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四世三公袁氏的嫡子袁术在汝南招兵买马,同样获得了一些贤才的投效。
    阎象、杨弘、韩胤等谋士;
    张勋、陈纪、雷薄等武将,俱是选择了投效袁术。
    虽然袁术的名声没有他哥袁绍的大,但毕竟是袁氏的嫡子,在身份这一块,袁术可以说是拿捏的死死的。
    袁绍与袁术出生于著名的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族,所谓四世三公,要是追溯起源的话,得追溯到袁安身上。
    袁安在汉章帝时官至司徒,袁安有子袁京、袁敞,袁京有子袁汤,袁汤有四子:袁平、袁成、袁逢、袁隗。
    所谓的四世三公便是指袁安(司徒)、袁敞(司空)、袁汤(太尉)、袁逢(司空)、袁隗(司徒)这四代人共有五人得封三公。
    袁绍乃是袁逢小妾所生的庶子,袁术则是袁逢的嫡子。
    因袁绍的伯父袁成早逝,因此袁逢把袁绍过继给袁成为嗣,说白了袁绍和袁术便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两人长大后,袁绍仪表堂堂,喜欢与名士结交,能折节下士,因此在士大夫圈里很有名望。
    对于袁绍的评价如下: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
    但袁术在年少的时候却喜好游侠仗义,多与浪荡公子声色犬马,长大些才开始注重于名士结交。
    对于袁术的评价如下: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因此,少年袁术的名望是远远比不上袁绍的。
    这样一来袁术就肯定是心存不满了,你一个庶子凭什么能压老子一头?
    因此袁术多在人前毁袁绍,说袁绍是“奴隶之子”。
    在儒学兴盛的年代,出身和嫡庶可不算什么小事,要不然曹老板听到有人说他是“赘阉遗丑”怎会那么生气?
    虽然这件事并没对袁绍造成太大的名誉损失,但此事也间接的促成了袁绍的一些性格,比如说表面自负、实则内心自卑。
    但袁绍确实是颇有见识,党锢之祸时袁绍死活不肯出仕,谁劝也不管用。
    在党锢之祸解除后,袁绍这才出山,直接一跃成为西园八校尉中的中军校尉,后升为司隶校尉。
    袁术也不差,先后做上了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的位置。
    至于袁绍与袁术的第一次分歧,发生在董卓挟持刘协逃往长安之时。
    那时袁绍打算拥立一位皇帝,来取代刘协的正统地位。
    袁绍选中的是年高德劭、颇有民望刘虞,多位关东诸侯参与此事,但曹老板却是看出了其中利害,明确表示不参与其中。
    袁绍寻思二人好歹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那就把老二也拉上吧!反正成了好处是我的,不成还有人跟着一起分担!
    于是袁绍便与袁术商议共立刘虞为帝,但袁术却不同意,还以国家大义之名反劝袁绍。
    袁绍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所以他再次写信给袁术,言辞恳切的请袁术加入进来。
    袁绍这封信呢,主要从三个方面劝的袁术:
    其一,无血统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
    其二,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
    其三,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
    但袁术却是那什么吃秤砣,铁了心的不跟袁绍穿一条裤子。
    袁术回信表明:天子聪睿,血统一事更是无稽之谈,袁氏满门都是董卓杀的,跟刘协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袁绍辅立新君,自然是想要凭借他的身份地位将新君握在手中,算是个弱化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袁术之所以不同意,主要原因倒也不是他看不上袁绍,而是他觉得汉家天下已是摇摇欲坠,他这个四世三公的嫡子,或许可以再进一步。
    消息传开,不少诸侯都觉得袁术气量狭小、不识抬举。
    但实际上,袁绍此举成功率极低,失败后风险又很高。
    至于例子,看看直接一口回绝袁绍的曹老板就知道了。
    果不其然,此事的核心人物的刘虞坚决不同意被拥立。
    袁绍等人只得退而求其次,请领录尚书事,但却依然被刘虞严词拒绝。
    议立新君一事在袁氏兄弟的心中种下了不和的种子。
    而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则是将兄弟二人彻底推向了对立面,陷入了不死不休当中。
    袁术在当初的时候并不是过的很好,袁绍不仅没有雪中送炭,反而是选择了落井下石。
    袁绍派遣周昂奇袭阳城,从而进一步欲向南阳动兵,彻底覆灭袁术的根基,瓦解袁术势力。
    袁术见招拆招,迅速派兵夺回了阳城。
    夺回阳城,此事并未就此罢休。
    阳城一役,袁术使公孙越为将。
    阳城夺回,公孙越却战死阳城。
    公孙越是何人?他是什么人不太清楚,反正他哥挺出名,叫公孙瓒!
