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太守纵虎归山。郡中大惊。纷纷进言。恩师便将刘备手书军令状,遍示众人。
    有少君侯军令状作保,再无人多言。
    约定时日,众人翘首以盼。
    等到午时,便有一队蛮人,远道而来。队前数人,各执竹竿,长一丈许,上三四尺处犹带枝叶。其行伍前却(前进后退),皆有节奏。歌吟叫呼,亦有章曲。此葬俗,正是蛮人刺北斗。
    原来这是一支蛮人送葬队伍。
    等到了近处又发觉,日前放走的渠帅,正自行于队伍中间。
    城中老少,皆肃然。
    队伍绕城一圈,停在太守府前。渠帅自缚于阶下。
    刘备亲出,将渠帅押入府中。
    太阳西下,有数支送葬队伍先后抵达。放归的七名渠帅,有四人自回。
    又等三日,路远二渠帅亦回。只剩一人外逃。
    择日在市口,将六人问斩。众渠帅面色安详,引颈受戮。围观人群,汉蛮皆有人痛哭失声。
    后三日,欺压杀戮蛮人的本地豪强,亦尽杀于市口。
    蛮人送葬队伍,这便收敛渠帅遗体,载歌载舞,原路折回。
    又过五日。刘备在血迹未干的市口,高竖一大旗。上书四字汉隶:募兵伐贼。
    又在大旗周围,堆满钱箱。但凡来募者,凭力自取,数量不限。
    仅三日,便有千人应募。皆取钱三、五十缗,最多不过十万钱。无它,铜钱一缗十二斤。装多累赘。
    却有青壮二人,各自扛走满箱铜钱!
    众人欲追,却被刘备阻止。能扛走满满一箱铜钱的力士,又岂是等闲之辈。
    说的也是啊……
    又过三日,便有二人领千众,攻破豪强坞堡,尽杀许乾一干人等,送首级到刘备营前!
    郡人闻讯,蜂拥而至。
    刘备亲出营地,正见二人赤膊负荆于营前。身后跪着少壮近千人。
    围观众人这才看清,正是日前扛走满箱铜钱的二人!
    观其相貌,尚未及冠。刘备这便出言相问:二位壮士是何人也?
    右边之人抱拳道:九江下蔡人周泰。
    左边之人抱拳道:九江寿春人蒋钦。
    哦——
    刘备没来及感叹,众人却纷纷出声。原来此二人乃是当地有名水贼。泛舟江淮水路,劫富济贫,在巢湖建水砦自守。皆是年方十五六之少年英豪。
    见刘备未出声,周泰又道:闻少君侯募兵讨贼,我等兄弟便自投门前,万望少君侯收留!
    身后数百人同呼:望少君侯收留!
    没等刘备出声,围观的郡中老幼,便纷纷跪地齐呼:望少君侯收留!
    前有六渠帅坦然赴死。今有义贼尽诛主谋。生怕少君侯错杀忠良,才齐声求情。
    刘备心怀天下,又岂能无容人之量。这便亲自扶起,解锦袍披之。
    闻讯赶来的恩师还未畅怀一笑。身旁刘涣却已涕泪横流。
    见太守看来,这便以袖拭泪:听闻少君侯一金而知人心。今日得见,方信人心尚古!
    说起来,刘备也没有什么不同。‘穷**计,富长良心’。就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最好注释。
    不出数日,便有蛮人将逃跑渠帅,五花大绑,送到刘备营前。
    捆绑游街后,腰斩弃市。
    从此九江大治。再不闻蛮反。
    其后百年,江淮蛮族日渐汉化,彼此血脉相连,成为一家。
    在九江短短半年时间,恩师平乱恤民,又修陂通渠。围泽造田数万倾,皆分与民众。九江郡政令通达,欣欣向荣。
    少君侯更是名动江淮。
    大旗下钱箱犹在,可反贼皆已授首。招募的青壮,岂能无用武之地?这便交给黄忠等将严加训练。又令周泰蒋钦各领麾下精兵,日日训练不提。楼桑常有书信往来。刘备将诸事,捡生动有趣的说给母亲、公孙氏听。又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书与耿雍、崔钧。
    话说,恩师奏表早到朝中,为何至今没有动静?
