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什么鬼啊?”
王渊看着自己离京期间,弟子们搞出的改良版《三态论》,在哭笑不得的同时,还想把首倡者王晹给打一顿。
王晹忐忑道:“先生,有何不妥?”
王渊其实也发现了自己学说的漏洞,必须有更完备的哲学系统,否则很难用数学和物理来吸引读书人。他把众弟子合编的三态论,仔细品味一番说道:“你们忘了把阴阳之道加进去啊!”
王晹皱眉道:“先生,弟子所治本经便是《易经》,阴阳理论不好加入物理啊。”
王渊顿时笑道:“跟你讲分子斥力、正负电子什么的,你现在也听不懂。咱们从最简单的力学说起,万事万物是否是运动的?”
王晹点头道:“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大地所有人或物,皆为运动状态。”
“那就对了,”王渊说道,“运动是阳,静止是阴。运动是相对的,静止也是相对的,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物体由静止到运动,便是从阴到阳的转换。再来说说你喜欢的物质三态,其中也有阴阳变化。”
王晹连忙问:“有何阴阳变化,还请先生教诲。”
王渊瞎扯道:“升腾活跃为阳,下坠抑制为阴。就拿水来举例,液态之水,阴阳平衡,润泽万物。其失去能量,温度降低,便成了阴属性的冰。其得到能量,温度升高,便成了阳属性的蒸汽。”
王晹顿时被惊到了,拜服道:“先生果然学究天人,原来三态之中也有阴阳之道。”
这货的思维非常活跃,瞬间就产生无数联想,甚至还想把五行理论也扯进来。
王渊笑道:“你自己慢慢想吧,不要再讲什么三态论。”
王晹站在原地不动,突然大喊:“先生,弟子悟了!”
“你悟了什么?”王渊感觉莫名其妙。
王晹欣喜若狂道:“我等研究物理、使用物理,暗合朱子之理气大道!”
王渊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
朝鲜那边的儒学,有理学派和气学派之争,这并非专属于朝鲜的产物,而是理学诞生之初就有理气之争。
《朱子语类》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便首讲“理气”。
朱熹说,太极只是万物之理,存于天地间,也存于万物间。理先于天地而诞生。动而生阳,是理;静而生阴,也是理。阳为体,阴为用,阴阳循环,不分先后。有了理,便产生气,发育万物。气发展出形,于是出现性质差别。理形而上,气形而下,必须同时具备气和理,人与物才是健康有用的……
根本不用再找什么三态论,朱熹关于气理的论述,便是物理学派的哲学核心!
物理研究,便是求理;物理运用,便是求气。
气为理发,因此要在气中寻理,便是通过做实验印证物理。理以气显,因此要在理中运气,便是用物理知识解释万物、发明创造、利国利民。
只研究不运用,有理无气;只运用不研究,有气无理。
只有将产学研相结合,才能气理合一,也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什么阴阳五行,什么物质三态,都不过是气理之道的延伸和补充。
王晹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对王渊崇拜得无以复加。心想:先生不愧是物理学派的祖师爷,高屋建瓴,直指大道,与我们这些弟子的小道有着天壤之别。
拿出《朱子语类》再次详读,王晹发现朱熹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套入物理学派的理论当中。
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喜悦,狂奔着跑去格物堂、致知堂,将这套新理论告诉大家。接着又跑去城南的物理学院,重新再说了一遍,所有弟子全都精神大振。
朝鲜学生柳湄,也忍不住翻出《朱子语类》,反复阅读比较之后,哈哈大笑:“朝鲜的气理之争,可就此消弭统一也。依我看,就不该叫物理学派,而该改成气理学派或理气学派,等我回到朝鲜定然要改名字。”
跟着王渊从临清回来的八个新收弟子,本来就因王渊的功绩而佩服,现在更是被这套理论搞得心服口服。
数日之后,王晹请求王渊前往物理学院讲学,王渊拿着这套新鲜出炉的理论,跑去书院可劲儿的忽悠扯淡。
同时,王渊私掏腰包五百两银子,扩大城南物理学院的规模,兴建实验室并订购器材,还新增了不少学生宿舍。
从今往后,刚刚入门的普通弟子,就在城南物理学院学习,由师兄们传授数学和物理知识。学问长进到一定程度,再去城西王渊家里进修,由王渊亲自来教导。相当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
这天,王渊讲学完毕,王晹、赵锦、郑自璧、柳湄等弟子请求:“先生,请留下墨宝,为物理学院写一副对联。”
王渊仔细想了想,挥毫写就——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好联!”
