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不过我还有一个生意与陈大将军谈谈!”虬髯客张仲坚望着陈应道:“如果陈应大将军同意的话,这批货张某分文不取,反而可以再送给陈大将军五千万钱!”
陈应听到这话,微微一怔。他刚刚还暗暗奇怪,据后世小说里所述虬髯客在海外建立了一股势力,还号称扶余国,但是对于这个扶余国是什么时候建国,具体又是在哪里建国却不怎么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张仲坚肯定是不差钱的主。
所以,在运输这批甲胄方面,陈应提高了佣金上百倍的价格,生怕不能打动虬髯客。五千万钱是五万贯,这笔钱放在一般人身上是属于一笔巨款,可是放在张仲坚身上,肯定不算什么。
张仲坚微微笑道:“张某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陈大将军成全!”
陈应道:“张大侠但说无妨!”
“久闻陈大将军麾下有一个将作营,擅长制器,打造的刀枪锋利无比,打造的甲胄坚固异常,张某想在从陈大将军这里采购一批甲胄!”虬髯客笑道:“数量不需要太多,就像陈大将军麾下那种黑甲!”
说着,张仲坚伸指一指陈应身边的陌刀军将士道:“他们甲胄不错,手中的陌刀我看也不错,张某想买三千五千副铠甲,五千柄陌刀,一万柄横刀,不知作价几何?”
“价格嘛,这个好说!”陈应记得有些小说中说所谓的扶余国其实是在倭国,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张仲坚所建的这个扶余国真在倭国,陈应真的不介意打一场代理人战争。以张仲坚出人,陈应出装备,双方各展所长,和倭国大干一场。这种事情,二十世纪美苏争霸时期,在越南、阿富汗、非洲屡见不鲜。
想到这里,陈应笑道:“听说张大侠在海外还有一股势,是不是在倭国那边?”
“倭国?以前那里倒是属于倭国,不过现在不是了!”虬髯客这时却是笑了笑回答道。”倭国?“李秀宁惊讶的问道:“就是那个因‘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惹怒杨广的倭国?”
所谓‘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其实是指前隋时,倭国遣使进贡,结果倭国国王却自称日出天子,称杨广为日没天子,语气十分的嚣张,这也惹怒了杨广,从而断绝了与倭国之间的往来。
“没错,就是那个倭国!”虬髯客点了点头回答道,“倭国居于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的东侧外海,中间只隔着一条不大海峡相望,倭国共有三岛,以本州岛最大,我所在的地方位于倭国最南端的筑紫岛,这个岛的面积大约也就一个中州规模大小,就这么屁大一点的地方,居然建立了十几个国家……嘿嘿!”
听到这话,陈应顿时放心了。
在他心中只有死掉的倭人,才是好倭人。反正历史上张仲坚怎么样陈应也不太清楚,不过让张仲坚去祸害一下倭国,这点陈应是乐于其成。反正现在大唐也没有实力和心思兼顾外海,事实上等于大唐完全恢复统一国土,直到贞观四年,也就说,大唐至少在未来十年的时间内,没有精力顾及东洋。
陈应在大唐最大的优势,其实不是打仗。大唐最不缺乏的就是精兵猛将,哪怕没有陈应,大唐也一样可以将周围诸国揍得满地找牙。然而,陈应最擅长的领域其实是工业规模化生产,一旦平定河北,陈应会在很长一定时期内,把重心放在工业生产方面,以陈应的能力,只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可以为大唐全军的装备进行更新换代,五年内装备生产产能就会过剩,如何有张仲坚这么一个消耗渠道,可以让陈应快速会笼资金,完成军工向民用领域的转型。
“卖,只怕张大侠可买不起!”陈应指着陌刀军身上的明光铠甲道:“此甲以高锰钢所铸造,比百炼钢的硬度可以高四五十,就诸位手中的家伙,根本伤不了他们分毫,这样的宝甲,张大侠以为,卖多少钱合适?”
张仲坚其实不是没有见过,当初在跑马岭之战的时候,张仲坚无意间看到陌刀军排成刀墙,如墙推进,杀得夏军溃不成军,趁着陈应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张仲坚依仗着艺高人胆大,悄悄顺手牵羊,顺走了一套高锰钢打造的明光铠甲和一柄陌刀,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张仲坚无奈的承认,普通的横刀根本劈不动这种明光铠甲,最奇妙的是,这副铠甲以软木为内衬,可以有效的缓冲甲胄上的力道,养轻冲击力将士们对于将士们的冲击力。
张仲坚当时就想到,如果他拥有这样的甲胄与陌刀,那简直就可以横扫倭国三岛(备注,这个时期,倭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和大和民族)。张仲坚皱起眉头道:“这样的铠甲一副怎么也要卖一两百贯吧?”