    杀贼数千。即便把军功分润给郑宝等守将,刘备这功劳也足够进封乡侯了吧。
    天气渐凉,恩师日夜操劳,感染风寒,一病不起。所幸刘备营中有楼桑军医。细心调理,渐有好转。不忍政务堆滞,恩师便上表请辞。自他受拜九江太守到请辞,不过数月。然而,这数月之政,已足令郡中父老,思之不忘。
    还有少君侯。
    少君侯哪来这么多财气!又何来如此多的侠气!且徒生出何其多的义气!
    郡中少年,皆来归附。
    许多临近州郡的游侠,亦前来投效。庐江、丹阳、广陵、下邳。
    数月已募三千雄兵。查抄来的豪强家产,刘备分文未动,不知不觉竟已消耗大半。
    尤其是丹阳少壮百余人,皆从旗下取十万钱归家。有周泰蒋钦珠玉在前,众人亦不曾过问。半月后,领来亲朋好友千人。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竟是丹阳兵!
    竟有半数入选白毦卫!
    余下亦是悍勇精兵。黄忠焉能不喜。
    四千人而已,少君侯养得起。
    数日后,朝廷文书终于送达。表功封赏一概不提,只说庐江郡再生蛮乱。朝廷因恩师担任九江郡守,“恩威有信”,再拜为庐江太守,即刻启程,率兵讨逆。
    又让刘备随行侍奉,便宜行事。
    随传,还有崔廷尉手书密信一封。言,封赏已经拟定,正等陛下玺印。不料庐江蛮乱被州郡六百里传到朝堂,太守竟弃城而逃。幸有舒县令收拢溃兵,拼死守住城池。如今势如累卵,若非无人可用,朝廷断不会如此行事。又安抚刘备,待平定庐江蛮乱,封赏定会丰厚。
    刘备看过后,不禁问道:舒县令是谁?
    已升任治中的刘涣,这便说道:舒县令姓陶名谦,字恭祖。丹阳郡人。
    原来如此!
    刘备会心一笑。缘分早已结下,难怪后来陶恭祖会三让徐州。
    天子之命不可违。
    不待新太守上任,恩师这便与刘涣、郑宝等官吏,交待诸事。刘备更是厉兵秣马,从郡中武库调配盔甲武具,武装三千新军。
    汉代尚武。单单一个东海郡武库《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录其库存武备数量,足以惊人。两项合计:“凡兵车器二百四十二千三百二十六万八千四百八十七(其中:弩机537707件,有车用弩11181件,普通弩526526件;其次,还有未装弩机的弩臂263798件。有弓77521件,弓弦3987件。连弩车564乘,武刚强弩车10乘。盾9991件,皮甲142322具,铠甲63324具,甲札587299具;战马首铠97584具,骑兵装甲具5000余套。车用铍1421件,铍(枪)449801件,矛50178件,有方(戟)78392件。刀156135件,剑99901件。鞍鞯2080具,和上马鞒825具。除此以外,该集簿中还有众多攻城、守城之军事物资,便不再一一叙述。)”。
    九江武库虽比不上东海郡,本朝亦稍逊于前汉。可武装四千余人,九江武库却是足够。
    安顿好一切,恩师这便启程,逆江而上,直达舒县。
    闻讯赶来送行的郡中父老,闭塞于道。恩师却提前出发,未与众人辞行。
    刘备携精兵五千,同船服侍左右。等郡中父老赶到港口,船队已远去。河边哭声恸天,皆呼卢父离我而去!
    治中刘涣又流泪。
    此时方才醒悟,何谓“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