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到山西碛口这条路,姬庆文已经走过三遍了,早已是驾轻就熟,一路快马加鞭,走了三天便已到了黄河边上。找了渡船连夜渡过黄河,到达碛口镇时候,不过是第四天的早晨。
此时山西省境内的灾情已大有缓解,黄河渡口边上这座碛口镇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往来进出的行人逐渐密集起来,街边的叫卖声虽不响亮却也是此起彼伏……
姬庆文怀着心事,来不及在镇中游览,而是直趋李岩的父亲——李精白的府邸。
李府之外聚集了不少衣衫破旧的灾民,一打听才知道李府每天中午都会拿出些干粮来施舍给灾民用饭,因此这些人便早早在这里等候开饭。
姬庆文可不是过来乞讨的灾民,来不及等候开门,便上前敲开李府大门,通报了身份之后便叫门子去通知李岩。
李岩听到姬庆文来了的消息,高兴得喜出望外,立即亲自出门,将姬庆文、李元胤和多九公迎入了李府。
李府的主人依旧是李岩的父亲李精白,因此姬庆文免不了要去拜访他一下。
李精白这位前任兵部尚书原来是阉党之中的一员,本来在去年年底崇祯皇帝清算阉党的事件之中,他是必然要受到惩处的。可崇祯皇帝看在姬庆文的面子上,网开一面,特意放过了李精白,好让他能在碛口安度晚年。
这一点,李精白是心知肚明的。
因此他虽然对姬庆文这个举人出身的杂道官,还多少有些看不起,态度却比之前好了许多,嘘寒问暖了好一阵,又留姬庆文在府里用饭,这才算是尽了地主之谊。
辞了李精白,姬庆文便赶紧让李岩带自己到书房里去,将这近两个月来在陕西发生的事情,同李岩细细讲了,又请他替自己出个主意,想想到底能有什么万全的办法,能够妥善处置这两千多只烫手的山芋。
这个问题还真将李岩问住了。
只见他在默默站起身来,在书房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手中的折扇展开又合上、合上又展开……
过了许久,李岩终于说道:“两全其美的办法也不是没有,不过最多也只有七成的把握能够成功……”
“七成?足够了,足够了。”姬庆文赶忙接话道,“能有五成的把握,我就谢天谢地了。李兄到底有什么办法,那就赶紧教我吧!”
李岩问道:“姬兄,我先问你,这两千多乱民,如果带到苏州去,你能不能安置下来?”
姬庆文仔细想了一下,多少猜出了李岩的意思,答道:“要安排也不是不能安排。我想着所有的绸缎只出售给郑芝龙一个人不是长远之计,还要多招揽几个海商过来。那样松江府那座小渔村的小码头就不顶用了。因此我想着找人将这里的码头重修一遍,即便赶不上广州、泉州、宁波,好歹也能多停几艘船。”
李岩已听出了姬庆文的打算,便接着说道:“修码头就要人手。苏州那边人工贵,一个人一天至少要一两银子,一个月三十两,一千个人便是三万两银子。而陕西这些乱民便宜得很,都不用发银子,给他们口饱饭吃,就不错了。姬兄,是不是这个意思?”
姬庆文接连点头道:“没错,没错。我就是这个打算。听李兄这番话,真是醍醐灌顶,那就辛苦李兄替我拟道奏章,送到皇上那里去如何?”
李岩却道:“输送陕西的灾民去苏州,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年太祖皇帝为充实中都(凤阳),迁徙江浙富户,闹得多少人家破人亡。这两千多人的数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我看朝廷未必就会同意姬兄这么干……”
李元胤也插话道:“迁徙人口牵涉到根本国策,太祖皇帝之后,朝廷也弄过几次,无不搞得鸡飞蛋打、一地鸡毛。”
姬庆文刚刚舒展开来的眉毛又紧缩起来,说道:“绕了这么好大一圈,怎么又回到原地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样才行?”
却见李岩面含微笑道:“姬兄你急什么?我们只要‘实’、不要‘名’。这两千多人,并非是迁徙人口,而是流放发配!流放发配,姬兄,你懂不懂?”
姬庆文听了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反倒是李元胤被吓了一跳。
只见他从座位里“腾”地站起生来,说道:“李先生,流放发配一向只有从富庶地方发配到贫穷地方的。陕西人犯了罪,大多发配到西南的云南、贵州一代去,从来没听说过发配到苏州去的……不,这不是发配,这分明是带他们去享福!朝廷是不会同意的!”
李岩冷笑道:“李指挥果然深通律法。不过在下记得,《大明律》里只规定了流放的距离、而没有明文规定流放的地方,更没有规定陕西的罪犯不准流放到苏州去。李指挥,我说得对不对?”
李岩这几句话说得一点都没有错,让李元胤没法反驳。
可李元胤依旧觉得这样太过匪夷所思,便又说道:“大明朝两百多年以来,从来都是这样的惯例。就怕姬大人一时打破了,又要引来无数御史言官的攻谀了。”
李岩眉毛一横,说道:“惯例本就是用来被打破的。更何况这次打破惯例的可不是姬兄,而是当今皇上。御史言官们要有话说,就对圣上去说了好了!”
