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王宫,北宫瑞麟阁。
蓟王回宫,时辰尚早,遂入阁理政。
河海冰封,公卿罢朝。国事却不可断绝。左右国相,并门下署,皆有内政外交,书文呈报。南宫少府整理抄掠,由中书令亲送北宫。日日不缀。
因蓟王早出晚归,故八王子亦改在蓟王回宫后,前来拜见。
先前,蓟王谆谆教诲,学而无用。八王子各有心得。今日前来,亦为求问所学。
嫡长子刘封言道:“《庄子·列御寇》曰:‘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敢问阿父,若学而无用,当作何解。”
“我儿又何所思。”蓟王不答反问。
“我等,各有所思,并无定论。”刘封答曰。
“且说来。”蓟王笑问。
“喏。”刘封等八王子,遂将各自心得,娓娓道来。
听完,蓟王不置可否:“上古名篇,传至两汉。其意若何,各家皆有所说,谓之‘家法’。法者,术也。家法,各家之(学)术也。因此,百家林立,无有定论。故为父命国中大儒,集百家之长,修《大百科全书》,一统百家。”环视诸子,蓟王循循善诱:“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为王者,又当如何?”
八王子各有所思。少顷,刘封言道:“为人王者,当使巧者劳,使知者忧。使无能者饱食而无所求。”
蓟王眼露笑意:“我儿可知,何为‘无能者’?”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无能者,无为者也。”刘封答曰。
蓟王欣然笑道:“我儿之意,无能便是无用。无用或可大用。‘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注1)’,所以称‘虚’。‘(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注2)’,所以称‘敖游’。‘虚而遨游者’,便是‘才全而德不形(注3)’也。”
“阿父以为然否?”刘封求问。
“王者见王。”蓟王笑道:“王者,受食于天,取食于民。故,无所求于人。而使‘能者多劳’也。”
“无求于人,能者多劳。”刘封眼中似有神光:“便是‘王者见王’。”
“然也。”蓟王轻轻颔首。
“儿等,谨受教。”八王子,异口同声。
待八王子告退。士贵妃笑问:“敢问夫君,所言何意?”
“无它。”蓟王答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者见王也。”
“仁者、智者、巧者、知者、无能者、遨游者。”安贵妃佛道兼修,又出身宫闱,自有心得:“为人王者,使‘人尽其才,悉用其力’,是为‘能者多劳’也。”
“原来如此。”马贵妃亦有所悟。
蓟王所言,乃是立场。站在王者的立场,看待世间至理。才是八王子“学而无用”之正解。
众所周知。因国别、种族、阶级、地位、学识等诸多不同。故看待事物的角度,亦因人而异。好比时下学派林立,诸子百家,无有定论。不得已,先举后察,各试家法。亦是两汉察举制:“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之真谛。
蓟王天生。故顺天而为,从不逆天而行。就时下而言。科举制,完全没有生存的土壤。冒然栽下,不等揠苗助长,便一命呜呼。
或有人要,先前十里少年,如今一国之君,若仍力有未逮,待登基为帝,继位大统,当一言九鼎,无可阻挡也。
事实果真如此乎?
非也。今汉外戚、宦官、党人,争斗不休。主幼臣强,太后称制,乃是常态。如大将军梁冀,甚至一言不合,便毒杀幼帝。饶是贼臣董卓,亦擅自废立,鸩杀少帝。皇帝连自身性命,尚难保全。何言力排众议,一言九鼎。
不信且看,鸿都门学。
刘备窃以为。先帝创立鸿都门学之初衷,并非天下为公。乃欲培植亲信,而后安插朝堂、地方,逐步取代士大夫,尤其党人,进而夺取朝政大权,为一己之私也。
且为打破士族学术垄断。鸿都门学,所招学生,及开课业,皆与太学,截然相反。学生多出寒庶,以“尺牍辞赋”,用人取士。凡鸿都门生,皆受优待。多授高官厚禄。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封侯、赐爵,大有人在。诸多利好,令鸿都门学,一时兴盛,学生多达千人。
此举,有利有弊。
一方面,促进了文学,书法的发展,乃至两汉到魏晋的文风转变。另一方面,以“技艺入仕”,并无治政之才,更无忧国忧民之德。譬如益州刺史郄俭。横征暴敛,贪残放滥,为祸一方,荼毒之烈,可想而知。
蔡邕进言,对于鸿都门生,优养而不予权。蓟王以为,十分合理。
鸿都门学因先帝而兴,又因先帝而废。
可见皇权,亦深受掣肘。
事实上,历代皇朝,皇帝也从未一言九鼎。汉唐,自不必说。譬如明朝,亦是内阁制度。内阁票拟后,呈皇帝御览批红。故如嘉靖、万历等,数十年不朝,大明朝政,亦运转如常。
且问。汉家帝王,何时变得生杀予夺,一言九鼎。
窃以为,便是清朝。
“部落家长制”快速“封建君主制”的奴性残余。视国民如家奴。譬如牛马,皆是私产。故可予取予求。
乃至于,对上位者的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皆是奴性未除。
奴性入骨,甘之如饴。又如何能想象,“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必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必仇寇报之”的汉家风尚。
五胡乱华。余毒之烈,锥心刺骨。
倍思前后,蓟王不胜唏嘘。
天降大任。断不可重蹈覆辙。
不然,何必改名刘备。唤做刘平,岂非更好。
思绪犹如脱缰野马。不觉自鸣钟响。腹中辘辘饥鸣。蓟王这便收拾心情,下无极殿用餐。
稍后,携众妃畅游曲水温汤。再入合欢殿,七重华盖鸳鸯榻,幸七妃二女仙。
一日无闲。
蓟王回宫,时辰尚早,遂入阁理政。
河海冰封,公卿罢朝。国事却不可断绝。左右国相,并门下署,皆有内政外交,书文呈报。南宫少府整理抄掠,由中书令亲送北宫。日日不缀。
因蓟王早出晚归,故八王子亦改在蓟王回宫后,前来拜见。
先前,蓟王谆谆教诲,学而无用。八王子各有心得。今日前来,亦为求问所学。
嫡长子刘封言道:“《庄子·列御寇》曰:‘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敢问阿父,若学而无用,当作何解。”
“我儿又何所思。”蓟王不答反问。
“我等,各有所思,并无定论。”刘封答曰。
“且说来。”蓟王笑问。
“喏。”刘封等八王子,遂将各自心得,娓娓道来。
听完,蓟王不置可否:“上古名篇,传至两汉。其意若何,各家皆有所说,谓之‘家法’。法者,术也。家法,各家之(学)术也。因此,百家林立,无有定论。故为父命国中大儒,集百家之长,修《大百科全书》,一统百家。”环视诸子,蓟王循循善诱:“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为王者,又当如何?”
