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兵临平海卫
山村的夜晚,黑暗中透出一片无垠的幽蓝,群星忽明忽暗点缀着夜空,时而传出声声犬吠,池塘里的蛙声与虫鸣演奏着美妙的乐章,渐渐越来越轻,慢慢安静了,辛劳一天的村民都已进入了梦乡。
三更天时分,一群黑衣人突然出现在了村口,他们个个手执弯刀、黑布蒙面,如猴子一般地溜进了村庄……
过了一会儿,这座村庄火光四起,阵阵哭喊声划破天际,惊天地而涕鬼神……
许灵儿从梦中惊醒,拔出随身携带的短刀,立刻冲进了父亲的客房,只见官兵们都聚在里边保护着他的父亲,都怕这位老人被倭寇给劫走了。
“爹爹,是不是倭寇来了?”许灵儿问道。
“孩子,不用怕,戚家军已经开进了兴化府,等明日我们进军营就好了。”许仪后答道。
看着手执尖刀的许灵儿,显露出一副麻利劲,哨官惊奇地问道:“后生,如果我们不在,倭寇来了,你能不能保护你父亲?”
许仪后赶忙答道:“一介文弱书生,手无束鸡之力。”
这时,远处凄惨的哭喊声越来越小,那群猴子携带“战利品”出了村庄,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哨官站起身来,拍着许灵儿的肩膀,又看了看许仪后,讲道:“你这儿子可了不得,要是真有倭寇来袭,我看,光他一人兴许就能对付三五个……”
许仪后憨厚的一笑,急忙起身拉开了哨官,对儿子挥了挥手,讲道:“这孩子自幼念书,会哪门子的功夫?灵儿,今后多加小心,我们明日还要赶路,你再睡会儿觉吧。”
许灵儿对父亲点了点头,给众官兵躬身施礼,讲道:“多谢各位官爷相助!”说罢,转身回了自己的客房。
天刚蒙蒙亮,一行人离开了客栈,翻过一道山岭,来到了昨晚遭倭寇洗劫的村庄。
村子里的房屋大多已经烧毁,有的还在冒着狼烟,到处都是倒在血泊之中的村民……
许仪后赶忙下了马,给这些村民仔细检查、并尽力营救,但已无力回天,于是,他拿出全部的积蓄,请官兵帮忙买来薄棺,用于掩埋这些尸体,面对这副凄惨的场景,每个人的眼中都挂满了泪花。
“官爷,这些倭寇是何处流窜而来?”许仪后问道。
“据我们所知,漳州、泉州一带的倭寇兵败后,全都聚集到了平海卫,据说有六、七千人之多,巡抚谭大人(谭纶)从广东调来戚继光大人前来平叛,大军已在朝阳山下安营扎寨。”哨官答道。
许仪后不无忧虑地讲道:“早年间,我曾在平海卫城行医,知道这座卫城十分坚固,全部用石块砌成,与莆禧城、南日水寨形成犄角之势,背倚朝阳山、地势险要,面向平海湾,海上还能接应,戚大人将要面临一场恶战啊!”
“戚家军主攻平海卫城,谭大人同时还调来了其他几路人马,在海上围攻,这回一定得把倭寇彻底灭掉!”哨官狠狠地讲道。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一首动听的歌谣从不远处传来,许灵儿抬头望去,发现有个年轻的女子坐在一颗大树下,摇着手中的折扇,正在照顾着一群哇哇啼哭的孩子。
这把折扇引起了许灵儿的注意,赶忙起身跑了过去,从身上摸出几枚铜钱,递给了那个女子,接过了她手中的折扇,接着,他跑进村子找了把倭寇的弯刀,又从一具尸体上扒下了身倭寇的外衣。
试着穿上了倭寇的衣服,将弯刀佩带在身,打开了手中的折扇,许灵儿对围观的孩子们做起了个鬼脸,把他们全都给吓跑了。
“你儿子这是在干什么?”哨官问道。
许仪后看着儿子的那身打扮,颇为生气地答道:“小孩子家就知道贪玩。”
哨官沉思了片刻,讲道:“跟倭寇打了这么多年仗,对他们的规矩多少还是知道一些,那扇面上有倭寇的家徽,拿着这面折扇,再加上那柄弯刀,或许就能做倭寇的指挥官。”
许仪后听罢,望着儿子无奈地摇着头,深深叹了口气,却没管他。
突然,阵阵马蹄声由远而近,一彪人马旋风般地到了村口,立刻包围了身着倭寇服饰的许灵儿。
许仪后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不顾一切地冲到了官兵将领的马前,跪在地上喊道:“将军大人,这是小老儿那不懂事的儿子,他、他不是倭寇!”
