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其实有一个很奇怪的说法,明明赵括才是真正的赵国军队主将,为什么等到打仗的时候找国军队的调动权要由赵国大王来决定呢?
这个答案其实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因为赵王对赵括的制衡。
要知道这一次的初战,可是用了整整50万兵马,是把整个赵国的军队统统都交给了赵括。
换句话说,如果赵括想要利用这50万兵马来造反的话,赵王是根本没有任何手段来抵挡的。
当然了,赵王也知道赵括除非是个傻子,不然的话是不可能在这种其他国家正在全力进攻赵国的时候突然造反的。
但不管怎么说,为了保险起见,在出征的时候赵王就已经下达过一条命令。
那就是如果赵国的军队需要转移离开之前的作战地区的话,那就必须得经过赵王本人的同意。
在这一次战争之中,廉颇负责的就是秦国,赵括负责的是魏国,李牧负责的是楚国。
赵括和李牧打赢了楚国和韩国联军,所以说赵括擅自离开大梁城,也是赵王可以体谅的。
但是如果赵括还要继续去河东郡那边乘一桥,那赵王能不能继续容忍就不好说了。
而且赵括现在是打胜仗的人,他的心中非常的有底,也完全没有必要去冒着激怒赵王的风险。
就直接让廉颇和周少奋去承担赵王的怒火就好了,赵括只需要安安稳稳的打报告,问一问究竟是不是需要支援即可。
好在赵王的命令第2天就传了回来。
首先在赵王命令之中对赵括进行了一番嘉奖,这些嘉奖对于赵括来说基本上都属于浮云,听过之后就直接忽略不计了。
坦白来说除了王位之外,现在任何的嘉奖对于赵括而言都没有什么吸引力。
随后就是另外一个消息,让李牧立刻率领着10万兵马向西方进发去支援河东郡,同时由周少奋出任监军和李牧一起搭档,一定要守住河东。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赵括倒是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现在十几万秦军已经把之前赵国的关中东部都全部收复了,只剩下廉颇还在死守着阴晋城而已。
形势已经危及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赵王不立刻抽调援军的话,那么河东郡乃至崤函通道的安全都要受到严重威胁了。
反倒是李牧对于这样的情况相当的意外,忍不住发出了一句吐槽。
“主君,那个周少奋可是背叛了我们的人,现在要他来给我当监军,我担心什么时候一个忍不住就直接把他给砍了。”
监军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位,从这个职位来说,他完全不能够指挥任何的军队,但是他却偏偏能够制衡一个人,那就是主将李牧。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监军可以用赵王的命令直接解除掉李牧的这个主将的职位。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牧在听到周少奋出任监军之后,会变得这么头痛的原因。
面对着李牧的牢骚,赵括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安慰了一番李牧。
“你放心吧,周卿他的盟友廉颇可是刚刚打了一场大败仗,除非他是一个傻瓜,不然的话应该不会太过找你的麻烦。”
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周少奋虽然选择了和赵括作对,但是在过往的很多年里,他的选择一直都是非常识时务的。
相信在这一次廉颇的失败之后,周少奋这种识时务的性格应该又会再度回归了。
听到了赵括的劝说之后,李牧总算是放心了不少。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还是相当不爽的,于是李牧看看左右没人忍不住又偷偷的问了赵括一句。
“主君呀,我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够把那个大事做成呢?”
李牧口中的大事自然就是改朝换代了。
面对着李牧的提问,赵括露出微笑,拍了拍李牧的肩膀。
“我知道你很着急,但是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是,饭要一口口的吃,事情要一步步的做,来日方长,我们总会达到目标的。”
李牧率领着部队离去了。
看着李牧离开的背影,赵括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心思一时间有些飘散。
其实说实话,如果有谁最希望立刻登基的话,这个人绝对是赵括本人。
但是赵括自己其实也非常清楚,这个暂时来说还是不太实际的。
原本赵括的想法是联合周少奋一举架空赵王,但是他也没有想到周少奋因为一个往后的位置,结果还是被赵王拉拢了过去。
周少奋背叛了赵括之后,就让赵括的架空计划落空了。
只能说在权力面前,每一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杂念。
好彩周少奋的背叛,虽然暂时拖慢赵括获得最高权力的脚步,但是总体而言,其实也是无伤大雅。
毕竟赵括这么多年来一步又一步踏踏实实的经营着自己的势力,现在已经完全是盘根错节了。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赵国官场之中有一大半都是赵括的人。
只要能够继续前进,把周少奋和廉颇铲除掉,那么就能够大功告成了。
其实赵括的心中还有另外一个计划,就是继续控制军队。
虽然赵括现在已经不是赵国大将军了,但是由于李牧的存在还有廉颇一直失败的缘故,廉颇这个大将军对赵国军队的掌控必然是相当有限的。
这样一来的话就会导致赵括能够利用相邦职位在文官方面发展巩固势力的同时,依然牢牢的掌控着军队。
只要等着赵括把文官和武将一起掌控之后,到时候别说是廉颇和周少奋了,就连赵王也能够一锅端了。
这就是赵括从周少奋这件事情之中吸取的教训,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备用计划。
总体而言,整个事情如今还算是非常顺利的。
接下来赵括只需要再做一件事情,就是攻破眼前这座碍眼的大梁城,彻底的把魏国灭亡。
一想到这里,赵括的目光下意识的就落在了几里地之外的大梁城墙之上。
自从魏国建立以来,这座城池还从来没有被外国人攻破。
赵括决定,让魏国大梁城的第一次也变成最后一次。