朝鲜弟子柳湄拍马屁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乃气中求理也,万物皆有其理,以声形显之,我辈应当探究其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乃理中运气也。学得物理,自当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利国利民利己!先生此联,道尽物理学派之宗旨与精髓,当为所有物理学派弟子之座右铭!”
从王阳明那里转专业过来的蒋信,也赞叹道:“先生此联,道明志向,吾辈当毕生恪守,天下读书人也该毕生恪守!”
王渊被如潮的马屁声拍得高兴,顿时笑道:“这幅对联,挂在书院大门。我再写一副,挂在学堂里边,望诸位能够勤学不缀。”
“先生,笔在这里。”弟子黄煦捧上毛笔。
王渊于是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绝世好联!”众弟子欢呼如潮。
没几天功夫,两副对联就挂在书院,那逼格蹭蹭蹭的往上涨。
甚至,大门口那副对联,王晹还自作主张弄了个横批:气理合一。
风声雨声是气,家世国事是理,这是物理学派的内部理解。物理学派也跟阳明心学渐行渐远,不过也偶尔一致对外,共同抵抗如今的主流程朱理学,“气理合一”就是“知行合一”,双方弟子都没有任何异议。
物理学派就在城南,而赴京高考的士子,也多半住在城内地区。
今年参加会试的各地举人,已经在城南住下了,每天都有不少跑来物理学院参观。或许他们只是路过,但看到门口那副对联,便忍不住走进去探寻,很快又看到里边的第二幅对联。
一些科举落榜者,干脆留在京城不走了,直接进入物理学院读书,他们纯粹是被两副对联给吸引来的。
当然,数学劝退无数人,大部分只学两三天,就脑袋炸裂直接跑路了。
王渊看着自己离京期间,弟子们搞出的改良版《三态论》,在哭笑不得的同时,还想把首倡者王晹给打一顿。
王晹忐忑道:“先生,有何不妥?”
王渊其实也发现了自己学说的漏洞,必须有更完备的哲学系统,否则很难用数学和物理来吸引读书人。他把众弟子合编的三态论,仔细品味一番说道:“你们忘了把阴阳之道加进去啊!”
王晹皱眉道:“先生,弟子所治本经便是《易经》,阴阳理论不好加入物理啊。”
王渊顿时笑道:“跟你讲分子斥力、正负电子什么的,你现在也听不懂。咱们从最简单的力学说起,万事万物是否是运动的?”
王晹点头道:“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大地所有人或物,皆为运动状态。”
“那就对了,”王渊说道,“运动是阳,静止是阴。运动是相对的,静止也是相对的,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物体由静止到运动,便是从阴到阳的转换。再来说说你喜欢的物质三态,其中也有阴阳变化。”
王晹连忙问:“有何阴阳变化,还请先生教诲。”
王渊瞎扯道:“升腾活跃为阳,下坠抑制为阴。就拿水来举例,液态之水,阴阳平衡,润泽万物。其失去能量,温度降低,便成了阴属性的冰。其得到能量,温度升高,便成了阳属性的蒸汽。”
王晹顿时被惊到了,拜服道:“先生果然学究天人,原来三态之中也有阴阳之道。”
这货的思维非常活跃,瞬间就产生无数联想,甚至还想把五行理论也扯进来。
王渊笑道:“你自己慢慢想吧,不要再讲什么三态论。”
王晹站在原地不动,突然大喊:“先生,弟子悟了!”
“你悟了什么?”王渊感觉莫名其妙。
王晹欣喜若狂道:“我等研究物理、使用物理,暗合朱子之理气大道!”
