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赵括第一次享受到国君亲迎的待遇了,因此赵括比起之前自然就显得要淡定许多。
现在他还是赵国的臣子,表面上的功夫自然是不能少的,于是赵括在距离大约还有十丈的地方就命人停车,然后下车朝着面前的小赵王行单膝跪地大礼:“臣何德何能,得大王亲迎!”
小赵王毕竟才六岁,多少显得有些紧张,但这种事情当然也是有过事先演练的,当即十分清脆的说道:“武信君不必多礼,且和寡人同车入宫吧!”
赵括微微迟疑了一下,抬头看了太后韩姬一眼,发现韩姬脸色如常,于是便恭声道:“臣遵旨!”
韩姬虽然是太后,但毕竟是一个妇道人家,在这样的场合自然不可能和赵括同车,所以同车的就只有赵括和小赵王两人。
刚刚一上车,赵括就轻轻咳嗽一声,不动声色的从袖子之中拿出了一把小小的宿铁匕首,连着匕鞘一同交到小赵王手中:“大王,这是臣之前答应你的礼物。
对了,还请大王不要在这里拿出来。”
小赵王眼睛一转,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点了点头,将这把匕首收入怀中。
由于距离和角度原因,这个动作并没有被身后跟来的太后和群臣们所察觉。
这个匕首显然成为了赵括和小赵王之中缓解气氛的绝佳配方,让小赵王的话也开始变多了起来:“武信君,这一次你打秦国人很费劲吗?
寡人可是看到母后和太师他们争执了好多天呢。”
赵括心中微微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的笑道:“回大王,其实还是比较顺利的。
只不过后面出了一点小小的问题,臣原本想要去进攻秦国都城咸阳把秦国彻底打垮,但太师对此有些不同意,所以臣就回来了。”
小赵王有些疑惑:“太师为何不同意?
他是不是和秦国人有勾结?”
赵括被这句话吓了一跳,心道这位还真是和亲爹一样样的,怎么老喜欢上来就猜忌别人叛国呢?
赵括斟酌了一下语句,然后开口道:“大王,臣倒是不觉得太师会叛国,但太师确实是不喜欢臣的。”
小赵王扑闪着一双明显遗传自太后韩姬的大眼睛,哦了一声,若有所思。
赵括也没有继续再说什么,面前毕竟只是一名六岁的孩子,说多了如果被这位赵王转告给太后那边,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
只需要让这位小赵王知道赵括确实是和太师不和,那就够了。
孩子们的是非观其实很简单,通常只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只要赵王觉得赵括是好人,那么韩徐为无形间就会被赵王划分为坏人。
虽然说赵王只有六岁,但他毕竟还是赵王,是赵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这样的印象或许没用,但也有可能会在某些时候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
从赵王的表情来看,赵括觉得韩徐为绝对忽略了这一点!片刻之后,赵括在宗庙之中和赵王一起告祭了赵国先祖,归还了出征之时授予的斧钺兵符,然后和赵王一起走出赵国宗庙,接受群臣和众多将士的欢呼。
“大王万岁!”
“武信君万胜!”
“大赵万胜!”
欢呼声一重重的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声浪不停的在整片天地间回荡,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但每一次听起来都让人情不自禁的有一种热血沸腾之感。
随后,赵国相邦平原君赵胜当众宣读了封赏。
“兹有武信君赵括忠心为国,领兵出征,败秦将白起于盐池,为大赵攻克河东祖先之地,功莫大焉!寡人与太后心甚悦之,赏武信君赵括黄金千镒,金百万,绢布千匹,隶臣隶妾两万人,田地六十万亩,有上殿持剑之权!”
