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习武开始
第二天文仲自己亲自带着几人去了趟城里,先是拜访了一下成大器,表达了自己如何钦佩仰慕,又小饮了一番,两人尽欢,又相约几日后祝家庄再聚,说好文仲亲自派车来接。
又与自己两个秀才兄弟把一番事情都商量妥当,文仲便回了庄中,吩咐几个兄弟这几天上山打些野味回来,海味没有,山珍还是要备上一些的。
安排妥当已经是傍晚了,把祝振国唤到跟前说了一句:“明早跑完步到庄口寻我。”
祝振国欢天喜地下去了,晚上吃饭都多吃了几碗,夜一黑便洗涮好上床休息去了,明天肯定要一个好的精神面貌。
第二天一大早,祝振国带着云书桓出门去,早已经有几十个父母干活去了的鼻涕童子等候在门口,一帮人哼哼喝喝的跑了步子。
回到庄口,庄中护卫队的早操已经出完了,文仲也在树下坐着等候,祝振国上前比平常恭敬些地见礼。
祝文仲也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武学之道,就在几样,一是力量,二是速度,三是技巧。力量一道是要经久打磨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没有半点捷径。速度一道便是千万次的习练与特殊方法的训练,也是来不了半点虚假的。至于技之一道,那也是门派繁多,各式各样,归根结底就是智慧,对敌要用脑,二伯在技之一道上多是传自军中一个高手,是沧北一派与军中技巧的结合。说来二伯算是沧北一派的传承。”
祝振国边听边记,听到沧北派便感兴趣问道:“沧北一派是江湖门派?”
“沧北位于长河以北,古燕赵之地,古时候燕赵多是屠狗之辈,自古武风盛行,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技击理论流派,传承上千年到现在就形成了沧北派,现在也算是江湖门派了,之前还多有在军中效力的,现在军中恐怕也不多了。”
“那二伯师傅肯定是沧北派的大高手。”祝振国道。
“我那师傅原本是夜不收,也没有正式拜师,却是也不遗余力的教我,军中武技也是不容小觑,我那师傅更是集沧北派与军中武技之大成,当年出征时候他年岁大了负责运粮草,我回来时候已经积劳成疾病死了。”
“那真是可惜了。”祝振国道。祝文仲的话也间接说明了学武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前途不大,像自己师傅那样的大高手,也是没有出人头地的时候,如今军中早已经有既定势力掌控利益,哪会有外人轻易的升迁余地,自己当初能当百户也是因为有银两开道,还有同乡支持,再加上自己武艺不凡,才勉强得到升迁。
祝文仲也不多说真正进入主题道:“以后侄儿早上起来先跑,跑完念书,午后练技,傍晚用石锁练力,臂膀要坚实,腰腹要有力。”
“听二伯安排。”祝振国道。
“今天就开始练习技巧,先学拳脚,再学刀枪,之后就是弓马。二伯拳脚与江湖上大多的套路不同,沧北拳脚讲究锤炮,意思为拳脚直来直去,每一次攻击都要使出全身力量,不拐弯抹角,跟军中的拳脚道理有些暗合,军中拳脚讲究有效、致命,也是毫无花招,讲究一击毙命,所以二伯的拳脚少防守多进攻。”
祝文仲说到这里停住了,等待祝振国发问,见祝振国没有发问的意思,显然是都听得明白又道:“不论是什么样的武技都是看人的,什么人使出了决定了武技的威力,军中武技讲究一个字,便是“勇”,兵书也说,夫战,勇气也。即便是以伤换伤以命换命也是一往无前,军中武技必须要有无上的勇气才能学成,国儿明白了吗?”
祝振国听到这里倒是有些震惊了问道:“那军中武技岂不就是搏命的打法?”