其实,张仲坚并没有说实话。这样的甲胄按理说应该是万金难求,偏偏陈应却可以批量生产出来,而且防御力丝毫不减。
“是啊,一副铠甲就算一百贯,三千五百副也就是三十五万贯,陌刀的价格与铠甲相比,只高不低!”陈应此时的成本价只有十几贯,当然他这么说只是想向张仲坚卖个好,从而双方达成互惠互利关系。
张仲坚道:“这批装备需要百万贯?”
“是啊!”陈应一本正经的点点头道:“而且这还是成本价,我根本就没有什么赚头。”
“这样啊!”张仲坚道:“陈大将军是不是收银子?”
“当然啊!”
张仲坚笑道:“收银子就好,收银子就好。如果陈大将军愿意以银子交易,那我要把高锰钢明光铠甲翻倍,陌刀一万柄、明光铠甲一万副,至于横刀要三万柄,全部下来也就五百万两。这次前往清林里运输货物,张某免费为陈大将军运输,分文不取,至于订金,还望陈大将军派出清点一下。”
“糟糕……”陈应这个时候才想起倭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然而他们似乎也是上帝的宠儿,在十六世纪到江户时代,日本的日本岛根县大田市的石见银矿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银矿。日本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银国,以至于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产自日本,日本也因此被明朝人称呼为“银群岛”。在当时产量最盛的时候,倭国一年的产银就多达两百吨。如果折算成两,那就是六百四十万两。
张仲坚虽然没有全面占领倭国三岛,很显然他的手已经伸向了本州岛,要不然,他根本就不可能眼睛连眨都不眨就拿出五百万两银子。
当然,这五百万两银子根本就不可能一年拿出来,而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分期交付,不过,如果五百万两银涌入大唐,对于大唐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很可能会引起新一轮的通货膨胀。这么一大笔钱涌入中原,不仅仅会冲击中原的农业、手工业,还有纺织业,很可能会引起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危机。
陈应摇摇头道:“这可不行,绝对不能全部用银子交付,我们可以采取,银六、粮二、木二的方式进行交付,倭国三岛的木材,有多少我要多少,还有粮食,当然,倭国的稻米产量有限,不过张大侠既然有船,完全可以从筑紫岛,横渡中南半岛!”
“中南半岛?”张仲坚思来想来,实在不知道还有这个地方。
看着张仲坚满脸疑惑。
陈应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轻轻几笔勾勒出了倭国四岛的位置图,然后又把大小琉球以及中南半岛的简易图形画了出来。
看着陈应画出来的中南半,张仲坚笑道:“原来是林邑啊!”
隋文帝灭陈后,天下承平无事。恰好林邑久不朝贡,大臣们都说那里多异宝,文帝听罢心里痒痒的(呵呵,刘宋的故事可是很吸引人),遂于仁寿末遣大将军刘方南征。林邑王率巨象出战,隋军打不过。刘方心生一计,于是在战场掘了很多陷阱,然后假装溃退,林邑兵穷追。结果象兵全陷了进去,一片混乱,大败。刘方打到国都,战利品有金神十一个。隋炀帝大亚元年(605年),杨广派军南征,灭林邑国,分其地方为三郡。占人不服,屡屡反抗,终于复国成功。
陈应画出后世占城国的地形道:“在占婆国,有一种稻子叫占婆稻,一年可以长出三季,亩收可以多达五石,张大侠可以派出人去占婆国,把稻米运回来,只要运到长安,我以长安米价给你结算!”
由于此时李唐立国,接连大战,关中的粮食价格也节节攀升,如今已经突破二百文一石,张仲坚默默计算了一番,他麾拥有大小船只三千余艘,每一次可以运输差不多六十万石左右的稻米。也价值十数万贯。
至于点名要倭国的木材,陈应也没有安好心。如果在这个时候,将倭国的森木砍伐一空,一旦生态平衡被打破,将来恐怕倭国能不能长草还是问题。
张仲坚与陈应漫不经心的商谈着,三言两语的交谈中,倭国与占婆国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然而,就是在陈应这个异世蝴蝶的推动下,在倭国掀起了新一轮腥风血雨。
陈应并没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他始终坚信,只有死掉的倭人,才会是好倭人。
ps:还有二十六票月票三百,该加更了。诸位,以为如何?
