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涛听到日本人在大声吆喝着什么,紧接着两声枪响,帐篷外有人应声倒地。这一枪并没有立即让他毙命,那人挣扎着爬起来,可是没走几步,又是一声枪响,那人扑倒在帐篷门口,努力地昂着头,还想再跑,可此时已经力不从心。
阴暗的光线下,林雨涛一眼认出这位穿着百姓衣服的男子是城防司令部作战参谋郝刚。
林雨涛和郝刚太熟悉了,两人都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第九期毕业生,郝刚学生期主修辎重科,毕业后就一直在南京城防司令部服役,军事理论知识丰富,很快调到作战科任参谋。不仅如此,两人都是南京人,都喜欢下象棋……
郝刚并没有死,也认出了林雨涛,他黯淡的眼神忽然一亮,手扬了扬,很快无力地垂下,脑袋一歪……
林雨涛眼尖,看到他靠近胸口的一只手上似乎有个黑乎乎的器物,一探手,果然是把手枪,连忙抓住藏掖在腰带里。
他有很多话想问他,可对方已经断了气。
几个日本士兵已快速赶到,其中一个用脚踢了踢郝刚,哇啦说了一句,开始搜身。
林雨涛赶紧从地上撸了一把土,涂抹在脸上。
这时有个日本军官探进脑袋,上下打量着林雨涛,目光中充满了警惕,过了一会儿,他对着怔怔发呆的林雨涛说了一大通话。
跟着一个四十多岁中国人模样的男子也探头进来,提高声音道:“你的,小林太君叫你把他的尸体处理掉。”
原来是个翻译,林雨涛松了一口气,装作唯唯诺诺的应了一声。
日本人推搡着剩下的两名青壮年,朝着安全区西门方向走去。
林雨涛偷偷掏出郝刚给他的那把手枪,是一把m1903型号的勃朗宁半自动手枪,弹夹里尚有五发子弹。
林雨涛想找个地方把郝刚安葬。可他不知道该把他安葬在何处。
他想起郝刚往昔的音容笑貌,一时间悲伤难抑。
一个年过半百的义工看他一直在原地发愣,以为他正为不知如何处置犯难,关切道:“小伙子,安全区西大门有个停尸点,你把尸体送到那儿去,到时自然会有人把他拉走。”
林雨涛嗯了一声。
顿了顿,那人补充道:“这些天每天都会有人来拉尸体的,早晚各一次。”他看到林雨涛错愕的表情,他叹息起来,“现在这里每天都会死人,有病死了,有饿死的,还有打仗受伤的士兵……”他上下扫了林雨涛一眼说,压低声音,“日本人每天都会进来抓人,尤其会抓一些当兵模样的,尤其你这种模样的,最容易被日本人误抓啦……小伙子,你可得当心啊,
就昨天一天,日本人一下子就抓了就一百多人,说他们是藏在安全区的中国士兵!”
林雨涛不想再听下去,打断道:“叔,这个人我认识,他和我从小一起长大,我不想扔下他不管,我想把他找个地方埋了……”
轮到那位义工表情错愕。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西大门往西六七百米的清凉山,在山后有块地专门用来埋死人的……唉,作孽呀,作孽呀!”
林雨涛感激地点点头。
义工正要离去,忽然想起了什么,扭头道:“孩子啊,你最好还得到北大门金陵中学那里去开个路条,日本人在那里设了个点,到时会发给你一根白布条,你把它绑在袖子上就行了,免得小鬼子盘问你再把你抓了!”
林雨涛从路边找到一架木板拖车,把郝刚抱起,轻轻地放了上去,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人还是有生命的,稍不小心就会弄疼他。
他得拉着他,先去北门,按义工所说的,去开个路条。
拖车破破烂烂,两只木轮已经变形,拉起来发出吱吱的响声,十分吃力。
他小心翼翼地拉着车,总怕幅度太大会让郝刚从上面滚下来。
所以他一边拉着拖车,一边不时回头看看。
拉了一段路后他发现郝刚的左手臂不知何时垂了下来。
他连忙停车,把拖车轻轻放下,拖车前重后轻,后面翘了起来,郝刚的左手臂随着车后面的翘起,在空中抖了一下。
林雨涛突然看到他左手紧握的拳头,露出了一截纸。
林雨涛掰开他的手指,是一张纸条。
纸条上是两排黑色的钢笔字。
“新年将至,父母甚念,盼吾儿务必于腊月二十一日归家!父:国华。”
行书字体,笔锋苍劲有力。
看得出郝刚的父亲有些学究。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如今,斯者已逝,双方阴阳相隔!
想着想着,林雨涛又开始难受起来,他仿佛看到一位父亲痛失爱子的悲怆与苍凉……
他的眼前浮现出郝刚父亲的模样……
林雨涛突然一怔。
一段记忆浮现脑海。
他与郝刚的父亲曾有过谋面……
那是去年夏天的事……
当时郝刚的父亲第一次来看郝刚,并给他带了一大筐自家种的甜瓜……
他们家在南京的郊区龙潭……
那是一个个头不足一米七,衣服破旧,还打着补丁的老人,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他怎么可能写出那般苍劲的钢笔字?
林雨涛有了结论,那张纸条绝不是他父亲写的,国华也不是他的父亲!
可是,那又会是谁写的呢?如果不是他父亲写的,那么这张纸条又怎么会在他手里呢?而且他至死都紧握着它?
林雨涛脑里一片混乱,怎么也理不出头绪,他强迫自己不去想它!
可不一会儿,这两行字又不自不觉跳进他的脑中。
难道就是一张表达父母思念孩子的纸条,仅此而已,是自己想多了?