祝文仲摇摇头道:“国儿想得太简单了,岂是搏命就能简单概括一门武技的,对敌之中勇气是势,脑袋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以势压人,以势带来一往无前必胜的信念,以思想来斗争,用冷静的思考与果决的执行来赢得战斗,这才是精髓,如果只是搏命,那一个人能有几条命来搏,如果只是这样二伯也不会活着回来了。”
祝振国似懂非懂,也不知道怎么去问,便也默不作声,祝文仲也知道自己说得有些过于理论了,以后慢慢学习也会明白的,便道:“其实也无什么了不起,以后慢慢练就知道了。”
祝文仲也不多说,先教扎马,马步是基础,哪里都一样。祝文仲手中也是拿着一根竹条子,只要祝振国稍有动作变形竹条子马上就印在身上,直打得祝振国是嗷嗷直叫,心中有些埋怨,毕竟自己才六岁,这二伯也真下得去手。
祝文仲心中早已通透明白,要就不教,要教就不能是庄稼把式,要就不学,要学就受得住管教,不过在祝文仲内心里还是觉得这从小没有受过苦的侄儿怕是坚持不了多久。心中又想侄儿坚持下去做条好汉,心中又不想侄儿坚持下去,读书进学的天才实在没有必要受这份苦。
马步一扎就是半个时辰,祝振国早已经大汗淋漓两股颤栗,祝文仲也觉得差不多了才放过祝振国。接着开始教拳,先从直拳练起,如何腰马合一,如何摆腰冲拳,如何趟动脚步,说得兴起的时候祝文仲自己拄着拐一一做着示范。
就这样两个时辰过去了,祝振国直觉得比跑了三圈还累,全身没有一处不酸痛的,祝文仲也是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一起回家吃饭去了。
下午饭后休息,祝振国把云书桓叫到跟前,也不说什么道理,把上午二伯教给自己的动作要领示范了一遍便让云书桓下午照着这个练习,也教他扎马半个时辰。本来还想叫二伯一起教导云书桓的,却是知道二伯教自己的大概心思,也就没有说出口,等练得一段时间找机会再说。
;
第二天文仲自己亲自带着几人去了趟城里,先是拜访了一下成大器,表达了自己如何钦佩仰慕,又小饮了一番,两人尽欢,又相约几日后祝家庄再聚,说好文仲亲自派车来接。
又与自己两个秀才兄弟把一番事情都商量妥当,文仲便回了庄中,吩咐几个兄弟这几天上山打些野味回来,海味没有,山珍还是要备上一些的。
安排妥当已经是傍晚了,把祝振国唤到跟前说了一句:“明早跑完步到庄口寻我。”
祝振国欢天喜地下去了,晚上吃饭都多吃了几碗,夜一黑便洗涮好上床休息去了,明天肯定要一个好的精神面貌。
第二天一大早,祝振国带着云书桓出门去,早已经有几十个父母干活去了的鼻涕童子等候在门口,一帮人哼哼喝喝的跑了步子。
回到庄口,庄中护卫队的早操已经出完了,文仲也在树下坐着等候,祝振国上前比平常恭敬些地见礼。
祝文仲也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武学之道,就在几样,一是力量,二是速度,三是技巧。力量一道是要经久打磨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没有半点捷径。速度一道便是千万次的习练与特殊方法的训练,也是来不了半点虚假的。至于技之一道,那也是门派繁多,各式各样,归根结底就是智慧,对敌要用脑,二伯在技之一道上多是传自军中一个高手,是沧北一派与军中技巧的结合。说来二伯算是沧北一派的传承。”
祝振国边听边记,听到沧北派便感兴趣问道:“沧北一派是江湖门派?”
