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气很好,晴朗无雾,非常有利于测试激光武器。
这个八平方公里的测试场是788基地各个项目组验证新技术的地方,测试场内地形多变。
有一块3公里长的狭长碎石平地,还有起伏的小山包和稀疏的树林。
激光发射器的测试就安排在碎石平地。
这次实地测试是江远要求的,目的是向军方展示阶段性成果,从而为后续光盾轻量化计划和天基光盾计划争取更多支持。
所以,今天的来客不仅有红色勇士的成员,还有788基地的高层,788基地的主要负责人今天也出差归来,应该也会来。
除此之外,江远还让周长青邀请一些军方主管,以及华科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专家。
林林总总合在一起,估计有接近100人。
早晨七点,孙思青就带着小组全员来到测试场布置实验时,场地已经被几百名士兵反复排查了数遍,同时在周围完成了布防。
八点时,江远的车队赶到了,他一下车,武宫就带着十几名队员就默契地四散开来,给周围平添了几分紧张。
虽然外围还有军方布防,但是江远上次遇袭后,他身边的安保已经提高到了最高级别,时刻没有松懈。
“江总!”孙思青迎上前来,语气非常恭敬,再也不见一丝怀疑。
激光发射器深深折服了她,她自问一生也做不出这种成就,而江远连学习带设计只用了几天的工夫。
科学大概是人类所有行业中最讲究个人英雄主义的了。
往往一个天才的出现就能把整个学科向前推动一大步,彻底扭转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
牛顿力学之前,整个人类都在混沌和神秘学中挣扎,各种经验总结了不少,但是毫无系统可言。
直到牛顿拨开云雾,人类才理清了天地真理,明白了地球为什么围绕太阳旋转。
门捷列夫之前,化学如同炼金,缤纷万物各不相同,没有任何规律。元素周期表一出,天地万物各归各位。
爱因斯坦更是彻底打破了人类的认知,亘古以来,就不断流淌的时间居然可以变长变短?物质和能量居然可以互相转换?物质中居然蕴藏着毁天灭地的能量?
这些天才之后,平庸的后人只能在他们打好的理论大厦上掺尿活泥巴玩,勉强保持科技不会倒退罢了。
所以科学的进步从来不是匀速的,通常都一个天才带来一阵突飞猛进,天才过后便停滞不前,直到下一个天才的出现。
孙思青不清楚江远是不是这种级别的天才,但是他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可能成为天才的人物,她自己就是添砖加瓦的泥瓦匠罢了。
江远笑道:
“怎么样,准备得如何?”
“一切就绪!”孙思青肯定地道。
过了一会,几辆军车停在场地边缘,周长青带着七八个肃穆的军人抵达了,他看到江远便笑着招招手:
“江总!”
“周将军!”江远笑着迎了上去。
......
......
八点半时,试验场里的阶梯观测台上坐满了人,每个人都好奇地看着场地上超大号手电筒模样的的激光发射器。
这里有一大片军官,其中有七八个肩抗将星的将军。
另外还有四五十个激光领域的专家,十几个788的高层领导,二十多个红色勇士项目组的研发骨干。
每个人都拿到一份激光发射器的资料文件,看到文件内容,人群不时传出惊呼声。
几个将军也脸色慎重,互相低声交头接耳。
纳秒级超高峰值脉冲激光发射器。
超高峰值脉冲式激光发射器,激光照射时间100纳秒左右。
每次发射同时射出10道激光,均匀分布在一个一平方厘米左右的圆面上,每道激光的光斑40平方微米。
射击前无需提前准备,随时可以激发。
两次射击间隔不超过10毫秒。
连续射击1000次不需要冷却。
......
“这是真实数据?”一名专家不由脱口而出。
虽然激光武器喊了很多年,但它在很大意义上还是个科幻名词。
激光武器其实就是靠热效应产生杀伤的。只有持续照射才能积累足够的热量。
所以,激光武器一直有两个发展方向,稳定平均效率型和高峰值脉冲型。
稳定平均效率型,照射时间越长,热量越高。
高峰值脉冲型,功率越大,需要时间自然越短。
比如常见的激光反导设想,如果导弹速度为10倍音速,也就是3400米/秒。
如果激光需要照射1秒才能击穿导弹外壳,那也就是需要雷达跟踪3.4公里,并且在这3.4公里中,激光必须始终投射到一个点上。
要知道,导弹不是傻乎乎地一条直线向前,它是会做机动躲避动作的。
这太难了!
