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沉默过后,万老师说到:“据我所知,小胡所说的伟大人物们,以及我所了解的哲学高手们,大多处在一个不太幸福的生活之中。按理说,幸福是一个心理状态。最能够了解自己心理并且处理调适它的,应该是心理学家。但是,搞心理学的,也不见得比我们更好地处理心情问题,对不对?”
他说得有道理啊,毕竟幸福只是一种心理感觉。按理说,如果能够操控或者调适自己的感觉,应该更容易得到幸福感。
“你是在说我吗?”小胡敏感地问到:“你是说我不幸福,甚至学了心理学后,有更麻烦的心理问题?”
“不不不,小胡。我是说,了解自己心理的人,怎么打理不好自己的感情?”
“也许是底盘与动力的关系”小胡的思维一向跳跃,这是天才的基本特点,他思维的线索即使是直线的,但因为速度太快,旁人也难得追上他的思路。
我在大学时,就遇到过这样一个逗比老师。我们教数学的是一名副教授,年纪比较大,他的授课风格与其说是严谨,倒不如说是照本宣科。
有几天,他病了。于是,就让一个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小伙子来给我们上课。我们这三本院校,高数学习,大致是用最简单的题达到60分就万岁的程度。但这家伙估计刚毕业,还有二塄子热血,第一次上讲台,就有点收不住。当他讲到某个数列矩阵时,脑袋一短路,就自嗨地跟我们大讲,数学之美。
“大家快看,这个矩阵,是不是美得一塌糊涂?你们看这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以最中间的0来看,四边都以它为中心对称,对不对?你们看纵列和横列,也有规律,大家看到没有?谁来回答我?”
这家伙背对着我们对黑板上的数字指指点点,当他回头看有没有同学举手时,发现,大部分人都低下了头,当然抬头看他的少数目光中,都透露出茫然的神色。
他丢掉了手中的粉笔,独自黯然神伤。
他动力强劲,而我们学生,底盘稀松。我们互相拉垮了对方,何必互相伤害呢?三本院校的师生,如果只讲学术,算是一种不道德。
“对于幸福,对于感觉,对于心理。我们要注意,这个动力和底盘都是自己。假如求知的欲望和见识的扩展是你的发动机,因真理之油的牵引,你会很有能量。但你的经历和记忆情感,则是你的底盘。二者如果不相匹配,尽早会出问题。”
小胡这一解释,万老师说到:“所以庄子说,以有涯求无涯,殆矣。”
我理解到:“人们看到的世界信息是无限的,至少有无限的可能。但能够理解的,只能是与自我经历的框架自洽的。如果不能自洽,矛盾就产生了。所以,高手的痛苦,大概来源于此吧。”
“很合逻辑!”万老师不知是玩笑还是赞叹。
我就当他是玩笑吧,我也幽默一下。“疯人院院长测试三名精神病人,看他们的恢复情况。院长问:你们知道中国最高的人是哪个?甲答:我知道,是姚明,2米24,最高了。乙反驳:错,是乐山大佛,超过七十米。丙说:什么叫超过七十米,人家七十九米好不好?甲此时来神了:那是坐到的,七十九米,他要站起来,不得超过100米?乙担忧到:都坐了这么久了,不知道还站不站得起来哟。丙表达了同感:估计不行,长期在江边,关节炎肯定是有的。”
说得三人哈哈大笑起来。夜晚的笑声,许多事是隐私是邪恶甚至不可言说。而今夜,我们的笑声坦荡。
话开了头,就无法结尾,万老师也说了一个。“两位大别山兄妹第一次到武汉长江大桥,如此壮美的景色让他们受到了震撼。弟弟说:这样的建筑,怕是要五十块钱才修得起来吧。姐姐纠正到:你怕说得,没得一百块钱,下得了地?”
在大家笑过以后,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非得用历史框架呢?思维随着见识走,不就完了吗?”