陈应听到这话,微微一怔。他刚刚还暗暗奇怪,据后世小说里所述虬髯客在海外建立了一股势力,还号称扶余国,但是对于这个扶余国是什么时候建国,具体又是在哪里建国却不怎么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张仲坚肯定是不差钱的主。
所以,在运输这批甲胄方面,陈应提高了佣金上百倍的价格,生怕不能打动虬髯客。五千万钱是五万贯,这笔钱放在一般人身上是属于一笔巨款,可是放在张仲坚身上,肯定不算什么。
张仲坚微微笑道:“张某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陈大将军成全!”
陈应道:“张大侠但说无妨!”
“久闻陈大将军麾下有一个将作营,擅长制器,打造的刀枪锋利无比,打造的甲胄坚固异常,张某想在从陈大将军这里采购一批甲胄!”虬髯客笑道:“数量不需要太多,就像陈大将军麾下那种黑甲!”
说着,张仲坚伸指一指陈应身边的陌刀军将士道:“他们甲胄不错,手中的陌刀我看也不错,张某想买三千五千副铠甲,五千柄陌刀,一万柄横刀,不知作价几何?”
“价格嘛,这个好说!”陈应记得有些小说中说所谓的扶余国其实是在倭国,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张仲坚所建的这个扶余国真在倭国,陈应真的不介意打一场代理人战争。以张仲坚出人,陈应出装备,双方各展所长,和倭国大干一场。这种事情,二十世纪美苏争霸时期,在越南、阿富汗、非洲屡见不鲜。
想到这里,陈应笑道:“听说张大侠在海外还有一股势,是不是在倭国那边?”
“倭国?以前那里倒是属于倭国,不过现在不是了!”虬髯客这时却是笑了笑回答道。”倭国?“李秀宁惊讶的问道:“就是那个因‘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惹怒杨广的倭国?”
所谓‘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其实是指前隋时,倭国遣使进贡,结果倭国国王却自称日出天子,称杨广为日没天子,语气十分的嚣张,这也惹怒了杨广,从而断绝了与倭国之间的往来。
“没错,就是那个倭国!”虬髯客点了点头回答道,“倭国居于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的东侧外海,中间只隔着一条不大海峡相望,倭国共有三岛,以本州岛最大,我所在的地方位于倭国最南端的筑紫岛,这个岛的面积大约也就一个中州规模大小,就这么屁大一点的地方,居然建立了十几个国家……嘿嘿!”
听到这话,陈应顿时放心了。
在他心中只有死掉的倭人,才是好倭人。反正历史上张仲坚怎么样陈应也不太清楚,不过让张仲坚去祸害一下倭国,这点陈应是乐于其成。反正现在大唐也没有实力和心思兼顾外海,事实上等于大唐完全恢复统一国土,直到贞观四年,也就说,大唐至少在未来十年的时间内,没有精力顾及东洋。
陈应在大唐最大的优势,其实不是打仗。大唐最不缺乏的就是精兵猛将,哪怕没有陈应,大唐也一样可以将周围诸国揍得满地找牙。然而,陈应最擅长的领域其实是工业规模化生产,一旦平定河北,陈应会在很长一定时期内,把重心放在工业生产方面,以陈应的能力,只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可以为大唐全军的装备进行更新换代,五年内装备生产产能就会过剩,如何有张仲坚这么一个消耗渠道,可以让陈应快速会笼资金,完成军工向民用领域的转型。
“卖,只怕张大侠可买不起!”陈应指着陌刀军身上的明光铠甲道:“此甲以高锰钢所铸造,比百炼钢的硬度可以高四五十,就诸位手中的家伙,根本伤不了他们分毫,这样的宝甲,张大侠以为,卖多少钱合适?”
张仲坚其实不是没有见过,当初在跑马岭之战的时候,张仲坚无意间看到陌刀军排成刀墙,如墙推进,杀得夏军溃不成军,趁着陈应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张仲坚依仗着艺高人胆大,悄悄顺手牵羊,顺走了一套高锰钢打造的明光铠甲和一柄陌刀,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张仲坚无奈的承认,普通的横刀根本劈不动这种明光铠甲,最奇妙的是,这副铠甲以软木为内衬,可以有效的缓冲甲胄上的力道,养轻冲击力将士们对于将士们的冲击力。
张仲坚当时就想到,如果他拥有这样的甲胄与陌刀,那简直就可以横扫倭国三岛(备注,这个时期,倭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和大和民族)。张仲坚皱起眉头道:“这样的铠甲一副怎么也要卖一两百贯吧?”