如果用这台脉冲式的激光枪反导就不一样了,100纳秒照射时间,导弹只能移动0.34毫米而已,几乎可以视为静止不动的,这就大大降低了跟踪难度。
所以,虽然华国主要的研究方向一直是前者,但所有人都知道脉冲式更优越,只是技术太难了而已。
江远没有回答,直接走到众人前面,自信地笑道:
“诸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众人纷纷把注意力投到江远身上,他的名字确实闻名全国,很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本人。
江远一点也不怯场,无比简洁地做了个开场白:
“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来到这里,今天测试的是新型脉冲式激光发射器。好了,不多废话,我们马上开始。”
说完,他用麦克风吩咐道:
“孙教授,开始测试。”
孙思青一直守在激光发射器旁边,闻言应道:
“是。第一项测试,射击军用无人机测试,距离2公里。”
她的声音通过喇叭放大,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晰,连她紧张得嗓音有点变声都听得出来。
由于观测台距离激光发射器很近,2公里外无人机也就40公分大小,视力不好根本什么都看不见,众人纷纷抬头看两个大屏幕。
一个大屏幕显示着激光发射器,一个男子正在的控制台前操作着什么,另一个大屏幕显示着一名士兵放飞了三架无人机。
由于这次测试的是激光武器,无人机只是以最慢的速度直线飞行。孙思青在激光发射器上安装的简陋追踪射击系统,已经足够测试使用。
突然激光发射器前端连续闪烁几下红光,极为短促地几次后,三架无人机瞬间冒着青烟砸在地上。
实验成功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果然是脉冲式!”
几名士兵得到孙思青命令后,立即上前检查无人机状态。
很快,喇叭中又传来孙思青的声音:
“第一项测试成功,无人机动力系统损毁。”
听到结果,前排的几位将军已经站了起来,一脸激动地似乎想跟江远询问什么。
江远赶紧制止对方:
“大家稍等,实验完毕我会统一解答问题。”然后又微笑着介绍道:
“激光发射器本身发出的激光是不可见的,红光是我们故意显示的指示光,就像曳光弹一样。好了,继续试验吧。”
“第二项测试,射击汽车引擎,距离2公里。”
更新说明:首订不到2000,所以以后每天更新三章。
除今天外,每天更新时间为上午7点、下午3点和晚上9点,非常感谢大家支持!
这个八平方公里的测试场是788基地各个项目组验证新技术的地方,测试场内地形多变。
有一块3公里长的狭长碎石平地,还有起伏的小山包和稀疏的树林。
激光发射器的测试就安排在碎石平地。
这次实地测试是江远要求的,目的是向军方展示阶段性成果,从而为后续光盾轻量化计划和天基光盾计划争取更多支持。
所以,今天的来客不仅有红色勇士的成员,还有788基地的高层,788基地的主要负责人今天也出差归来,应该也会来。
除此之外,江远还让周长青邀请一些军方主管,以及华科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专家。
林林总总合在一起,估计有接近100人。
早晨七点,孙思青就带着小组全员来到测试场布置实验时,场地已经被几百名士兵反复排查了数遍,同时在周围完成了布防。
八点时,江远的车队赶到了,他一下车,武宫就带着十几名队员就默契地四散开来,给周围平添了几分紧张。
虽然外围还有军方布防,但是江远上次遇袭后,他身边的安保已经提高到了最高级别,时刻没有松懈。
“江总!”孙思青迎上前来,语气非常恭敬,再也不见一丝怀疑。
激光发射器深深折服了她,她自问一生也做不出这种成就,而江远连学习带设计只用了几天的工夫。
科学大概是人类所有行业中最讲究个人英雄主义的了。
往往一个天才的出现就能把整个学科向前推动一大步,彻底扭转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
牛顿力学之前,整个人类都在混沌和神秘学中挣扎,各种经验总结了不少,但是毫无系统可言。
直到牛顿拨开云雾,人类才理清了天地真理,明白了地球为什么围绕太阳旋转。
门捷列夫之前,化学如同炼金,缤纷万物各不相同,没有任何规律。元素周期表一出,天地万物各归各位。
爱因斯坦更是彻底打破了人类的认知,亘古以来,就不断流淌的时间居然可以变长变短?物质和能量居然可以互相转换?物质中居然蕴藏着毁天灭地的能量?
