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朝臣们还在午门外等着朝会开始,朱琳渼人已在文华殿外,翻看着一本厚厚的册子,正是前番搞皇庄征地时锦衣卫暗中清查的官员个人资产详情。
在那次事件之后,郑广英又专令一名南镇千户负责继续收集这方面的情报,眼下的资料已更为详实,甚至连很多未实授官职的新科进士都已查过。
朱琳渼昨晚便已大致翻阅过一遍,此时正手持竹钢笔,偶尔微笑点头。
“姚启圣,家中田地六十二亩,却在股票交易坊投了铁场、玻璃厂五千五百两银子。是个好‘苗子’。”
他遂在姚启圣名字前画了个钩。
“马麟,田地九十亩,投了船厂七千两银子……李天淳,田地三十亩,家中有一座棉布坊,岁入两千两……嗯,都还不错。”
朱琳渼给这几个人也都画了钩。
“诶,新科进士钱澄之?”他忽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人,就见锦衣卫的材料上赫然写着:变卖家中百亩田产和一幢老宅,所得银两全部入股木轨道和远洋商队。
“可塑之才!”朱琳渼当即决定,“就是他了!”
而后他又在那册子上勾出了黄宗羲、曾剑、徐尔路、宋应星、方以智、李光春还有多位龙卫军和破虏营的军官。
他们共同的特点便是家中田产较少,但在股票交易坊大手笔投资,或者自己名下就有作坊。可以算作是大明新兴资产阶级的“先驱者”了。
这些人对新观念接受能力较强,头脑灵活,而朱琳渼掌权之后推行的一系列举措也符合他们的利益,乃是大明工业化的坚定支持者。
朱琳渼便是打算以他们为突破口,开始推行这场震动整个朝野的“税改”。
当然,还有不少大地主,例如黄景昉、林尊宾、何楷甚至杨廷麟,名字前面则被他画了叉。这些人名下田亩动辄数百倾,士绅征税对他们的触动最大,估计会遭其强烈反弹,却要提早准备才是。
待殿外鼓声响起,已到了朝会时间,朝臣们有序步入文华殿前,跪拜施礼。
今天最为紧迫的是朝廷要北伐备战、征发民夫之事,朱琳渼自然先说此项。
对此朝臣们倒是一致赞同,毕竟在收复疆土的大义谁也不敢乱来,加上当朝这位天子近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更是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除了兵部的具体部署需要参谋司会议商讨,其他各部还有大量需要配合的工作。
朱琳渼先让杨廷麟将昨天那些重臣们议定的章程公布了一遍,诸如户部征发民壮的范围、要求、章程,粮米的购买、运输等等。
而后他便将昨晚便已做好的规划一一交待下去,“宣部,在南直境内全力宣扬北伐大业,动员百姓去当地官府报名,投参输运粮草辎重之事。记得要强调所有服劳役者,每月可额外发银一两。”
洪思忙出班拱手:“臣,领旨。”心中却甚是惊讶,征发民壮竟然还给工钱!要知道,在明代服徭役可是义务,而且通常要三个月之久。朝廷竟要为此多支四十万两之巨!
朱琳渼又指向宋应星,“工部近日要配合龙卫军工兵营,在丹徒以北的江面上架一座浮桥。另须提早备好砂石、沥青、木料,以便来日修复扬州一带的道路只用。”
“臣,领旨。”
“礼部,尽快往澳门、马尼拉等地联络夷人,商议购入粮米,谨防赈灾粮不足……”
“刑部……”
待一应事宜部署完毕,众官员皆以为今日朝会便要到此为止,却不料朱琳渼又继续道:“对了,还有一事。”
他举目在朝堂上扫了一圈,“如今正是北伐关键时期,又遇大批百姓为建虏所害,打仗、赈灾都需要大笔银子,这府库已然入不敷出。
“朕希望诸位臣工能秉持大义,为大明社稷尽绵薄之力。”
这不会是要大伙捐钱吧?朝臣们都是同样想法,一时间没人吱声了。
朱琳渼见状,笑得极为和蔼,“啊,大伙不用担心,不是要大家捐银子,没这规矩。”
众臣刚要松一口气,却听他又道:“不过大家亏欠朝廷税银已久,当然,以前的账就算了,这往后却不宜继续如此了,毕竟国家也艰难啊。”
朱琳渼昨天连夜查了大明律和历代皇帝关于税收的旨意,就没发现任何提到士绅可以彻底免税的。
有明文规定的只是说士子考取了功名之后,名下一定量的田地不用纳粮,超过额度的还是要如常交税。额度大概是进士两千亩,举人四百亩,秀才八十亩。
而之所以形成如今的局面,皆是从崇祯朝时候,官员们拖欠税银开始的。
彼时国家动荡,起初是有些官员是不经意拖欠,但户部碍于面子又不好去催讨。随后很多人发现,哎呀,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那自己为啥要老老实实交税?