“这方案不行吧?”万老师怀疑到:“思维是单向突破,因经历形成的框架可是一个综合整体的结构,没有这个综合稳定的整体结构,自我意识无法建立,我们怎么办?尼采说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我们的经历和教育积淀,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上帝,这个稳定结构是我们参与社会的身份标识,不能随便打破的。”
他说的这一段,在哲学上属于很根本的问题了。我们在社会上所有角色因经历而产生,我们认识别人与别人认识我的共同点在于这众多角色所综合形成的自我特点,如果没这个共同点,我们在社会中,人与人形成不了意识的联系,人类社会如果没有意识的联系,那就相当于动物群体,根本发展不到今天这个样子。
“但是,佛教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自我作主的话,就得抛弃原来的自我意识,当然,一旦抛弃原来的自我意识,就等于抛弃了社会角色,抛弃后的状态,就是出家。”小胡这样一说,仿佛很有道理。
“问题是,能够抛弃得了吗?”万老师问到:“以我有限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前面小胡普及的,就连潜意识这一关,我们都过不了。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即使我们抛弃自我意识的社会性部分,是不是退回到动物性一边呢?”
当然有可能。前段时间,我收到已经到深圳的小黄的短信,与他在手机上进行了好几天的文字交流,总算把他的误区给纠正了。
他到深圳后,加入了一家软件公司,收入也还不错,只是生活比较单调。当然,一个重庆人,到外地,除了同学,没什么朋友。况且,在同事里,一帮子软件工科男,单调是肯定的。
他曾经有过加入佛教修行团体的愿望,一个机缘,他加入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运行方式倒相当现代,只是双休日才上课,刚开始,有点像瑜珈班。
他跟我说,刚开始,是看到别人在网上的广告才去看一看的。小姐姐比较多,这很吸引他。毕竟单身年轻人无聊时就有点冲动,想那回事的欲望引导了他的判断。
等他进入后才知道,这是一个新的佛教修行班。不仅有小姐姐,还有中年的大哥大姐,大概有好几十个人。关键是那种的亲密无间的氛围吸引了他,他需要慰籍,他需要团队,他需要身体到心灵的一个家。
后来,他知道了,这个团体曾经被禁止过,叫谭崔。也就是鼓吹性放纵的团体,他的身体虽然饥渴,但内心的矛盾还是很复杂的。毕竟,他知道,这种将快乐建立在不道德的肉体交合上,是难以接受的。
当然,他其实还是很想尝试的,但是,不想这么随机。毕竟,小黄想象中的男女关系,还是需要有爱情。但是,师兄师姐们告诉他,西藏的佛教中,就有男女双修的法门,从最开始的虚空藏到后来的贡嘎活佛,都有明妃。他们一起修行的密室里,墙壁上还挂满了天女行乐的唐卡。
但是,他仍然受不了这种大庭广众下的呻吟,于是问我,这种方式,对不对头。
我干脆地回答:当然不对,赶快离开。不是说修行就不能行乐。但是这种行乐,必须有严格的师承和戒律,并且让身体达到某种与气脉明点有关的高度,才有可能。我虽然对密教的内容所知不多,但从刘大哥的叙述中,我可以看出,戒律,仍然是密教中最主要的内容。
我反问到:“传授你们这个法的人,他得道了吗?”
小黄回信:“我不知道,如何判断呢?”
“不需要专业的判断,从学识修养戒律或者气质上来说,他有什么真值得你佩服的地方?”
“我不太了解他。”小黄承认到。
“将如此剧烈的心理冲突和身体变化,寄望于一个你不了解的人,你是想一辈子都有痛苦和后悔的画面吗?”
