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与赵普谈笑风声,完全没有君臣那么严的礼数,或许是多年的生死之交,也或是赵匡胤的过于依仗,目前他对赵普给予最大的信任,成为宋国的独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不亚于秦汉时的丞相了。
不过,赵普刚上任一个月而已,他的权势并不牢固,威望也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因此,这宰相身上特有的那股老谋深算、权柄之臣的气势,还没有养成。
这时候,门口传来脚步声,太监总管张德钧走入御书房,声音尖细说道:“禀官家,二皇子殿下在门外等候。”
赵匡胤有四子,不过大皇子赵德秀和三皇子都是早夭,没有成长起来,二皇子赵德昭与四皇子赵德芳目前成长起来,都是少年了。
“哦,昭儿来了?宣他进来吧。”
“喏!”张德钧转身走到门外宣了口谕。
顷刻间,十四岁的赵德昭,少年模样,眉清目秀,头戴玉冠,一身锦衣丝袍,剪裁得体,显得身材挺拔高挑,颇显英姿不凡。
赵匡胤眸光看了自己儿子一眼,仪表堂堂,露出些许欣慰之色。
“儿臣拜见父皇!”赵德昭躬身行礼,毕恭毕敬。
赵匡胤隔空虚手一托,说道:“免礼!”
赵德昭起身后,又对着赵普伸手一礼:“见过赵相!”
他明白赵普跟父皇的关系,相交莫逆,数次生死与共过,情谊深厚;加上父皇得天下,有许多功劳是赵相背后出力;在他父皇未登基之前,他们这些晚辈,见到赵普都要称呼赵伯,如今身份有别,但二皇子赵德昭也不会失礼。
赵普也拱手还了礼道:“见过二皇子殿下!”
彼此相互施礼之后,赵匡胤微笑看着赵德昭,询问道:“来到朕御书房,可有何事?”
少年赵德昭恭敬道:“儿臣过来给父皇请安!同时,儿臣近日听了翰林学士讲解南北形势,便在书房中写了一篇文章,见解浅薄,请父皇指正教诲。”
赵匡胤闻言,倒是来了兴趣,他自己是半个粗人,出身军人世家,于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后随郭威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屡立战功。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
当柴荣登基后,赵匡胤跟随他南征北讨,官爵一路提升,拜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任殿前都指挥使,军权在握,威望甚高。
可以说,赵匡胤在领兵打仗,排兵布阵上,十分有才能;武艺也不俗,自创了太祖长拳、棍法等,历史上评为五代末北宋初的军事家、武术家。但读书学问却并不细致,在诗词歌赋、锦绣文章方面便不擅长了。
赵匡胤听皇子写了一篇对局势看法的文章,来了兴趣,接过赵德昭递上前的绢纸,扫过上面的内容,那文字写的倒是中规中矩,甚至字体有些清秀俊美,缺少豪放与骨感,秀丽如女子的字迹。
“自唐失御,天下分崩,四海州县瓜分,英豪鼎峙……”
十四岁的赵德昭听了翰林院多位侍读、学士的讲课,不乏一些纸上谈兵的老儒生,从天下苍生道义入手,谈着仁义对天下治理和兼并的策略;也有侍读主张先讨伐北汉,统一北方,夺回幽云十六州后,无后顾之忧,再南下征讨蛮夷.
这些观点被赵德昭吸收之后,杂糅进来,他是一个自幼长于豪门和宫廷的少年,对天下事,皆是道听途说而已,所以观点看似条条是道,难免有混乱矛盾之处。
赵匡胤看完之后,微微点头,对皇子写文章分析天下形势这个觉悟和做法,还是肯定的,至于内容是否完全准确,倒是次要的。
因为朝廷之事,兹事体大,连他这个皇帝,跟枢密院、政事堂的智囊大臣们商议,都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看法,各说纷纭,各有道理,具体如何抉择和执行,赵匡胤最后还是要跟赵普反复商议才能定下。
像皇子这个岁数的少年,会有什么精辟的想法?真语出惊人,如金科玉律,那就成怪事了!
“赵卿,你也看下。”
赵匡胤把纸张又递给了对面坐在锦墩的赵普,让他也观看、点评一下。
赵普算是保皇派,属于幕后打算拥立二皇子做太子的拥护者,看过赵德昭的文章后,并不点出其中缺点,而是光夸优点道:“殿下这篇文,分析有根有据,条理清晰,又有仁德之心,安抚天下百姓的宏愿,令人叹服,这文章写的好啊!”