八王子各有所思。少顷,刘封言道:“为人王者,当使巧者劳,使知者忧。使无能者饱食而无所求。”
蓟王眼露笑意:“我儿可知,何为‘无能者’?”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无能者,无为者也。”刘封答曰。
蓟王欣然笑道:“我儿之意,无能便是无用。无用或可大用。‘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注1)’,所以称‘虚’。‘(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注2)’,所以称‘敖游’。‘虚而遨游者’,便是‘才全而德不形(注3)’也。”
“阿父以为然否?”刘封求问。
“王者见王。”蓟王笑道:“王者,受食于天,取食于民。故,无所求于人。而使‘能者多劳’也。”
“无求于人,能者多劳。”刘封眼中似有神光:“便是‘王者见王’。”
“然也。”蓟王轻轻颔首。
“儿等,谨受教。”八王子,异口同声。
待八王子告退。士贵妃笑问:“敢问夫君,所言何意?”
“无它。”蓟王答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者见王也。”
“仁者、智者、巧者、知者、无能者、遨游者。”安贵妃佛道兼修,又出身宫闱,自有心得:“为人王者,使‘人尽其才,悉用其力’,是为‘能者多劳’也。”
“原来如此。”马贵妃亦有所悟。
蓟王所言,乃是立场。站在王者的立场,看待世间至理。才是八王子“学而无用”之正解。
众所周知。因国别、种族、阶级、地位、学识等诸多不同。故看待事物的角度,亦因人而异。好比时下学派林立,诸子百家,无有定论。不得已,先举后察,各试家法。亦是两汉察举制:“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之真谛。
蓟王天生。故顺天而为,从不逆天而行。就时下而言。科举制,完全没有生存的土壤。冒然栽下,不等揠苗助长,便一命呜呼。
或有人要,先前十里少年,如今一国之君,若仍力有未逮,待登基为帝,继位大统,当一言九鼎,无可阻挡也。
事实果真如此乎?
非也。今汉外戚、宦官、党人,争斗不休。主幼臣强,太后称制,乃是常态。如大将军梁冀,甚至一言不合,便毒杀幼帝。饶是贼臣董卓,亦擅自废立,鸩杀少帝。皇帝连自身性命,尚难保全。何言力排众议,一言九鼎。
不信且看,鸿都门学。
刘备窃以为。先帝创立鸿都门学之初衷,并非天下为公。乃欲培植亲信,而后安插朝堂、地方,逐步取代士大夫,尤其党人,进而夺取朝政大权,为一己之私也。
且为打破士族学术垄断。鸿都门学,所招学生,及开课业,皆与太学,截然相反。学生多出寒庶,以“尺牍辞赋”,用人取士。凡鸿都门生,皆受优待。多授高官厚禄。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封侯、赐爵,大有人在。诸多利好,令鸿都门学,一时兴盛,学生多达千人。
此举,有利有弊。
一方面,促进了文学,书法的发展,乃至两汉到魏晋的文风转变。另一方面,以“技艺入仕”,并无治政之才,更无忧国忧民之德。譬如益州刺史郄俭。横征暴敛,贪残放滥,为祸一方,荼毒之烈,可想而知。
蔡邕进言,对于鸿都门生,优养而不予权。蓟王以为,十分合理。
鸿都门学因先帝而兴,又因先帝而废。
可见皇权,亦深受掣肘。
事实上,历代皇朝,皇帝也从未一言九鼎。汉唐,自不必说。譬如明朝,亦是内阁制度。内阁票拟后,呈皇帝御览批红。故如嘉靖、万历等,数十年不朝,大明朝政,亦运转如常。
且问。汉家帝王,何时变得生杀予夺,一言九鼎。
窃以为,便是清朝。
“部落家长制”快速“封建君主制”的奴性残余。视国民如家奴。譬如牛马,皆是私产。故可予取予求。
乃至于,对上位者的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皆是奴性未除。
奴性入骨,甘之如饴。又如何能想象,“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必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必仇寇报之”的汉家风尚。
五胡乱华。余毒之烈,锥心刺骨。
倍思前后,蓟王不胜唏嘘。
天降大任。断不可重蹈覆辙。
不然,何必改名刘备。唤做刘平,岂非更好。
思绪犹如脱缰野马。不觉自鸣钟响。腹中辘辘饥鸣。蓟王这便收拾心情,下无极殿用餐。
稍后,携众妃畅游曲水温汤。再入合欢殿,七重华盖鸳鸯榻,幸七妃二女仙。
一日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