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城外,大批民工正躺在刚刚挖掘出的护城河中,躲避着来自头顶上的苦日。那些督工的小军官也懒的管,一些甚至干脆跟着一块躺进还没有引水的护城河。
对他们而言,只要一切按工期进度来做,到是不介意这些民工偷偷懒。
“而且这天上的太阳简直要人命,这天气怎么可能做的下去工…”用碗狠狠的给自己灌了些水,一个小军官嘟嘟囔囔的道。
只是当他看向旁边的民工时,眼底却隐隐透露出一丝提防来。
因为这些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民夫而已,而是之前战败后被抓回来的黄巾俘虏。就算这段时间来,这些俘虏表现的极为老实,负责看守的军士们依旧保持着最基本的警惕。
如今距离上次黄巾大规模进犯已经过去了数个月,这段时间来,那些被俘获的黄巾被安顿在了北海。其中小部分精壮补充进了军中,剩下的则是作为民夫存在——————不要钱的那种。
自从被编为民夫,这些黄巾就再也没有休息过,先是挖水渠,然后就是修桥铺路,几个月下来干的事情甚至比前几任北海郡守加在一块干的还多,严绍在北海郡的名声高涨并非没有理由。
不过严绍到是没有忘记北海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如今青州各郡黄巾泛滥,尤其是平原、乐安跟北海三个郡,简直就是黄巾的重灾区,就算严绍不拿寻常的黄巾当回事,那十几万黄巾依然如山岳一般压在头顶,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平原跟乐安的黄巾频频移动,先后有多个县城遭到洗掠,虽然城池没有被攻破,但也足以敲响警钟了。
正是有鉴于此,严绍将原本用来挖水渠的民夫全部召回,转而在北海外围挖起了一条长长的护城河。
孙观陪着严绍巡视了许久,烈日炎炎,虽说他的筋骨强健,而且又正是盛年,可是来自头顶的酷热,额头上被晒出了一层汗来,铠甲下面更是泥泞不堪,回头看了一眼亲卫,一个个跟他差不多,有些甚至比他还要不堪,孙观苦笑了一声凑近严绍身边。“主公,您也巡视的差不多了,这天上的太阳十分酷热,不若我们暂且回去,等明天清晨再来好了…”
说着停顿了一下,孙观又开口道。“再说那黄巾还在乐安跟平原呢,估计没段时间还不会来我们北海,倒也不必如此急切…”
等孙观说完,严绍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如果说孙观只是觉得热的十分难受,那严绍就真的是觉得酷热难耐,单论身子骨的话,严绍可比孙观这个猛将差的太多了。
但是听了他的话,严绍还是摇了摇头。“不然,那乐安跟平原已经被祸害的差不多了,尤其是城池之外,而想要攻破城池,凭着那些黄巾的能力就算成功损失也必会大的惊人。只怕用不了多久,那些黄巾就会盯上我们了,若那些黄巾只是来个三五千甚至是一万兵马,我亦不惧,可是这青州黄巾足有十万之众,那州家又是个无用之人,单凭我北海的几千军马,只怕…”
“唉…”听到这话,孙观也叹气起来。“可恨那焦和平日里只知道清谈,遇事之时更是只知道求神庇佑,若不是他,这青州又怎么可能会糜烂到如此境地。”
“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谁叫我们当初摊上这么一位活宝一样的刺史…”谈到焦和,严绍也感到一阵无奈。
在他的印象里,三国末期的那些诸侯几乎没有一个好对付的,就算是袁术这样的冢中枯骨,手下好歹还有一个纪灵,麾下更有十余万军马,曾经是三国初期最实力最强的一个诸侯——————别管这人多废物,至少初期的时候实力甚至比袁绍都强。
可是如今摊上这么一个只知道求神拜佛的刺史,就连严绍也有些瞠目结舌,好在这段时间来北海被他经营的十分兴旺,就连那些世家对他也是极力支持。
就在严绍心中感慨的时候,突然有一人快步走了进来。
严绍看了过去,原来是郡守府的一个下人。“什么事?”
“洛阳来人,送了一封书信给大人!”那个下人迟疑了一下,将一封书信递交上去。
起先严绍还有些奇怪,为什么会有人送书信给自己。但是在看了一眼书信上的署名之后,却顿时变了脸色。
翻开了书信,严绍仔细的阅读了一番,脸色稍稍有些变化。
“主公,发生了什么事?”见严绍的表情有些难看,孙观仰头问道。
其他几个人也都看了过来,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严绍表情变化如此大。
将书信上的消息在脑海中稍微整理了一下,严绍皱眉道。“我在洛阳的关系刚刚告诉我,有人向张让等人行贿,希望能够将我从北海调离…”
“什么?”听到这话,众人都吃了一惊。
虽说刚到北海还没多久,但是其实他们已经将这里看成是自己的家,如今听严绍说有人也盯上了这里,甚至还想撵他们走,这叫他们怎么可能不吃惊…
不过严绍却没空理会他们的反应,而是再次仔细阅读了一下书信上的内容。
书信是何进身边的一个下人偷偷送来的,这人本来是严绍贿赂何进时,捎带手的,不想如今却发挥上了作用。
书信上写的有些含糊,但严绍却能看明白其中的意思。自从严绍将北海经营的稍微兴旺了一些后,便有人看上了北海郡。毕竟这时除了南方的一些州郡外,基本上都被黄巾祸害的不轻,偏偏这时的南方,绝对不是后世那种经济发达的地方,可以说至少在唐代之前,中国的重心是在北方,若是能在青州找一个安稳些的郡任职,绝对是个享受。
严绍在洛阳并没有什么靠山,稍微勉强算得上的皇甫嵩,但是对于这种事就连皇甫嵩本人也没有多少影响力。