这些天才之后,平庸的后人只能在他们打好的理论大厦上掺尿活泥巴玩,勉强保持科技不会倒退罢了。
所以科学的进步从来不是匀速的,通常都一个天才带来一阵突飞猛进,天才过后便停滞不前,直到下一个天才的出现。
孙思青不清楚江远是不是这种级别的天才,但是他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可能成为天才的人物,她自己就是添砖加瓦的泥瓦匠罢了。
江远笑道:
“怎么样,准备得如何?”
“一切就绪!”孙思青肯定地道。
过了一会,几辆军车停在场地边缘,周长青带着七八个肃穆的军人抵达了,他看到江远便笑着招招手:
“江总!”
“周将军!”江远笑着迎了上去。
......
......
八点半时,试验场里的阶梯观测台上坐满了人,每个人都好奇地看着场地上超大号手电筒模样的的激光发射器。
这里有一大片军官,其中有七八个肩抗将星的将军。
另外还有四五十个激光领域的专家,十几个788的高层领导,二十多个红色勇士项目组的研发骨干。
每个人都拿到一份激光发射器的资料文件,看到文件内容,人群不时传出惊呼声。
几个将军也脸色慎重,互相低声交头接耳。
纳秒级超高峰值脉冲激光发射器。
超高峰值脉冲式激光发射器,激光照射时间100纳秒左右。
每次发射同时射出10道激光,均匀分布在一个一平方厘米左右的圆面上,每道激光的光斑40平方微米。
射击前无需提前准备,随时可以激发。
两次射击间隔不超过10毫秒。
连续射击1000次不需要冷却。
......
“这是真实数据?”一名专家不由脱口而出。
虽然激光武器喊了很多年,但它在很大意义上还是个科幻名词。
激光武器其实就是靠热效应产生杀伤的。只有持续照射才能积累足够的热量。
所以,激光武器一直有两个发展方向,稳定平均效率型和高峰值脉冲型。
稳定平均效率型,照射时间越长,热量越高。
高峰值脉冲型,功率越大,需要时间自然越短。
比如常见的激光反导设想,如果导弹速度为10倍音速,也就是3400米/秒。
如果激光需要照射1秒才能击穿导弹外壳,那也就是需要雷达跟踪3.4公里,并且在这3.4公里中,激光必须始终投射到一个点上。
要知道,导弹不是傻乎乎地一条直线向前,它是会做机动躲避动作的。
这太难了!
如果用这台脉冲式的激光枪反导就不一样了,100纳秒照射时间,导弹只能移动0.34毫米而已,几乎可以视为静止不动的,这就大大降低了跟踪难度。
所以,虽然华国主要的研究方向一直是前者,但所有人都知道脉冲式更优越,只是技术太难了而已。
江远没有回答,直接走到众人前面,自信地笑道:
“诸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众人纷纷把注意力投到江远身上,他的名字确实闻名全国,很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本人。
江远一点也不怯场,无比简洁地做了个开场白:
“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来到这里,今天测试的是新型脉冲式激光发射器。好了,不多废话,我们马上开始。”
说完,他用麦克风吩咐道:
“孙教授,开始测试。”
孙思青一直守在激光发射器旁边,闻言应道:
“是。第一项测试,射击军用无人机测试,距离2公里。”
她的声音通过喇叭放大,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晰,连她紧张得嗓音有点变声都听得出来。
由于观测台距离激光发射器很近,2公里外无人机也就40公分大小,视力不好根本什么都看不见,众人纷纷抬头看两个大屏幕。
一个大屏幕显示着激光发射器,一个男子正在的控制台前操作着什么,另一个大屏幕显示着一名士兵放飞了三架无人机。
由于这次测试的是激光武器,无人机只是以最慢的速度直线飞行。孙思青在激光发射器上安装的简陋追踪射击系统,已经足够测试使用。
突然激光发射器前端连续闪烁几下红光,极为短促地几次后,三架无人机瞬间冒着青烟砸在地上。
实验成功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果然是脉冲式!”
几名士兵得到孙思青命令后,立即上前检查无人机状态。
很快,喇叭中又传来孙思青的声音:
“第一项测试成功,无人机动力系统损毁。”
听到结果,前排的几位将军已经站了起来,一脸激动地似乎想跟江远询问什么。
江远赶紧制止对方:
“大家稍等,实验完毕我会统一解答问题。”然后又微笑着介绍道:
“激光发射器本身发出的激光是不可见的,红光是我们故意显示的指示光,就像曳光弹一样。好了,继续试验吧。”
“第二项测试,射击汽车引擎,距离2公里。”
更新说明:首订不到2000,所以以后每天更新三章。
除今天外,每天更新时间为上午7点、下午3点和晚上9点,非常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