“庄哥,我晓得了,必须退出。”
我知道,我并没有真正说服他。他只是需要一个健康的性,当他有了爱情后,这种矛盾就不会存在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经验框架的消失,不容易做得到。但是,即使做到了,最后将走向何方,还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没穿衣服的人,走在冰天雪地,有冻死的危险。
“人们的认识,都是面对现实时,在理解中,进行自我投射,仿佛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万老师说到:“其实,在佛教中,这只是心被物转的过程,是被动的。当框架承载不了充满变化的外部世界时,人们选择固执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期得到心安理得的状态。”
“你是指的陶渊明的状态吗?”小胡问到。
“不尽然吧?陶渊明不适应官场,将自己躲在乡下的酒醉状态中,看起来是。但我想他没有这么简单,毕竟他是一个思维极其发达的人。他有一句诗是这样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说明,他发现了什么,不是单纯的消极。”文字这一块我比较熟悉,还是得发表一下意见。
“绵绵若存,其中有精”万老师说到:“老子也这样说过,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精,与他自我的框架是自洽的,还是矛盾的呢?”
这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也不是这些古代高人肚子里的蛔虫。高人们总是在灵魂或精神深处,有某种不可捉摸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不好猜。毕竟,道可道,非常道。
小胡说到:“好,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高手们的思维,已经很发达,肯定有与现实,甚至与自我意识不自洽的东西存在。这种东西,他选择理解的话,就有点痛苦,这种痛苦,还真无法跟旁人说出来。他们处理的方式,就是不说,只是在意识上承认这种超越的存在,并不去实践它。”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庄子,妻子去世,他鼓盆而歌。就是将自己新的超越性认识,实践化了。这种实践,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就连他的朋友,都无法理解。他是发现了什么吗?生与死的秘密,如果他发现了,怎么不告诉别人呢?”
“就不告诉你,告诉你你也不明白。我就这样做了,你能够把我怎么办?这就是庄子,潇洒嘛,要不然,怎么写出《逍遥游》呢?”
看样子,小胡有点情绪化了。这个心理学的高材生,难道自己就没意识到么?
但是,他说“就不告诉你”时,我潜意识里突然浮现出《小龙人》动画片的音乐:“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那旋律,以超过光的速度,侵入我的脑海,并且单曲循环。
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如此顽固地在今天回放,可见,心理学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小时候到长大来,我们所有经历的,所形成的印象和认识,刻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形成了我们理解框架。有许多洗脑歌曲,就是这样的规律了。
比如好多广告,初看比较傻,但细想却非常精明。比如那个脑白金的广告,比如好多洗脑歌曲。它们共同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简单,你一下就能够记住并且复述出来,简单到儿歌或者童谣一样的水平。第二个特点是,重复,在媒体反复播放,让你无法忘记。
有人说这种广告,让人讨厌,怎么还有人去买它的货。我想,这正是它们的精明之处。不管你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反正你记住了它,并且永不忘记,这就在你的经历中,形成了理解框架的一部分,进入了你的判断背景之中,进入了你的潜意识之中,进入了你的梦。
不影响潜意识的东西,根本称不上洗脑。谎话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古来皆然。要不然,那些明星们,只要出镜率,哪怕是丑闻,也要上头条。毕竟讨厌和喜欢,他都成了你的一部分框架。
框架之所以强大,在于它严重影响你的判断。我们所谓有客观,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主观。所有的主观,都是在理解框架的基础上完成的。越是深刻的记忆越容易形成框架,越是牢固的框架,就越是能够让你自洽。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已融洽,形成自以为的幸福。
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不仅认识外部世界,就是认识他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也用投射法,用自己的框架来分析别人。比如古老的心灵沟通办法:将心比心。
在一个融洽的社会里,大部分人的生活经历相似,心理判断的框架也就是相似形了。所以,理解他人的利器,就是将心比心。
任何思想工作,大概都离不开将心比心的方法。我在部队时,指导员给我们做的思想工作,就是将心比心。比如两个战友打架了,一个说对方先骂我,一个说对方先动手打我,找到指导员评理。指导员先各打二十大板,指出骂人和打人者都不对。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两人融洽起来。怎么办?用将心比心法。
对骂人者说:你骂别人,别人肯定受不了。你自己想想,要是被别人骂了,你愤怒不愤怒?对方只好承认,我骂别人不对。
对打人者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别人骂你,但是,你自己想想,平时,你就没骂过别人吗?即使你没当着面骂过,也背后骂过吧?即使没骂出声音,也在心里骂过吧?但别人动手打过你吗?骂人一阵风,吹过就算了,你当没听到,也就没伤害。但是,你打人,给别人造成的痛苦是生理的,真实的,对不对?对方只好承认,自己不该先对手。
于是,这就有和谐基础了,两人在指导员的威逼利诱下,终算握手言和,仿佛自已觉得还对不起对方。
推广到社会的各种心理和情感影响,这种方法极为普遍。甚至这样说,不用这种方法,人与人就难以顺利沟通。我大学时,按大纲要求,学计算机原理,结果,听了两周理论课后,同学们都发现听不太懂。找老师,表达焦虑。老师说到:“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最开始一个月,我也没听懂,你们慌什么?”