姬庆文听了眼睛一亮,忙追问道:“李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给我讲讲清楚啊。”
李岩说道:“我的意思很简单。这就请姬兄拟一道请旨的奏章,就说这两千多人的灾民,姬兄不知应当如何处置,还请皇上定夺。然后在奏章里写一张夹片,或者写封书信让孙承宗老督师代为陈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利害尽可能说得透彻一些,最后再明确提出,请皇上降旨将这两千多人,全部以流放的名义,发到姬兄手里,再由姬兄一并带去苏州。”
李元胤幽幽地说道:“就怕皇上乃是英明圣主,我们同他耍这样的小心眼,皇上未必能够同意……”
李岩却道:“就因为皇上不是那种默守陈规的庸懦之主,我们才能上这样的奏章。”
姬庆文左思右想——觉得奏章要是不上,那这两千多人的乱民无疑就要烂在自己手里;要是上了,皇帝却未必能够批准,然而只要批准了,那这两千多个麻烦,摇身一变,就会成为两千多个廉价劳动力——这笔生意,值得一做。
于是姬庆文说道:“李兄的主意虽然好,然而这篇奏章的文章却更重要。那就烦请李兄执笔,将奏章和夹片、书信拟一下,也好多几分胜算不是?”
李岩点点头,取过现成的笔墨纸砚,坐在桌上一边洋洋洒洒地写起奏章来,一边说道:“姬兄,明面上给皇上的奏章,可以由我来代写;可给奏章里的夹片和给孙老督师的书信,那必须是你的亲笔。我拟好了,你照抄一份即可……”
待李岩将这几分文书写完,姬庆文取过一看,果然见他将自己的打算写得入情入理、入木三分,便欣然坐下,用自己那不堪入目的毛笔字誊写干净后,便吹干了墨迹封装起来。
李岩又道:“这几份文件要紧得很,不能让别有用心之人给偷看了去,幸好李兄在朝廷里也是有几个铁杆的……依我看,不能走寻常通路,必须派信得过的人到京师走一趟,直接送到孙老督师或者徐侍郎(礼部左侍郎徐光启)手里,让这两位大人直送御前,那才是万全之策。”
姬庆文听了李岩这样的安排不禁赞道:“还是李兄心底瓷实,就按李兄的法子办。信得过的人我这里也有,就辛苦多九公去京师跑一趟,他是老江湖了,定然不会出错的。”
此时山西省境内的灾情已大有缓解,黄河渡口边上这座碛口镇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往来进出的行人逐渐密集起来,街边的叫卖声虽不响亮却也是此起彼伏……
姬庆文怀着心事,来不及在镇中游览,而是直趋李岩的父亲——李精白的府邸。
李府之外聚集了不少衣衫破旧的灾民,一打听才知道李府每天中午都会拿出些干粮来施舍给灾民用饭,因此这些人便早早在这里等候开饭。
姬庆文可不是过来乞讨的灾民,来不及等候开门,便上前敲开李府大门,通报了身份之后便叫门子去通知李岩。
李岩听到姬庆文来了的消息,高兴得喜出望外,立即亲自出门,将姬庆文、李元胤和多九公迎入了李府。
李府的主人依旧是李岩的父亲李精白,因此姬庆文免不了要去拜访他一下。
李精白这位前任兵部尚书原来是阉党之中的一员,本来在去年年底崇祯皇帝清算阉党的事件之中,他是必然要受到惩处的。可崇祯皇帝看在姬庆文的面子上,网开一面,特意放过了李精白,好让他能在碛口安度晚年。
这一点,李精白是心知肚明的。
因此他虽然对姬庆文这个举人出身的杂道官,还多少有些看不起,态度却比之前好了许多,嘘寒问暖了好一阵,又留姬庆文在府里用饭,这才算是尽了地主之谊。
辞了李精白,姬庆文便赶紧让李岩带自己到书房里去,将这近两个月来在陕西发生的事情,同李岩细细讲了,又请他替自己出个主意,想想到底能有什么万全的办法,能够妥善处置这两千多只烫手的山芋。
这个问题还真将李岩问住了。
只见他在默默站起身来,在书房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手中的折扇展开又合上、合上又展开……
过了许久,李岩终于说道:“两全其美的办法也不是没有,不过最多也只有七成的把握能够成功……”
“七成?足够了,足够了。”姬庆文赶忙接话道,“能有五成的把握,我就谢天谢地了。李兄到底有什么办法,那就赶紧教我吧!”
李岩问道:“姬兄,我先问你,这两千多乱民,如果带到苏州去,你能不能安置下来?”
