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沈涛继续回公司忙活开业的事情。
    韩江和沈璐没事,去了乡里给老爹帮忙。
    话说老爹老妈现在对两个儿子是越来越不满意,原因就是因为有了对比,觉得儿子不如女婿,生了两个儿子,却没一个孝顺的,反到是女婿天天来虚寒问暖。
    从过完年,两儿子就忙的不见了影。
    反而女婿天天都过来,偶尔还帮着带娃干点活啥的,至于韩江天天过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蹭饭还是帮着带娃干活,老妈自动忽略了,也不考虑这个。
    医院那边还没啥动静,沈辉也跟着去了趟乡里。
    先去旅游公司看了看,多了不少人,但熟人却没几个了,基本全是新招的。
    跟老秦同志聊了几句,沈辉去了老爹那。
    惊蛰已过,农忙们都忙了起来。
    惊蛰后要种麦子,不过现在种麦子的少,也有个别几户人种个一两亩留着自己吃,主要还是玉米,这玩意产量高,去年价格也不错,成本控制好的话种个上百亩收入还可以。
    不过玉米要到四月初才种,现在还早呢!
    老爹也种了一块麦子,留着自己吃。
    沈辉颇不以为然,熟菜就罢了,那玩意自己的种的和外的差别确实挺大,可麦子还不都是一个样,自己种的麦子磨的面粉还不如买的面粉呢,但他也就心里吐个槽,不会说。
    麦子健不健康无所谓,只要老爹高兴就行了。
    今天正好种麦子,一个人干活,一边人旁边看着。
    都是机器干,沈立庆开着拖拉机带着播种机在地里来回跑,其他人站地梗上看着,韩江还像模像样的戴着双手套,一副准备干活的样子,沈钊在一旁直夸这女婿好。
    老丈人没来,马上要当爷爷了,得准备准备。
    沈辉在边上看了一会,又去牛场看了看。
    牛圈里的牛没多,但旁边又在盖牛圈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同时盖。
    老爹这是准备把牛往死里养啊……
    沈老板无力吐槽,爱养就养吧,至少吃牛肉不用买了。
    话说现在家里牛肉吃的比猪肉还多,可问题这玩意就不是天天吃的,对于习惯了以猪肉为主的饮食结构的多数人来说,牛肉这玩意就是个奢侈品,偶尔吃上一两顿,改善下伙食没问题,但天天吃就不行了,炒菜嚼不动不说,还没大肉的那个味。
    扯远了!
    站牛圈门口瞅了几眼,沈辉就走了,去了村上。
    到沈立信家坐了一会,陆续来了不少人,听了下大伙的致富思路,中午在老爹那吃了顿午饭,才回了县城,韩江和沈璐不跟他下去,下午跟沈老爹一块下去。
    到医院看了下,范晓芸还没生。
    昨天疼到现在,不但范晓芸快崩溃,长辈们也要崩溃。
    黄波也跟着揪心万分,把院长叫来,院长也没办法啊,非要顺产不让剖,只能等,疼也只能忍着,结果等到第三天时,范晓芸彻底崩溃了,哭着喊着不生了。
    预产期都过了,医院也建议剖,黄波再三劝说下丈母娘总算孙口,黄大秘再次把院长叫过来,一通安排后,范晓芸才被推进了手术室,总算是母子平安。
    黄波松了口气,长辈们也松了口气,这才太折磨人了。
    头胎,黄波本来想要个女儿的,结果生了个儿子。
    这泥玛找谁说理去。
    生娃这么受罪,想要说服媳妇再生一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沈辉和老妈去医院看了下,然后去了南安。
    星海汽车公司年前惹上了官司,因为公开招标后撕毁协议更换空调厂家,被空调厂家告上了法院,被骂的挺惨,根据合同约定,履行地管辖归属南安法院,厂家派了一支团队来南安打官司,结果到现在还在走程序,舆论炒的沸沸扬扬的。
    沈老板也没能幸免,不少人在骂他,还有人煸阴风点鬼火。
    正常情况之下,如果不是垄断巨头,供应商是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空调这种民用商品自然不可能存在什么垄断巨头,所以出现甲方临时更换供应商这种事情,厂家一般都会选择息事宁人,期待下一次的合作,但如果撕破脸皮诉到法院,就绝了再合作的可能。
    炒的沸沸扬扬,明显是有人在炒作舆论。
    星海汽车公司低调再低调,不想撕这种没用的逼。
    这种小事沈老板自然不会关注,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被人骂了,几只黑粉跳的再欢也损害不了他国民男神的光辉形象,这年头出来混的谁还没有几个黑粉。
    到了汽车基地,沈辉没去楼上,直接去了一个装配车间。
    到车间门口套了件工作服,然后在一干管理层和保镖的簇拥下进了车间,来到一个宽敞的操作车间内,几个技师正在对一台机器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调试。
    “这就是你们组装的发动机?”
