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册?什么黄册?黄历我倒是知道。”
“不是黄历,是黄册。”
李林波摇了摇头,简要地介绍道:
“所谓黄册,可以理解为一种古代的户口制度。明朝初期的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人口,继而在洪武十四年正式建立起这套黄册制度。将明朝疆域内臣民的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逐一登记在册,谓之‘黄册’。且每十年一造册、一式四份。作为国家核实户口、征调赋役的依据。虽说这项制度到了明代中后期逐渐废弛,但是建文帝所处的明代初期,国家对于天下臣民百姓的管控依旧十分严格。”
说到这里,大致明白了黄册为何物的赵启豪却依旧有些茫然,搞不清这与此次的鉴定有何关联。只听李林波话锋一转,随即讲到了关键之处:
“刚刚你有一句话提醒到了我,我们何不从朱允炆的后半生经历入手,重新复盘一下这幅画的来历?如果那幅画真的是朱允炆在失去帝位、逃亡隐居后所绘的,那么首先,他就必须要在逃出皇宫后活下来。”
“嗯,没错。”
赵启豪点点头,似乎终于有点儿明白了。李林波则接着道:
“不过,这看似容易的一个前提条件,在明代初期强大而严格的黄册、或者说户口制度下,却几乎难以实现。试想,一个操着京城口音的年轻人突然出现在某地,势必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几乎不可能躲过朱棣篡位后严命各地官府的严密追捕。即便他躲在某个心善的平民百姓家中,隐姓埋名,只要官差带着各级州府、县衙所备份的黄册,上门清点登记在册的人丁数目,立即便会暴露。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我想,朱棣为了追查朱允炆的下落,很可能多次严命各地的官府,进行过数不清的地毯式搜查。”
“有道理!”
赵启豪这时眼前一亮,但又有些疑惑:
“可照你这么说,难不成,朱允炆根本就不可能逃过搜查与追捕?”
“这倒也不是。”
李林波皱了下眉头,缓缓分析道:
“以我的推测,如果朱允炆当年真的能躲过搜捕,那么一定是在下面这两种情况之间。其一,如果是躲入了深山老林之间,官府就未必搜得到了。但是,这样一来,若其一直在荒山野岭里待着,恐怕不具备绘画的条件。那幅《大明江山图》我看过,笔墨都是上乘的。深山老林之中,是不太可能搞得到这些东西的。况且,画中所绘的阡陌桑田,城邑农舍,虽像是郊外,但也绝非渺无人烟之处。前半生大多待在宫中、后来又躲于深山中的朱允炆,又怎么可能画出这样的内容?因此,第二种可能性,应该更高一些。”
“第二种可能?难道说......”
赵启豪的脑子倒也转得极快,立即联想到了李林波方才进行的交叉查询,恍然大悟道:
“你是说,很可能有仍忠于建文帝之人,收留并且对朱允炆进行了庇护?”
“对。而且必须是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古代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地方上的很多事情,实则大多还要靠当地的士绅配合,才能落实执行。因此,即便朱棣严命搜查的旨意到了地方官府,官差对寻常百姓之家可能会不惜翻箱倒柜、掘地三尺,但对于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或者极有名望的乡绅,后堂又有不便见外人的女眷,若没有确切的证据,寻常的地方官差怎敢擅自入内、强行硬搜?顶多只是敷衍一下,应付上级了事而已。况且,也只有在这样殷实的人家隐居,朱允炆才有可能接触到齐备且上乘的笔墨纸砚。因此......”
“我明白了。”
赵启豪深深地点了点头,可还带着一丝疑问:
“不过,还有一点我仍不太理解。你刚刚为何只查询住在南京方圆五百里内的人呢?”
李林波像是设身处地地为朱允炆仔细考虑过一番,慢悠悠地说道:
“哦,这个嘛。试想,如果你是朱允炆,兵荒马乱中,后面随时可能有朱棣派出的追兵,失去帝位后,各地的官府人心惶惶,很多都已归附了篡位的朱棣。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走驿站,而且要避开人来人往的大路,甚至不能骑马、以免引人注目。这样的话,朱允炆实际上根本逃不了多远。因此,至少在逃亡的最初,朱允炆躲在当时京城——南京附近某处的可能性,极高。”
通过李林波的描述,赵启豪仿佛看到了:在六百年前的明朝夜幕下,一个年轻人于荒山野岭的小道上,正披星戴月、行色匆匆地逃亡。风声鹤唳中,但凡周围有任何的声响,其都会如惊弓之鸟般四处张望,小心翼翼,唯恐被任何人发现了自己的行踪......