赵德昭闻言一喜,拱手道:“多谢赵相盛赞!”
赵普拱手还礼:“殿下客气。”
赵匡胤看着二人的表演,摇头失笑,对着赵德昭道:“皇儿虽然进步,但不可骄傲,要跟翰林院的大学士们虚心学习,多接收不同观点,自己进行对比,学会判断,好了,朕跟赵相还有事谈,你先回去吧。”
“是,谨遵父皇教诲!”赵德昭躬身行礼,然后准备退出御书房。
临行前,赵匡胤又说了一句:“这有两册书籍,一个诗词文集,一个是隋唐传奇小说,皆是由一位江左才子所做,文风高雅,词作惊艳,连小说话本,融了历史演义,也写的发人省思,你拿去看看吧。”
赵德昭闻言,心中好奇,上前双手接过赵匡胤的赐书,然后离开御书房。
令苏宸万没想到,他这一个月来写的诗词和传奇小说,已经在大宋宫内传开,不但被赵匡胤重视起来,还赠给皇子来翻阅了。
等赵德昭离开后,赵匡胤收回目光,看向赵普道:“这文章里的观点,有可行之处吗?”
赵普莞尔道:“多是翰林院那些学士的观点,臣听过几次,基本差不离,二皇子殿下长于宫内,还是少年,罕有机会接触宫外生活,没有接触真正朝政,所以观点浅薄了些,可以理解。”
赵匡胤点了点头,轻哼了一句:“都是一些儒家空谈之道。”
赵普尴尬道:“官家,马背上可夺天下,却不可马背上治天下。儒家之道看似虚无缥缈,但却涉及天下士子之心,若要江山巩固,不像前面北方几朝代迅速更替,藩兵自重,必须要大力推广文治才行,只有读书人天下归心,以读书人管理天下,这朝廷方可稳固。”
赵匡胤沉吟不语,在思索其中道理。
赵普眼神一转,开口提议道:“二皇子已经十四岁,可以出阁封王,在宫外自建府邸,了解外面的事,委以职务,也能对城内百姓事有所了解,不必完全生活于宫内。”
赵匡胤闻言后,露出了异色,眼神瞥了赵普一眼,并没有直接回答,若有所思,似乎在想着什么事。
赵普则淡淡一笑,他的第一步棋已经下出,只等朝廷波澜再起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不亚于秦汉时的丞相了。
不过,赵普刚上任一个月而已,他的权势并不牢固,威望也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因此,这宰相身上特有的那股老谋深算、权柄之臣的气势,还没有养成。
这时候,门口传来脚步声,太监总管张德钧走入御书房,声音尖细说道:“禀官家,二皇子殿下在门外等候。”
赵匡胤有四子,不过大皇子赵德秀和三皇子都是早夭,没有成长起来,二皇子赵德昭与四皇子赵德芳目前成长起来,都是少年了。
“哦,昭儿来了?宣他进来吧。”
“喏!”张德钧转身走到门外宣了口谕。
顷刻间,十四岁的赵德昭,少年模样,眉清目秀,头戴玉冠,一身锦衣丝袍,剪裁得体,显得身材挺拔高挑,颇显英姿不凡。
赵匡胤眸光看了自己儿子一眼,仪表堂堂,露出些许欣慰之色。
“儿臣拜见父皇!”赵德昭躬身行礼,毕恭毕敬。
赵匡胤隔空虚手一托,说道:“免礼!”
赵德昭起身后,又对着赵普伸手一礼:“见过赵相!”
他明白赵普跟父皇的关系,相交莫逆,数次生死与共过,情谊深厚;加上父皇得天下,有许多功劳是赵相背后出力;在他父皇未登基之前,他们这些晚辈,见到赵普都要称呼赵伯,如今身份有别,但二皇子赵德昭也不会失礼。
赵普也拱手还了礼道:“见过二皇子殿下!”
彼此相互施礼之后,赵匡胤微笑看着赵德昭,询问道:“来到朕御书房,可有何事?”
