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诸位都如此推荐朕的长子广平王,想来他这些时日在朝堂上协助朕处理大唐的各项事务也是深得诸位赞赏,我大唐,正是需要这样的一位储君,朕今日散了朝就会着礼部安排立下太子之事,今后,还望诸公多多提携太子啊!”
李亨跟这些文臣们一唱一和的,几乎几句话之内就定下了这件事。
消息一出,长安城内的百姓们倒是都挺高兴的,因为这段时间李亨一直有意让李豫帮着他处理朝堂上的事,所以李豫露脸的机会也是非常多,至少在长安城这一亩三分地上算是深得人心。
不光如此,李亨的年纪也不小了,刚刚经历了叛乱的大唐要是再不立下太子的话,百姓们也是十分担心,怕一旦皇帝忽然驾崩,会让大唐回到安禄山叛乱时候那混乱的场面,有了太子,他们自然也就不慌了。
在议定了太子的第三天,李亨又是兴高采烈的在朝堂上拿出了李倓给他的那封书信,并且把大唐不单单已经完全掌控了河北道,并且就连回纥以后也不再是威胁了的消息公之于众。
“啊?回纥骑兵如此强大,不知道建宁王是如何破敌的!”
“在击溃了回纥骑兵的同时,又把同罗和仆骨部结为大唐的盟友,不仅仅能让他们帮助大唐,还能让他们和回纥人在北方相互牵制,这当真是一条妙计啊!”
“大唐能有建宁王,也当真是一大幸事啊!”
这个消息一出来,朝堂上马上就是对李倓的一片夸赞之声,李亨一看就明白了为何李泌说必须得等到太子之位定下来了才能说这件事。
这件事对朝臣们震惊,那是不下于郭子仪他们三个攻下了河北道的。
“恩!建宁王在此战中立下了大功,朕定会重重赏赐于他,太子有如此的兄弟在旁辅佐,就算是有一天朕驾鹤西去,大唐也会重现当初开元年间的荣光!”
李亨虽然也是在夸赞李豫呢,但却不忘强调一番李豫才是大唐的太子这件事,这样做的弦外之音是什么,明眼人早就已经看出来了。
太子已经定下来的消息在大唐地界上传递的消息是非常快的,镇守边疆的武将们在不久之后也纷纷得到了这个消息。
不过他们显然没有像朝堂上的那些文官那样兴奋,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所有经历过攻打两京之战的将领们脑海里都会出现一个手持长枪的身影。
“父亲,陛下竟然真的把广平王立为太子了?他难道看不出,在如今大唐周边各个部族虎视眈眈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铁血的人领导我们吗?”
郭晞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到了自己的父亲郭子仪的房中,怒气冲冲的问道。
郭子仪先是四下看了看,见周围并没有别人,这才站起身来,走到郭晞的身边低声道:“这样的话,不是现在的你应该说出口的。”
“虽然世人都知道河北道之战是父亲的首功,但事实当真如此吗?别的将领不知道,咱们父子还不知道吗?建宁王才是大唐皇族中不世出的人才,而且大唐恰恰又遭逢了如此局面,正是需要他引领我们的时候!孩儿并非是说广平王不好!但的确是有比他更好的人的存在啊!”
郭晞自从独自到了睢阳去见李倓开始,就几乎算是臣服在了李倓的脚下,而且他的年纪也跟李倓相仿,心里早就已经认为李倓才是适合大唐下一任皇帝的第一人选了。
自己的儿子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郭子仪也只能叹息一声,上前拍了拍郭晞的肩膀,轻声说道:“这其中的道理,难道我活了这么长时间还能不知道吗?建宁王的确有大才,不光能打仗,头脑也绝不差,不过你难道没有发现吗?对于太子的位置,建宁王本人都是从未主动去争夺过。”
“这……难道以建宁王的才华,他就甘心一直在外带兵打仗?”
“他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我倒是不知道,但有一点你却要记住,就算是你支持的是建宁王,也要跟在他的身后支持,有一天他让你这么做,你再去做,就算是败了,我郭氏一族受了牵连,我也绝不怪你,但你若是到处去散布之前的言论,有可能反而打乱了建宁王自己的计划,你可知这其中的严重性?”
郭晞知道,自己的父亲绝非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相反,郭子仪要比一般的大唐将领都有原则,在细细的品味了一番自己父亲的话之后,郭晞慎重的点了点头。
“父亲,是我莽撞了。”
“我已经老了,就算是之前河北道那样的征战,以后恐怕是都不能参加了,如今在这河西节度使的位置上,无非就是为了让吐蕃人忌惮我,为大唐增兵争取一些时间罢了,要是我所料不差,吐蕃人是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的。”
“父亲,如今吐蕃人一旦有所异动,怕是不会有人能来增援我等啊!”
“吐蕃人倒是还会等待一些时候,但南边的局势,怕是更加危机啊!这一关过不去,立不立太子又有什么用?”
