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大人,要末将说,这仗不难打。”刘国轩最先发表意见。
他起初对辅政王殿下将他从龙卫军调至水师还有些不太乐意,直到他看到三百吨的抚州号上那二十多门大炮时,却瞬间被迷住了,从此见人便说“辅政王殿下待我不薄”。
而现在他所搭乘的邵武号更是令他信心十足,继续高声道:“根本无需打探建奴水师所在,我们直往杭州去便是。
“虏贼担心运往萧山的粮草被我们袭劫,必会前来与我决战。到时候我们以逸待劳,又有这般厉害的战船,”他说着用力拍了拍邵武号的舱壁,“必能一战破敌!”
“刘将军说得没错。直往杭州,或许明日便能收拾了贼船。”章国炫先是点头,而后又道,“只是,虏盘踞钱塘日久,昨日便有水手看到虏贼的哨船在附近出没。怕是敌军已有所防备了。”
“是不宜去杭州。”郑成功也摇头道,“我们的船帆大速疾,但船帆难于转动,加之船体吃水又深,在近岸狭窄处极为吃亏。
“我们临出发前辅政王殿下曾一再叮嘱,不到万不得已莫要与敌在浅窄水域交战。”
靠近陆地之处的海风比较小,且风向多随地形而走,变化不定。这就对可以随意转动的东方式硬帆极为有利,而需要更多风力的盖伦船就会变得移动迟缓了。
而杭州与萧山一带远离大海,江面宽度仅有七八里,已算是比较狭窄了。
章国炫闻言面带愁容道:“若贼军一直缩在杭州附近,便是我们的船吃亏些,却也只得前去硬拼了。”
“这倒不必。”郑成功和施琅几乎一齐道。
前者随即微笑道:“哦?尊侯有何良策?”
“不敢,只是点小伎俩罢了。”施琅道,“我们可先泊于钱塘下游,只待刮西风时,全军逆风入钱塘。待与敌接战,则立刻佯败,顺风顺流速入东侧海湾中,而后返身决战。”
刘国轩道:“要是建奴不追上来呢?”
施琅胸有成竹地一指西南方向,“近来贼军在猛攻萧山,其附近码头必有大队运送辎重的舟船,我们可分兵袭之,或烧或抢,贼定然大怒。我们再多去杭州附近引战,不虏贼不来。”
郑成功点了点头,“尊侯此法可行。实则辅政王殿下在永北里部署水师作战方略时也曾提到敌或龟缩不出。殿下对此更是已有成策,令我们往钱塘下游以北的海宁附近,舟船泊于岸边,以水师步军登陆袭海宁、高溪、海盐等地。
“建虏自持水师强大,于北岸少有防备,故而纵我水师步军仅八九百人,亦可令其鸡飞狗跳。届时虏水师便不得不赶来海宁求战。”
刘国轩、施琅等人闻言不住点头,连称“良策”。
明末时分还没有专门的“海军陆战队”这个兵种,但朱琳渼却知道两栖作战的厉害之处。于是他从水师成立之始,便在编制里增加了步军这一编制,进行了专门的操练。运至水师的八百支燧发铳便是配给他们的。
当然,水师的步军也要会一些水手的简单工作,帆船时代航海过程中容不得有闲人,他们也要在船长的指挥下充作水手。
当需要陆战时,这些人便集中上岸,由步军军官带领作战。
另外,这个时代的海战之中,跳帮战术仍然有不小的市场。不过时下的跳帮战多是一拥而上以刀矛肉搏,靠一股狠劲击溃对手,而后伺机夺船。
但这种毫无章法的战术在遇到成建制的水师步军时必然会吃大亏。步军士兵们会依据平日操练,一部分以船楼为工事阻击,另一部分则爬上桅杆将自己固定住,而后向下射击。
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会在甲板上结成步兵线列阵型对敌军齐射。可以想见,一群挥舞砍刀的虏兵乱糟糟地从两船之间的跳板上冲过来,迎面等待他们的却是整排燧发铳齐射,恐怕都很难有几个人能顺利跑过跳板的。