这一份份奖赏读下来,众多赵国大臣们听得是心摇神笙,许多人的眼中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渴望和嫉妒光芒。
从这份封赏之中,其实也能够看出赵国真正的主事者太后韩姬的为难。
首先,赵括的爵位已经是武信君,位极人臣仅在大王之下,这肯定是升不了的。
其次,赵括的官职也是赵国大司马,在武将之中仅仅位于廉颇之下。
廉颇毕竟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赵国第一名将,太后在这个时间点上也不可能撤换廉颇让赵括上位。
但赵括又打败了秦国名将白起,干掉了十万秦军,夺回了整个河东郡和一部分上郡,要是不给出足够分量的奖励岂不是显得太后赏罚不明?
这也是统治者的大忌。
因此,太后韩姬思来想去,除了给赵括极其丰厚的金钱、奴隶、田地赏赐之外,又额外给了赵括一个上殿持剑之权。
这个权力粗粗一品似乎毫无卵用,毕竟赵国宫殿那肯定是戒备无比森严的地方,哪里需要赵括一个臣子佩剑上殿来守卫?
实际上,这是一种荣耀。
这个荣耀的潜在意思就是说赵王和太后无比信任赵括,所以才让赵括能够佩剑上殿。
说难听点,你一个大臣能持剑上殿,万一哪天想要行刺怎么办?
所以,赐予持剑上殿的荣耀,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放心的把性命交到了赵括手中!一国国君竟然把性命交到一个家臣手中,这还不能够说明什么吗?
赵王和太后这是向天下进行的正式公告:“武信君赵括,就是我们心中的头号心腹!”
有了这个持剑上殿之权,赵括的官职和爵位看上去没有丝毫变动,但地位却是直线上升。
如果说在这之前赵括大概是和蔺相如平起平坐,然后略微逊色于相邦平原君和太师韩徐为,那么现在的赵括就是超越了蔺相如并且和韩徐为平起平坐,距离最前方的相邦平原君也只有一点点的距离了。
这是一个无形的封赏,但也是十分丰厚的,甚至出乎了赵括意料之外的封赏。
赵括深吸一口气,朝着面前的小赵王拜了下去。
“臣赵括,谢过大王,谢过太后!”
从这一刻起,赵括在赵国政坛之上,再进一步!
现在他还是赵国的臣子,表面上的功夫自然是不能少的,于是赵括在距离大约还有十丈的地方就命人停车,然后下车朝着面前的小赵王行单膝跪地大礼:“臣何德何能,得大王亲迎!”
小赵王毕竟才六岁,多少显得有些紧张,但这种事情当然也是有过事先演练的,当即十分清脆的说道:“武信君不必多礼,且和寡人同车入宫吧!”
赵括微微迟疑了一下,抬头看了太后韩姬一眼,发现韩姬脸色如常,于是便恭声道:“臣遵旨!”
韩姬虽然是太后,但毕竟是一个妇道人家,在这样的场合自然不可能和赵括同车,所以同车的就只有赵括和小赵王两人。
刚刚一上车,赵括就轻轻咳嗽一声,不动声色的从袖子之中拿出了一把小小的宿铁匕首,连着匕鞘一同交到小赵王手中:“大王,这是臣之前答应你的礼物。
对了,还请大王不要在这里拿出来。”
小赵王眼睛一转,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点了点头,将这把匕首收入怀中。
由于距离和角度原因,这个动作并没有被身后跟来的太后和群臣们所察觉。
这个匕首显然成为了赵括和小赵王之中缓解气氛的绝佳配方,让小赵王的话也开始变多了起来:“武信君,这一次你打秦国人很费劲吗?
寡人可是看到母后和太师他们争执了好多天呢。”
赵括心中微微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的笑道:“回大王,其实还是比较顺利的。
只不过后面出了一点小小的问题,臣原本想要去进攻秦国都城咸阳把秦国彻底打垮,但太师对此有些不同意,所以臣就回来了。”
小赵王有些疑惑:“太师为何不同意?
他是不是和秦国人有勾结?”
赵括被这句话吓了一跳,心道这位还真是和亲爹一样样的,怎么老喜欢上来就猜忌别人叛国呢?