于是开始有人恶意拖欠,涉及面越来越大,户部更是无法催讨了——得罪人太多,甚至户部自己人都有拖欠的。
时间久了之后,欠税蔚然成风,谁还交税倒成了众人眼中的傻子。最终逐渐将“老赖”行为发展成了士绅们的特权,逐渐固定下来。
自始至终,朝廷都没有明文规定过,除了宗亲之外有谁可以彻底不交税!
所以朱琳渼一上来就说的是“往后不能再拖欠税款”,对于减免额度却暂时没提。
朝中顿时一片死寂。
片刻,刑科给事中最先站了出来,“义正言辞”道:“臣启皇上,士子不纳粮,已是多年成例,这骤然改动,恐令各地不稳……”
立刻有数人同时附和,“陛下,此事涉及太广,还是徐徐图之为上。”
“陛下,户部已多年未收此例,便是要收,恐怕一时间也难……”
“对对,清点田亩,重新丈量费时劳力,眼下驱虏为重,不宜大动干戈啊。”
也有人大义凛然道:“国家困难,臣子自当尽忠,微臣愿捐投白银七百两,以助北伐!”
“是了,臣也捐五百两!”
“下官家贫,捐三百两吧!”
顿时,朝堂上捐银之声响成一片,将朱琳渼“税改”的提议淹没下去。
朝臣们还在午门外等着朝会开始,朱琳渼人已在文华殿外,翻看着一本厚厚的册子,正是前番搞皇庄征地时锦衣卫暗中清查的官员个人资产详情。
在那次事件之后,郑广英又专令一名南镇千户负责继续收集这方面的情报,眼下的资料已更为详实,甚至连很多未实授官职的新科进士都已查过。
朱琳渼昨晚便已大致翻阅过一遍,此时正手持竹钢笔,偶尔微笑点头。
“姚启圣,家中田地六十二亩,却在股票交易坊投了铁场、玻璃厂五千五百两银子。是个好‘苗子’。”
他遂在姚启圣名字前画了个钩。
“马麟,田地九十亩,投了船厂七千两银子……李天淳,田地三十亩,家中有一座棉布坊,岁入两千两……嗯,都还不错。”
朱琳渼给这几个人也都画了钩。
“诶,新科进士钱澄之?”他忽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人,就见锦衣卫的材料上赫然写着:变卖家中百亩田产和一幢老宅,所得银两全部入股木轨道和远洋商队。
“可塑之才!”朱琳渼当即决定,“就是他了!”