在确定了主要作战思路之后,水师的几名主要将领又对着海图仔细布置了一番。
与以前的水师不同的是,他们的海图极为精致,比例规范,标注清晰,正是朱琳渼结合时下葡萄牙人的海图改进而来。不过他的地理知识已有大半还给了老师,故而这海图绝大部分以后还要靠水师自己来细化。
而郑成功手中则拿着圆规、直尺、竹钢笔,在海图上仔细测量、标注。很快,水师接下来大半日的航行路线,包括作战预案等都被清楚地列了出来,并在随后发到每个船长手中。
得益于朱琳渼编写的《水师操练、作战手册》的指导,在这个水师通讯指挥基本靠吼和摇旗的时代,他们这一系列做法至少将船队的效率提高了两成。
……
“将军,果如武大人所言,虏船已在下盘山西南面的小宴村附近停驻。”
下盘山乃是杭州湾中西部的一座大岛,具有数个优良的天然避风港,也有不少百姓在此居住,可助停泊的船只补给、修整。
“好!”阮进闻言大喜,又抬头看了眼天色,阴云密布,根本不见半点儿星光,正是偷袭放火的好时候。
一旁他的副将也点头赞道:“武大人此番真是立下大功一件。他说天色阴沉,夜间虏船必不得行,这便果真停在了下盘山。”
在十七世纪时,夜间航海完全要依靠星辰辨别方位。故而一旦遇上阴天,便只能原地停下,否则闷头乱走一气,次日不知身在何处还是小事,途中撞上礁石那可就十死无生了。
当然,其实武元洲计算得也没那么精确,他只是估计按噶哈手下这些船的速度,天黑时能走到下盘山附近。
于是他途中又根据船队的速度故意寻事拖延一下,正好“调控”船队到了下盘山左近。而后他再向噶哈进言,说下盘山乃是夜泊良地。
苏利对下盘山甚为熟悉,倒也不觉有异,便下令战船皆停在这里过夜。
(本章完)
他起初对辅政王殿下将他从龙卫军调至水师还有些不太乐意,直到他看到三百吨的抚州号上那二十多门大炮时,却瞬间被迷住了,从此见人便说“辅政王殿下待我不薄”。
而现在他所搭乘的邵武号更是令他信心十足,继续高声道:“根本无需打探建奴水师所在,我们直往杭州去便是。
“虏贼担心运往萧山的粮草被我们袭劫,必会前来与我决战。到时候我们以逸待劳,又有这般厉害的战船,”他说着用力拍了拍邵武号的舱壁,“必能一战破敌!”
“刘将军说得没错。直往杭州,或许明日便能收拾了贼船。”章国炫先是点头,而后又道,“只是,虏盘踞钱塘日久,昨日便有水手看到虏贼的哨船在附近出没。怕是敌军已有所防备了。”
“是不宜去杭州。”郑成功也摇头道,“我们的船帆大速疾,但船帆难于转动,加之船体吃水又深,在近岸狭窄处极为吃亏。
“我们临出发前辅政王殿下曾一再叮嘱,不到万不得已莫要与敌在浅窄水域交战。”
靠近陆地之处的海风比较小,且风向多随地形而走,变化不定。这就对可以随意转动的东方式硬帆极为有利,而需要更多风力的盖伦船就会变得移动迟缓了。
而杭州与萧山一带远离大海,江面宽度仅有七八里,已算是比较狭窄了。
章国炫闻言面带愁容道:“若贼军一直缩在杭州附近,便是我们的船吃亏些,却也只得前去硬拼了。”
“这倒不必。”郑成功和施琅几乎一齐道。
前者随即微笑道:“哦?尊侯有何良策?”
“不敢,只是点小伎俩罢了。”施琅道,“我们可先泊于钱塘下游,只待刮西风时,全军逆风入钱塘。待与敌接战,则立刻佯败,顺风顺流速入东侧海湾中,而后返身决战。”
刘国轩道:“要是建奴不追上来呢?”