姬庆文仔细想了一下,多少猜出了李岩的意思,答道:“要安排也不是不能安排。我想着所有的绸缎只出售给郑芝龙一个人不是长远之计,还要多招揽几个海商过来。那样松江府那座小渔村的小码头就不顶用了。因此我想着找人将这里的码头重修一遍,即便赶不上广州、泉州、宁波,好歹也能多停几艘船。”
李岩已听出了姬庆文的打算,便接着说道:“修码头就要人手。苏州那边人工贵,一个人一天至少要一两银子,一个月三十两,一千个人便是三万两银子。而陕西这些乱民便宜得很,都不用发银子,给他们口饱饭吃,就不错了。姬兄,是不是这个意思?”
姬庆文接连点头道:“没错,没错。我就是这个打算。听李兄这番话,真是醍醐灌顶,那就辛苦李兄替我拟道奏章,送到皇上那里去如何?”
李岩却道:“输送陕西的灾民去苏州,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年太祖皇帝为充实中都(凤阳),迁徙江浙富户,闹得多少人家破人亡。这两千多人的数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我看朝廷未必就会同意姬兄这么干……”
李元胤也插话道:“迁徙人口牵涉到根本国策,太祖皇帝之后,朝廷也弄过几次,无不搞得鸡飞蛋打、一地鸡毛。”
姬庆文刚刚舒展开来的眉毛又紧缩起来,说道:“绕了这么好大一圈,怎么又回到原地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样才行?”
却见李岩面含微笑道:“姬兄你急什么?我们只要‘实’、不要‘名’。这两千多人,并非是迁徙人口,而是流放发配!流放发配,姬兄,你懂不懂?”
姬庆文听了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反倒是李元胤被吓了一跳。
只见他从座位里“腾”地站起生来,说道:“李先生,流放发配一向只有从富庶地方发配到贫穷地方的。陕西人犯了罪,大多发配到西南的云南、贵州一代去,从来没听说过发配到苏州去的……不,这不是发配,这分明是带他们去享福!朝廷是不会同意的!”
李岩冷笑道:“李指挥果然深通律法。不过在下记得,《大明律》里只规定了流放的距离、而没有明文规定流放的地方,更没有规定陕西的罪犯不准流放到苏州去。李指挥,我说得对不对?”
李岩这几句话说得一点都没有错,让李元胤没法反驳。
可李元胤依旧觉得这样太过匪夷所思,便又说道:“大明朝两百多年以来,从来都是这样的惯例。就怕姬大人一时打破了,又要引来无数御史言官的攻谀了。”
李岩眉毛一横,说道:“惯例本就是用来被打破的。更何况这次打破惯例的可不是姬兄,而是当今皇上。御史言官们要有话说,就对圣上去说了好了!”
姬庆文听了眼睛一亮,忙追问道:“李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给我讲讲清楚啊。”
李岩说道:“我的意思很简单。这就请姬兄拟一道请旨的奏章,就说这两千多人的灾民,姬兄不知应当如何处置,还请皇上定夺。然后在奏章里写一张夹片,或者写封书信让孙承宗老督师代为陈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利害尽可能说得透彻一些,最后再明确提出,请皇上降旨将这两千多人,全部以流放的名义,发到姬兄手里,再由姬兄一并带去苏州。”
李元胤幽幽地说道:“就怕皇上乃是英明圣主,我们同他耍这样的小心眼,皇上未必能够同意……”
李岩却道:“就因为皇上不是那种默守陈规的庸懦之主,我们才能上这样的奏章。”
姬庆文左思右想——觉得奏章要是不上,那这两千多人的乱民无疑就要烂在自己手里;要是上了,皇帝却未必能够批准,然而只要批准了,那这两千多个麻烦,摇身一变,就会成为两千多个廉价劳动力——这笔生意,值得一做。
于是姬庆文说道:“李兄的主意虽然好,然而这篇奏章的文章却更重要。那就烦请李兄执笔,将奏章和夹片、书信拟一下,也好多几分胜算不是?”
李岩点点头,取过现成的笔墨纸砚,坐在桌上一边洋洋洒洒地写起奏章来,一边说道:“姬兄,明面上给皇上的奏章,可以由我来代写;可给奏章里的夹片和给孙老督师的书信,那必须是你的亲笔。我拟好了,你照抄一份即可……”
待李岩将这几分文书写完,姬庆文取过一看,果然见他将自己的打算写得入情入理、入木三分,便欣然坐下,用自己那不堪入目的毛笔字誊写干净后,便吹干了墨迹封装起来。
李岩又道:“这几份文件要紧得很,不能让别有用心之人给偷看了去,幸好李兄在朝廷里也是有几个铁杆的……依我看,不能走寻常通路,必须派信得过的人到京师走一趟,直接送到孙老督师或者徐侍郎(礼部左侍郎徐光启)手里,让这两位大人直送御前,那才是万全之策。”
姬庆文听了李岩这样的安排不禁赞道:“还是李兄心底瓷实,就按李兄的法子办。信得过的人我这里也有,就辛苦多九公去京师跑一趟,他是老江湖了,定然不会出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