我们马上就释然了,根本不怕后来的课程。
在部队时,学擒敌甚至战术,刚开始都是有困难的,尤其是新的难度动作。但班长鼓励我们的办法,也是这一套。“所有战士,包括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多长了一个脑袋?”我们马上就有信心了。毕竟,班长跟我们一样,只有一个脑袋。对个别接受速度慢的战友,班长的鼓励是另外一套:“你好歹还是个初中毕业,以前我有个战士,小学都没毕业,身体比你差多了,他苦练两个月,都成功了,你有啥难的?没事,练练就好,说不定,你还有自己没发现的天赋呢。”
将心比心这种办法用多了,就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攀比心。如果把将心比心当成习惯框架,用来分析社会一切问题,就会让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与别人的观察之中。
比如,自己没考上大学,不是找自己努力或者聪明程度的原因,总是归于别的因素。“他凭什么考那好?还不是运气?他跟我上一样的中学,老师也一样,也不比我多长个脑袋,他力气还没我大呢。”
或者对同乡有钱人,总是这样理解:“他跟我从小玩到大,跟我是一样的人,也没见聪明能干到哪里去,挣这些钱,要不是黑来的,要不是走了狗屎运,反正,我不服。”
因为将心比心的长期无意识习惯使用,导致一种错觉,觉得别人想的都应该是与自己一样的,别人的结果也应该跟自己一样。
如果不一样,就很痛苦了,就得找理由了。理由,大不了是机遇命运或者腹黑或者不道德等。在中国,为富不仁的理念深入人心。因为将心比心,大家应该一样富,他富得太多了,肯定是不仁造成的。
这种对别人成功评价为不仁的方法,也得到另一种平衡。我至少比他有道德。这个结论肯定是不对的,并且,它导致另一个错误的常识:越穷越道德,我穷我有理,越穷越光荣。
山里人世风纯朴吗?山里人穷,民风纯朴是一种心理平衡似的自我评价,只是因为他们一是不知道该怎么狡猾,二是根本狡猾不过城里人。没见识没能力,只好在道德评价上找补回来。
“将心比心,肯定是普通人的办法了吧?”我提出这个结论,就看他们有什么新观点。
“这就是高手的困难了,他的心总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所以选择沉默。老子写道德经也是被关尹子逼的,况且,这么多年了,我们也没真正懂它。”万老师对哲学思想的爱好,是他的框架。
“当然,低手也有可能孤独。”我说到:“我在部队时,班长最怕带那些道理听不懂的兵,因为他们只会线性思维,无法将心比心的。”
小胡没说话前,就自顾自笑出声音来了,在黑夜中,显得过分突兀。
“线性思维与将心比心,其实也是有产物的,只不过,成了大家的笑料。在古代有一个《笑林广记》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梦见了朋友,第二天问这个朋友,昨晚是否也梦见了他。结果朋友说没有梦到。这个傻子居然愤怒了:我都梦见你了,你凭什么没有梦见我!”