“看来我需要亲自去一趟洛阳了呢…”将书信稍微收拾了一下,闭目沉思,严绍沉声道。
对他们而言,只要一切按工期进度来做,到是不介意这些民工偷偷懒。
“而且这天上的太阳简直要人命,这天气怎么可能做的下去工…”用碗狠狠的给自己灌了些水,一个小军官嘟嘟囔囔的道。
只是当他看向旁边的民工时,眼底却隐隐透露出一丝提防来。
因为这些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民夫而已,而是之前战败后被抓回来的黄巾俘虏。就算这段时间来,这些俘虏表现的极为老实,负责看守的军士们依旧保持着最基本的警惕。
如今距离上次黄巾大规模进犯已经过去了数个月,这段时间来,那些被俘获的黄巾被安顿在了北海。其中小部分精壮补充进了军中,剩下的则是作为民夫存在——————不要钱的那种。
自从被编为民夫,这些黄巾就再也没有休息过,先是挖水渠,然后就是修桥铺路,几个月下来干的事情甚至比前几任北海郡守加在一块干的还多,严绍在北海郡的名声高涨并非没有理由。
不过严绍到是没有忘记北海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如今青州各郡黄巾泛滥,尤其是平原、乐安跟北海三个郡,简直就是黄巾的重灾区,就算严绍不拿寻常的黄巾当回事,那十几万黄巾依然如山岳一般压在头顶,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平原跟乐安的黄巾频频移动,先后有多个县城遭到洗掠,虽然城池没有被攻破,但也足以敲响警钟了。
正是有鉴于此,严绍将原本用来挖水渠的民夫全部召回,转而在北海外围挖起了一条长长的护城河。
孙观陪着严绍巡视了许久,烈日炎炎,虽说他的筋骨强健,而且又正是盛年,可是来自头顶的酷热,额头上被晒出了一层汗来,铠甲下面更是泥泞不堪,回头看了一眼亲卫,一个个跟他差不多,有些甚至比他还要不堪,孙观苦笑了一声凑近严绍身边。“主公,您也巡视的差不多了,这天上的太阳十分酷热,不若我们暂且回去,等明天清晨再来好了…”
说着停顿了一下,孙观又开口道。“再说那黄巾还在乐安跟平原呢,估计没段时间还不会来我们北海,倒也不必如此急切…”
等孙观说完,严绍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如果说孙观只是觉得热的十分难受,那严绍就真的是觉得酷热难耐,单论身子骨的话,严绍可比孙观这个猛将差的太多了。
但是听了他的话,严绍还是摇了摇头。“不然,那乐安跟平原已经被祸害的差不多了,尤其是城池之外,而想要攻破城池,凭着那些黄巾的能力就算成功损失也必会大的惊人。只怕用不了多久,那些黄巾就会盯上我们了,若那些黄巾只是来个三五千甚至是一万兵马,我亦不惧,可是这青州黄巾足有十万之众,那州家又是个无用之人,单凭我北海的几千军马,只怕…”
“唉…”听到这话,孙观也叹气起来。“可恨那焦和平日里只知道清谈,遇事之时更是只知道求神庇佑,若不是他,这青州又怎么可能会糜烂到如此境地。”
“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谁叫我们当初摊上这么一位活宝一样的刺史…”谈到焦和,严绍也感到一阵无奈。
在他的印象里,三国末期的那些诸侯几乎没有一个好对付的,就算是袁术这样的冢中枯骨,手下好歹还有一个纪灵,麾下更有十余万军马,曾经是三国初期最实力最强的一个诸侯——————别管这人多废物,至少初期的时候实力甚至比袁绍都强。
可是如今摊上这么一个只知道求神拜佛的刺史,就连严绍也有些瞠目结舌,好在这段时间来北海被他经营的十分兴旺,就连那些世家对他也是极力支持。
就在严绍心中感慨的时候,突然有一人快步走了进来。
严绍看了过去,原来是郡守府的一个下人。“什么事?”
“洛阳来人,送了一封书信给大人!”那个下人迟疑了一下,将一封书信递交上去。
起先严绍还有些奇怪,为什么会有人送书信给自己。但是在看了一眼书信上的署名之后,却顿时变了脸色。
翻开了书信,严绍仔细的阅读了一番,脸色稍稍有些变化。
“主公,发生了什么事?”见严绍的表情有些难看,孙观仰头问道。
其他几个人也都看了过来,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严绍表情变化如此大。
将书信上的消息在脑海中稍微整理了一下,严绍皱眉道。“我在洛阳的关系刚刚告诉我,有人向张让等人行贿,希望能够将我从北海调离…”
“什么?”听到这话,众人都吃了一惊。
虽说刚到北海还没多久,但是其实他们已经将这里看成是自己的家,如今听严绍说有人也盯上了这里,甚至还想撵他们走,这叫他们怎么可能不吃惊…
不过严绍却没空理会他们的反应,而是再次仔细阅读了一下书信上的内容。
书信是何进身边的一个下人偷偷送来的,这人本来是严绍贿赂何进时,捎带手的,不想如今却发挥上了作用。
书信上写的有些含糊,但严绍却能看明白其中的意思。自从严绍将北海经营的稍微兴旺了一些后,便有人看上了北海郡。毕竟这时除了南方的一些州郡外,基本上都被黄巾祸害的不轻,偏偏这时的南方,绝对不是后世那种经济发达的地方,可以说至少在唐代之前,中国的重心是在北方,若是能在青州找一个安稳些的郡任职,绝对是个享受。
严绍在洛阳并没有什么靠山,稍微勉强算得上的皇甫嵩,但是对于这种事就连皇甫嵩本人也没有多少影响力。
“看来我需要亲自去一趟洛阳了呢…”将书信稍微收拾了一下,闭目沉思,严绍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