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岛偏西北方的大片田地里一片葱绿之色,已经安然渡过数九寒冬的小麦长势喜人,看这情形,如果没有较大的天灾,今年将是一个丰收之年。
年过三旬的冯安双手握着一柄锄头,正在地里躬身低头锄草松土,他的婆娘在另一垄地里干着同样的活计。
冯安原本是辽阳人,后因眼见建奴凶悍,辽阳已是不保,不得已带着家人逃向东南,去投奔在镇江堡的亲戚。
没想到没过多久,建奴大军席卷整个辽东,镇江堡也已经守不住了,正在一家人打算向金州方向逃难,然后再乘船跨海逃进山东地界时,毛文龙毛帅来了,冯安一家人便随着大批的辽地汉人上了皮岛。
后来毛帅发了令,让大伙屯田种粮,新垦田地三年免赋税,种子由官府无偿发放,大帅府负责组织工匠打井修渠,其他的由农户自己负担。
得了毛帅的将令后,冯安一家和其他人一样,全家老少投入到了垦荒种田的劳动中去,最后他们家开了足有十五亩的荒地,从大帅府领到种子后种了下去。
因为是新垦田地,地力还不够的缘故,再加上浇水施肥没有跟上,第一年十五亩地只打了十石粮食,算下来一亩地才几斗的样子,收成并不好,但一家人口粮却是足够了。
从第二年开始,水井沟渠修建的更多了,灌溉施肥也不像第一年那样局促,个人照看田地也更加的用心,到了夏收的时候,冯安一家的十五亩地足足打了十六石的粮食,已是快赶上原先辽阳那边田地的出产了。
就在所有人都喜气洋洋地憧憬着将来更好日子的时候,毛帅突然被袁督师砍下了脑袋。
随后辽东各岛上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内讧,每天都有人被自己人砍了头去,岛上的百姓都是人心惶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冯安想不明白,毛帅收留了如此多的辽地汉人,还时常带着人马渡海去杀建奴,顺便抢了很多物资回来,这明明是大明的英雄豪杰,是大忠臣啊,为啥就被那个更大的官给斩首了呢?这自家人杀自家人算咋回事?
毛帅要是死在建奴手里,冯安会很悲痛,甚至会想着杀几个建奴替他报仇,可这死在自家人手里算怎么回事?
在众多百姓的担惊受怕中,日子一年年的过去,岛上的人心也慢慢的散了。很多人见势不妙,直接放弃了开垦的田地,坐上船逃往了山东,冯安一家因为贪恋着辛辛苦苦伺候着的十几亩田地,便一直留在了岛上。
没想到,在崇祯九年时,建奴突然调遣大军登岛,与守岛的官军血战一场,将整个皮岛夺了过去,冯安一家也沦为了包衣奴才,田地被建奴收走,家里的粮食也被抢去大半。
在随后的几年里,田地里所有的出产都要上缴给村里的旗人老爷,家里只能留下刚够糊口的一点口粮,并且成年丁口还要被分派到若干沉重繁巨的活计。
眼看着几个孩子天天喊着饿得慌,冯安的心里终日苦闷不已,短短几年时间,刚刚年过三旬的他已经苍老的如同五旬老汉。
正在锄草的冯安停下手中的活计,慢慢直起腰松缓一下发酸的脊背,眼神中是浓浓地愁绪与惊惧。
他已经听自家的旗人老爷说了,大清皇帝要征召八旗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丁出征,他家所属的旗人老爷也在征召之列,老爷告诉他了,要从他家里抽一丁跟着上阵,让他收拾停当,说不定几日后就要随军了。
他侧身看了看仍在低头干活的婆娘,心里难过已极。
自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十四岁的大儿子今天去老爷家里帮着干活,十二岁的二小子带着八岁的闺女去山上砍柴,自己要是走了,闪下这几个小子和他们的娘亲,这日子可是难熬,万一自己要是战死了,他们往后的日子可咋办。
回过头来的冯安叹了口气,准备低头继续干活,突然之间,他觉得远处似是有一抹熟悉的红色一掠而过,冯安猛地抬头瞪大双眼望去,一抹红色已经变成了一片红色,大批身穿红色棉甲的士卒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官军?是官军!!孩他娘!是咱大明的官军!!快看快看!毛帅手下当年就是穿着这等盔甲!”