郭子仪父子的这番对话和他们所面临的局势,不管是长安城还是河北道的李倓都并不了解,不过李倓却也从他自己的渠道得知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捷报是在太子立下了之后的几天公布的。
消息到底是哪一天送到的长安城,李倓的心里当然是有数的,所以他已经清楚意识到了李亨跟大唐的朝臣们变了一个什么戏法。
刚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虽说别人看不出来,但李倓的心情的确是万分失落。
两世为人的李倓其实比别人更加知道,最让人失望的往往不是你输给了对方,而是连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都没有人愿意给你。
“说到底,不管是哪一方世界,想要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的。”
李亨跟这些文臣们一唱一和的,几乎几句话之内就定下了这件事。
消息一出,长安城内的百姓们倒是都挺高兴的,因为这段时间李亨一直有意让李豫帮着他处理朝堂上的事,所以李豫露脸的机会也是非常多,至少在长安城这一亩三分地上算是深得人心。
不光如此,李亨的年纪也不小了,刚刚经历了叛乱的大唐要是再不立下太子的话,百姓们也是十分担心,怕一旦皇帝忽然驾崩,会让大唐回到安禄山叛乱时候那混乱的场面,有了太子,他们自然也就不慌了。
在议定了太子的第三天,李亨又是兴高采烈的在朝堂上拿出了李倓给他的那封书信,并且把大唐不单单已经完全掌控了河北道,并且就连回纥以后也不再是威胁了的消息公之于众。
“啊?回纥骑兵如此强大,不知道建宁王是如何破敌的!”
“在击溃了回纥骑兵的同时,又把同罗和仆骨部结为大唐的盟友,不仅仅能让他们帮助大唐,还能让他们和回纥人在北方相互牵制,这当真是一条妙计啊!”
“大唐能有建宁王,也当真是一大幸事啊!”
这个消息一出来,朝堂上马上就是对李倓的一片夸赞之声,李亨一看就明白了为何李泌说必须得等到太子之位定下来了才能说这件事。
这件事对朝臣们震惊,那是不下于郭子仪他们三个攻下了河北道的。
“恩!建宁王在此战中立下了大功,朕定会重重赏赐于他,太子有如此的兄弟在旁辅佐,就算是有一天朕驾鹤西去,大唐也会重现当初开元年间的荣光!”
李亨虽然也是在夸赞李豫呢,但却不忘强调一番李豫才是大唐的太子这件事,这样做的弦外之音是什么,明眼人早就已经看出来了。
太子已经定下来的消息在大唐地界上传递的消息是非常快的,镇守边疆的武将们在不久之后也纷纷得到了这个消息。
不过他们显然没有像朝堂上的那些文官那样兴奋,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所有经历过攻打两京之战的将领们脑海里都会出现一个手持长枪的身影。
“父亲,陛下竟然真的把广平王立为太子了?他难道看不出,在如今大唐周边各个部族虎视眈眈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铁血的人领导我们吗?”
郭晞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到了自己的父亲郭子仪的房中,怒气冲冲的问道。
郭子仪先是四下看了看,见周围并没有别人,这才站起身来,走到郭晞的身边低声道:“这样的话,不是现在的你应该说出口的。”
“虽然世人都知道河北道之战是父亲的首功,但事实当真如此吗?别的将领不知道,咱们父子还不知道吗?建宁王才是大唐皇族中不世出的人才,而且大唐恰恰又遭逢了如此局面,正是需要他引领我们的时候!孩儿并非是说广平王不好!但的确是有比他更好的人的存在啊!”
郭晞自从独自到了睢阳去见李倓开始,就几乎算是臣服在了李倓的脚下,而且他的年纪也跟李倓相仿,心里早就已经认为李倓才是适合大唐下一任皇帝的第一人选了。
自己的儿子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郭子仪也只能叹息一声,上前拍了拍郭晞的肩膀,轻声说道:“这其中的道理,难道我活了这么长时间还能不知道吗?建宁王的确有大才,不光能打仗,头脑也绝不差,不过你难道没有发现吗?对于太子的位置,建宁王本人都是从未主动去争夺过。”
“这……难道以建宁王的才华,他就甘心一直在外带兵打仗?”
“他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我倒是不知道,但有一点你却要记住,就算是你支持的是建宁王,也要跟在他的身后支持,有一天他让你这么做,你再去做,就算是败了,我郭氏一族受了牵连,我也绝不怪你,但你若是到处去散布之前的言论,有可能反而打乱了建宁王自己的计划,你可知这其中的严重性?”
郭晞知道,自己的父亲绝非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相反,郭子仪要比一般的大唐将领都有原则,在细细的品味了一番自己父亲的话之后,郭晞慎重的点了点头。
“父亲,是我莽撞了。”
“我已经老了,就算是之前河北道那样的征战,以后恐怕是都不能参加了,如今在这河西节度使的位置上,无非就是为了让吐蕃人忌惮我,为大唐增兵争取一些时间罢了,要是我所料不差,吐蕃人是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的。”
“父亲,如今吐蕃人一旦有所异动,怕是不会有人能来增援我等啊!”
“吐蕃人倒是还会等待一些时候,但南边的局势,怕是更加危机啊!这一关过不去,立不立太子又有什么用?”
郭子仪父子的这番对话和他们所面临的局势,不管是长安城还是河北道的李倓都并不了解,不过李倓却也从他自己的渠道得知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捷报是在太子立下了之后的几天公布的。
消息到底是哪一天送到的长安城,李倓的心里当然是有数的,所以他已经清楚意识到了李亨跟大唐的朝臣们变了一个什么戏法。
刚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虽说别人看不出来,但李倓的心情的确是万分失落。
两世为人的李倓其实比别人更加知道,最让人失望的往往不是你输给了对方,而是连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都没有人愿意给你。
“说到底,不管是哪一方世界,想要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