哨官快步走上前来,抱拳讲道:“末将拜见胡将军。”
这位正是戚家军的大将胡守仁,看着这个外出寻找许神医的哨官,气愤地问道:“朝廷不断地发千里加急催促,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可曾寻到了那位神医?”
这个哨官急忙把许仪后搀扶起来,又指着被官兵包围的许灵儿,答道:“启禀胡将军,这位就是神医许仪后,那个少年便是他家公子。”
胡守仁听罢,长长舒了一口气,叹道:“真是不容易,终于完成了朝廷派下的任务,你们不赶紧把许家父子送进军营,还在这儿磨磨蹭蹭干什么?”
“许老先生一生悬壶济世,眼看着昨日被倭寇残害的村民,不忍心不管。”哨官答道。
“你们赶紧护送许老先生回大营,这儿就交给我们了,平海城里的倭寇神出鬼没、极其凶残,我再派些人马保护你们,务必要保证许神医的安全,不能误了朝廷的大事。”
许仪后等人谢过了胡守仁将军,一行人离开了这座村庄。
朝阳山下的军营内,戚继光将军身披铠甲,端坐在帅位之上,皱着眉头阅读一封书信。
帅位前摆放着兴化府、平海卫一带的沙盘,众将官在旁边指指点点,低声商议着作战方案。
忽然,戚继光将军站起身来,高声讲道:“我大军自月港一路追杀而来,逃亡的倭寇全都龟缩进了平海卫城,按照巡抚谭大人的部署,我军为中路军,负责攻城,直捣倭贼的大本营,总兵官俞将军(俞大猷)的水师为右路,刘将军(刘显)水师为左路,左右两路水师两日后抵达,扼守入海口,对倭寇实行重围之势,决不容许一个倭寇流窜到内地!”
“戚大人,从海上聚集而来的倭寇,有近七千人之多,我军现在只有三千余人,敌我悬殊太大。末将觉得谭巡抚有些操之过急,倘若攻城不利,必然导致倭寇反击,再次流窜到了内陆,后果不堪设想……”参将张岳讲道。
戚继光将军微闭双目,手握一串长长的捻珠,用手一颗一颗地数着,他知道,除了平海卫的这伙之外,还有一伙从粤闽撤退的倭寇,已经到了舟山群岛,江浙方面也已是十万火急,只有在平海卫速战速决,才能移师杭州湾,为了和俞、刘二位将军配合,眼下的这场恶战势在必行。
沉默了片刻,戚继光将军问道:“戚印,卫城内守军的虚实,打探的如何?”
“启禀大人,卫城内全部都是倭寇,我们大明的百姓,一个也混不进去,这可如何是好?”
“张谏、张岳、还有戚印,本帅问你们,昨日还有倭寇出城抢掠,难道连一个活口也没抓到?”