他继续傻笑,但声音有点惨。“其实,这种对感情和心理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过吧?我也曾经是那样想的,十几年都没醒。”
我知道,他不仅是在自嘲,这可不是表现高级幽默的场合,他是真的在自责或者说自怜。
单相思的人,不就是傻子么?
他说得有道理啊,毕竟幸福只是一种心理感觉。按理说,如果能够操控或者调适自己的感觉,应该更容易得到幸福感。
“你是在说我吗?”小胡敏感地问到:“你是说我不幸福,甚至学了心理学后,有更麻烦的心理问题?”
“不不不,小胡。我是说,了解自己心理的人,怎么打理不好自己的感情?”
“也许是底盘与动力的关系”小胡的思维一向跳跃,这是天才的基本特点,他思维的线索即使是直线的,但因为速度太快,旁人也难得追上他的思路。
我在大学时,就遇到过这样一个逗比老师。我们教数学的是一名副教授,年纪比较大,他的授课风格与其说是严谨,倒不如说是照本宣科。
有几天,他病了。于是,就让一个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小伙子来给我们上课。我们这三本院校,高数学习,大致是用最简单的题达到60分就万岁的程度。但这家伙估计刚毕业,还有二塄子热血,第一次上讲台,就有点收不住。当他讲到某个数列矩阵时,脑袋一短路,就自嗨地跟我们大讲,数学之美。
“大家快看,这个矩阵,是不是美得一塌糊涂?你们看这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以最中间的0来看,四边都以它为中心对称,对不对?你们看纵列和横列,也有规律,大家看到没有?谁来回答我?”
这家伙背对着我们对黑板上的数字指指点点,当他回头看有没有同学举手时,发现,大部分人都低下了头,当然抬头看他的少数目光中,都透露出茫然的神色。
他丢掉了手中的粉笔,独自黯然神伤。
他动力强劲,而我们学生,底盘稀松。我们互相拉垮了对方,何必互相伤害呢?三本院校的师生,如果只讲学术,算是一种不道德。
“对于幸福,对于感觉,对于心理。我们要注意,这个动力和底盘都是自己。假如求知的欲望和见识的扩展是你的发动机,因真理之油的牵引,你会很有能量。但你的经历和记忆情感,则是你的底盘。二者如果不相匹配,尽早会出问题。”
小胡这一解释,万老师说到:“所以庄子说,以有涯求无涯,殆矣。”
我理解到:“人们看到的世界信息是无限的,至少有无限的可能。但能够理解的,只能是与自我经历的框架自洽的。如果不能自洽,矛盾就产生了。所以,高手的痛苦,大概来源于此吧。”
“很合逻辑!”万老师不知是玩笑还是赞叹。
我就当他是玩笑吧,我也幽默一下。“疯人院院长测试三名精神病人,看他们的恢复情况。院长问:你们知道中国最高的人是哪个?甲答:我知道,是姚明,2米24,最高了。乙反驳:错,是乐山大佛,超过七十米。丙说:什么叫超过七十米,人家七十九米好不好?甲此时来神了:那是坐到的,七十九米,他要站起来,不得超过100米?乙担忧到:都坐了这么久了,不知道还站不站得起来哟。丙表达了同感:估计不行,长期在江边,关节炎肯定是有的。”
说得三人哈哈大笑起来。夜晚的笑声,许多事是隐私是邪恶甚至不可言说。而今夜,我们的笑声坦荡。
话开了头,就无法结尾,万老师也说了一个。“两位大别山兄妹第一次到武汉长江大桥,如此壮美的景色让他们受到了震撼。弟弟说:这样的建筑,怕是要五十块钱才修得起来吧。姐姐纠正到:你怕说得,没得一百块钱,下得了地?”
在大家笑过以后,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非得用历史框架呢?思维随着见识走,不就完了吗?”