而后他又在那册子上勾出了黄宗羲、曾剑、徐尔路、宋应星、方以智、李光春还有多位龙卫军和破虏营的军官。
他们共同的特点便是家中田产较少,但在股票交易坊大手笔投资,或者自己名下就有作坊。可以算作是大明新兴资产阶级的“先驱者”了。
这些人对新观念接受能力较强,头脑灵活,而朱琳渼掌权之后推行的一系列举措也符合他们的利益,乃是大明工业化的坚定支持者。
朱琳渼便是打算以他们为突破口,开始推行这场震动整个朝野的“税改”。
当然,还有不少大地主,例如黄景昉、林尊宾、何楷甚至杨廷麟,名字前面则被他画了叉。这些人名下田亩动辄数百倾,士绅征税对他们的触动最大,估计会遭其强烈反弹,却要提早准备才是。
待殿外鼓声响起,已到了朝会时间,朝臣们有序步入文华殿前,跪拜施礼。
今天最为紧迫的是朝廷要北伐备战、征发民夫之事,朱琳渼自然先说此项。
对此朝臣们倒是一致赞同,毕竟在收复疆土的大义谁也不敢乱来,加上当朝这位天子近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更是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除了兵部的具体部署需要参谋司会议商讨,其他各部还有大量需要配合的工作。
朱琳渼先让杨廷麟将昨天那些重臣们议定的章程公布了一遍,诸如户部征发民壮的范围、要求、章程,粮米的购买、运输等等。
而后他便将昨晚便已做好的规划一一交待下去,“宣部,在南直境内全力宣扬北伐大业,动员百姓去当地官府报名,投参输运粮草辎重之事。记得要强调所有服劳役者,每月可额外发银一两。”
洪思忙出班拱手:“臣,领旨。”心中却甚是惊讶,征发民壮竟然还给工钱!要知道,在明代服徭役可是义务,而且通常要三个月之久。朝廷竟要为此多支四十万两之巨!
朱琳渼又指向宋应星,“工部近日要配合龙卫军工兵营,在丹徒以北的江面上架一座浮桥。另须提早备好砂石、沥青、木料,以便来日修复扬州一带的道路只用。”
“臣,领旨。”
“礼部,尽快往澳门、马尼拉等地联络夷人,商议购入粮米,谨防赈灾粮不足……”
“刑部……”
待一应事宜部署完毕,众官员皆以为今日朝会便要到此为止,却不料朱琳渼又继续道:“对了,还有一事。”
他举目在朝堂上扫了一圈,“如今正是北伐关键时期,又遇大批百姓为建虏所害,打仗、赈灾都需要大笔银子,这府库已然入不敷出。
“朕希望诸位臣工能秉持大义,为大明社稷尽绵薄之力。”
这不会是要大伙捐钱吧?朝臣们都是同样想法,一时间没人吱声了。
朱琳渼见状,笑得极为和蔼,“啊,大伙不用担心,不是要大家捐银子,没这规矩。”
众臣刚要松一口气,却听他又道:“不过大家亏欠朝廷税银已久,当然,以前的账就算了,这往后却不宜继续如此了,毕竟国家也艰难啊。”
朱琳渼昨天连夜查了大明律和历代皇帝关于税收的旨意,就没发现任何提到士绅可以彻底免税的。
有明文规定的只是说士子考取了功名之后,名下一定量的田地不用纳粮,超过额度的还是要如常交税。额度大概是进士两千亩,举人四百亩,秀才八十亩。
而之所以形成如今的局面,皆是从崇祯朝时候,官员们拖欠税银开始的。
彼时国家动荡,起初是有些官员是不经意拖欠,但户部碍于面子又不好去催讨。随后很多人发现,哎呀,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那自己为啥要老老实实交税?
于是开始有人恶意拖欠,涉及面越来越大,户部更是无法催讨了——得罪人太多,甚至户部自己人都有拖欠的。
时间久了之后,欠税蔚然成风,谁还交税倒成了众人眼中的傻子。最终逐渐将“老赖”行为发展成了士绅们的特权,逐渐固定下来。
自始至终,朝廷都没有明文规定过,除了宗亲之外有谁可以彻底不交税!
所以朱琳渼一上来就说的是“往后不能再拖欠税款”,对于减免额度却暂时没提。
朝中顿时一片死寂。
片刻,刑科给事中最先站了出来,“义正言辞”道:“臣启皇上,士子不纳粮,已是多年成例,这骤然改动,恐令各地不稳……”
立刻有数人同时附和,“陛下,此事涉及太广,还是徐徐图之为上。”
“陛下,户部已多年未收此例,便是要收,恐怕一时间也难……”
“对对,清点田亩,重新丈量费时劳力,眼下驱虏为重,不宜大动干戈啊。”
也有人大义凛然道:“国家困难,臣子自当尽忠,微臣愿捐投白银七百两,以助北伐!”
“是了,臣也捐五百两!”
“下官家贫,捐三百两吧!”
顿时,朝堂上捐银之声响成一片,将朱琳渼“税改”的提议淹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