    沈老板打量着眼前的机器,多少有点兴趣。
    汽车见的多了,发动机也见的多了,打开引擎盖就能看到。
    可这种单独的发动机还是第一次见,看着挺小的嘛,装到车里怎么就一大陀。
    薛鹏兴道:“这是一台四缸机,50%的零部件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剩下50%我们没法生产的零部件是外面采购的,从国内采购的零部件只占了不到8%的分额。”
    沈辉问道:“性能怎么样?”
    薛鹏兴道:“我们在三菱的技术基础上做了许多优化,也吸收了不少国内几大厂商的技术积累,设计性能也只能达到丰田上一代的同排量发动机,实际样品可能更低,虽然我们的备件和材料没考虑成本,但在工艺上肯定有差距,这需要时间追赶,我估计能达到设施性能的80%,如果细分的话,动力可以达到90%,压缩比和燃油比这些要低一点。”
    沈辉又问:“耐用方面呢?”
    薛鹏兴道:“这个现在没法办估算,需要实际数据对比,毕竟材料方面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即使我们吃透了三菱部分技术,但也只是部分关键零部件,三菱的大多数配件也不是自己生产,所以我打算跟几个大厂和市里合作,直接上路测试。”
    沈辉来了兴趣:“怎么合作?”
    薛鹏兴道:“市里跟车企订购一批出租车,我们给车企免费提供发动机,所有动力总成方面的售后我们来负责,这是检验机器最有效的办法,跑出租最费机器,我们可以从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我们还有哪方面存在不足,然后才能不断改进提升。”
    “很好!”
    沈辉欣然赞同:“这办法不错,闭门造不出好机器,还是需要市场考验,不过生产线你怎么解决,工业化的生产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可不是一个概念。”
    薛鹏兴道:“我打算前期先不上生产线,虽然手工组装成本很高,但在机器的性能没有完全吃透之前,不大批量生产的话成本只会更高,所以我打算前期先靠手工组装,等把机器性能完全吃透之后,再引进生产线,考虑大批量生产。”
    沈辉问道:“手工组装一台机器的成本是多少?”
    薛鹏兴道:“不计人工成本的话,可以控制到十万左右!”
    “……”
    沈辉无语,他再对钱没概念,也知道这个成本有多吓人。
    一台车才不到十万,发动机的成本就得十万,还是不计人工的成本。
    难怪车企不肯在研发上烧钱,这特么还真是在烧钱。
    这还只是个四缸机,不是他想要的目标。
    “你们决定吧!”
    沈辉心里抽抽了下,又问:“六缸和八缸机现在能造出来吗?”
    薛鹏兴道:“造是可以造出来,我们拿到的三菱的技术也有六缸和八缸机,国内其实也造过六缸机和八缸机,只不过因为成本和性能的原因一直没有推到市场上,可是缸数越多技术方面的难度也越大,目前还在设计阶段,计划明年试制几台先看看情况,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先把四缸机完全吃透。”
    “十二缸呢?”
    沈辉又问,这个才是他的目标。
    还有十六缸呢!
    薛鹏兴道:“十二缸也可以试制出来,我们也拿到了一汽的技术,不过对比几家大厂的机器差距很大,从三菱拿到的技术最大只到八缸,没有十二缸的技术。十二缸机跟八缸机和六缸机相比技术难度更大,而技术的迭代升级需要积累,三菱的技术虽然让我们避免了不少弯路,但毕竟是十几年前的东西了,我们现在连最前沿的四缸机都没有完全吃透,十二缸机还有点远,只能不断积累,一点点突破,这个没法走捷径的。”
    “那就努力吧!”
    沈辉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知道这玩意确实急不来,只得道:“先把目标放低点,造出国内最后的四缸机,再追赶国内的大场,我不给你们定时间,你们自己看吧,希望在我退休前能坐上你们生产的不比劳斯莱斯差的车子。”
    薛鹏兴松口气,随后信心满满:“沈总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动力,我们一定努力。”

章节目录

大国金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辛老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辛老七并收藏大国金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