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明白了,觉起即妄息这个原则,练习起来就稍微得力些了。
    回过头来想,包括在茅篷听法起,师父们讲的都是具体的修为办法,是过来人的真实话,我只是没找到对应物,把它当成大道理听了。
    我打坐时,由于处于身体相对安静的状态,观察自己的心念就比较明白,这就好比坐在飞驰的汽车上看风景,是很模糊的,好像两边的树木,只是绿绿的一片。只是一个轮廓或者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是一个背景,不那么真实。
    但当你身体静止下来后,就像是停车来观察两边的树木,你就会发现,那些树林是如此的真切与不同。树叶在动,还有风,大小不一,品种不同,有落叶在飘,也有嫩芽在长。这种真实感,让你认识到,原来在车上看的单纯模糊的颜色,是一个丰富的混杂的世界。
    身体平静下来后,我感觉念头多了起来。其实,并不是念头变多了,而是能够仔细看了,能够分辨念头,所以,感觉变多了。
    没有静坐过的人,根本没这个体验。根本体验不到,原来我们这脑袋里,还时刻产生过如此之多的乱东西。
    有了杂念怎么办?过去我是采取压抑与排除法,想不让它出现,或者尽量让它少出现。其实,这几天来,我就苦恼在这个事情上,它是少不了的,越是想排除,它越是来烦你。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
    哪有表锋剑,斩我烦恼丝?
    法露师提醒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其实是一句老话,我一两年前都看过,我甚至都可以说出一大堆道理来。但是,现在觉得过去的我有点可笑,因为这不是一个大道理。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办法。
    操作过程如下:当我一心挂着话头,挂着那种不明白的疑情时。偶尔,念头会突然闯进来,如同大象进了瓷器店,把内心搞得稀碎。我原来的办法是加固门窗,防止大象进来。但做不到,大象的力量太大了。所以,现在换一种办法,就是觉。
    当杂念来了时,我马上警觉到,这是杂念,不用管它,只是再提起话头就行。这一觉,提话头,这种办法,如同有了武器,比如一个火把,大象害怕火把,当看到你举起火把时,它就再也不闯入了。甚至,在不设防的原野,火把也仍然可以保护瓷器。
    将警觉当成开始,拿话头当武器,这就是我的青锋剑啊。
    当你真专注的时候,是没多少妄想的。比如一个玉器师傅在雕刻玉器工艺品时,他除了关注手里的活,外面的声音及行人,根本没有进入他的意识。不进入意识的东西,对他根本不起作用。
    不起作用的杂念,根本不叫杂念,因为你没念它。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终于觉得自己有点得力了。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性,将注意力放在那种疑问之中,也不是探求这疑问的答案,也不是分析这疑问的结构。只是在那种问题难解的情绪下,保持着意念的相对平静。
    这种平静虽然很容易被打扰,但没有外界打扰时,自己还能够保持。只有引磐的声音,才会把我惊醒,我发现,回顾刚才在座上的情形,有点明白有点模糊,有点莫名其妙的暖意与安宁。
    不知道路子是不是这样走,反正,终于有点安定,就这样走下去吧。坚定我信心的,还有经行,当跑香的命令下达后,我可以只在跑与那个疑情之中,如果前面的人不乱,我基本不会乱。只要香板一响,说停就能够停。
    今天法露师开示,是晚上进行的。
    “今天晚上,我想讲一个字。讲一个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说法十九年,三藏十二部,说到底就是为了一个‘行’字。‘行’是最最重要的。大家想一想,行有世间的行,也有出世间的行,有好的行,也有坏的行,我们从凡夫到圣人也是行,我们从圣人到成佛,还是行。离开了行,什么事都做不成。从无量劫到今天,我们已经离开了家很远很远,很久很久,现在我们想回家,还是靠行。不行则不能到家。佛陀所讲的一切法,都是为了让我们去行,佛陀所讲的一切经,都是我们去行所依的路。”