渐渐回过神来,对于李林波的分析思路,赵启豪算是彻底理解了。不仅如此,只见赵启豪对着墙内立体空间中“无人符合条件”的结果,思考了片刻后,竟提出了自己进一步的不同意见:
“林波,你的思路我算是明白了,也很赞同你的分析。不过,你方才的查询方法,似乎出了个小问题。”
“什么问题?”
“你看,你刚刚还交叉了其余三个条件,比如建文年间出任官职、但到了朱棣的永乐一朝便不再任职,外加忠义耿直、不惧权贵的性格,还包括搜那些被朱棣所杀的建文旧臣们的子侄,看他们谁在朱棣篡位后仍可能活着且留有家产土地。我想,都是为了找到当时可能庇护朱允炆的人,是吧?”
“正是。”
“可是你想啊,如果一个人的历史评价是‘忠义耿直、不惧权贵’,也就是在建文帝手下任过官职,便一生忠于建文帝朱允炆,那么在朱棣登基后的反攻清算当中,怎么可能放过这种人?要么是自尽、要么就被杀掉了。就算有个别子侄什么的亲眷侥幸没死,我记得按照古代法律,也是要亲属连坐的。那也一定是戴罪之身,要么充军发配、要么关入大牢。家产更是充公无疑。连家和地都没有了,又怎么可能再庇护得了朱允炆呢?或者再退一步,就算有人侥幸被遗漏了,但地方官府在地毯式搜查时,对于这样背景之人,即便仍有权有势,也注定会是官府的重点排查对象,不会多么客气。恐怕,也难保朱允炆可以躲过一劫。”
赵启豪的一番话,说得李林波忍不住点了点头,但稍稍也有些失落。这个方向的调查,似乎已经没有了出路。而赵启豪却并未沮丧,接着说道:
“因此,不如我们再将查询条件改一改。”
“改一改?你打算怎么改?”
疑惑中,赵启豪又对着墙面,重新启动了交叉查询:
“这样,将刚刚查询条件中的第二个条件,由‘曾在建文在位时出任朝廷官职’,改为‘曾在建文在位时受到过恩惠,不仅是做官,也包括比如封爵、或者免罪等等,都算在内。’此外,之前的第三个条件也要改一下。由‘朱棣统治期间没有担任过官职’,改为‘朱棣统治期间有出任官职’。其余的都按之前的来就行。”
听到赵启豪改过的新查询条件,李林波不禁有些疑惑。这第二条的改动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范围扩大了一些,自己刚刚想得的确有些窄了。但这第三条,受过建文帝的恩惠,却又在朱棣手下任官,这样的人岂不是又和第四条里“性格耿直、不惧权贵的历史评价”相违背了?
就在李林波以为这回的结果依旧是无人符合条件之时,面前的墙体内,却赫然出现了新的查询结果。虽然只有寥寥数人,但至少并非是一无所获!
而正感到几分惊讶的李林波,在一一扫过这几人的名字时,忽然紧紧盯住一个人的名字,像是猛然想到了什么,更是瞬间怔在了原地。
难道说——?!
与此同时,一旁的赵启豪似乎对显示出来的几个明代人物没有任何的感觉,但却同样像是抓到了什么关键一样,不待细看那几个人的名字,便又“得寸进尺”地另加了一个更为匪夷所思的条件:
“我明白了!这样,再加一个条件!这些人里,在朱棣登基的第一年,就出仕做官的。有没有?!”
随着赵启豪话音落下,面前本就不多的几个人中,绝大多数都消失不见了。但是,却唯独留下了最后一个人。而此人,恰好也正是李林波刚刚一看之下,便令其瞬间怔住之人!
眼看已经锁定了最后的目标人物,这个时候,兴奋中的赵启豪却不禁皱起了眉头,像是不太认得这最后一人名字的读音,只能硬着头皮,在犹豫中试着念道:
“王......王拨?还是王拔?”
