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比起废立之事,现在浙中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那就是今年的秋粮起运,这是每年国家赋税的大头。
过去浙中会把征收上来的大部分赋税起运上解,只有少存钱粮存留地方,但是现在金衢处三府二十三县都是张皇后的汤沐邑,张皇后就十分宽厚地宣布免去历年积欠,今年也只征七成,而且征收上来的粮税张皇后只取三成,其余七成都作为地方存留之用。
对于一直忙于催钱催粮的地方官员,张皇后这简直就是皇恩浩荡,不知省掉他们多少精力与时间。
对于地方民众来说他们都觉得今年的负担要比往年轻得多,上解的钱粮不到往年的七成甚至六成,而且地方上的府库、县库也变得突然充实起来。
特别是严州府的许多缙绅虽然知道这种异常宽厚的政策不可能持久,但还是以严州府同样也是张皇后汤沐邑为由要求减免,而且也占了不少。
但是对于弘光小朝廷来说,虽然整个富庶的南方都在控制之下,但是由于既不能开源也不能节流,军事支出完全不受控制,导致张皇后这么一折腾财政上变得特别紧张,根本无力向江北的高杰所部提供北援所需的军资钱粮。
现在的邢夫人可以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四万大军的大举行动没有朝廷的粮饷支援肯定是千难万难,可偏偏朝廷提供的支援只能称得上杯水车薪,因此她最终只能把主意打到了刘永锡与邢胜平身上。
李香君一眼就能认出高杰的这封书信出自侯方域之手,但正因为出于这位侯公子之手,所以李香君毫不客气地说道:“兴平伯想要北进,我们临淮镇自然是全力支援,但是我们临淮镇北进的钱粮都没能解决,他怎么能让我们拿金银绸缎出来?”
虽然现在刘永锡已经打出了高杰的旗号,但是临淮镇的旗号也照打不误,而且双方中间相隔上百里,从某种意义来说,刘永锡与高杰之间可以用“听宣不听调”来形容。
正常情况下刘永锡听从高杰的调度出兵策应高杰北伐,高杰自然有提供刘永锡行动所需粮饷的义务才对,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却是反过来了。
而那边瑾儿也反对高杰的这种调度:“咱们虽然说收支勉强持平,但这都是我们辛苦经营的结果,跟兴平伯高杰没有多少关系,兴平伯这么一封信写过来就要我们提供金银绸缎,这也想得太简单了!”
她甚至非常直接地说道:“如果兴平伯对于部将是这种态度的话,我觉得这次北伐肯定成不了,总不能让将士饿着肚子北伐吧!”
刘永锡知道瑾儿的判断没问题:“正因为这次北伐成不了,所以我们应当竭尽全力支持兴平伯!”
李香君没想到刘永锡为什么要这么干,倒是瑾儿突然想明白了:“永锡哥哥,既然你决定支持兴平伯北伐,那瑾儿也全力支持,但这次北伐,我们到底支持到什么程度?”
虽然刘永锡说“竭尽全力支持兴平伯”,但是瑾儿很清楚这只是口头上的一种夸大而已,刘永锡与临淮镇都不可能把全部资源赌在高杰这次北伐之上,必须有所保留。
刘永锡对此早有考虑:“香君姐,我来说,你来写!”
看着手上书信上越来越陌生的文字,李香君当即提起笔来:“诚意伯,我觉得您还是三思而后行!”
刘永锡非常明确地告诉李香君:“告诉兴平伯,我麾下共有五百精骑,这次将由我亲自统帅这五百精骑负责掩护北伐大军!”
瑾儿赶紧说道:“出动五百马队应该够了吧,我们总共才五百马队!”
刘永锡却是非常明确地说道:“不够,完全不够,除此之外还有两千五百步兵,所有这些马队与步队的粮饷我可以自行解决一半!”
现在连李香君都不明白刘永锡为什么会对高杰北伐这么热情,五百马队与两千五百名步兵已经是刘永锡所能投入的几乎全部资源,毕竟临淮这块地盘刘永锡总得留下点兵马。
而瑾儿突然沉稳下来:“永锡哥哥是不是还准备向兴平伯提供钱粮?”