    这个行当然不是指跑香时的动作,也不是普通的走路,而是指所有的行为,也叫行持。
    “所谓‘经者,径也’。我们要回家,必须有路,有了路还必须去行。佛法就是我们回家的路,现在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沿这条路走下去,就有回家的希望,想一想看,这个行重不重要?要不要紧?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不辞辛苦,跑了坐,坐了跑,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一个‘行’字!因为我们要回家,要了生脱死,所以我们要行。我们做任何事情,想达到任何目标,都要靠行。不行即不能成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行。利益众生是行,培福修慧也是行。声闻、辟支、缘觉这些圣人,受了记还要行。”
    当年玄奘法师不远万里,过沙漠雪山,去求取真经,叫行。达摩禅师面壁十年,不与人言,也叫行。甚至,没开悟的人做好事养善心叫行。开悟了的,利益众生,教化弟子,甚至种田吃饭,都叫行。反正,经典上就是这么说的。
    “行了做什么?就是去利益众生,教化众生,庄严国土。我们要想获得像佛一样的圆满福慧,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没有别的法子,只有去脚踏实地地行,认认真真地培福修慧。大家想一想,我们做哪一件事不需要行呢?不要说我们今天是为了无上解脱,为了了生脱死,就是世间上的一切事情,有哪一桩事情不靠行就能成功?我看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行,才能获得成功。像我们回家,了生脱死这样的出世间的大事情,更是离不开严格的行。不去用功地行,就想成佛作祖,那是痴人说梦。成佛作祖不是想来的,是行来的。”
    我倒没那么宏伟的志向,哪怕是小乘佛法,能够做一个自了汉,成罗汉果,都是很伟大的。
    “既是学了佛,就应当好好发心,从今天开始,生生世世都要行,时时刻刻都要行。几时有行,几时成功。几时不行,几时就不能成功。早行早回家,迟行迟回家,不行就永远回不了家。行贵在坚持,贵在不间断。不能说今天行了明天就不行,此时行了彼时就不行,在禅堂里行了,出了禅堂就不行,在寺里行了,到家里就不行。修行人,如果想把功夫用好,要时时刻刻和在在处处行,白天行,晚上也行,坐著行,走著也行,醒著行,梦中也行,那才是好的。总之,几时没有到家,几时都要行;几时没有成佛,几时都要行;即使将来成佛了,为了教化众生,还得行。行是主要的。几时行,几时就能到家。这好比回家的一条路,这一条路是我们要行的,不管是坐飞机来行,还是坐火车、汽车来行,还是一步步地走路来行,总之得行。”
    这种车轱辘话,只能用苦口婆心来形容了。况且,法露师此话是带着感情说的,不像是普通的说教。
    “当然行不是盲目的,得有一个目标,有个路线,要依正知正见来行。没有正知正见去行,行了也回不了家,有时会越行离家越远的。古人讲‘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一个人用功,得有一双‘择法眼’,要有所选择,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今天这样行,明天那样行,邪知邪见重,像这样子用功,是没有什么结果的。所以,我们用功之前,先要树立起正知正见,依此去行,才能到家。若没有正知见,那你这一行不但不能到家,说不定行到地狱中去了还不自知哩。因此,我们大家在用功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地选择,选择好正道之后,就要好好地脚踏实地地去行。至于说什么时候到家,那就不用问了。”
    走错了方向,那肯定是越行越糟糕。过去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说是越走越远。我过去有点杠精,反问过老师,既然地球是圆的,只要努力走,环地球一圈,还是会到南方的。现在看来,也是太天真。地球是大致圆的不错,但其中的起伏与山峰,其中的沙漠与大海,错的机会,到不了的困难,多多了。