冯安扔下锄头,疯了似的转头冲着正在干活的婆娘嘶声大吼,面庞瞬间变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鼓胀起来。
绝对是官军!大明的官军!
冯安相信自己的眼睛,建奴军队里没有这种看着就让人激动无比的大红色盔甲。
随着这群士卒越来越近,冯安看清了他们的面孔后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绝对是大明官军!
他顾不上自家婆娘反应,直起身子挥舞着手臂喊叫着,不管不顾踩踏着地里的麦苗奔向几里外的明军。
李定国看着被士卒带到眼前的这名衣衫破旧的男子,心里不禁感慨不已。
这名男子瞪着一双亮的惊人的眼睛,口中不停的啰里啰嗦着,什么毛帅冤啊,张将军死的惨啊,建奴不拿汉人当人啊,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王师啊之类的话语,说着说着忽然蹲下身子嚎啕大哭起来。
没想到自己这个流贼竟然成了王师。
王师北定中原日。
自己当初读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王师或许只是一种象征吧,现实里根本不会有的。
现在的这般场景却颠覆了他的认知。
没想到陆放翁笔下的王师原来真的存在,并且是深入人心的存在着。
精通人情的李三摘下皮囊,弯腰递给了痛哭不已的冯安,在喝过几口水之后,冯安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等到陈志带着后续士卒赶到后,李定国将从冯安口中得到的情况向他做了禀报,陈志略微考虑之后,决定以百人为一队,全军分为五个队,前后相隔一里向前进发。
第一队由李定国作为主将,让冯安带路,先行袭破数里之外的村庄,消灭所有敢抵抗的人员,不论满汉,但不得伤及无辜,违者按军纪处罚。
李定国接令后回到前阵,与何万年简单商议之后,带着前队直奔数里外被树林遮挡的庄子而去。
年过三旬的冯安双手握着一柄锄头,正在地里躬身低头锄草松土,他的婆娘在另一垄地里干着同样的活计。
冯安原本是辽阳人,后因眼见建奴凶悍,辽阳已是不保,不得已带着家人逃向东南,去投奔在镇江堡的亲戚。
没想到没过多久,建奴大军席卷整个辽东,镇江堡也已经守不住了,正在一家人打算向金州方向逃难,然后再乘船跨海逃进山东地界时,毛文龙毛帅来了,冯安一家人便随着大批的辽地汉人上了皮岛。
后来毛帅发了令,让大伙屯田种粮,新垦田地三年免赋税,种子由官府无偿发放,大帅府负责组织工匠打井修渠,其他的由农户自己负担。
得了毛帅的将令后,冯安一家和其他人一样,全家老少投入到了垦荒种田的劳动中去,最后他们家开了足有十五亩的荒地,从大帅府领到种子后种了下去。
因为是新垦田地,地力还不够的缘故,再加上浇水施肥没有跟上,第一年十五亩地只打了十石粮食,算下来一亩地才几斗的样子,收成并不好,但一家人口粮却是足够了。
从第二年开始,水井沟渠修建的更多了,灌溉施肥也不像第一年那样局促,个人照看田地也更加的用心,到了夏收的时候,冯安一家的十五亩地足足打了十六石的粮食,已是快赶上原先辽阳那边田地的出产了。
就在所有人都喜气洋洋地憧憬着将来更好日子的时候,毛帅突然被袁督师砍下了脑袋。
随后辽东各岛上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内讧,每天都有人被自己人砍了头去,岛上的百姓都是人心惶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冯安想不明白,毛帅收留了如此多的辽地汉人,还时常带着人马渡海去杀建奴,顺便抢了很多物资回来,这明明是大明的英雄豪杰,是大忠臣啊,为啥就被那个更大的官给斩首了呢?这自家人杀自家人算咋回事?