    随后,袁术立马给公孙瓒修书一封,信中所言尽是公孙越死的如何凄惨以及袁绍的嚣张姿态。
    公孙瓒听后就炸毛了,打狗还得看主人,你袁绍屁都没放,直接就给我老弟干死了?
    公孙瓒的脾气本来就不怎么好,外加他与刘虞不合,二人早在袁绍拥立刘虞为新君的时候便结下了梁子。
    于是公孙瓒就说了一句话:“余弟死,祸起于绍。”
    说完之后,公孙瓒直接点齐兵马,朝着袁绍的hb富庶之地便杀了过去。
    公孙瓒是个狠人,一路打来,hb多郡县直接叛离袁绍。
    得知消息后袁绍大惊,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公孙瓒和防止两面受敌,袁绍便联合荆州的刘表,以达到防止袁术出兵的目的。
    就这样,袁绍与刘表联合,扶持曹操;袁术与公孙瓒联合,暗地里扶持孙坚。
    由此可见,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hb之争,荆州刘表和江东孙氏的世仇,背后都是袁绍和袁术相争的产物。
    早年的曹老板可以算作袁绍的半个小弟,或者说是袁绍手里的一把枪。
    这对搅屎棍将整个天下都搅动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直到曹操迎汉献帝之前,各路诸侯的很多军事行动,都是在为袁绍和袁术之间的明争暗斗买单。
    当时袁术坐拥南阳、大半豫州,袁绍占据冀州、并州以及部分幽州,若是他们哥俩齐心协力,无论是董卓、公孙瓒,亦或是刘表刘焉,都不会是他们俩的对手。
    这些人都不是袁氏兄弟的对手,就更别说曹操、刘备和孙策等人了。
    只可惜事与愿违,这哥俩打了个头破血流,不可开交。
    在袁氏兄弟明争暗斗之时,曹操趁机以兖州为根基强势崛起,后将刘协握在手中,走上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其实力日益强大;
    孙策看到了袁术的外强中干,便将玉玺奉上,趁机脱离袁术占据江东,开创了江东基业;
    而其他诸侯,如刘表、刘焉、张鲁、张绣等人,他们虽然没曹老板那么聪明,但多少也有点脑子。
    众人见各地割据之势已逐渐明朗,便都开始拥兵自重,潜心发展实力。
    就这样,因为袁氏相争,袁绍和袁术亲手葬送了袁氏问鼎的大好时机,反而是因为兄弟相争,给了其他诸侯可乘之机,导致曹操等人应势崛起,造成了“尾大甩不掉”的结局。
    袁绍和袁术的行为,在东北这边就叫作“大山炮”,形容他俩呢,那就是“一对大山炮”!
    ……
    握着锦衣卫送来的各地情报,吕布不禁莞尔一笑。
    这一世,不知道袁绍跟袁术这哥俩还会不会打的头破血流。
    但袁术肯定是没法挑拨公孙瓒了,因为公孙瓒早已经离开了幽州,现在在担任中山国相。
    袁绍若是想一统冀州,直接就得跟公孙瓒兵戎相见。
    对于此事,吕布一点感觉都没有,愿意怎么打就怎么打,打死一个少一个,就一条:莫挨老子!

章节目录

三国之九原虓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苍山浅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苍山浅陌并收藏三国之九原虓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