“启禀大帅,倭寇神出鬼没,昨日出城抢掠的那伙人,已被胡守仁将军率部巡逻时所截获,经过一番激战,却没能抓到一个活口,现在,胡将军到那座村子善后去了。今明两日,若再有倭寇出城,末将一定想办法抓到几个活的。”张谏将军答道。
恰在此时,帐外侍卫官前来禀告,神医许仪后父子已经到了军营。
从帅位上站起身来,戚继光将军命令道:“张岳听令,带上你的卫队,保护许家父子进京吧,即刻出发。”
张岳带着满脸的疑惑,惊愕地讲道:“大人!一场恶战在即,末将怎能轻易离开战场?”
“半年多来,内阁几乎每隔十日,就有千里加急来催,务必在年关前找到这位许神医,既然已经找到了,那还不赶快行动?”戚继光将军问道。
“大人,无论如何,末将希望战后再走不迟。”
“军令如山,不得有误!”
正在戚继光将军与张岳争执之时,一名侍卫陪同许家父子闯了进来。
面露愠怒的戚继光将军讲道:“什么人胆敢擅闯帅帐?”
侍卫顿时吓得面色煞白,赶忙跪在了地上哀求道:“求大人饶命!小的实在是拗不过许神医,他、他硬要往里闯,说有办法能助大帅攻城,故此,未经禀告,他就、就闯了进来。”
这时,许仪后已经领着儿子跪倒在地,低头讲道:“拜见戚大人。”
微笑着搀扶起了许家父子,戚继光将军答道:“久仰许老先生的大名!内阁不断给各地发函,无论战事有多急,仍派兵寻遍了大江南北,托圣上的洪福,终于把你盼来了,本帅这就命人护送阁下前往京师。”
躲在父亲身后的许灵儿往里观瞧,忽然看见了张岳,顿时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于是,张岳拱手讲道:“末将拜见许神医!大帅军令如山,我们准备出发吧。”
许仪后赶忙躬身还礼,感慨地讲道:“张将军,舟山一别,至今已快七年了,当年若非得到将军的保护,我们父子就得死在海盗之手。”
“原来是你们!”张岳顿时恍然大悟,接着讲道:“想起来了,你就是当年被海盗劫持到东洋的郎中,当时,尽管寇首王直受了招安,但有些害怕被清算的余部却不肯回国,在舟山群岛上闹事,若非你家公子烧了海盗船,他们哪肯轻易回头?”
说着,张岳回忆起了往事,仿佛回到了七年前(公元1557年),当时,诏安归来的最后一批难民到了舟山,必须得改乘官船回国,这些人多是冥古不化的海盗,他们害怕回到家乡而遭清算,就在岛上聚众闹事、偷袭官兵、殴打百姓,故意制造混乱,官兵担心伤及无辜,又怕激起事变而不敢弹压,也只能好言相劝。
但那些海盗们则不依不饶,他们试图抢回八幡菩萨船再次逃亡,与官兵发生了对峙,危情一触即发,就在这时,海盗船上忽然着了火,这伙人才算被迫投降。
混乱的局面结束了,就在大家匆忙登船之际,忽然,从人群中挤出来一位老者,高声呼叫着灵儿的名字……
发现这位老人的神情紧张到了极点,张岳赶忙派士兵帮忙寻找,大家都在焦虑地等待着,这时,从着火的海盗船上,下来了一个七、八岁的少年……
从回忆中醒过神来,张岳忍不住拍着许灵儿的肩膀,大声赞道:“在舟山群岛放火烧掉海盗船的,就是这位小英雄!”
