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之所以这么说,其实还是为了让李隆基放心,他这一生,最应该骄傲的事儿其实就应该是缔造出了开元盛世这样的局面,而最为后悔的,可能就是安禄山的叛乱了。
所以李倓想要让李隆基知道,安禄山的叛乱虽然对大唐造成了十分沉重的伤害,不过还不至于让大唐一蹶不振。
虽说李隆基可能看不到大唐恢复到开元年间的那一天了,不过他至少能在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候看到大唐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李倓的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说完了之后,李隆基也不过就是微微的点了点头,甚至连个下文都没了,这不由得让李倓更加蒙圈了,他不知道老爷子到了这个时候最想要听到的话到底是什么,所以只能坐在那,看着李隆基。
李隆基瞥了李倓一眼,显然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之后闭上眼睛,也不知道是酝酿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是积攒了一下自己的力气,之后主动开了口。
“既然今日你来了,也就说明你我之间的确是有些缘分,朕活到了这个时候,放不下的还有两件事,其中一件,还真就是与你有关的,而另外一件,既然你我有缘分,朕也就只能相信你了,你若是真的觉得朕是你的祖父,这两件事朕可就要托付给你了,若是你觉得你不必帮着朕做这两件事,你只管说出来,朕不说就是,毕竟这两件事,其中的一件对于你没什么好处的。”
这长长的一句话说完了之后,李隆基喘了半天的粗气,这才恢复了正常,之后就是目光炯炯的看向了李倓。
这倒是李倓没想到的,老爷子到了这个岁数,要说有心里面不太能放下的事,那的确是相当正常的,但是要说有求于李倓的事,李倓还真就不怎么能相信。
不过李隆基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李倓知道,不管是李亨还是李豫,都已经不可能是那个能够托付这两件事的人了,只有自己,自己要是不答应的话,李隆基就会带着这两个遗憾离去。
李倓知道,自己到了这个时代,不正是为了弥补大唐的遗憾吗?
而李隆基的遗憾,又何尝不是大唐的遗憾,所以李倓在这一瞬间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虽然知道这两件事可能对自己并不会有什么好处,不过他也要接下这两件事。
“既然太上皇已经开口了,那就是看得起我这个孙儿,为了太上皇弥补心中的遗憾,正是我辈应该做的事,太上皇尽管将这两件事告知于我,穷尽一生,李倓也会为太上皇做好这两件事!”
李倓一旦要是决定了的事,就不会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所以他在李隆基还没说出来是什么事的时候就对李隆基做出了自己的保证。
这样的李倓,正是李隆基想要看见的李倓只见他略显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之后喘了口气,开始说他的两件事了。
“这第一件事,对于你来说还是个好事,你可知道,在你们的消息从剑南道传递回来的时候,你们的父亲最担心的不是吐蕃人会不会把剑南道给占了,而是现在大唐的兵权全部都掌握在了你建宁王的手里,而太子除了一个太子的虚名,手里面却没有了任何实权,在他的眼里,现在的你已然是成了当年的太宗皇帝啊!而这,正是他这些年一直想要避免的事。”
对于李隆基说的这一点,李倓也并不反对,李豫不擅长打仗,而自己擅长,所以在平叛的过程中造成了现在的局面,的确是跟当时的李世民相当的相似,而且李豫跟当年的太子李建成相比,还是多有不如的。
“兵权的确是掌握在我的手中,不过……”
李隆基在这个时候轻轻的摆了摆手,直接打断了李倓话,继续说道:“你们的父亲将这件事拿到了朕的面前,他可是轻易不会让朕给他出主意的人,不过你可知道朕是如何答复他的?”
听到这,李倓只能是微微摇摇头,因为他知道,李豫是李隆基一手教导出来,就算是到了这个时候,李倓的心里还以为李隆基这是想要劝说自己不要跟李豫这个太子争夺皇位呢。
显然,李倓的这种想法是逃不过李隆基的眼睛的,他看到了李倓的表情之后,继续说道:“朕让你们的父亲去劝说太子,因为朕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当年朕的影子,而太子,就像是当年的大哥……”
李隆基说到这,李倓终于明白了,在李隆基的心里,与其兄弟相残,还不如像是他和李成器那样,李成器让出了自己并不擅长的皇帝之位,却得了个一生富贵平安。
李隆基是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的,而且通过之前自己跟李倓的一次接触,他深切的感受到了李倓的性格和能力,的确是这个时代最为适合大唐的人。
李隆基能这么劝说李亨,的确是李倓没有想到的,他之前一直想的都是自己想要得到皇位的话,怕是几乎要得罪皇族里的所有人,再加上朝堂里的绝大部分文臣,不过现在,最支持自己的竟然会是李隆基。
李倓听完了李隆基这番话之后,沉默了许久,他不知道李亨是不是会听信李隆基的话,所以无从判断这件事最终的走向会是个什么样的,头一回,在他自己距离大唐的皇位切实的又近了一步的时候,他有点迷茫了。
“你现在是不是在想着,万一你的父亲没有像是朕劝说他的那样去劝说太子,或者太子并不接受他的劝说,你又该当如何?”
