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产量虽高,稻作却颇耗人力。尤其是插秧,只能用人力。
若是旱地。时下已有耧(lou)车可用。
耧车也叫“耧犁”、“耙耧”。是一种畜力条播机。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这种条播机只需用一头牛、一匹马或一匹骡子来拉,并可按农夫控制的速度将种子播成一条直线。
崔尚书《政论》中记载,耧车乃前汉赵过发明。由三只耧脚组成,又称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其效率可达“日种一顷”。
崔尚书见门下学子稻作辛苦,便将耧车图交给刘备。问他能不能依图改造成插秧机械。
这个有点难。刘备一有空就苦思插秧机的机械原理。然而收获甚微。他不知道的是,即便是简单的插秧工具:秧马和莳扶,也要到很多年后的宋朝才会出现。
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母亲忽说要与黄叙母、太史慈母,义结金兰。
啪嗒。
公孙氏话刚出口。刘备手中白垩粉笔,应声掉落在地。
再细一想,顿时明白母亲苦心。
太史慈狐儿寡母,寄居府中。先前乌莲便疑刘备是看上了人家寡母。虽说少君侯轻财重义,有孟尝古风。奈何人言可畏。母亲与太史慈母义结金兰。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和黄叙母亲结拜,除去自证清白,破除流言,亦有替刘备笼络人心之意。毕竟黄氏父子,皆万人敌。
母亲此举,当真是用心良苦。刘备险些忘了母亲也是,寡居。亦要防备流言蜚语。
如此一来,关于刘备母子的流言自当灭迹。
母亲一片苦心,刘备岂能不知。
听闻母亲要结义。恩师一声叹息,竟向母亲行大礼。
母亲虽略有不安,亦含笑受领。
择吉日良辰,在临乡侯祠,一身御赐华服的母亲、慈母、黄母,在宗亲家臣,大儒乡老的见证下,结伴走入祠堂。
祠堂上承祖宗排位,下摆三牲祭品。当中置一活雌鸡,一碗水酒和写有三人生辰八字的名帖。
母亲年长,居中。
慈母第二,居右。
黄母最小,居左。
叩拜列祖列宗,宰鸡血滴入酒中。取银针刺破手指,亦把三人血滴入酒中,再以银针搅匀。按血手印于名帖所书各自姓氏名上。取酒碗在手,先洒三滴于地,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剩下供在桌前。三人互换名帖,焚香立誓,歃血立盟。结成同生共死之义姐妹。
又让刘备、太史慈、黄叙三人,先后叩拜。
口呼:义母。
再向与三母并列,且自居于右席的黄忠叩拜。
口呼:义父。
又让刘备居于三母之前,太史慈、黄叙,再拜。
口呼:义兄。
刘备回礼,口呼:义弟。
列祖为证,天地可鉴。宗亲家臣,大儒乡老皆是人证。从此而后,刘备、太史慈、黄叙,三人便是义兄弟,三母视如己出。三子视如己母。
时下任侠风气甚浓。结义亦不新鲜。且自古有之。
结义不分男女老少,人数亦无限定。男称兄弟,女称姐妹,多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
亦有禁忌:宗亲者不结拜。姻亲者不结拜。辈份相差者不结拜。八字不合者不结拜。有悖族规者不结拜(族内如与他族结怨,立誓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族规)。
从此休戚与共,福祸同当。且凡遇婚丧喜庆、各种节日等,均以兄弟或姐妹关系往来。亦算在三族之内!若父亲结拜,则算父族。母亲结拜,便归于母族。
结义之后,便无人再说闲话。
两位义母心中亦不把自己当成外人,住的安稳。
辖地百里。又封家臣。家中人等,亦要领俸。母亲来问刘备,两位义母该俸多少。
《后汉书·后纪》:“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奉不过粟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
宫中贵人不过月俸‘粟数十斛’。不宜太高,有逾制之嫌。
刘备想了想道:可俸百石。
百石,月谷十六斛,一年一百九十二石。公孙氏亦领百石年俸。
艳婢领斗食,月十一斛,一年一百三十二石。
乐伎、舞姬、女侍医,月八斛,年九十六石。
食俸一出,艳婢自欢呼雀跃。乐伎、舞姬、女侍医这些本无爵秩的仆人,亦有俸禄,更是惊喜莫名。两位义母亦倍加感恩。公孙氏深爱刘备,有不有都一样。母亲亦领了一份,不然两位义母皆推迟不受。
家臣部曲忠心不二。侯府上下一片祥和。
家臣内眷,泾渭分明又同气连枝,这才是贵族应有的气度。
结义之事传遍北地。皆称母亲大义有节。
流言自溃。
楼桑一户齐民,宅院中有:前楼、后楼、仓楼、望楼、水塔、双阙楼、四角楼。共计十楼。郦城有邑墙,四角上的四座角楼和骑在墙头的覆道,皆无需建造。只需建前楼、后楼、仓楼、望楼、水塔、双阙楼,六楼便可。
每户减少,然总户数却大。对要定居郦城的三千户居民来说,总共要造楼一万八千座!