其实,张仲坚并没有说实话。这样的甲胄按理说应该是万金难求,偏偏陈应却可以批量生产出来,而且防御力丝毫不减。
“是啊,一副铠甲就算一百贯,三千五百副也就是三十五万贯,陌刀的价格与铠甲相比,只高不低!”陈应此时的成本价只有十几贯,当然他这么说只是想向张仲坚卖个好,从而双方达成互惠互利关系。
张仲坚道:“这批装备需要百万贯?”
“是啊!”陈应一本正经的点点头道:“而且这还是成本价,我根本就没有什么赚头。”
“这样啊!”张仲坚道:“陈大将军是不是收银子?”
“当然啊!”
张仲坚笑道:“收银子就好,收银子就好。如果陈大将军愿意以银子交易,那我要把高锰钢明光铠甲翻倍,陌刀一万柄、明光铠甲一万副,至于横刀要三万柄,全部下来也就五百万两。这次前往清林里运输货物,张某免费为陈大将军运输,分文不取,至于订金,还望陈大将军派出清点一下。”
“糟糕……”陈应这个时候才想起倭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然而他们似乎也是上帝的宠儿,在十六世纪到江户时代,日本的日本岛根县大田市的石见银矿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银矿。日本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银国,以至于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产自日本,日本也因此被明朝人称呼为“银群岛”。在当时产量最盛的时候,倭国一年的产银就多达两百吨。如果折算成两,那就是六百四十万两。
张仲坚虽然没有全面占领倭国三岛,很显然他的手已经伸向了本州岛,要不然,他根本就不可能眼睛连眨都不眨就拿出五百万两银子。
当然,这五百万两银子根本就不可能一年拿出来,而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分期交付,不过,如果五百万两银涌入大唐,对于大唐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很可能会引起新一轮的通货膨胀。这么一大笔钱涌入中原,不仅仅会冲击中原的农业、手工业,还有纺织业,很可能会引起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危机。
陈应摇摇头道:“这可不行,绝对不能全部用银子交付,我们可以采取,银六、粮二、木二的方式进行交付,倭国三岛的木材,有多少我要多少,还有粮食,当然,倭国的稻米产量有限,不过张大侠既然有船,完全可以从筑紫岛,横渡中南半岛!”
“中南半岛?”张仲坚思来想来,实在不知道还有这个地方。
看着张仲坚满脸疑惑。
陈应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轻轻几笔勾勒出了倭国四岛的位置图,然后又把大小琉球以及中南半岛的简易图形画了出来。
看着陈应画出来的中南半,张仲坚笑道:“原来是林邑啊!”
隋文帝灭陈后,天下承平无事。恰好林邑久不朝贡,大臣们都说那里多异宝,文帝听罢心里痒痒的(呵呵,刘宋的故事可是很吸引人),遂于仁寿末遣大将军刘方南征。林邑王率巨象出战,隋军打不过。刘方心生一计,于是在战场掘了很多陷阱,然后假装溃退,林邑兵穷追。结果象兵全陷了进去,一片混乱,大败。刘方打到国都,战利品有金神十一个。隋炀帝大亚元年(605年),杨广派军南征,灭林邑国,分其地方为三郡。占人不服,屡屡反抗,终于复国成功。
陈应画出后世占城国的地形道:“在占婆国,有一种稻子叫占婆稻,一年可以长出三季,亩收可以多达五石,张大侠可以派出人去占婆国,把稻米运回来,只要运到长安,我以长安米价给你结算!”
由于此时李唐立国,接连大战,关中的粮食价格也节节攀升,如今已经突破二百文一石,张仲坚默默计算了一番,他麾拥有大小船只三千余艘,每一次可以运输差不多六十万石左右的稻米。也价值十数万贯。
至于点名要倭国的木材,陈应也没有安好心。如果在这个时候,将倭国的森木砍伐一空,一旦生态平衡被打破,将来恐怕倭国能不能长草还是问题。
张仲坚与陈应漫不经心的商谈着,三言两语的交谈中,倭国与占婆国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然而,就是在陈应这个异世蝴蝶的推动下,在倭国掀起了新一轮腥风血雨。
陈应并没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他始终坚信,只有死掉的倭人,才会是好倭人。
ps:还有二十六票月票三百,该加更了。诸位,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