李倓在这个时候发现,可能真的是自己的心态跟当年年轻的李隆基太相似了,所以自己心里面琢磨着什么,至少在这件事上是不可能瞒得过李隆基的。
于是,李倓索性就做了一个决定,既然瞒不过去了,不如就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的跟的老爷子唠一唠,毕竟在这长安城中,自己是没什么好怕的了。
所以李倓想要让李隆基知道,安禄山的叛乱虽然对大唐造成了十分沉重的伤害,不过还不至于让大唐一蹶不振。
虽说李隆基可能看不到大唐恢复到开元年间的那一天了,不过他至少能在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候看到大唐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李倓的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说完了之后,李隆基也不过就是微微的点了点头,甚至连个下文都没了,这不由得让李倓更加蒙圈了,他不知道老爷子到了这个时候最想要听到的话到底是什么,所以只能坐在那,看着李隆基。
李隆基瞥了李倓一眼,显然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之后闭上眼睛,也不知道是酝酿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是积攒了一下自己的力气,之后主动开了口。
“既然今日你来了,也就说明你我之间的确是有些缘分,朕活到了这个时候,放不下的还有两件事,其中一件,还真就是与你有关的,而另外一件,既然你我有缘分,朕也就只能相信你了,你若是真的觉得朕是你的祖父,这两件事朕可就要托付给你了,若是你觉得你不必帮着朕做这两件事,你只管说出来,朕不说就是,毕竟这两件事,其中的一件对于你没什么好处的。”
这长长的一句话说完了之后,李隆基喘了半天的粗气,这才恢复了正常,之后就是目光炯炯的看向了李倓。
这倒是李倓没想到的,老爷子到了这个岁数,要说有心里面不太能放下的事,那的确是相当正常的,但是要说有求于李倓的事,李倓还真就不怎么能相信。
不过李隆基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李倓知道,不管是李亨还是李豫,都已经不可能是那个能够托付这两件事的人了,只有自己,自己要是不答应的话,李隆基就会带着这两个遗憾离去。
李倓知道,自己到了这个时代,不正是为了弥补大唐的遗憾吗?
而李隆基的遗憾,又何尝不是大唐的遗憾,所以李倓在这一瞬间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虽然知道这两件事可能对自己并不会有什么好处,不过他也要接下这两件事。
“既然太上皇已经开口了,那就是看得起我这个孙儿,为了太上皇弥补心中的遗憾,正是我辈应该做的事,太上皇尽管将这两件事告知于我,穷尽一生,李倓也会为太上皇做好这两件事!”
李倓一旦要是决定了的事,就不会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所以他在李隆基还没说出来是什么事的时候就对李隆基做出了自己的保证。
这样的李倓,正是李隆基想要看见的李倓只见他略显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之后喘了口气,开始说他的两件事了。
“这第一件事,对于你来说还是个好事,你可知道,在你们的消息从剑南道传递回来的时候,你们的父亲最担心的不是吐蕃人会不会把剑南道给占了,而是现在大唐的兵权全部都掌握在了你建宁王的手里,而太子除了一个太子的虚名,手里面却没有了任何实权,在他的眼里,现在的你已然是成了当年的太宗皇帝啊!而这,正是他这些年一直想要避免的事。”
对于李隆基说的这一点,李倓也并不反对,李豫不擅长打仗,而自己擅长,所以在平叛的过程中造成了现在的局面,的确是跟当时的李世民相当的相似,而且李豫跟当年的太子李建成相比,还是多有不如的。
“兵权的确是掌握在我的手中,不过……”
李隆基在这个时候轻轻的摆了摆手,直接打断了李倓话,继续说道:“你们的父亲将这件事拿到了朕的面前,他可是轻易不会让朕给他出主意的人,不过你可知道朕是如何答复他的?”
听到这,李倓只能是微微摇摇头,因为他知道,李豫是李隆基一手教导出来,就算是到了这个时候,李倓的心里还以为李隆基这是想要劝说自己不要跟李豫这个太子争夺皇位呢。
显然,李倓的这种想法是逃不过李隆基的眼睛的,他看到了李倓的表情之后,继续说道:“朕让你们的父亲去劝说太子,因为朕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当年朕的影子,而太子,就像是当年的大哥……”
李隆基说到这,李倓终于明白了,在李隆基的心里,与其兄弟相残,还不如像是他和李成器那样,李成器让出了自己并不擅长的皇帝之位,却得了个一生富贵平安。
李隆基是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的,而且通过之前自己跟李倓的一次接触,他深切的感受到了李倓的性格和能力,的确是这个时代最为适合大唐的人。
李隆基能这么劝说李亨,的确是李倓没有想到的,他之前一直想的都是自己想要得到皇位的话,怕是几乎要得罪皇族里的所有人,再加上朝堂里的绝大部分文臣,不过现在,最支持自己的竟然会是李隆基。
李倓听完了李隆基这番话之后,沉默了许久,他不知道李亨是不是会听信李隆基的话,所以无从判断这件事最终的走向会是个什么样的,头一回,在他自己距离大唐的皇位切实的又近了一步的时候,他有点迷茫了。
“你现在是不是在想着,万一你的父亲没有像是朕劝说他的那样去劝说太子,或者太子并不接受他的劝说,你又该当如何?”
李倓在这个时候发现,可能真的是自己的心态跟当年年轻的李隆基太相似了,所以自己心里面琢磨着什么,至少在这件事上是不可能瞒得过李隆基的。
于是,李倓索性就做了一个决定,既然瞒不过去了,不如就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的跟的老爷子唠一唠,毕竟在这长安城中,自己是没什么好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