刘永锡回答道:“钱粮肯定没有,但是我在运河上刚好还有两千石杂粮,布匹六百匹,不知道兴平伯有没有兴趣?我只能帮到这!”
李香君已经完全看不明白了刘永锡的想法,而瑾儿却是坚决支持刘永锡:“我们这边还有一些闲置的缴获,不如这次也交给兴平伯!”
她所说的缴获是指前次临淮之役中的缴获,虽然大部分战利品已经被临淮镇所用,但终究有不少闲置,现在瑾儿是抱着废物利用的念头,而刘永锡也同意了:“这或许是我们南渡以后最大的一笔投资,但我也希望是回报最高的一笔投资!”
刘永锡虽然看起来风轻云淡,但是李香君从小在秦楼楚馆中长大,自然看得出他内心的紧张、纠结,因此她当即问道:“这件事要不要跟下面的营官商量一下?”
刘永锡告诉李香君:“肯定要好好商量一下,但是这件事我已经下了决心,香君姐帮我同大家说清楚!香君姐,这封信不要写给兴平伯,就帮我写给邢夫人吧!”
虽然李香君不知道刘永锡突然改变了主意,但是她突然想到了自己在扬州的所见所闻有了一个极其荒唐甚至匪夷所思的猜测。
她觉得这种猜测绝对低估了眼前这位小诚意伯,但不知为什么她还是打翻了醋坛子。
眼前这位小诚意伯看起来是高瞻远瞩,但全力支持高杰北攻实际只是为了讨好邢夫人而已,那么这位小诚意伯也太荒唐太胡闹了?
但是也只有这种猜测才能说明刘永锡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大失水准的决定,因此李香君不由微微一笑:“为什么要写信给邢夫人?写给兴平伯效果不是更好吗?”
刘永锡的神情很从容,但是李香君看得出他心底的纠结,而且刘永锡好一会才说道:“写给邢夫人效果更好……”
过去浙中会把征收上来的大部分赋税起运上解,只有少存钱粮存留地方,但是现在金衢处三府二十三县都是张皇后的汤沐邑,张皇后就十分宽厚地宣布免去历年积欠,今年也只征七成,而且征收上来的粮税张皇后只取三成,其余七成都作为地方存留之用。
对于一直忙于催钱催粮的地方官员,张皇后这简直就是皇恩浩荡,不知省掉他们多少精力与时间。
对于地方民众来说他们都觉得今年的负担要比往年轻得多,上解的钱粮不到往年的七成甚至六成,而且地方上的府库、县库也变得突然充实起来。
特别是严州府的许多缙绅虽然知道这种异常宽厚的政策不可能持久,但还是以严州府同样也是张皇后汤沐邑为由要求减免,而且也占了不少。
但是对于弘光小朝廷来说,虽然整个富庶的南方都在控制之下,但是由于既不能开源也不能节流,军事支出完全不受控制,导致张皇后这么一折腾财政上变得特别紧张,根本无力向江北的高杰所部提供北援所需的军资钱粮。
现在的邢夫人可以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四万大军的大举行动没有朝廷的粮饷支援肯定是千难万难,可偏偏朝廷提供的支援只能称得上杯水车薪,因此她最终只能把主意打到了刘永锡与邢胜平身上。
李香君一眼就能认出高杰的这封书信出自侯方域之手,但正因为出于这位侯公子之手,所以李香君毫不客气地说道:“兴平伯想要北进,我们临淮镇自然是全力支援,但是我们临淮镇北进的钱粮都没能解决,他怎么能让我们拿金银绸缎出来?”