赵括斟酌了一下语句,然后开口道:“大王,臣倒是不觉得太师会叛国,但太师确实是不喜欢臣的。”
小赵王扑闪着一双明显遗传自太后韩姬的大眼睛,哦了一声,若有所思。
赵括也没有继续再说什么,面前毕竟只是一名六岁的孩子,说多了如果被这位赵王转告给太后那边,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
只需要让这位小赵王知道赵括确实是和太师不和,那就够了。
孩子们的是非观其实很简单,通常只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只要赵王觉得赵括是好人,那么韩徐为无形间就会被赵王划分为坏人。
虽然说赵王只有六岁,但他毕竟还是赵王,是赵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这样的印象或许没用,但也有可能会在某些时候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
从赵王的表情来看,赵括觉得韩徐为绝对忽略了这一点!片刻之后,赵括在宗庙之中和赵王一起告祭了赵国先祖,归还了出征之时授予的斧钺兵符,然后和赵王一起走出赵国宗庙,接受群臣和众多将士的欢呼。
“大王万岁!”
“武信君万胜!”
“大赵万胜!”
欢呼声一重重的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声浪不停的在整片天地间回荡,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但每一次听起来都让人情不自禁的有一种热血沸腾之感。
随后,赵国相邦平原君赵胜当众宣读了封赏。
“兹有武信君赵括忠心为国,领兵出征,败秦将白起于盐池,为大赵攻克河东祖先之地,功莫大焉!寡人与太后心甚悦之,赏武信君赵括黄金千镒,金百万,绢布千匹,隶臣隶妾两万人,田地六十万亩,有上殿持剑之权!”
这一份份奖赏读下来,众多赵国大臣们听得是心摇神笙,许多人的眼中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渴望和嫉妒光芒。
从这份封赏之中,其实也能够看出赵国真正的主事者太后韩姬的为难。
首先,赵括的爵位已经是武信君,位极人臣仅在大王之下,这肯定是升不了的。
其次,赵括的官职也是赵国大司马,在武将之中仅仅位于廉颇之下。
廉颇毕竟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赵国第一名将,太后在这个时间点上也不可能撤换廉颇让赵括上位。
但赵括又打败了秦国名将白起,干掉了十万秦军,夺回了整个河东郡和一部分上郡,要是不给出足够分量的奖励岂不是显得太后赏罚不明?
这也是统治者的大忌。
因此,太后韩姬思来想去,除了给赵括极其丰厚的金钱、奴隶、田地赏赐之外,又额外给了赵括一个上殿持剑之权。
这个权力粗粗一品似乎毫无卵用,毕竟赵国宫殿那肯定是戒备无比森严的地方,哪里需要赵括一个臣子佩剑上殿来守卫?
实际上,这是一种荣耀。
这个荣耀的潜在意思就是说赵王和太后无比信任赵括,所以才让赵括能够佩剑上殿。
说难听点,你一个大臣能持剑上殿,万一哪天想要行刺怎么办?
所以,赐予持剑上殿的荣耀,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放心的把性命交到了赵括手中!一国国君竟然把性命交到一个家臣手中,这还不能够说明什么吗?
赵王和太后这是向天下进行的正式公告:“武信君赵括,就是我们心中的头号心腹!”
有了这个持剑上殿之权,赵括的官职和爵位看上去没有丝毫变动,但地位却是直线上升。
如果说在这之前赵括大概是和蔺相如平起平坐,然后略微逊色于相邦平原君和太师韩徐为,那么现在的赵括就是超越了蔺相如并且和韩徐为平起平坐,距离最前方的相邦平原君也只有一点点的距离了。
这是一个无形的封赏,但也是十分丰厚的,甚至出乎了赵括意料之外的封赏。
赵括深吸一口气,朝着面前的小赵王拜了下去。
“臣赵括,谢过大王,谢过太后!”
从这一刻起,赵括在赵国政坛之上,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