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徐为是回来报仇的。”
坐在马车之上,赵括沉思半晌,得出了这个结论。
当一个人把个人仇怨放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时候,他就会做出很多可怕的事情。
韩徐为刚才在会面的时候话里话外指责平原君和蔺相如有可能会因为一己之私而损害国家利益,但赵括觉得韩徐为将来其实也很有可能会做出类似的事情,甚至更加过分。
想到这里,赵括不由叹了一口气。
根据原本的计划,明年开春之时赵括就应该率领大军向秦国河东郡发起进攻,可现在因为赵王的病逝和韩徐为的回国,这件本该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是否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马车不知何时缓缓停下。
“君候,府邸到了。”
外面传来了许历激动的声音。
曾几何时,许历也曾经恭敬的称呼过另外一个男人为“君候”,如今,那个男人的孩子赵括也在许历的陪伴下又一次得到了这个所有臣子们梦寐以求的称号!一门双君候,而且并非是王族近亲,这在整个战国时代绝对是屈指可数,难有人及!所有赵府家臣齐聚马车之前,朝着刚刚走出马车的赵括俯首下跪:“臣等,见过君候!”
这一刻,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带着无比激动的光芒。
二十六岁的君候并不是没有,很多诸侯国的王子们刚刚出生就被封做君候,但是像赵括这样完全凭借对国家的贡献而在二十六岁的年纪成为君候的,整个春秋战国时代仅此一人!前无古人!这一刻,所有人都以自己是赵氏府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不远处,赵母早已经热泪盈眶,赵括的两名妻子抱着孩子,四只美目紧盯赵括,无数星光闪烁。
赵括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朝着面前的一切张开双臂。
“今日府中大开宴席,所有人不醉不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一夜,赵府成为了欢乐的海洋!第二天早上,当赵括带着宿醉的疼痛,小心翼翼的将身上的两名妻妾放好并盖上被子,然后走下床榻的时候,突然腿一软,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男人和女人的战争中男人永远都是劣势,尤其是当对手是两个女人时这场战争的结局更是提前注定,即便赵括是当世军神也没用!顶着浓重的黑眼圈洗漱完毕,刚刚吃完早餐的赵括迎来了宫中来使。
“武信君,太后召您入宫,商议明春伐秦一事!”
赵括心中微微一凛,暗叫来得好快。
半个时辰之后,赵国龙台王宫大殿。
太后带着小赵王坐在最上首,接下来是平原君赵胜,而在平原君赵胜的对面那个原本属于蔺相如的位置如今则被韩徐为给占据,再接下来才是蔺相如,然后就是赵括!赵括第一次在国事会议之中超越了廉颇,坐在了七名赵国重臣之中第四的位置。
在赵括之后,则是廉颇、平阳君以及周少奋。
这就是如今赵国政坛最新的政治势力划分。
太后韩姬今天头戴一个类似于后世隋唐幂篱的东西遮住了脸颊,只有那听起来颇有些清脆悦耳、和这种严肃的军国大事场合不甚相符的声音传出:“今日之所以召集诸卿,乃是为了商议明春攻秦一事。”
平原君作为赵国相邦,理所当然的第一个开口接腔:“攻秦之事乃是先王在世之时所制定,太后此意莫非是想要取消这一次的攻秦之战?”
平原君的声音之中多少带着几分质问,因为攻秦一事当时在商议的时候是得到平原君为首的公族派全力推动,以赵括驳倒廉颇等人而最终得以通过的。
韩姬的声音微微一顿,随后音调扬起几分:“老妇身为妇人,对于这些军国大事并无太多了解,只是如今先王刚逝,大赵是否需要先安稳一两年再行征伐呢?”
仅仅一问一答四句话,某种隐隐约约的火气似乎就已经在大殿之中蔓延开来。
赵括略微有些惊讶的看着平原君,不知道这位往日颇为淡定的君候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表现出这样的态度。
一上来就和太后刚正面?
韩徐为咳嗽一声,不紧不慢的开口了:“老夫觉得太后所言极是,大赵如今毕竟是新旧交接之际,还是先缓一缓,等过个一两年再继续征伐也不迟。”
韩徐为的话并没有让赵括感到任何的意外。
韩徐为当然会站在太后这一边,赵括甚至怀疑这一次对伐秦之时的廷议就是韩徐为建议太后召集的。
但下一刻,让赵括有些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蔺相如同样淡淡的开口道:“太后、太师所言确实有理。
如今已经是冬天,距离开春不过短短一两个月时间,想要在这一两个月之内走完整个新旧交替程序绝非易事。
不如先取消这一次的伐秦动议,等到明年或者后年准备好了再行讨伐也不迟。
听着蔺相如的话,再看着平原君越发难看的神色,赵括突然明白了过来。
很显然,平原君一定去找过蔺相如并希望能够和蔺相如再度联手把韩徐为赶走,但结果嘛……单单听蔺相如说的那些话就明白了。
不妙啊。
韩徐为阔别赵国政坛二十年,无论是名声和势力其实都没有多少,但却拥有太后和小赵王的信任以及支持。
蔺相如则拥有足够的名声和势力,但一直以来被平原君率领的公族派稳压一头。
但这两人一旦进行合作的话,相互之间的劣势就瞬间被互补作用给抹平,对于平原君和公族派来说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难怪今日平原君的表现如此不淡定!突然,太后将目光投向赵括,语气轻柔的说道:“武信君,你是大赵的头号战将,老妇想要听一听你的意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集在了赵括身上,意义各有不同。
赵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开口答道:“回太后,臣以为攻秦之战——势在必行!”