虽然现在刘永锡已经打出了高杰的旗号,但是临淮镇的旗号也照打不误,而且双方中间相隔上百里,从某种意义来说,刘永锡与高杰之间可以用“听宣不听调”来形容。
正常情况下刘永锡听从高杰的调度出兵策应高杰北伐,高杰自然有提供刘永锡行动所需粮饷的义务才对,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却是反过来了。
而那边瑾儿也反对高杰的这种调度:“咱们虽然说收支勉强持平,但这都是我们辛苦经营的结果,跟兴平伯高杰没有多少关系,兴平伯这么一封信写过来就要我们提供金银绸缎,这也想得太简单了!”
她甚至非常直接地说道:“如果兴平伯对于部将是这种态度的话,我觉得这次北伐肯定成不了,总不能让将士饿着肚子北伐吧!”
刘永锡知道瑾儿的判断没问题:“正因为这次北伐成不了,所以我们应当竭尽全力支持兴平伯!”
李香君没想到刘永锡为什么要这么干,倒是瑾儿突然想明白了:“永锡哥哥,既然你决定支持兴平伯北伐,那瑾儿也全力支持,但这次北伐,我们到底支持到什么程度?”
虽然刘永锡说“竭尽全力支持兴平伯”,但是瑾儿很清楚这只是口头上的一种夸大而已,刘永锡与临淮镇都不可能把全部资源赌在高杰这次北伐之上,必须有所保留。
刘永锡对此早有考虑:“香君姐,我来说,你来写!”
看着手上书信上越来越陌生的文字,李香君当即提起笔来:“诚意伯,我觉得您还是三思而后行!”
刘永锡非常明确地告诉李香君:“告诉兴平伯,我麾下共有五百精骑,这次将由我亲自统帅这五百精骑负责掩护北伐大军!”
瑾儿赶紧说道:“出动五百马队应该够了吧,我们总共才五百马队!”
刘永锡却是非常明确地说道:“不够,完全不够,除此之外还有两千五百步兵,所有这些马队与步队的粮饷我可以自行解决一半!”
现在连李香君都不明白刘永锡为什么会对高杰北伐这么热情,五百马队与两千五百名步兵已经是刘永锡所能投入的几乎全部资源,毕竟临淮这块地盘刘永锡总得留下点兵马。
而瑾儿突然沉稳下来:“永锡哥哥是不是还准备向兴平伯提供钱粮?”
刘永锡回答道:“钱粮肯定没有,但是我在运河上刚好还有两千石杂粮,布匹六百匹,不知道兴平伯有没有兴趣?我只能帮到这!”
李香君已经完全看不明白了刘永锡的想法,而瑾儿却是坚决支持刘永锡:“我们这边还有一些闲置的缴获,不如这次也交给兴平伯!”
她所说的缴获是指前次临淮之役中的缴获,虽然大部分战利品已经被临淮镇所用,但终究有不少闲置,现在瑾儿是抱着废物利用的念头,而刘永锡也同意了:“这或许是我们南渡以后最大的一笔投资,但我也希望是回报最高的一笔投资!”
刘永锡虽然看起来风轻云淡,但是李香君从小在秦楼楚馆中长大,自然看得出他内心的紧张、纠结,因此她当即问道:“这件事要不要跟下面的营官商量一下?”
刘永锡告诉李香君:“肯定要好好商量一下,但是这件事我已经下了决心,香君姐帮我同大家说清楚!香君姐,这封信不要写给兴平伯,就帮我写给邢夫人吧!”
虽然李香君不知道刘永锡突然改变了主意,但是她突然想到了自己在扬州的所见所闻有了一个极其荒唐甚至匪夷所思的猜测。
她觉得这种猜测绝对低估了眼前这位小诚意伯,但不知为什么她还是打翻了醋坛子。
眼前这位小诚意伯看起来是高瞻远瞩,但全力支持高杰北攻实际只是为了讨好邢夫人而已,那么这位小诚意伯也太荒唐太胡闹了?
但是也只有这种猜测才能说明刘永锡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大失水准的决定,因此李香君不由微微一笑:“为什么要写信给邢夫人?写给兴平伯效果不是更好吗?”
刘永锡的神情很从容,但是李香君看得出他心底的纠结,而且刘永锡好一会才说道:“写给邢夫人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