“这方案不行吧?”万老师怀疑到:“思维是单向突破,因经历形成的框架可是一个综合整体的结构,没有这个综合稳定的整体结构,自我意识无法建立,我们怎么办?尼采说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我们的经历和教育积淀,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上帝,这个稳定结构是我们参与社会的身份标识,不能随便打破的。”
他说的这一段,在哲学上属于很根本的问题了。我们在社会上所有角色因经历而产生,我们认识别人与别人认识我的共同点在于这众多角色所综合形成的自我特点,如果没这个共同点,我们在社会中,人与人形成不了意识的联系,人类社会如果没有意识的联系,那就相当于动物群体,根本发展不到今天这个样子。
“但是,佛教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自我作主的话,就得抛弃原来的自我意识,当然,一旦抛弃原来的自我意识,就等于抛弃了社会角色,抛弃后的状态,就是出家。”小胡这样一说,仿佛很有道理。
“问题是,能够抛弃得了吗?”万老师问到:“以我有限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前面小胡普及的,就连潜意识这一关,我们都过不了。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即使我们抛弃自我意识的社会性部分,是不是退回到动物性一边呢?”
当然有可能。前段时间,我收到已经到深圳的小黄的短信,与他在手机上进行了好几天的文字交流,总算把他的误区给纠正了。
他到深圳后,加入了一家软件公司,收入也还不错,只是生活比较单调。当然,一个重庆人,到外地,除了同学,没什么朋友。况且,在同事里,一帮子软件工科男,单调是肯定的。
他曾经有过加入佛教修行团体的愿望,一个机缘,他加入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运行方式倒相当现代,只是双休日才上课,刚开始,有点像瑜珈班。
他跟我说,刚开始,是看到别人在网上的广告才去看一看的。小姐姐比较多,这很吸引他。毕竟单身年轻人无聊时就有点冲动,想那回事的欲望引导了他的判断。
等他进入后才知道,这是一个新的佛教修行班。不仅有小姐姐,还有中年的大哥大姐,大概有好几十个人。关键是那种的亲密无间的氛围吸引了他,他需要慰籍,他需要团队,他需要身体到心灵的一个家。
后来,他知道了,这个团体曾经被禁止过,叫谭崔。也就是鼓吹性放纵的团体,他的身体虽然饥渴,但内心的矛盾还是很复杂的。毕竟,他知道,这种将快乐建立在不道德的肉体交合上,是难以接受的。
当然,他其实还是很想尝试的,但是,不想这么随机。毕竟,小黄想象中的男女关系,还是需要有爱情。但是,师兄师姐们告诉他,西藏的佛教中,就有男女双修的法门,从最开始的虚空藏到后来的贡嘎活佛,都有明妃。他们一起修行的密室里,墙壁上还挂满了天女行乐的唐卡。
但是,他仍然受不了这种大庭广众下的呻吟,于是问我,这种方式,对不对头。
我干脆地回答:当然不对,赶快离开。不是说修行就不能行乐。但是这种行乐,必须有严格的师承和戒律,并且让身体达到某种与气脉明点有关的高度,才有可能。我虽然对密教的内容所知不多,但从刘大哥的叙述中,我可以看出,戒律,仍然是密教中最主要的内容。
我反问到:“传授你们这个法的人,他得道了吗?”
小黄回信:“我不知道,如何判断呢?”
“不需要专业的判断,从学识修养戒律或者气质上来说,他有什么真值得你佩服的地方?”
“我不太了解他。”小黄承认到。
“将如此剧烈的心理冲突和身体变化,寄望于一个你不了解的人,你是想一辈子都有痛苦和后悔的画面吗?”
“庄哥,我晓得了,必须退出。”
我知道,我并没有真正说服他。他只是需要一个健康的性,当他有了爱情后,这种矛盾就不会存在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经验框架的消失,不容易做得到。但是,即使做到了,最后将走向何方,还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没穿衣服的人,走在冰天雪地,有冻死的危险。
“人们的认识,都是面对现实时,在理解中,进行自我投射,仿佛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万老师说到:“其实,在佛教中,这只是心被物转的过程,是被动的。当框架承载不了充满变化的外部世界时,人们选择固执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期得到心安理得的状态。”
“你是指的陶渊明的状态吗?”小胡问到。
“不尽然吧?陶渊明不适应官场,将自己躲在乡下的酒醉状态中,看起来是。但我想他没有这么简单,毕竟他是一个思维极其发达的人。他有一句诗是这样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说明,他发现了什么,不是单纯的消极。”文字这一块我比较熟悉,还是得发表一下意见。
“绵绵若存,其中有精”万老师说到:“老子也这样说过,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精,与他自我的框架是自洽的,还是矛盾的呢?”