坐在马车之上,赵括沉思半晌,得出了这个结论。
当一个人把个人仇怨放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时候,他就会做出很多可怕的事情。
韩徐为刚才在会面的时候话里话外指责平原君和蔺相如有可能会因为一己之私而损害国家利益,但赵括觉得韩徐为将来其实也很有可能会做出类似的事情,甚至更加过分。
想到这里,赵括不由叹了一口气。
根据原本的计划,明年开春之时赵括就应该率领大军向秦国河东郡发起进攻,可现在因为赵王的病逝和韩徐为的回国,这件本该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是否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马车不知何时缓缓停下。
“君候,府邸到了。”
外面传来了许历激动的声音。
曾几何时,许历也曾经恭敬的称呼过另外一个男人为“君候”,如今,那个男人的孩子赵括也在许历的陪伴下又一次得到了这个所有臣子们梦寐以求的称号!一门双君候,而且并非是王族近亲,这在整个战国时代绝对是屈指可数,难有人及!所有赵府家臣齐聚马车之前,朝着刚刚走出马车的赵括俯首下跪:“臣等,见过君候!”
这一刻,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带着无比激动的光芒。
二十六岁的君候并不是没有,很多诸侯国的王子们刚刚出生就被封做君候,但是像赵括这样完全凭借对国家的贡献而在二十六岁的年纪成为君候的,整个春秋战国时代仅此一人!前无古人!这一刻,所有人都以自己是赵氏府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不远处,赵母早已经热泪盈眶,赵括的两名妻子抱着孩子,四只美目紧盯赵括,无数星光闪烁。
赵括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朝着面前的一切张开双臂。
“今日府中大开宴席,所有人不醉不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一夜,赵府成为了欢乐的海洋!第二天早上,当赵括带着宿醉的疼痛,小心翼翼的将身上的两名妻妾放好并盖上被子,然后走下床榻的时候,突然腿一软,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男人和女人的战争中男人永远都是劣势,尤其是当对手是两个女人时这场战争的结局更是提前注定,即便赵括是当世军神也没用!顶着浓重的黑眼圈洗漱完毕,刚刚吃完早餐的赵括迎来了宫中来使。
“武信君,太后召您入宫,商议明春伐秦一事!”
赵括心中微微一凛,暗叫来得好快。
半个时辰之后,赵国龙台王宫大殿。
太后带着小赵王坐在最上首,接下来是平原君赵胜,而在平原君赵胜的对面那个原本属于蔺相如的位置如今则被韩徐为给占据,再接下来才是蔺相如,然后就是赵括!赵括第一次在国事会议之中超越了廉颇,坐在了七名赵国重臣之中第四的位置。
在赵括之后,则是廉颇、平阳君以及周少奋。
这就是如今赵国政坛最新的政治势力划分。
太后韩姬今天头戴一个类似于后世隋唐幂篱的东西遮住了脸颊,只有那听起来颇有些清脆悦耳、和这种严肃的军国大事场合不甚相符的声音传出:“今日之所以召集诸卿,乃是为了商议明春攻秦一事。”
平原君作为赵国相邦,理所当然的第一个开口接腔:“攻秦之事乃是先王在世之时所制定,太后此意莫非是想要取消这一次的攻秦之战?”
平原君的声音之中多少带着几分质问,因为攻秦一事当时在商议的时候是得到平原君为首的公族派全力推动,以赵括驳倒廉颇等人而最终得以通过的。
韩姬的声音微微一顿,随后音调扬起几分:“老妇身为妇人,对于这些军国大事并无太多了解,只是如今先王刚逝,大赵是否需要先安稳一两年再行征伐呢?”
仅仅一问一答四句话,某种隐隐约约的火气似乎就已经在大殿之中蔓延开来。
赵括略微有些惊讶的看着平原君,不知道这位往日颇为淡定的君候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表现出这样的态度。
一上来就和太后刚正面?
韩徐为咳嗽一声,不紧不慢的开口了:“老夫觉得太后所言极是,大赵如今毕竟是新旧交接之际,还是先缓一缓,等过个一两年再继续征伐也不迟。”
韩徐为的话并没有让赵括感到任何的意外。
韩徐为当然会站在太后这一边,赵括甚至怀疑这一次对伐秦之时的廷议就是韩徐为建议太后召集的。
但下一刻,让赵括有些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蔺相如同样淡淡的开口道:“太后、太师所言确实有理。
如今已经是冬天,距离开春不过短短一两个月时间,想要在这一两个月之内走完整个新旧交替程序绝非易事。
不如先取消这一次的伐秦动议,等到明年或者后年准备好了再行讨伐也不迟。
听着蔺相如的话,再看着平原君越发难看的神色,赵括突然明白了过来。
很显然,平原君一定去找过蔺相如并希望能够和蔺相如再度联手把韩徐为赶走,但结果嘛……单单听蔺相如说的那些话就明白了。
不妙啊。
韩徐为阔别赵国政坛二十年,无论是名声和势力其实都没有多少,但却拥有太后和小赵王的信任以及支持。
蔺相如则拥有足够的名声和势力,但一直以来被平原君率领的公族派稳压一头。
但这两人一旦进行合作的话,相互之间的劣势就瞬间被互补作用给抹平,对于平原君和公族派来说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难怪今日平原君的表现如此不淡定!突然,太后将目光投向赵括,语气轻柔的说道:“武信君,你是大赵的头号战将,老妇想要听一听你的意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集在了赵括身上,意义各有不同。
赵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开口答道:“回太后,臣以为攻秦之战——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