“都不是。”
忽然,李林波终于开口,像是已找到了最终的答案,以及数百年来的历史谜题,只听其郑重纠正道:
“是王绂(fuacute;)。”
————————————————————
“不是黄历,是黄册。”
李林波摇了摇头,简要地介绍道:
“所谓黄册,可以理解为一种古代的户口制度。明朝初期的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人口,继而在洪武十四年正式建立起这套黄册制度。将明朝疆域内臣民的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逐一登记在册,谓之‘黄册’。且每十年一造册、一式四份。作为国家核实户口、征调赋役的依据。虽说这项制度到了明代中后期逐渐废弛,但是建文帝所处的明代初期,国家对于天下臣民百姓的管控依旧十分严格。”
说到这里,大致明白了黄册为何物的赵启豪却依旧有些茫然,搞不清这与此次的鉴定有何关联。只听李林波话锋一转,随即讲到了关键之处:
“刚刚你有一句话提醒到了我,我们何不从朱允炆的后半生经历入手,重新复盘一下这幅画的来历?如果那幅画真的是朱允炆在失去帝位、逃亡隐居后所绘的,那么首先,他就必须要在逃出皇宫后活下来。”
“嗯,没错。”
赵启豪点点头,似乎终于有点儿明白了。李林波则接着道:
“不过,这看似容易的一个前提条件,在明代初期强大而严格的黄册、或者说户口制度下,却几乎难以实现。试想,一个操着京城口音的年轻人突然出现在某地,势必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几乎不可能躲过朱棣篡位后严命各地官府的严密追捕。即便他躲在某个心善的平民百姓家中,隐姓埋名,只要官差带着各级州府、县衙所备份的黄册,上门清点登记在册的人丁数目,立即便会暴露。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我想,朱棣为了追查朱允炆的下落,很可能多次严命各地的官府,进行过数不清的地毯式搜查。”
“有道理!”
赵启豪这时眼前一亮,但又有些疑惑:
“可照你这么说,难不成,朱允炆根本就不可能逃过搜查与追捕?”
“这倒也不是。”
李林波皱了下眉头,缓缓分析道:
“以我的推测,如果朱允炆当年真的能躲过搜捕,那么一定是在下面这两种情况之间。其一,如果是躲入了深山老林之间,官府就未必搜得到了。但是,这样一来,若其一直在荒山野岭里待着,恐怕不具备绘画的条件。那幅《大明江山图》我看过,笔墨都是上乘的。深山老林之中,是不太可能搞得到这些东西的。况且,画中所绘的阡陌桑田,城邑农舍,虽像是郊外,但也绝非渺无人烟之处。前半生大多待在宫中、后来又躲于深山中的朱允炆,又怎么可能画出这样的内容?因此,第二种可能性,应该更高一些。”
“第二种可能?难道说......”
赵启豪的脑子倒也转得极快,立即联想到了李林波方才进行的交叉查询,恍然大悟道:
“你是说,很可能有仍忠于建文帝之人,收留并且对朱允炆进行了庇护?”
“对。而且必须是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古代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地方上的很多事情,实则大多还要靠当地的士绅配合,才能落实执行。因此,即便朱棣严命搜查的旨意到了地方官府,官差对寻常百姓之家可能会不惜翻箱倒柜、掘地三尺,但对于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或者极有名望的乡绅,后堂又有不便见外人的女眷,若没有确切的证据,寻常的地方官差怎敢擅自入内、强行硬搜?顶多只是敷衍一下,应付上级了事而已。况且,也只有在这样殷实的人家隐居,朱允炆才有可能接触到齐备且上乘的笔墨纸砚。因此......”
“我明白了。”
赵启豪深深地点了点头,可还带着一丝疑问:
“不过,还有一点我仍不太理解。你刚刚为何只查询住在南京方圆五百里内的人呢?”
李林波像是设身处地地为朱允炆仔细考虑过一番,慢悠悠地说道:
“哦,这个嘛。试想,如果你是朱允炆,兵荒马乱中,后面随时可能有朱棣派出的追兵,失去帝位后,各地的官府人心惶惶,很多都已归附了篡位的朱棣。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走驿站,而且要避开人来人往的大路,甚至不能骑马、以免引人注目。这样的话,朱允炆实际上根本逃不了多远。因此,至少在逃亡的最初,朱允炆躲在当时京城——南京附近某处的可能性,极高。”
通过李林波的描述,赵启豪仿佛看到了:在六百年前的明朝夜幕下,一个年轻人于荒山野岭的小道上,正披星戴月、行色匆匆地逃亡。风声鹤唳中,但凡周围有任何的声响,其都会如惊弓之鸟般四处张望,小心翼翼,唯恐被任何人发现了自己的行踪......