王渊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
朝鲜那边的儒学,有理学派和气学派之争,这并非专属于朝鲜的产物,而是理学诞生之初就有理气之争。
《朱子语类》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便首讲“理气”。
朱熹说,太极只是万物之理,存于天地间,也存于万物间。理先于天地而诞生。动而生阳,是理;静而生阴,也是理。阳为体,阴为用,阴阳循环,不分先后。有了理,便产生气,发育万物。气发展出形,于是出现性质差别。理形而上,气形而下,必须同时具备气和理,人与物才是健康有用的……
根本不用再找什么三态论,朱熹关于气理的论述,便是物理学派的哲学核心!
物理研究,便是求理;物理运用,便是求气。
气为理发,因此要在气中寻理,便是通过做实验印证物理。理以气显,因此要在理中运气,便是用物理知识解释万物、发明创造、利国利民。
只研究不运用,有理无气;只运用不研究,有气无理。
只有将产学研相结合,才能气理合一,也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什么阴阳五行,什么物质三态,都不过是气理之道的延伸和补充。
王晹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对王渊崇拜得无以复加。心想:先生不愧是物理学派的祖师爷,高屋建瓴,直指大道,与我们这些弟子的小道有着天壤之别。
拿出《朱子语类》再次详读,王晹发现朱熹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套入物理学派的理论当中。
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喜悦,狂奔着跑去格物堂、致知堂,将这套新理论告诉大家。接着又跑去城南的物理学院,重新再说了一遍,所有弟子全都精神大振。
朝鲜学生柳湄,也忍不住翻出《朱子语类》,反复阅读比较之后,哈哈大笑:“朝鲜的气理之争,可就此消弭统一也。依我看,就不该叫物理学派,而该改成气理学派或理气学派,等我回到朝鲜定然要改名字。”
跟着王渊从临清回来的八个新收弟子,本来就因王渊的功绩而佩服,现在更是被这套理论搞得心服口服。
数日之后,王晹请求王渊前往物理学院讲学,王渊拿着这套新鲜出炉的理论,跑去书院可劲儿的忽悠扯淡。
同时,王渊私掏腰包五百两银子,扩大城南物理学院的规模,兴建实验室并订购器材,还新增了不少学生宿舍。
从今往后,刚刚入门的普通弟子,就在城南物理学院学习,由师兄们传授数学和物理知识。学问长进到一定程度,再去城西王渊家里进修,由王渊亲自来教导。相当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
这天,王渊讲学完毕,王晹、赵锦、郑自璧、柳湄等弟子请求:“先生,请留下墨宝,为物理学院写一副对联。”
王渊仔细想了想,挥毫写就——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好联!”
朝鲜弟子柳湄拍马屁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乃气中求理也,万物皆有其理,以声形显之,我辈应当探究其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乃理中运气也。学得物理,自当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利国利民利己!先生此联,道尽物理学派之宗旨与精髓,当为所有物理学派弟子之座右铭!”
从王阳明那里转专业过来的蒋信,也赞叹道:“先生此联,道明志向,吾辈当毕生恪守,天下读书人也该毕生恪守!”
王渊被如潮的马屁声拍得高兴,顿时笑道:“这幅对联,挂在书院大门。我再写一副,挂在学堂里边,望诸位能够勤学不缀。”
“先生,笔在这里。”弟子黄煦捧上毛笔。
王渊于是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绝世好联!”众弟子欢呼如潮。
没几天功夫,两副对联就挂在书院,那逼格蹭蹭蹭的往上涨。
甚至,大门口那副对联,王晹还自作主张弄了个横批:气理合一。
风声雨声是气,家世国事是理,这是物理学派的内部理解。物理学派也跟阳明心学渐行渐远,不过也偶尔一致对外,共同抵抗如今的主流程朱理学,“气理合一”就是“知行合一”,双方弟子都没有任何异议。
物理学派就在城南,而赴京高考的士子,也多半住在城内地区。
今年参加会试的各地举人,已经在城南住下了,每天都有不少跑来物理学院参观。或许他们只是路过,但看到门口那副对联,便忍不住走进去探寻,很快又看到里边的第二幅对联。
一些科举落榜者,干脆留在京城不走了,直接进入物理学院读书,他们纯粹是被两副对联给吸引来的。
当然,数学劝退无数人,大部分只学两三天,就脑袋炸裂直接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