明白张岳也想等到战后再走,许仪后趁机给他递了个眼神,走到戚继光的近前,认真地讲道:
“戚大人,小老儿知道平海卫易守难攻,我曾在东洋生活过多年,懂得倭寇的语言和规矩,今天让我混入卫城,摸清敌军的虚实,好使大人用兵,恳请大人允许我们晚走两天吧。”
许灵儿抢在了父亲的前面,学着他的样子,对戚继光将军躬身施礼,认真地讲道:“启禀戚大人,我爹爹只会治病救人,若说打探军情,还得看我的。”
戚继光将军摇头劝道:“呵呵,不劳许老先生和公子费心。请你们先去歇息一会儿,本帅为你们接风洗尘,吃完饭之后,卫队护送你们父子进京。”
(本章完)
三更天时分,一群黑衣人突然出现在了村口,他们个个手执弯刀、黑布蒙面,如猴子一般地溜进了村庄……
过了一会儿,这座村庄火光四起,阵阵哭喊声划破天际,惊天地而涕鬼神……
许灵儿从梦中惊醒,拔出随身携带的短刀,立刻冲进了父亲的客房,只见官兵们都聚在里边保护着他的父亲,都怕这位老人被倭寇给劫走了。
“爹爹,是不是倭寇来了?”许灵儿问道。
“孩子,不用怕,戚家军已经开进了兴化府,等明日我们进军营就好了。”许仪后答道。
看着手执尖刀的许灵儿,显露出一副麻利劲,哨官惊奇地问道:“后生,如果我们不在,倭寇来了,你能不能保护你父亲?”
许仪后赶忙答道:“一介文弱书生,手无束鸡之力。”
这时,远处凄惨的哭喊声越来越小,那群猴子携带“战利品”出了村庄,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哨官站起身来,拍着许灵儿的肩膀,又看了看许仪后,讲道:“你这儿子可了不得,要是真有倭寇来袭,我看,光他一人兴许就能对付三五个……”
许仪后憨厚的一笑,急忙起身拉开了哨官,对儿子挥了挥手,讲道:“这孩子自幼念书,会哪门子的功夫?灵儿,今后多加小心,我们明日还要赶路,你再睡会儿觉吧。”
许灵儿对父亲点了点头,给众官兵躬身施礼,讲道:“多谢各位官爷相助!”说罢,转身回了自己的客房。
天刚蒙蒙亮,一行人离开了客栈,翻过一道山岭,来到了昨晚遭倭寇洗劫的村庄。
村子里的房屋大多已经烧毁,有的还在冒着狼烟,到处都是倒在血泊之中的村民……
许仪后赶忙下了马,给这些村民仔细检查、并尽力营救,但已无力回天,于是,他拿出全部的积蓄,请官兵帮忙买来薄棺,用于掩埋这些尸体,面对这副凄惨的场景,每个人的眼中都挂满了泪花。
“官爷,这些倭寇是何处流窜而来?”许仪后问道。
“据我们所知,漳州、泉州一带的倭寇兵败后,全都聚集到了平海卫,据说有六、七千人之多,巡抚谭大人(谭纶)从广东调来戚继光大人前来平叛,大军已在朝阳山下安营扎寨。”哨官答道。
许仪后不无忧虑地讲道:“早年间,我曾在平海卫城行医,知道这座卫城十分坚固,全部用石块砌成,与莆禧城、南日水寨形成犄角之势,背倚朝阳山、地势险要,面向平海湾,海上还能接应,戚大人将要面临一场恶战啊!”
“戚家军主攻平海卫城,谭大人同时还调来了其他几路人马,在海上围攻,这回一定得把倭寇彻底灭掉!”哨官狠狠地讲道。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一首动听的歌谣从不远处传来,许灵儿抬头望去,发现有个年轻的女子坐在一颗大树下,摇着手中的折扇,正在照顾着一群哇哇啼哭的孩子。
这把折扇引起了许灵儿的注意,赶忙起身跑了过去,从身上摸出几枚铜钱,递给了那个女子,接过了她手中的折扇,接着,他跑进村子找了把倭寇的弯刀,又从一具尸体上扒下了身倭寇的外衣。
试着穿上了倭寇的衣服,将弯刀佩带在身,打开了手中的折扇,许灵儿对围观的孩子们做起了个鬼脸,把他们全都给吓跑了。
“你儿子这是在干什么?”哨官问道。
许仪后看着儿子的那身打扮,颇为生气地答道:“小孩子家就知道贪玩。”
哨官沉思了片刻,讲道:“跟倭寇打了这么多年仗,对他们的规矩多少还是知道一些,那扇面上有倭寇的家徽,拿着这面折扇,再加上那柄弯刀,或许就能做倭寇的指挥官。”
许仪后听罢,望着儿子无奈地摇着头,深深叹了口气,却没管他。
突然,阵阵马蹄声由远而近,一彪人马旋风般地到了村口,立刻包围了身着倭寇服饰的许灵儿。
许仪后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不顾一切地冲到了官兵将领的马前,跪在地上喊道:“将军大人,这是小老儿那不懂事的儿子,他、他不是倭寇!”