也怪不得,在这个寒冷而萧杀的冬日,南京城又有多少父母在挂念自己的孩子啊!
阴暗的光线下,林雨涛一眼认出这位穿着百姓衣服的男子是城防司令部作战参谋郝刚。
林雨涛和郝刚太熟悉了,两人都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第九期毕业生,郝刚学生期主修辎重科,毕业后就一直在南京城防司令部服役,军事理论知识丰富,很快调到作战科任参谋。不仅如此,两人都是南京人,都喜欢下象棋……
郝刚并没有死,也认出了林雨涛,他黯淡的眼神忽然一亮,手扬了扬,很快无力地垂下,脑袋一歪……
林雨涛眼尖,看到他靠近胸口的一只手上似乎有个黑乎乎的器物,一探手,果然是把手枪,连忙抓住藏掖在腰带里。
他有很多话想问他,可对方已经断了气。
几个日本士兵已快速赶到,其中一个用脚踢了踢郝刚,哇啦说了一句,开始搜身。
林雨涛赶紧从地上撸了一把土,涂抹在脸上。
这时有个日本军官探进脑袋,上下打量着林雨涛,目光中充满了警惕,过了一会儿,他对着怔怔发呆的林雨涛说了一大通话。
跟着一个四十多岁中国人模样的男子也探头进来,提高声音道:“你的,小林太君叫你把他的尸体处理掉。”
原来是个翻译,林雨涛松了一口气,装作唯唯诺诺的应了一声。
日本人推搡着剩下的两名青壮年,朝着安全区西门方向走去。
林雨涛偷偷掏出郝刚给他的那把手枪,是一把m1903型号的勃朗宁半自动手枪,弹夹里尚有五发子弹。
林雨涛想找个地方把郝刚安葬。可他不知道该把他安葬在何处。
他想起郝刚往昔的音容笑貌,一时间悲伤难抑。
一个年过半百的义工看他一直在原地发愣,以为他正为不知如何处置犯难,关切道:“小伙子,安全区西大门有个停尸点,你把尸体送到那儿去,到时自然会有人把他拉走。”
林雨涛嗯了一声。
顿了顿,那人补充道:“这些天每天都会有人来拉尸体的,早晚各一次。”他看到林雨涛错愕的表情,他叹息起来,“现在这里每天都会死人,有病死了,有饿死的,还有打仗受伤的士兵……”他上下扫了林雨涛一眼说,压低声音,“日本人每天都会进来抓人,尤其会抓一些当兵模样的,尤其你这种模样的,最容易被日本人误抓啦……小伙子,你可得当心啊,
就昨天一天,日本人一下子就抓了就一百多人,说他们是藏在安全区的中国士兵!”
林雨涛不想再听下去,打断道:“叔,这个人我认识,他和我从小一起长大,我不想扔下他不管,我想把他找个地方埋了……”
轮到那位义工表情错愕。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西大门往西六七百米的清凉山,在山后有块地专门用来埋死人的……唉,作孽呀,作孽呀!”
林雨涛感激地点点头。
义工正要离去,忽然想起了什么,扭头道:“孩子啊,你最好还得到北大门金陵中学那里去开个路条,日本人在那里设了个点,到时会发给你一根白布条,你把它绑在袖子上就行了,免得小鬼子盘问你再把你抓了!”
林雨涛从路边找到一架木板拖车,把郝刚抱起,轻轻地放了上去,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人还是有生命的,稍不小心就会弄疼他。
他得拉着他,先去北门,按义工所说的,去开个路条。
拖车破破烂烂,两只木轮已经变形,拉起来发出吱吱的响声,十分吃力。
他小心翼翼地拉着车,总怕幅度太大会让郝刚从上面滚下来。
所以他一边拉着拖车,一边不时回头看看。
拉了一段路后他发现郝刚的左手臂不知何时垂了下来。
他连忙停车,把拖车轻轻放下,拖车前重后轻,后面翘了起来,郝刚的左手臂随着车后面的翘起,在空中抖了一下。
林雨涛突然看到他左手紧握的拳头,露出了一截纸。
林雨涛掰开他的手指,是一张纸条。
纸条上是两排黑色的钢笔字。
“新年将至,父母甚念,盼吾儿务必于腊月二十一日归家!父:国华。”
行书字体,笔锋苍劲有力。
看得出郝刚的父亲有些学究。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如今,斯者已逝,双方阴阳相隔!
想着想着,林雨涛又开始难受起来,他仿佛看到一位父亲痛失爱子的悲怆与苍凉……
他的眼前浮现出郝刚父亲的模样……
林雨涛突然一怔。
一段记忆浮现脑海。
他与郝刚的父亲曾有过谋面……
那是去年夏天的事……
当时郝刚的父亲第一次来看郝刚,并给他带了一大筐自家种的甜瓜……
他们家在南京的郊区龙潭……
那是一个个头不足一米七,衣服破旧,还打着补丁的老人,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他怎么可能写出那般苍劲的钢笔字?
林雨涛有了结论,那张纸条绝不是他父亲写的,国华也不是他的父亲!
可是,那又会是谁写的呢?如果不是他父亲写的,那么这张纸条又怎么会在他手里呢?而且他至死都紧握着它?
林雨涛脑里一片混乱,怎么也理不出头绪,他强迫自己不去想它!
可不一会儿,这两行字又不自不觉跳进他的脑中。
难道就是一张表达父母思念孩子的纸条,仅此而已,是自己想多了?
也怪不得,在这个寒冷而萧杀的冬日,南京城又有多少父母在挂念自己的孩子啊!