毛帅要是死在建奴手里,冯安会很悲痛,甚至会想着杀几个建奴替他报仇,可这死在自家人手里算怎么回事?
在众多百姓的担惊受怕中,日子一年年的过去,岛上的人心也慢慢的散了。很多人见势不妙,直接放弃了开垦的田地,坐上船逃往了山东,冯安一家因为贪恋着辛辛苦苦伺候着的十几亩田地,便一直留在了岛上。
没想到,在崇祯九年时,建奴突然调遣大军登岛,与守岛的官军血战一场,将整个皮岛夺了过去,冯安一家也沦为了包衣奴才,田地被建奴收走,家里的粮食也被抢去大半。
在随后的几年里,田地里所有的出产都要上缴给村里的旗人老爷,家里只能留下刚够糊口的一点口粮,并且成年丁口还要被分派到若干沉重繁巨的活计。
眼看着几个孩子天天喊着饿得慌,冯安的心里终日苦闷不已,短短几年时间,刚刚年过三旬的他已经苍老的如同五旬老汉。
正在锄草的冯安停下手中的活计,慢慢直起腰松缓一下发酸的脊背,眼神中是浓浓地愁绪与惊惧。
他已经听自家的旗人老爷说了,大清皇帝要征召八旗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丁出征,他家所属的旗人老爷也在征召之列,老爷告诉他了,要从他家里抽一丁跟着上阵,让他收拾停当,说不定几日后就要随军了。
他侧身看了看仍在低头干活的婆娘,心里难过已极。
自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十四岁的大儿子今天去老爷家里帮着干活,十二岁的二小子带着八岁的闺女去山上砍柴,自己要是走了,闪下这几个小子和他们的娘亲,这日子可是难熬,万一自己要是战死了,他们往后的日子可咋办。
回过头来的冯安叹了口气,准备低头继续干活,突然之间,他觉得远处似是有一抹熟悉的红色一掠而过,冯安猛地抬头瞪大双眼望去,一抹红色已经变成了一片红色,大批身穿红色棉甲的士卒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官军?是官军!!孩他娘!是咱大明的官军!!快看快看!毛帅手下当年就是穿着这等盔甲!”
冯安扔下锄头,疯了似的转头冲着正在干活的婆娘嘶声大吼,面庞瞬间变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鼓胀起来。
绝对是官军!大明的官军!
冯安相信自己的眼睛,建奴军队里没有这种看着就让人激动无比的大红色盔甲。
随着这群士卒越来越近,冯安看清了他们的面孔后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绝对是大明官军!
他顾不上自家婆娘反应,直起身子挥舞着手臂喊叫着,不管不顾踩踏着地里的麦苗奔向几里外的明军。
李定国看着被士卒带到眼前的这名衣衫破旧的男子,心里不禁感慨不已。
这名男子瞪着一双亮的惊人的眼睛,口中不停的啰里啰嗦着,什么毛帅冤啊,张将军死的惨啊,建奴不拿汉人当人啊,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王师啊之类的话语,说着说着忽然蹲下身子嚎啕大哭起来。
没想到自己这个流贼竟然成了王师。
王师北定中原日。
自己当初读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王师或许只是一种象征吧,现实里根本不会有的。
现在的这般场景却颠覆了他的认知。
没想到陆放翁笔下的王师原来真的存在,并且是深入人心的存在着。
精通人情的李三摘下皮囊,弯腰递给了痛哭不已的冯安,在喝过几口水之后,冯安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等到陈志带着后续士卒赶到后,李定国将从冯安口中得到的情况向他做了禀报,陈志略微考虑之后,决定以百人为一队,全军分为五个队,前后相隔一里向前进发。
第一队由李定国作为主将,让冯安带路,先行袭破数里之外的村庄,消灭所有敢抵抗的人员,不论满汉,但不得伤及无辜,违者按军纪处罚。
李定国接令后回到前阵,与何万年简单商议之后,带着前队直奔数里外被树林遮挡的庄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