哨官快步走上前来,抱拳讲道:“末将拜见胡将军。”
这位正是戚家军的大将胡守仁,看着这个外出寻找许神医的哨官,气愤地问道:“朝廷不断地发千里加急催促,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可曾寻到了那位神医?”
这个哨官急忙把许仪后搀扶起来,又指着被官兵包围的许灵儿,答道:“启禀胡将军,这位就是神医许仪后,那个少年便是他家公子。”
胡守仁听罢,长长舒了一口气,叹道:“真是不容易,终于完成了朝廷派下的任务,你们不赶紧把许家父子送进军营,还在这儿磨磨蹭蹭干什么?”
“许老先生一生悬壶济世,眼看着昨日被倭寇残害的村民,不忍心不管。”哨官答道。
“你们赶紧护送许老先生回大营,这儿就交给我们了,平海城里的倭寇神出鬼没、极其凶残,我再派些人马保护你们,务必要保证许神医的安全,不能误了朝廷的大事。”
许仪后等人谢过了胡守仁将军,一行人离开了这座村庄。
朝阳山下的军营内,戚继光将军身披铠甲,端坐在帅位之上,皱着眉头阅读一封书信。
帅位前摆放着兴化府、平海卫一带的沙盘,众将官在旁边指指点点,低声商议着作战方案。
忽然,戚继光将军站起身来,高声讲道:“我大军自月港一路追杀而来,逃亡的倭寇全都龟缩进了平海卫城,按照巡抚谭大人的部署,我军为中路军,负责攻城,直捣倭贼的大本营,总兵官俞将军(俞大猷)的水师为右路,刘将军(刘显)水师为左路,左右两路水师两日后抵达,扼守入海口,对倭寇实行重围之势,决不容许一个倭寇流窜到内地!”
“戚大人,从海上聚集而来的倭寇,有近七千人之多,我军现在只有三千余人,敌我悬殊太大。末将觉得谭巡抚有些操之过急,倘若攻城不利,必然导致倭寇反击,再次流窜到了内陆,后果不堪设想……”参将张岳讲道。
戚继光将军微闭双目,手握一串长长的捻珠,用手一颗一颗地数着,他知道,除了平海卫的这伙之外,还有一伙从粤闽撤退的倭寇,已经到了舟山群岛,江浙方面也已是十万火急,只有在平海卫速战速决,才能移师杭州湾,为了和俞、刘二位将军配合,眼下的这场恶战势在必行。
沉默了片刻,戚继光将军问道:“戚印,卫城内守军的虚实,打探的如何?”
“启禀大人,卫城内全部都是倭寇,我们大明的百姓,一个也混不进去,这可如何是好?”
“张谏、张岳、还有戚印,本帅问你们,昨日还有倭寇出城抢掠,难道连一个活口也没抓到?”
“启禀大帅,倭寇神出鬼没,昨日出城抢掠的那伙人,已被胡守仁将军率部巡逻时所截获,经过一番激战,却没能抓到一个活口,现在,胡将军到那座村子善后去了。今明两日,若再有倭寇出城,末将一定想办法抓到几个活的。”张谏将军答道。
恰在此时,帐外侍卫官前来禀告,神医许仪后父子已经到了军营。
从帅位上站起身来,戚继光将军命令道:“张岳听令,带上你的卫队,保护许家父子进京吧,即刻出发。”
张岳带着满脸的疑惑,惊愕地讲道:“大人!一场恶战在即,末将怎能轻易离开战场?”