这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也不是这些古代高人肚子里的蛔虫。高人们总是在灵魂或精神深处,有某种不可捉摸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不好猜。毕竟,道可道,非常道。
小胡说到:“好,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高手们的思维,已经很发达,肯定有与现实,甚至与自我意识不自洽的东西存在。这种东西,他选择理解的话,就有点痛苦,这种痛苦,还真无法跟旁人说出来。他们处理的方式,就是不说,只是在意识上承认这种超越的存在,并不去实践它。”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庄子,妻子去世,他鼓盆而歌。就是将自己新的超越性认识,实践化了。这种实践,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就连他的朋友,都无法理解。他是发现了什么吗?生与死的秘密,如果他发现了,怎么不告诉别人呢?”
“就不告诉你,告诉你你也不明白。我就这样做了,你能够把我怎么办?这就是庄子,潇洒嘛,要不然,怎么写出《逍遥游》呢?”
看样子,小胡有点情绪化了。这个心理学的高材生,难道自己就没意识到么?
但是,他说“就不告诉你”时,我潜意识里突然浮现出《小龙人》动画片的音乐:“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那旋律,以超过光的速度,侵入我的脑海,并且单曲循环。
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如此顽固地在今天回放,可见,心理学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小时候到长大来,我们所有经历的,所形成的印象和认识,刻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形成了我们理解框架。有许多洗脑歌曲,就是这样的规律了。
比如好多广告,初看比较傻,但细想却非常精明。比如那个脑白金的广告,比如好多洗脑歌曲。它们共同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简单,你一下就能够记住并且复述出来,简单到儿歌或者童谣一样的水平。第二个特点是,重复,在媒体反复播放,让你无法忘记。
有人说这种广告,让人讨厌,怎么还有人去买它的货。我想,这正是它们的精明之处。不管你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反正你记住了它,并且永不忘记,这就在你的经历中,形成了理解框架的一部分,进入了你的判断背景之中,进入了你的潜意识之中,进入了你的梦。
不影响潜意识的东西,根本称不上洗脑。谎话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古来皆然。要不然,那些明星们,只要出镜率,哪怕是丑闻,也要上头条。毕竟讨厌和喜欢,他都成了你的一部分框架。
框架之所以强大,在于它严重影响你的判断。我们所谓有客观,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主观。所有的主观,都是在理解框架的基础上完成的。越是深刻的记忆越容易形成框架,越是牢固的框架,就越是能够让你自洽。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已融洽,形成自以为的幸福。
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不仅认识外部世界,就是认识他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也用投射法,用自己的框架来分析别人。比如古老的心灵沟通办法:将心比心。
在一个融洽的社会里,大部分人的生活经历相似,心理判断的框架也就是相似形了。所以,理解他人的利器,就是将心比心。
任何思想工作,大概都离不开将心比心的方法。我在部队时,指导员给我们做的思想工作,就是将心比心。比如两个战友打架了,一个说对方先骂我,一个说对方先动手打我,找到指导员评理。指导员先各打二十大板,指出骂人和打人者都不对。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两人融洽起来。怎么办?用将心比心法。
对骂人者说:你骂别人,别人肯定受不了。你自己想想,要是被别人骂了,你愤怒不愤怒?对方只好承认,我骂别人不对。
对打人者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别人骂你,但是,你自己想想,平时,你就没骂过别人吗?即使你没当着面骂过,也背后骂过吧?即使没骂出声音,也在心里骂过吧?但别人动手打过你吗?骂人一阵风,吹过就算了,你当没听到,也就没伤害。但是,你打人,给别人造成的痛苦是生理的,真实的,对不对?对方只好承认,自己不该先对手。
于是,这就有和谐基础了,两人在指导员的威逼利诱下,终算握手言和,仿佛自已觉得还对不起对方。
推广到社会的各种心理和情感影响,这种方法极为普遍。甚至这样说,不用这种方法,人与人就难以顺利沟通。我大学时,按大纲要求,学计算机原理,结果,听了两周理论课后,同学们都发现听不太懂。找老师,表达焦虑。老师说到:“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最开始一个月,我也没听懂,你们慌什么?”