以‘月起四百楼’的速度,要足足四十五个月才能建造完毕。将近四年时间。
想要加快进度,只能调派更多人手。无奈通渠围堰,筑堤圩田皆要人手。抽调人手,只会顾此失彼。
一想着淮泗移民要四年后才能入住新家,刘备便一阵心忧。
暑热稍退,大建再起。
刘备正愁无人可用。忽接县中通报。言有大量淮泗流民北上乞食,目标或是少君侯的临乡。
刘备一愣。淮泗流民?
这才想起,数月前曾收到舒县陶县令手书,说已招募足量迁户北上。
当时诸事繁杂,未及细看。今再取出一观,这便发现端倪。
何为足量?
话说,九江郡治中刘涣尚未募集多少迁户,为何一个舒县令敢称‘足量’。
又过半月。待刘备接到刺奸通报,登顶阁一观。不禁大骇!
这绵延数十里的车马人流,皆虎皮衣盾。
正是庐江山蛮!
若是旱地。时下已有耧(lou)车可用。
耧车也叫“耧犁”、“耙耧”。是一种畜力条播机。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这种条播机只需用一头牛、一匹马或一匹骡子来拉,并可按农夫控制的速度将种子播成一条直线。
崔尚书《政论》中记载,耧车乃前汉赵过发明。由三只耧脚组成,又称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其效率可达“日种一顷”。
崔尚书见门下学子稻作辛苦,便将耧车图交给刘备。问他能不能依图改造成插秧机械。
这个有点难。刘备一有空就苦思插秧机的机械原理。然而收获甚微。他不知道的是,即便是简单的插秧工具:秧马和莳扶,也要到很多年后的宋朝才会出现。
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母亲忽说要与黄叙母、太史慈母,义结金兰。
啪嗒。
公孙氏话刚出口。刘备手中白垩粉笔,应声掉落在地。
再细一想,顿时明白母亲苦心。
太史慈狐儿寡母,寄居府中。先前乌莲便疑刘备是看上了人家寡母。虽说少君侯轻财重义,有孟尝古风。奈何人言可畏。母亲与太史慈母义结金兰。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和黄叙母亲结拜,除去自证清白,破除流言,亦有替刘备笼络人心之意。毕竟黄氏父子,皆万人敌。
母亲此举,当真是用心良苦。刘备险些忘了母亲也是,寡居。亦要防备流言蜚语。
如此一来,关于刘备母子的流言自当灭迹。
母亲一片苦心,刘备岂能不知。
听闻母亲要结义。恩师一声叹息,竟向母亲行大礼。
母亲虽略有不安,亦含笑受领。
择吉日良辰,在临乡侯祠,一身御赐华服的母亲、慈母、黄母,在宗亲家臣,大儒乡老的见证下,结伴走入祠堂。
祠堂上承祖宗排位,下摆三牲祭品。当中置一活雌鸡,一碗水酒和写有三人生辰八字的名帖。
母亲年长,居中。
慈母第二,居右。
黄母最小,居左。
叩拜列祖列宗,宰鸡血滴入酒中。取银针刺破手指,亦把三人血滴入酒中,再以银针搅匀。按血手印于名帖所书各自姓氏名上。取酒碗在手,先洒三滴于地,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剩下供在桌前。三人互换名帖,焚香立誓,歃血立盟。结成同生共死之义姐妹。
又让刘备、太史慈、黄叙三人,先后叩拜。
口呼:义母。
再向与三母并列,且自居于右席的黄忠叩拜。