施琅胸有成竹地一指西南方向,“近来贼军在猛攻萧山,其附近码头必有大队运送辎重的舟船,我们可分兵袭之,或烧或抢,贼定然大怒。我们再多去杭州附近引战,不虏贼不来。”
郑成功点了点头,“尊侯此法可行。实则辅政王殿下在永北里部署水师作战方略时也曾提到敌或龟缩不出。殿下对此更是已有成策,令我们往钱塘下游以北的海宁附近,舟船泊于岸边,以水师步军登陆袭海宁、高溪、海盐等地。
“建虏自持水师强大,于北岸少有防备,故而纵我水师步军仅八九百人,亦可令其鸡飞狗跳。届时虏水师便不得不赶来海宁求战。”
刘国轩、施琅等人闻言不住点头,连称“良策”。
明末时分还没有专门的“海军陆战队”这个兵种,但朱琳渼却知道两栖作战的厉害之处。于是他从水师成立之始,便在编制里增加了步军这一编制,进行了专门的操练。运至水师的八百支燧发铳便是配给他们的。
当然,水师的步军也要会一些水手的简单工作,帆船时代航海过程中容不得有闲人,他们也要在船长的指挥下充作水手。
当需要陆战时,这些人便集中上岸,由步军军官带领作战。
另外,这个时代的海战之中,跳帮战术仍然有不小的市场。不过时下的跳帮战多是一拥而上以刀矛肉搏,靠一股狠劲击溃对手,而后伺机夺船。
但这种毫无章法的战术在遇到成建制的水师步军时必然会吃大亏。步军士兵们会依据平日操练,一部分以船楼为工事阻击,另一部分则爬上桅杆将自己固定住,而后向下射击。
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会在甲板上结成步兵线列阵型对敌军齐射。可以想见,一群挥舞砍刀的虏兵乱糟糟地从两船之间的跳板上冲过来,迎面等待他们的却是整排燧发铳齐射,恐怕都很难有几个人能顺利跑过跳板的。
在确定了主要作战思路之后,水师的几名主要将领又对着海图仔细布置了一番。
与以前的水师不同的是,他们的海图极为精致,比例规范,标注清晰,正是朱琳渼结合时下葡萄牙人的海图改进而来。不过他的地理知识已有大半还给了老师,故而这海图绝大部分以后还要靠水师自己来细化。
而郑成功手中则拿着圆规、直尺、竹钢笔,在海图上仔细测量、标注。很快,水师接下来大半日的航行路线,包括作战预案等都被清楚地列了出来,并在随后发到每个船长手中。
得益于朱琳渼编写的《水师操练、作战手册》的指导,在这个水师通讯指挥基本靠吼和摇旗的时代,他们这一系列做法至少将船队的效率提高了两成。
……
“将军,果如武大人所言,虏船已在下盘山西南面的小宴村附近停驻。”
下盘山乃是杭州湾中西部的一座大岛,具有数个优良的天然避风港,也有不少百姓在此居住,可助停泊的船只补给、修整。
“好!”阮进闻言大喜,又抬头看了眼天色,阴云密布,根本不见半点儿星光,正是偷袭放火的好时候。
一旁他的副将也点头赞道:“武大人此番真是立下大功一件。他说天色阴沉,夜间虏船必不得行,这便果真停在了下盘山。”
在十七世纪时,夜间航海完全要依靠星辰辨别方位。故而一旦遇上阴天,便只能原地停下,否则闷头乱走一气,次日不知身在何处还是小事,途中撞上礁石那可就十死无生了。
当然,其实武元洲计算得也没那么精确,他只是估计按噶哈手下这些船的速度,天黑时能走到下盘山附近。
于是他途中又根据船队的速度故意寻事拖延一下,正好“调控”船队到了下盘山左近。而后他再向噶哈进言,说下盘山乃是夜泊良地。
苏利对下盘山甚为熟悉,倒也不觉有异,便下令战船皆停在这里过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