少年赵德昭恭敬道:“儿臣过来给父皇请安!同时,儿臣近日听了翰林学士讲解南北形势,便在书房中写了一篇文章,见解浅薄,请父皇指正教诲。”
赵匡胤闻言,倒是来了兴趣,他自己是半个粗人,出身军人世家,于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后随郭威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屡立战功。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
当柴荣登基后,赵匡胤跟随他南征北讨,官爵一路提升,拜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任殿前都指挥使,军权在握,威望甚高。
可以说,赵匡胤在领兵打仗,排兵布阵上,十分有才能;武艺也不俗,自创了太祖长拳、棍法等,历史上评为五代末北宋初的军事家、武术家。但读书学问却并不细致,在诗词歌赋、锦绣文章方面便不擅长了。
赵匡胤听皇子写了一篇对局势看法的文章,来了兴趣,接过赵德昭递上前的绢纸,扫过上面的内容,那文字写的倒是中规中矩,甚至字体有些清秀俊美,缺少豪放与骨感,秀丽如女子的字迹。
“自唐失御,天下分崩,四海州县瓜分,英豪鼎峙……”
十四岁的赵德昭听了翰林院多位侍读、学士的讲课,不乏一些纸上谈兵的老儒生,从天下苍生道义入手,谈着仁义对天下治理和兼并的策略;也有侍读主张先讨伐北汉,统一北方,夺回幽云十六州后,无后顾之忧,再南下征讨蛮夷.
这些观点被赵德昭吸收之后,杂糅进来,他是一个自幼长于豪门和宫廷的少年,对天下事,皆是道听途说而已,所以观点看似条条是道,难免有混乱矛盾之处。
赵匡胤看完之后,微微点头,对皇子写文章分析天下形势这个觉悟和做法,还是肯定的,至于内容是否完全准确,倒是次要的。
因为朝廷之事,兹事体大,连他这个皇帝,跟枢密院、政事堂的智囊大臣们商议,都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看法,各说纷纭,各有道理,具体如何抉择和执行,赵匡胤最后还是要跟赵普反复商议才能定下。
像皇子这个岁数的少年,会有什么精辟的想法?真语出惊人,如金科玉律,那就成怪事了!
“赵卿,你也看下。”
赵匡胤把纸张又递给了对面坐在锦墩的赵普,让他也观看、点评一下。
赵普算是保皇派,属于幕后打算拥立二皇子做太子的拥护者,看过赵德昭的文章后,并不点出其中缺点,而是光夸优点道:“殿下这篇文,分析有根有据,条理清晰,又有仁德之心,安抚天下百姓的宏愿,令人叹服,这文章写的好啊!”
赵德昭闻言一喜,拱手道:“多谢赵相盛赞!”
赵普拱手还礼:“殿下客气。”
赵匡胤看着二人的表演,摇头失笑,对着赵德昭道:“皇儿虽然进步,但不可骄傲,要跟翰林院的大学士们虚心学习,多接收不同观点,自己进行对比,学会判断,好了,朕跟赵相还有事谈,你先回去吧。”
“是,谨遵父皇教诲!”赵德昭躬身行礼,然后准备退出御书房。
临行前,赵匡胤又说了一句:“这有两册书籍,一个诗词文集,一个是隋唐传奇小说,皆是由一位江左才子所做,文风高雅,词作惊艳,连小说话本,融了历史演义,也写的发人省思,你拿去看看吧。”
赵德昭闻言,心中好奇,上前双手接过赵匡胤的赐书,然后离开御书房。
令苏宸万没想到,他这一个月来写的诗词和传奇小说,已经在大宋宫内传开,不但被赵匡胤重视起来,还赠给皇子来翻阅了。
等赵德昭离开后,赵匡胤收回目光,看向赵普道:“这文章里的观点,有可行之处吗?”
赵普莞尔道:“多是翰林院那些学士的观点,臣听过几次,基本差不离,二皇子殿下长于宫内,还是少年,罕有机会接触宫外生活,没有接触真正朝政,所以观点浅薄了些,可以理解。”
赵匡胤点了点头,轻哼了一句:“都是一些儒家空谈之道。”
赵普尴尬道:“官家,马背上可夺天下,却不可马背上治天下。儒家之道看似虚无缥缈,但却涉及天下士子之心,若要江山巩固,不像前面北方几朝代迅速更替,藩兵自重,必须要大力推广文治才行,只有读书人天下归心,以读书人管理天下,这朝廷方可稳固。”
赵匡胤沉吟不语,在思索其中道理。
赵普眼神一转,开口提议道:“二皇子已经十四岁,可以出阁封王,在宫外自建府邸,了解外面的事,委以职务,也能对城内百姓事有所了解,不必完全生活于宫内。”
赵匡胤闻言后,露出了异色,眼神瞥了赵普一眼,并没有直接回答,若有所思,似乎在想着什么事。
赵普则淡淡一笑,他的第一步棋已经下出,只等朝廷波澜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