我们马上就释然了,根本不怕后来的课程。
在部队时,学擒敌甚至战术,刚开始都是有困难的,尤其是新的难度动作。但班长鼓励我们的办法,也是这一套。“所有战士,包括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多长了一个脑袋?”我们马上就有信心了。毕竟,班长跟我们一样,只有一个脑袋。对个别接受速度慢的战友,班长的鼓励是另外一套:“你好歹还是个初中毕业,以前我有个战士,小学都没毕业,身体比你差多了,他苦练两个月,都成功了,你有啥难的?没事,练练就好,说不定,你还有自己没发现的天赋呢。”
将心比心这种办法用多了,就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攀比心。如果把将心比心当成习惯框架,用来分析社会一切问题,就会让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与别人的观察之中。
比如,自己没考上大学,不是找自己努力或者聪明程度的原因,总是归于别的因素。“他凭什么考那好?还不是运气?他跟我上一样的中学,老师也一样,也不比我多长个脑袋,他力气还没我大呢。”
或者对同乡有钱人,总是这样理解:“他跟我从小玩到大,跟我是一样的人,也没见聪明能干到哪里去,挣这些钱,要不是黑来的,要不是走了狗屎运,反正,我不服。”
因为将心比心的长期无意识习惯使用,导致一种错觉,觉得别人想的都应该是与自己一样的,别人的结果也应该跟自己一样。
如果不一样,就很痛苦了,就得找理由了。理由,大不了是机遇命运或者腹黑或者不道德等。在中国,为富不仁的理念深入人心。因为将心比心,大家应该一样富,他富得太多了,肯定是不仁造成的。
这种对别人成功评价为不仁的方法,也得到另一种平衡。我至少比他有道德。这个结论肯定是不对的,并且,它导致另一个错误的常识:越穷越道德,我穷我有理,越穷越光荣。
山里人世风纯朴吗?山里人穷,民风纯朴是一种心理平衡似的自我评价,只是因为他们一是不知道该怎么狡猾,二是根本狡猾不过城里人。没见识没能力,只好在道德评价上找补回来。
“将心比心,肯定是普通人的办法了吧?”我提出这个结论,就看他们有什么新观点。
“这就是高手的困难了,他的心总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所以选择沉默。老子写道德经也是被关尹子逼的,况且,这么多年了,我们也没真正懂它。”万老师对哲学思想的爱好,是他的框架。
“当然,低手也有可能孤独。”我说到:“我在部队时,班长最怕带那些道理听不懂的兵,因为他们只会线性思维,无法将心比心的。”
小胡没说话前,就自顾自笑出声音来了,在黑夜中,显得过分突兀。
“线性思维与将心比心,其实也是有产物的,只不过,成了大家的笑料。在古代有一个《笑林广记》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梦见了朋友,第二天问这个朋友,昨晚是否也梦见了他。结果朋友说没有梦到。这个傻子居然愤怒了:我都梦见你了,你凭什么没有梦见我!”
他继续傻笑,但声音有点惨。“其实,这种对感情和心理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过吧?我也曾经是那样想的,十几年都没醒。”
我知道,他不仅是在自嘲,这可不是表现高级幽默的场合,他是真的在自责或者说自怜。
单相思的人,不就是傻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