渐渐回过神来,对于李林波的分析思路,赵启豪算是彻底理解了。不仅如此,只见赵启豪对着墙内立体空间中“无人符合条件”的结果,思考了片刻后,竟提出了自己进一步的不同意见:
“林波,你的思路我算是明白了,也很赞同你的分析。不过,你方才的查询方法,似乎出了个小问题。”
“什么问题?”
“你看,你刚刚还交叉了其余三个条件,比如建文年间出任官职、但到了朱棣的永乐一朝便不再任职,外加忠义耿直、不惧权贵的性格,还包括搜那些被朱棣所杀的建文旧臣们的子侄,看他们谁在朱棣篡位后仍可能活着且留有家产土地。我想,都是为了找到当时可能庇护朱允炆的人,是吧?”
“正是。”
“可是你想啊,如果一个人的历史评价是‘忠义耿直、不惧权贵’,也就是在建文帝手下任过官职,便一生忠于建文帝朱允炆,那么在朱棣登基后的反攻清算当中,怎么可能放过这种人?要么是自尽、要么就被杀掉了。就算有个别子侄什么的亲眷侥幸没死,我记得按照古代法律,也是要亲属连坐的。那也一定是戴罪之身,要么充军发配、要么关入大牢。家产更是充公无疑。连家和地都没有了,又怎么可能再庇护得了朱允炆呢?或者再退一步,就算有人侥幸被遗漏了,但地方官府在地毯式搜查时,对于这样背景之人,即便仍有权有势,也注定会是官府的重点排查对象,不会多么客气。恐怕,也难保朱允炆可以躲过一劫。”
赵启豪的一番话,说得李林波忍不住点了点头,但稍稍也有些失落。这个方向的调查,似乎已经没有了出路。而赵启豪却并未沮丧,接着说道:
“因此,不如我们再将查询条件改一改。”
“改一改?你打算怎么改?”
疑惑中,赵启豪又对着墙面,重新启动了交叉查询:
“这样,将刚刚查询条件中的第二个条件,由‘曾在建文在位时出任朝廷官职’,改为‘曾在建文在位时受到过恩惠,不仅是做官,也包括比如封爵、或者免罪等等,都算在内。’此外,之前的第三个条件也要改一下。由‘朱棣统治期间没有担任过官职’,改为‘朱棣统治期间有出任官职’。其余的都按之前的来就行。”
听到赵启豪改过的新查询条件,李林波不禁有些疑惑。这第二条的改动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范围扩大了一些,自己刚刚想得的确有些窄了。但这第三条,受过建文帝的恩惠,却又在朱棣手下任官,这样的人岂不是又和第四条里“性格耿直、不惧权贵的历史评价”相违背了?
就在李林波以为这回的结果依旧是无人符合条件之时,面前的墙体内,却赫然出现了新的查询结果。虽然只有寥寥数人,但至少并非是一无所获!
而正感到几分惊讶的李林波,在一一扫过这几人的名字时,忽然紧紧盯住一个人的名字,像是猛然想到了什么,更是瞬间怔在了原地。
难道说——?!
与此同时,一旁的赵启豪似乎对显示出来的几个明代人物没有任何的感觉,但却同样像是抓到了什么关键一样,不待细看那几个人的名字,便又“得寸进尺”地另加了一个更为匪夷所思的条件:
“我明白了!这样,再加一个条件!这些人里,在朱棣登基的第一年,就出仕做官的。有没有?!”
随着赵启豪话音落下,面前本就不多的几个人中,绝大多数都消失不见了。但是,却唯独留下了最后一个人。而此人,恰好也正是李林波刚刚一看之下,便令其瞬间怔住之人!
眼看已经锁定了最后的目标人物,这个时候,兴奋中的赵启豪却不禁皱起了眉头,像是不太认得这最后一人名字的读音,只能硬着头皮,在犹豫中试着念道:
“王......王拨?还是王拔?”
“都不是。”
忽然,李林波终于开口,像是已找到了最终的答案,以及数百年来的历史谜题,只听其郑重纠正道:
“是王绂(fuacu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