    “路走完了,自然就会到家的。若一天到晚想到家,只这个‘想到家’,便成了妄想,是错误的。为什么?想生死是妄想,想成佛呢,还是妄想。要知道,了生脱死、成佛作祖,这些都不是想来的,到了时候,功夫一到,它就会自自然然来的。所以,我们不必去想,只一心地用功就行了。对我们用功的人来讲,有心去想,就成了妄想,就成了障道因缘。因此,我希望大家在用功的时候,放下一切,既不去想生死,也不去想成佛,只管认真用功,到了时候,水到渠成,自自然然就会成功。”
    也就是说,管它成佛不成佛,管它开悟不开悟,只记住话头,保持疑情,就这么着。也跟原来我听到老和尚讲的,大概一个意思:小车不倒只管推。这条路,前辈圣贤已经给我们走明白了,你还看个啥?其实,在那种所谓打成一片的境界中,多了一个成佛的念想,多了一个开悟的希求,都算是增加了妄想,头上安头,中断用功了。
    “各位想一想,不用功夫,整天打妄想,打闲岔,能成佛吗?想是想不到的。你的功夫没有用到,路没有走完,想成功可能吗?不可能的。能不能开悟,能不能到家,这个不关你的年龄大小,功夫到了,十岁、二十岁就能到家,功夫不到,就是八十、九十还不能到家。六祖年纪轻轻就开悟了,为什么?他功夫到家了,只要一推门,门就开了,就进去了。我们现在到家了吗?没有,我们很多人现在还没有动步,离家还远得很。”
    这个有故事吗?我还没听说过。
    “佛法是平等的,不论你年纪大小,动步早就早回家。当年高明寺来果和尚有个侍者,只有十几岁,还是个孩子。他跟来果和尚讲,他要走了,走了之后,希望来果和尚用一口缸把他装起来,过三年之后再给他开缸,然后给他的身体贴金。来果和尚说,你一个小孩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功夫,还要贴金坐龛子!小孩走了以后,来果和尚就把他用缸埋了,事后也就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佛教中一些所谓的肉身菩萨,当他自己生前觉得自己有把握在愿望保留肉身时,就会要求装缸。装缸其实是一种很普通的埋葬方法。
    我看过中央电视台关于某尼师装缸的采访。那是当地山下有专门师傅干这个活的。一个陶缸,内垫上干柴草纸与木炭,将尸体放进去,然后密封,三年后再开缸。如果修炼成功,再开缸时,身体不会腐烂,保持原样,这很神奇。
    这不像是木乃伊,那是在干燥环境下,还要取出内脏,相当于腌腊肉。也不同于冷冻尸体,那是用极低温度,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在完全无氧的密闭环境下,甚至还要充入惰性气体,杀灭可能产生的微生物。当然,这两种办法,都需要对尸体进行消毒杀菌,药水处理后,才能够保持。
    当然古代也有干尸,比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但是,那是浸泡在大量消毒溶液之后,在地下绝对密封环境下的产物。
    而肉身菩萨,是要开缸的,并且,装缸前,既没有对尸体进行消毒处理,封缸中的手法也比较原始,根本谈不上密封信。开缸后,也是供奉在空气之中的,暴露在一切现实的微生物环境里,它是凭什么不坏的?这是个密。
    “过了几年,小孩天天托梦给老和尚,说他在缸里闭得不得了,赶快开缸。老和尚才想起这件事来,就去给他开缸,一开缸发现小孩还在那儿坐得好好的,于是老和尚就按小孩当年的要求给他贴金。贴金时,发现小孩头有点歪,老和尚就用棍子把他的头正起来,用绳子绑住。晚上,小孩子又托梦给老和尚讲,你把棍子撑著我的头,我疼得受不了。后来,老和尚又把棍于撤掉,小孩的头也不歪了。小孩贴金以后,那个哄动啊,一天有几万人来朝拜。闹了几天,老和尚发脾气了,对小孩说,你再这样闹,把你扔到河里去!到了第二天,居然没有一个人来朝拜了!你们看这小和尚多有本事。他已经到家了嘛。不能看他的年纪大小,要看他用功用得好不好。我们修行人,尽管用功去,几时到家就别去管它了。跟走路一样,一旦路走完了,也就到家了。”
    这就非常玄幻了,第一个,就是关于托梦。这孩子不仅肉身在,而且精神也在,能够与老和尚在梦中对话。第二个,就是他的精神,可以影响所有来朝拜的信众。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但假造的可能性不太大,毕竟来果老和尚是近代法师。茅篷那讲法的老师父,就是他弟子,他愿意为法露师作铺垫工作,说明法露师还值得他敬重。如果法露师造他师父的谣,还值得人家敬重吗?