“沧北位于长河以北,古燕赵之地,古时候燕赵多是屠狗之辈,自古武风盛行,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技击理论流派,传承上千年到现在就形成了沧北派,现在也算是江湖门派了,之前还多有在军中效力的,现在军中恐怕也不多了。”
“那二伯师傅肯定是沧北派的大高手。”祝振国道。
“我那师傅原本是夜不收,也没有正式拜师,却是也不遗余力的教我,军中武技也是不容小觑,我那师傅更是集沧北派与军中武技之大成,当年出征时候他年岁大了负责运粮草,我回来时候已经积劳成疾病死了。”
“那真是可惜了。”祝振国道。祝文仲的话也间接说明了学武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前途不大,像自己师傅那样的大高手,也是没有出人头地的时候,如今军中早已经有既定势力掌控利益,哪会有外人轻易的升迁余地,自己当初能当百户也是因为有银两开道,还有同乡支持,再加上自己武艺不凡,才勉强得到升迁。
祝文仲也不多说真正进入主题道:“以后侄儿早上起来先跑,跑完念书,午后练技,傍晚用石锁练力,臂膀要坚实,腰腹要有力。”
“听二伯安排。”祝振国道。
“今天就开始练习技巧,先学拳脚,再学刀枪,之后就是弓马。二伯拳脚与江湖上大多的套路不同,沧北拳脚讲究锤炮,意思为拳脚直来直去,每一次攻击都要使出全身力量,不拐弯抹角,跟军中的拳脚道理有些暗合,军中拳脚讲究有效、致命,也是毫无花招,讲究一击毙命,所以二伯的拳脚少防守多进攻。”
祝文仲说到这里停住了,等待祝振国发问,见祝振国没有发问的意思,显然是都听得明白又道:“不论是什么样的武技都是看人的,什么人使出了决定了武技的威力,军中武技讲究一个字,便是“勇”,兵书也说,夫战,勇气也。即便是以伤换伤以命换命也是一往无前,军中武技必须要有无上的勇气才能学成,国儿明白了吗?”
祝振国听到这里倒是有些震惊了问道:“那军中武技岂不就是搏命的打法?”
祝文仲摇摇头道:“国儿想得太简单了,岂是搏命就能简单概括一门武技的,对敌之中勇气是势,脑袋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以势压人,以势带来一往无前必胜的信念,以思想来斗争,用冷静的思考与果决的执行来赢得战斗,这才是精髓,如果只是搏命,那一个人能有几条命来搏,如果只是这样二伯也不会活着回来了。”
祝振国似懂非懂,也不知道怎么去问,便也默不作声,祝文仲也知道自己说得有些过于理论了,以后慢慢学习也会明白的,便道:“其实也无什么了不起,以后慢慢练就知道了。”
祝文仲也不多说,先教扎马,马步是基础,哪里都一样。祝文仲手中也是拿着一根竹条子,只要祝振国稍有动作变形竹条子马上就印在身上,直打得祝振国是嗷嗷直叫,心中有些埋怨,毕竟自己才六岁,这二伯也真下得去手。
祝文仲心中早已通透明白,要就不教,要教就不能是庄稼把式,要就不学,要学就受得住管教,不过在祝文仲内心里还是觉得这从小没有受过苦的侄儿怕是坚持不了多久。心中又想侄儿坚持下去做条好汉,心中又不想侄儿坚持下去,读书进学的天才实在没有必要受这份苦。
马步一扎就是半个时辰,祝振国早已经大汗淋漓两股颤栗,祝文仲也觉得差不多了才放过祝振国。接着开始教拳,先从直拳练起,如何腰马合一,如何摆腰冲拳,如何趟动脚步,说得兴起的时候祝文仲自己拄着拐一一做着示范。
就这样两个时辰过去了,祝振国直觉得比跑了三圈还累,全身没有一处不酸痛的,祝文仲也是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一起回家吃饭去了。
下午饭后休息,祝振国把云书桓叫到跟前,也不说什么道理,把上午二伯教给自己的动作要领示范了一遍便让云书桓下午照着这个练习,也教他扎马半个时辰。本来还想叫二伯一起教导云书桓的,却是知道二伯教自己的大概心思,也就没有说出口,等练得一段时间找机会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