口呼:义父。
又让刘备居于三母之前,太史慈、黄叙,再拜。
口呼:义兄。
刘备回礼,口呼:义弟。
列祖为证,天地可鉴。宗亲家臣,大儒乡老皆是人证。从此而后,刘备、太史慈、黄叙,三人便是义兄弟,三母视如己出。三子视如己母。
时下任侠风气甚浓。结义亦不新鲜。且自古有之。
结义不分男女老少,人数亦无限定。男称兄弟,女称姐妹,多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
亦有禁忌:宗亲者不结拜。姻亲者不结拜。辈份相差者不结拜。八字不合者不结拜。有悖族规者不结拜(族内如与他族结怨,立誓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族规)。
从此休戚与共,福祸同当。且凡遇婚丧喜庆、各种节日等,均以兄弟或姐妹关系往来。亦算在三族之内!若父亲结拜,则算父族。母亲结拜,便归于母族。
结义之后,便无人再说闲话。
两位义母心中亦不把自己当成外人,住的安稳。
辖地百里。又封家臣。家中人等,亦要领俸。母亲来问刘备,两位义母该俸多少。
《后汉书·后纪》:“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奉不过粟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
宫中贵人不过月俸‘粟数十斛’。不宜太高,有逾制之嫌。
刘备想了想道:可俸百石。
百石,月谷十六斛,一年一百九十二石。公孙氏亦领百石年俸。
艳婢领斗食,月十一斛,一年一百三十二石。
乐伎、舞姬、女侍医,月八斛,年九十六石。
食俸一出,艳婢自欢呼雀跃。乐伎、舞姬、女侍医这些本无爵秩的仆人,亦有俸禄,更是惊喜莫名。两位义母亦倍加感恩。公孙氏深爱刘备,有不有都一样。母亲亦领了一份,不然两位义母皆推迟不受。
家臣部曲忠心不二。侯府上下一片祥和。
家臣内眷,泾渭分明又同气连枝,这才是贵族应有的气度。
结义之事传遍北地。皆称母亲大义有节。
流言自溃。
楼桑一户齐民,宅院中有:前楼、后楼、仓楼、望楼、水塔、双阙楼、四角楼。共计十楼。郦城有邑墙,四角上的四座角楼和骑在墙头的覆道,皆无需建造。只需建前楼、后楼、仓楼、望楼、水塔、双阙楼,六楼便可。
每户减少,然总户数却大。对要定居郦城的三千户居民来说,总共要造楼一万八千座!
以‘月起四百楼’的速度,要足足四十五个月才能建造完毕。将近四年时间。
想要加快进度,只能调派更多人手。无奈通渠围堰,筑堤圩田皆要人手。抽调人手,只会顾此失彼。
一想着淮泗移民要四年后才能入住新家,刘备便一阵心忧。
暑热稍退,大建再起。
刘备正愁无人可用。忽接县中通报。言有大量淮泗流民北上乞食,目标或是少君侯的临乡。
刘备一愣。淮泗流民?
这才想起,数月前曾收到舒县陶县令手书,说已招募足量迁户北上。
当时诸事繁杂,未及细看。今再取出一观,这便发现端倪。
何为足量?
话说,九江郡治中刘涣尚未募集多少迁户,为何一个舒县令敢称‘足量’。
又过半月。待刘备接到刺奸通报,登顶阁一观。不禁大骇!
这绵延数十里的车马人流,皆虎皮衣盾。
正是庐江山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