有什么大作用,关于石油的记载往往是某种可燃物而已。所以没有人在意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
掠夺没有人重视的石油资源,在这个时候再简单不过了。
相反,如果所有国家都知道石油有多么重要,到时候再寻找和开采石油就没有那么简单。
一支船队突袭了波斯帝国的阿巴斯港,四艘冒着黑烟的蒸汽船在出现在海面上,大口径的前装线膛炮轰击集结在滩头的波斯军队。
蒸汽船上的火炮手专门装填了空心的爆破弹,里面装有大量的黑火药,在波斯军队中爆炸,黑烟滚滚,3000名波斯步兵、骑兵和辅兵组成的波斯军队人仰马翻。
在梅、兰、竹、菊四艘蒸汽船的旁边还有十几艘大帆船,它们同样在往海滩平射实心弹或者空心弹。
这些木制帆船使用的火炮炮弹偏轻,但胜在火炮数量众多,加剧了岸边波斯军队的溃败。
阿巴斯港的炮台装列有青铜炮,这还是当初英格兰人卖给他们的火炮。
炮台的火炮向突袭港口的大船进行反击,炮声却零零散散,很快就被来自大海上更加密集的炮火覆盖。
20条小型桨帆船战舰和用于运输部队的10艘小船开始抢滩登陆,头上包裹着头巾的印度土邦士兵再次被命令去打头阵,他们的任务是攻克阿巴斯港的海防炮台。
这些桨帆船和运兵船是在印度的孟买和果阿由葡萄牙人制造的。
东印度公司占领了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据点,孟买和果阿落在华夏手中。
当时东印度公司仍然允许愿意继续在孟买、果阿生活的葡萄牙人居住在上述地方,用他们来稀释当地土著的比例。
这些葡萄牙人拥有制造适合用来在浅水区航行的桨帆船和运兵船的技术,他们曾经占领过霍尔木兹海峡,对这片海域比较熟悉。
葡萄牙人和土邦士兵一样被雇佣来参与这次远征,他们提供的是船只和技术,虽然同样是仆从军,比起土邦士兵的地位却要高一点。
波斯守军面对密集的火炮,他们落荒而逃。
为了从败走的波斯士兵身上抢到战利品,土邦士兵一马当先,他们的小船搁浅之后便,土邦士兵手里握着落后的前膛装火枪,一边射击一边装填火药和弹丸。
海滩上集结的波斯士兵缺乏有效的反击手段,他们马上退到舰炮射程之外,准备迎击登陆部队的再次进攻。
“波斯人驻守阿巴斯港的兵力约为数千,配有大量的火枪、弓箭与传统的刀剑长矛。这些火枪估计还是你们当初英格兰人卖给他们的,为我们添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东印度公司武装商船船队的指挥官陈邦彦向一个东印度公司的英格兰雇员说道。
以前英格兰人为了取代葡萄牙人在波斯的贸易地位,帮助波斯皇帝阿巴斯一世驱逐了霍尔木兹海峡的葡萄牙人,波斯皇帝还建立了一支波斯新军,与土耳其新军抗衡。
现在英格兰人帮助波斯皇帝建立起来的部队却成为了一种阻碍。
“波斯的新军主力在北边和西边防御土耳其人,霍尔木兹海峡因为葡萄牙人二十多年前被赶走,他们已经疏于防备了。”英格兰雇员说道。
对阿巴斯港的袭击仍然在继续,印度土邦士兵攻陷了炮台,波斯守军舍弃了炮台里面的重炮,进攻的土邦士兵用铁钉钉入火炮装引信的小孔,使波斯守军的重炮丧失作用。
停泊在阿巴斯港里面的波斯商船和桨帆船或者被火炮摧毁,或者被跳上甲板的水手占领。
此时远征波斯的成员十分混杂,有华夏人、英格兰人、葡萄牙人、印度人、马来人、爪哇人、暹罗人,阿巴斯港也一片混乱。
10000名远征军陆上部队登上了波斯的土地,他们人数众多,各自找到自己的部队,花费了相当一段时间才整顿完毕。
而远处的3000名波斯士兵则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首先他们不知道敌人来自哪里,又是为何而来,对方以可怕的船只和火炮的数量让他们肝胆俱裂。
“敌人的炮弹就跟大雨一样密集,船只如同天上的乌云,请求皇帝陛下将北边的主力调到南方,敌人太过强大,我方恐怕难以坚守。”波斯将领第一时间向皇城伊斯法罕求援。
阿巴斯港根本就没有想到会被袭击,这里的3000名装备并不精良的波斯士兵形同虚设。
波斯骑兵信使带着守将的求援信飞奔伊斯法罕,而剩下的人躲在了一座西式的棱堡里面,棱堡布置有两门重炮,打算凭此固守。
波斯帝国的色拉子城总督立即率领一支援军与阿巴斯港的守军汇合,号称20000名大军,打算在波斯帝国北边的大军南下支援之前挡住远征军。
“对方号称20000名大军,估计其能够作战的数量不超过6000人,我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我们可以在夜间突袭他们的棱堡要塞,将堡垒摧毁。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在这里耽搁,必须要速战速决。另外舰队需要在保护阿巴斯港安全之余,沿着波斯湾进行扫荡,摧毁波斯湾中对我们有威胁的波斯军舰。”
黄得功率领士兵上岸之后,按照礼部使节弄到的波斯地图制定行军作战的计划。
礼部使节可不只是在伊斯法罕花天酒地那么简单,在他们出使波斯的过程中还设法弄清楚了从阿巴斯港前往伊斯法罕的道路和弄到波斯的地图。
“摧毁了这里的棱堡之后,我们直接向伊斯法罕进军,要求他们签订条约。中途我们可能会遭遇无数波斯军队的攻击,但是我们将会战无不胜。”黄得功对第十二兵团充满了信心。
他们这次可是深入伊朗高原,直捣黄龙。
可能他们觉得为了报复使波斯帝国就要攻拔波斯人的首都有点小题大做,只有很少人知道条约中要求获得石油开采权在将来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