赵括非常清楚的感觉到,攻破这座城池的时间已经近在眼前了。
这个答案其实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因为赵王对赵括的制衡。
要知道这一次的初战,可是用了整整50万兵马,是把整个赵国的军队统统都交给了赵括。
换句话说,如果赵括想要利用这50万兵马来造反的话,赵王是根本没有任何手段来抵挡的。
当然了,赵王也知道赵括除非是个傻子,不然的话是不可能在这种其他国家正在全力进攻赵国的时候突然造反的。
但不管怎么说,为了保险起见,在出征的时候赵王就已经下达过一条命令。
那就是如果赵国的军队需要转移离开之前的作战地区的话,那就必须得经过赵王本人的同意。
在这一次战争之中,廉颇负责的就是秦国,赵括负责的是魏国,李牧负责的是楚国。
赵括和李牧打赢了楚国和韩国联军,所以说赵括擅自离开大梁城,也是赵王可以体谅的。
但是如果赵括还要继续去河东郡那边乘一桥,那赵王能不能继续容忍就不好说了。
而且赵括现在是打胜仗的人,他的心中非常的有底,也完全没有必要去冒着激怒赵王的风险。
就直接让廉颇和周少奋去承担赵王的怒火就好了,赵括只需要安安稳稳的打报告,问一问究竟是不是需要支援即可。
好在赵王的命令第2天就传了回来。
首先在赵王命令之中对赵括进行了一番嘉奖,这些嘉奖对于赵括来说基本上都属于浮云,听过之后就直接忽略不计了。
坦白来说除了王位之外,现在任何的嘉奖对于赵括而言都没有什么吸引力。
随后就是另外一个消息,让李牧立刻率领着10万兵马向西方进发去支援河东郡,同时由周少奋出任监军和李牧一起搭档,一定要守住河东。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赵括倒是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现在十几万秦军已经把之前赵国的关中东部都全部收复了,只剩下廉颇还在死守着阴晋城而已。
形势已经危及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赵王不立刻抽调援军的话,那么河东郡乃至崤函通道的安全都要受到严重威胁了。
反倒是李牧对于这样的情况相当的意外,忍不住发出了一句吐槽。
“主君,那个周少奋可是背叛了我们的人,现在要他来给我当监军,我担心什么时候一个忍不住就直接把他给砍了。”
监军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位,从这个职位来说,他完全不能够指挥任何的军队,但是他却偏偏能够制衡一个人,那就是主将李牧。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监军可以用赵王的命令直接解除掉李牧的这个主将的职位。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牧在听到周少奋出任监军之后,会变得这么头痛的原因。
面对着李牧的牢骚,赵括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安慰了一番李牧。
“你放心吧,周卿他的盟友廉颇可是刚刚打了一场大败仗,除非他是一个傻瓜,不然的话应该不会太过找你的麻烦。”
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周少奋虽然选择了和赵括作对,但是在过往的很多年里,他的选择一直都是非常识时务的。
相信在这一次廉颇的失败之后,周少奋这种识时务的性格应该又会再度回归了。
听到了赵括的劝说之后,李牧总算是放心了不少。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还是相当不爽的,于是李牧看看左右没人忍不住又偷偷的问了赵括一句。
“主君呀,我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够把那个大事做成呢?”
李牧口中的大事自然就是改朝换代了。
面对着李牧的提问,赵括露出微笑,拍了拍李牧的肩膀。
“我知道你很着急,但是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是,饭要一口口的吃,事情要一步步的做,来日方长,我们总会达到目标的。”
李牧率领着部队离去了。
看着李牧离开的背影,赵括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心思一时间有些飘散。
其实说实话,如果有谁最希望立刻登基的话,这个人绝对是赵括本人。
但是赵括自己其实也非常清楚,这个暂时来说还是不太实际的。
原本赵括的想法是联合周少奋一举架空赵王,但是他也没有想到周少奋因为一个往后的位置,结果还是被赵王拉拢了过去。
周少奋背叛了赵括之后,就让赵括的架空计划落空了。
只能说在权力面前,每一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杂念。
好彩周少奋的背叛,虽然暂时拖慢赵括获得最高权力的脚步,但是总体而言,其实也是无伤大雅。
毕竟赵括这么多年来一步又一步踏踏实实的经营着自己的势力,现在已经完全是盘根错节了。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赵国官场之中有一大半都是赵括的人。
只要能够继续前进,把周少奋和廉颇铲除掉,那么就能够大功告成了。
其实赵括的心中还有另外一个计划,就是继续控制军队。
虽然赵括现在已经不是赵国大将军了,但是由于李牧的存在还有廉颇一直失败的缘故,廉颇这个大将军对赵国军队的掌控必然是相当有限的。
这样一来的话就会导致赵括能够利用相邦职位在文官方面发展巩固势力的同时,依然牢牢的掌控着军队。
只要等着赵括把文官和武将一起掌控之后,到时候别说是廉颇和周少奋了,就连赵王也能够一锅端了。
这就是赵括从周少奋这件事情之中吸取的教训,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备用计划。
总体而言,整个事情如今还算是非常顺利的。
接下来赵括只需要再做一件事情,就是攻破眼前这座碍眼的大梁城,彻底的把魏国灭亡。
一想到这里,赵括的目光下意识的就落在了几里地之外的大梁城墙之上。
自从魏国建立以来,这座城池还从来没有被外国人攻破。
赵括决定,让魏国大梁城的第一次也变成最后一次。
赵括非常清楚的感觉到,攻破这座城池的时间已经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