    “在这里,我再讲一个人。虚云老和尚过去手下有一个很勤劳的人,他没有什么文化,一天到晚尽做些苦事,别人不做的苦差事,他都去做。”
    法露师讲得简略,我在书上看的,是虚老和尚亲口所说的记录。说这个人,原来是逃难过来的,是个农民,天灾人祸后,家里的田也丢了,没有活路了,先是一个人跑到庙子来求生路。
    虚老看他忠厚,就留他在庙子种菜。要知道,就是我们目前打七这个庙,这个崇圣寺,曾经有一个成道的人,在这里种过菜!
    后来,他家人来庙子投奔他,包括他妻子及舅子等人,庙里有人就不喜欢了,毕竟有女众来不方便。但虚老和尚看他便宜可怜,把它全家就安排在后面半山坡上种菜为生了。
    这人想学佛,求虚老给他一个法门。虚老看他又不识字,又比较笨,念经参禅都不可能,就只好教他一个死办法,念佛法门,让他修。据虚老说,他是早晚都念,吃饭睡觉做事都念,只要人清醒,没一刻放过。
    “但他一心念佛,修行很用功。人家都看不起他,他也不往心上放。他跟老和尚告假三年,外出参学,回来之后,他还是老样子,别人不去做的苦事重活儿,他都去做。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小茅房子里面,有人看到他的小房子起火了,跑过去一看,什么也没有。”
    有些细节我还记得。那是虚老几年后在昆明修一个寺庙,这人回来了。虚老问他,你这几年出去参方,碰到什么高手没有?他回答,也不过如此。虚老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回来找我?他回答,听说师父在这里修庙,我是个苦恼的人,没什么手艺和本事,但有力气,我来帮师父出一把力。
    “他到死时,年龄不大,才三、四十岁。他走时,穿衣搭袍,拿著一把草,一把引磐,坐在一个草垫上,就这样自己把自己烧掉了。烧完之后,他坐在那个地方,还像好人一样,引磐还在手上拿著,这件事哄动很远。当时唐继尧在当地当督军,他要亲自看一看。唐继尧看的时候,用手稍稍动他一下,整个身体都垮掉了,成了灰。后来、唐继尧就把那个引磐拿到博物馆去陈列起来了。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要成功,不一定要有很多学问,关键是自己要自觉地去用功。没有文化照样走得好,照样能回家。”
    法露师果然讲得简洁。但是,对下面的人震动很大,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出现在虚老门下,出现在众人眼下,出现在这个伟大的寺庙之中,我们能够在这里学法,与那圣人不过百年,怎么不会出一两个高手呢?
    当然,其中还有个重要细节,法露师没讲。就是这位圣人,要自焚之前的晚上,是专门去找过虚老的,他已经很明白地向师父说了,自己要走,也就是要圆寂。师徒之间还互道珍重。
    事后,当他焚化后,当时昆明的督军带着大量名流,还有新闻记者,有文字实录的,有照相的,有采访的。这事做不得假,因为没那动机,也没那手段。
    “我就讲这两个故事,一个小孩,一个很勤劳的人,他们的功夫都做得很好。大家想一想,我们自己要不要好好地用功夫?我希望,我们大家,不管是有文化也好,没有文化也好,老的也好,少的也好,都要好好地用功,我们将来也会走得很好的。”
    今天晚上,他就讲了这两个故事,就算是完成了开示。要知道,这相当于讲例题,是为了说明公式。
    但对于我们练功的人来说,意义各有不同。有的人,听了故事后,受到振奋,会加倍努力。有的人,或许听了后,会有神圣想,或者对鬼神世界有想象,反而会成为修道的障碍。
    但是,大家会更珍惜时间。毕竟,这里出过圣人,算是地利了。况且,参禅这一法门,虚老和尚与来果老和尚留下来的,路子没错,他的弟子成功,我们也有可能成功。
    晚上回屋,一躺下,脑袋就浮现出一个小孩子形象,估计是法露师所讲的故事,给了我联想。对于有些人来说,脑袋出现圣人形象,是值得高兴的。如果出现在梦中,有人甚至会吹牛,说自己会通神。
    但我知道,这也是一种杂念,是一种妄想。我只需要抱住话头,用疑情笼罩住那闪烁的一切,让它们熄灭。

章节目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