“半年多来,内阁几乎每隔十日,就有千里加急来催,务必在年关前找到这位许神医,既然已经找到了,那还不赶快行动?”戚继光将军问道。
“大人,无论如何,末将希望战后再走不迟。”
“军令如山,不得有误!”
正在戚继光将军与张岳争执之时,一名侍卫陪同许家父子闯了进来。
面露愠怒的戚继光将军讲道:“什么人胆敢擅闯帅帐?”
侍卫顿时吓得面色煞白,赶忙跪在了地上哀求道:“求大人饶命!小的实在是拗不过许神医,他、他硬要往里闯,说有办法能助大帅攻城,故此,未经禀告,他就、就闯了进来。”
这时,许仪后已经领着儿子跪倒在地,低头讲道:“拜见戚大人。”
微笑着搀扶起了许家父子,戚继光将军答道:“久仰许老先生的大名!内阁不断给各地发函,无论战事有多急,仍派兵寻遍了大江南北,托圣上的洪福,终于把你盼来了,本帅这就命人护送阁下前往京师。”
躲在父亲身后的许灵儿往里观瞧,忽然看见了张岳,顿时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于是,张岳拱手讲道:“末将拜见许神医!大帅军令如山,我们准备出发吧。”
许仪后赶忙躬身还礼,感慨地讲道:“张将军,舟山一别,至今已快七年了,当年若非得到将军的保护,我们父子就得死在海盗之手。”
“原来是你们!”张岳顿时恍然大悟,接着讲道:“想起来了,你就是当年被海盗劫持到东洋的郎中,当时,尽管寇首王直受了招安,但有些害怕被清算的余部却不肯回国,在舟山群岛上闹事,若非你家公子烧了海盗船,他们哪肯轻易回头?”
说着,张岳回忆起了往事,仿佛回到了七年前(公元1557年),当时,诏安归来的最后一批难民到了舟山,必须得改乘官船回国,这些人多是冥古不化的海盗,他们害怕回到家乡而遭清算,就在岛上聚众闹事、偷袭官兵、殴打百姓,故意制造混乱,官兵担心伤及无辜,又怕激起事变而不敢弹压,也只能好言相劝。
但那些海盗们则不依不饶,他们试图抢回八幡菩萨船再次逃亡,与官兵发生了对峙,危情一触即发,就在这时,海盗船上忽然着了火,这伙人才算被迫投降。
混乱的局面结束了,就在大家匆忙登船之际,忽然,从人群中挤出来一位老者,高声呼叫着灵儿的名字……
发现这位老人的神情紧张到了极点,张岳赶忙派士兵帮忙寻找,大家都在焦虑地等待着,这时,从着火的海盗船上,下来了一个七、八岁的少年……
从回忆中醒过神来,张岳忍不住拍着许灵儿的肩膀,大声赞道:“在舟山群岛放火烧掉海盗船的,就是这位小英雄!”
明白张岳也想等到战后再走,许仪后趁机给他递了个眼神,走到戚继光的近前,认真地讲道:
“戚大人,小老儿知道平海卫易守难攻,我曾在东洋生活过多年,懂得倭寇的语言和规矩,今天让我混入卫城,摸清敌军的虚实,好使大人用兵,恳请大人允许我们晚走两天吧。”
许灵儿抢在了父亲的前面,学着他的样子,对戚继光将军躬身施礼,认真地讲道:“启禀戚大人,我爹爹只会治病救人,若说打探军情,还得看我的。”
戚继光将军摇头劝道:“呵呵,不劳许老先生和公子费心。请你们先去歇息一会儿,本帅为你们接风洗尘,吃完饭之后,卫队护送你们父子进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